• 5

夏日林間騎車--台中 東勢 谷關 新社 太平 台中火車站 繞一圈

wilddog wrote:
現在溫度這麼高,一沒有風,還是很熱~


同樣的太陽,台中市區的 33度, 東勢樹蔭下的自行車道 大約只有 29度, 谷關路線樹蔭下 溫度大約只有 27度,在新社台地樹蔭下騎車 感覺不到 毒辣的大太陽,這就是 夏天 要往山區騎車的主要原因



這張圖是在東豐自行車道林蔭大道下的情景,夏天騎車不會曬到太陽



這張圖是在谷關路線龍安橋附近的紅綠燈前照片,樹蔭下的光線幾乎完全被遮蔽,體感溫度約 27 度



這張圖是在新社台地的最高點往下看的圖片,騎車在這種路兩旁都是大樹的產業道路間,確實感覺不到夏日毒辣的太陽高溫

prozacist wrote:
翻過山回松竹路這段下坡是


從新社台地往台中市的方向沿路都是下坡,尤其在中興嶺公車站牌往下的陡降坡路段,開車放空檔車上速度表都自然可以超過 70 km/hr 以上,騎在自行車上當然只有將剎車抓好,將車速控制在 15 km/hr 以下會比較安全。

barry0302 wrote:
勇者...


騎車沒有什麼勇者,只有與努力奮鬥的勇士 ( 很臭屁吧 )

leone823 wrote:
執勤的狗不是被拴著就是關在籠子裡


小時候家裡也養過狗 ( 庫洛) ,一支純黑色的土狗,伴隨我的長大,後來就自然不見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到一個未知的地方時,狗群都會圍過來吠叫攻擊,叫得我心裡發毛,只好趕快跑開。 或許是長久來對狗聲的敏感,在山區產業道路 或是 農家果園,只要聽到狗吠聲,大概就會轉頭,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對付不了 7~8 隻狗。所以我非常羨慕 leone 兄可以在鄉間的狗口中悠然自得,沒有遭受狗群的攻擊圍獵。
每一個人對於騎自行車的定義不同:

有的人是為了運動: 車上掛了一堆儀表 ,身上綁了心率帶,心跳,運動功率,車速,轉速,坡度%,高度,氣壓,環境溫度,,,,像個運動選手般。

有的人騎車是為了美食,騎到那裡就吃到哪裡,那裏有好吃的就往哪裡去?

有的人騎車是為了躺平耍廢,騎了一台不知名的車,想騎哪裡就騎哪裡,隨意逛逛。

有的人騎車為了探險,這個世界很大,但是自己除了家與工作的場所外,什麼都不清楚? 騎著單車可以將住家附近的大街小巷,山林野外,慢慢逛個夠,滿足一下探險的野望。

當然每個人對於騎車的定義不同,但總歸的就是有在運動罷了。

夏日騎車,我只想在綠樹成蔭的山林間騎車,看看山泉裏的山上螃蟹,路旁果樹下的蓮霧,天上的浮雲變化,捕抓 天上的大鳥,遠處的高山形狀,路旁花園的鼠尾草叢隨風搖曳,,



東勢自行車道 梅子鐵橋前的 山泉水旁的螃蟹 ,好涼快喔



潭雅神自行車道路旁的蓮霧樹下掉了滿地的蓮霧,我挑了樹上還沒調下的蓮霧拍了張照片



騎累了在大樹下休息,仰頭看看天上的浮雲變化,時而分合,時而攏聚,天馬行空亂想一通



今天用相機捕捉到天上最大的鳥-- 民航機



在東豐自行車道上拍攝大雪山上的鳶嘴山



豐原火車站附近 花園 的鼠尾草隨風搖曳,雖然不是顏色鮮豔的花朵,但另有一番風采

騎自行車需要什麼特殊目的嗎? 不用,想騎就騎,想看就看, 大自然不會吝嗇地向您收參觀費用。
新社台地 攻略地圖

這個不是作戰演練,也不是兵棋推演,只是將自行車騎上新社台地路線做一番地圖演練,參酌過去的騎車經驗與網路上其他車友的騎車路線,設想幾條將自行車騎上新社台地的路線模擬演練一下,給在夏日裡想騎去新社台地山林裡的人參考一下:

這張圖蠻大的: 圖素 1366 x 1838 ,您在看圖後覺得太小,可以滑鼠點擊一下放大到原尺寸圖素,google 地圖比例尺 1公里 ,

北 到 大安溪,南 到 大里, 西 到 台中市 中區 ,東 到 大甲溪 旁 的東關路 , 新社台地 就在中間



這張圖橘色線所圍繞的自行車道,就是自行車路線圖,包含:

西邊 的 綠空廊道 自行車道,路線的上方有火車高架化的陸橋可以遮蔭,讓您一路從台中火車站騎車到豐原火車站去

北邊 的 東豐自行車道 ,沿路大部分都是綠樹成蔭的大樹,陽光只能從層層樹葉的縫隙灑下來,山風吹起來很涼快

東邊 的 台 8 道 東關路,從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經 東關路 到 往新社 的 龍安橋,沿途 就沒什麼遮蔭,但地處海拔較高的東勢,涼風吹來感覺溫度還不會太熱

南邊 的 路線可分為 3 條路線:

1.地圖上橘色路線 從 台中火車站 出發: 經湧泉公園,樂業路,東平路,一江橋,北田路 ( 中99 ),南華路,新社台地

2.地圖上藍色路線 從 太原火車站 出經太原路 ,廍子坑产业道路

a.粉紅色 水流東產業道路 ( 九層頭農路 ), 北田路,南華路,新社台地

b.黃色 四方太子宮產業道路,北田路,南華路,新社台地

3.地圖上沒再另標色,從 舊社 松竹火車站 出發,松竹路,東山路 ( 129 道 ) ,中興嶺,新社台地

海拔高度參考 : 台中火車站 約 100 公尺,松竹火車站 約 136 公尺, 豐原火車站 約 220 公尺,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約 350公尺, 新社台地 約 600 公尺 如果想騎上新社台地 ,車輛狀況要先檢查一下,山區產業道路落差很大,煞車尤其重要。

心得: 雖然騎上坡會有些累人,但溫度較低,風景也很迷人,不用急著想很快騎完整條路線,還能不時的發現以前沒見過的風情景物,讓您重新認識台中不一樣的後花園 新社台地 風情,這個將會是在 吃吃喝喝 騎行後最大的收穫。
這條路線滿適合夏天騎,可能比較多爬坡,但現在實在熱,還是秋天騎比較舒服比較舒服
lion01
lion01 樓主

剛好可以繞 新社 一個圓圈,從高度 松竹 136 公尺 出發,豐原 220,東勢350,龍安橋 500,新社 600,北田路 350,一江橋 150,樂業路100 公尺,最後再回到松竹 ,完美。

2024-06-27 12:42
lion01 wrote:
新社台地 攻略地圖這...(恕刪)

獅兄,這路線有些部分會讓人瑟瑟發抖捏.
想在林間騎車...
東光綠園道,草湖溪單車道也不錯啦!
而且淑女車就很好騎了.
leone823 wrote:
,這路線有些部分會讓人瑟瑟發抖捏.


或許每個人的境遇不同,但是因為親身騎過這條路線,所以會覺得實在不用太擔心。

從北段談起: 從松竹出發到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來回約 60 公里 ), 從 松竹 136 公尺 爬升到 東勢 350 公尺約 30 公里的路程, 高度差 214 公尺 分散到 30 公里,應該算是蠻 平坡 的,這段路上 騎 YOUBIKE 的人也很多。

然後從 東勢 騎到 新社 龍安橋 這段路,東勢 350 公尺,龍安橋 約 500 公尺,爬升約 150公尺,這段路約 13 公里 ,騎車的感覺也是很平緩,只是這段路上假日 騎 重機的人多於開車與騎自行車 人數的總和,沒什麼好比較的。但騎 東關路 大馬路的感覺跟從 松竹 騎車到 豐原 一般的緩升坡而已。

從 龍安橋 騎到新社台地 約 11 公里,高度 龍安橋 500 公尺 騎 蜿蜒的產業道路 到 新社台地 約 600 公尺,爬升高度約100 公尺,這段之字形路面約 5~6 層,會是比較辛苦,但是距離短,尤其是在樹林間騎車,體感溫度低,感覺還好,沒有想像中辛苦,放心啦,我都騎上來了。

接下來從新社台地 ( 高度 600 公尺) 往南華街,北田路 中 99道,廍子坑產業道路,東平路,樂業路 (高度 100 公尺) 幾乎都是在溜滑梯般地下來,很多年前我是早上騎淑女車 從 松竹 反向騎上新社台地去吃 炸香菇 與 喝香菇湯 ,當時覺得是有些辛苦,但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情,現在這條路線 是騎下坡,想想應該是很輕鬆沒什麼難度,算是很舒暢吧。

騎過一回後,就會覺得凡事往正面思考就會覺得: 只要不要因為陳年的過往經驗給自己設限,那麼在您面前展開的將是一條康莊大道。 我在 6/22 騎上新社台地前也曾經思考過 : 我是不是瘋了,大熱天去騎這種路線。但是另外一個念頭在我心中響起: 就這麼簡單的事情要是不騎它一次,以後每次騎到東勢後就會後悔一次,所以我就往谷關方向騎上東關路,騎完後發現比我從東勢原路折返騎到松竹還快,也比較不累。

人生就是這樣,有些事情不做,每次只要遇到後就會後悔一次。做過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的能力還不賴,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跟大家共勉了。
夏天的假日,天上是火辣辣的太陽,戶外的溫度動不動就是 33度以上,躲在屋內,除了吹冷氣看影片,打電動遊戲,將肚子養大外,體內的血管越來越阻塞,想想還是去山上運動吧,爬山太累,還是騎車吧。

但是每次都騎同一部車也很無趣,輪流換著騎,變換不同的騎車身體位置,變換不同的騎車出力位置,同樣的也變換著不同的心情與想法。



26 吋車的輪圈較大,需要比較大的力氣來踩動,大熱天的一用力就流了滿身的汗水,就這樣給這台 16 吋車子加了個馬達,踩著上山時,比較不用出很多力氣,汗流少了,風一吹就乾了,比較舒服。

車子上的斜桿實在很佔位置,又沒什麼用途? 天氣很熱需要喝很多水,就安裝個水壺架吧,算是給沒用的斜桿找個事做。



到山上做什麼? 吹吹山風,看著山上樹梢的雲朵變化,作作白日夢。



這台 16 吋車也一樣騎到山上來,一路在大樹遮蔽的樹蔭下,吹吹山風,偶爾曬曬太陽。山上的氣溫較低,又通風,這陽光曬在身上一點也不熱。



雖然是大熱天的,但是騎車的人還是不少,橫跨大甲溪的梅子鐵橋上人車很多,我就沒有將車子橫擺在橋上拍照了。



鐵橋對面的東勢快速道路,目前雖然有在動工,還沒建好,這兩條大甲溪的白魚只能沒事做得繼續曬魚乾。



雙魚吊橋的右側的道路橋墩已經搭好圓柱基礎,橋面工程還需一段時間。



小型車騎了一段時間後,換騎大一點的車,夏天裡還是躲在樹蔭下騎車,外面太熱了。

一直以來,個人的想法是騎自行車只是運動的一環,炎炎夏日沒有騎自行車我還可以去山上樹林間走路,爬山,所以蠻反對將腳踏車騎在一般道路上,除了與汽機車搶佔道路位置,增加個人危險因子外,更不想去呼吸汽機車的排放有毒廢氣,想多活幾年。所以,運動場所的選擇就變得很重要,既要交通安全,又要空氣清新,還要鳥語花香,除了上山,實在想不出來還能去哪裡了?
leone823

葫蘆墩圳的取水口,豐榮水利碑去看看.要不然找條山澗,然後下水去浸泡.記得光著屁股下去,那份沁涼會從小鳥直衝腦門.[真心不騙]

2024-07-01 13:13
lion01
lion01 樓主

謝謝您的建議。中部居住地區的房屋密集度不比北部那麼稠密,還是蠻空曠的。往上戶外的風吹起來還是蠻涼的。山澗跳水那種是只有很小的時候做過,往事只能回味。

2024-07-01 20:58
訓練里程數--- 個人將行車路線做個如下的歸納:

10 公里-- 騎車到栗林火車站 來回

20 公里--騎車到豐原火車站 的自行車道最北端 來回

30 公里-- 騎車到后里馬場 來回

50 公里--騎車到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來回

看看這張歸納表,想想最遠時也要騎個 3~4 小時, 但是看別人騎車時好像也沒帶什麼維修工具,急救包,就這樣一台車,前面 沒有 籃子,背包,後面 也沒有貨架,背包,除了水壺就沒帶其他東西,也是這樣在騎車,我為什麼每次都要額外帶個約 3 公斤的 後背包 呢? 想想是否頭殼被太陽曬得有些壞去 ?

可是今天發生一件事情,前輪 被一個汽車級 ( 汽車輪胎刺到也會破胎 )的 自攻牙螺絲刺破,車上帶的維修工具終於派上用場,



當車輪壓過草皮後聽到地面傳來喀拉喀拉的聲音,心裡想 糟了,馬上停下車察看居然是 自攻牙 螺絲,無解的結局,



將破損的內胎表面用小鋸片 括一括 後,塗上修補膠水



等膠水乾了約 5 分鐘後,再將 修補片 貼上去,再用鐵製板手敲一敲表面,將修補片表面敲實,讓黏貼更確實。



修補內胎後,將輪胎再次安裝好,打完氣後,看看破洞的地方。還真的蠻大洞的。



修補車胎後騎到 豐原火車站



火車站外面有太陽曬到的地方看起來陽光很刺眼



回程時我都盡量將自行車騎到陸橋下面有陰影的地方,現在這些地方大部分都變成停車場,所以有時騎著騎著就會看到有汽車開進來或開出去,還是要很小心。

這條 綠空廊道 自行車道如果不是有鐵路高架化之後的陰影可以騎車,大概不會有人想出來騎車,外面的陽光實在太熱了。但因為有陰影所以騎車還是蠻享受的,陰影+涼風 這樣的環境可以接受,如果加上大樹遮蔭就更好了。
石岡水壩 -- 路過 -- 騎車路過本來想繞進去,但是太陽實在太大了,還是在大樹蔭下騎車比較不會中暑,遠遠拍一張照片,權且代表有來過



騎車路線圖,綠空廊道的自行車道躲在火車高架橋下騎車,東豐自行車道躲在自行車道兩旁的大樹蔭下騎車,有時候很懷疑當初那個設計在自行車道路旁種大樹的人智商是有多高?可以明嘹後人騎車的需求。



石岡水壩的水閘門,在自行車道上拍的,騎進水壩內部去就少了大樹遮蔭



在豐原火車站附近休息,在高架橋下躲太陽喝飲料



這種樹上水果與波羅蜜很像,比較小顆,但又不是



自行車道旁的波蘿蜜



今天東豐自行車道上騎車的人比較少,可以將自行車橫擺在車道上拍照,我比較喜歡樹下的感覺



騎過石岡水壩後的自行車道,地下鋪著紅磚,不是柏油路面。要是自行車前叉沒有避震器,路面震動的感覺就很強烈。



旅遊中心旁 0 蛋月台的藍色火車車廂,前方會被太陽曬,所以我騎到對面的樹蔭下去拍照



石岡水壩上空的景觀,綠色是大樹,白色是雲,藍色是天空,對比很強烈,

大太陽下騎腳踏車是需要一點勇氣,但是市區馬路上車水馬龍,外面汽機車數量並沒有減少,代表大家為了賺錢生活還是很拼命,所以士農工商該做什麼的還是得做,大太陽算什麼,生活比較重要。
lion01 wrote:
石岡水壩 -- 路...(恕刪)

獅兄,今天騎這台Iguana看起來就蠻清爽的.

石岡九房彩繪也可以去走走.
非村民有點像在走迷宮,也很不錯玩就是.

23_0516 F168-九房彩繪
lion01
lion01 樓主

騎車時石岡附近的環境 自行車碼表溫度 34.5度,實在想不出有任何理由讓我離開大樹下去曬太陽,所以不論是 九房彩繪 或是 石岡水壩,應該都不會想去曬太陽賞風景。等到冬天時再去曬太陽賞景觀。

2024-07-03 22:41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