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騎 wrote:再次踏上金門島跟許多曾在此服役的男人一樣有著矛盾的心情,剛好金門縣政府推出八二三戰役六十週年老兵回家的活動,正好結合金門秘境大膽島開放參觀的活動 樓主一趟金門自行車之旅,勾起許多車友的服役回憶,我也是。剛到金門,部隊在馬山附近,跟著長官走巡邏路線,有到馬山,他和古寧頭一樣,是突出部,有軍事要塞與喊話站,吸引我的是,當年馬山連長林正義,游向對岸,就是後來中共經濟學家林毅夫博士,那時,他的想法是甚麼 ?兩岸和平接觸,走向九二共識,他卻回不了家鄉宜蘭奔喪。在金門服役,適逢八二三炮戰 卅週年,有辦好多梯次老兵回金門紀念活動,好多的兩噸半卡車,載了好多當年砲戰前後的老兵,好多人情緒激動,也有許多人熱情向我們小兵打招呼。隔年,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深夜,坦克車履帶輾壓廣場上抗議學生群聚的帳篷區,當時帳篷區還有好多學生,事後無法統計。當時部隊內好些人看著情緒激動,覺得當兵,終究有上戰場的時候,會有犧牲的時候。前些年,跟者社團活動到金門參觀,在獅山砲陣地看砲操表演,以前我在附近的 771觀測所待過,想不起來怎麼走,問了表演人員,她們說,觀測所就在砲陣地的山頭上,告訴我徒步小路,就走了上去。找到了觀測所,已廢棄了,隔壁是海軍雷達站,也廢棄了,以前會到海軍的小福利社買東西,經過他們的廚房,常看到他們在炸雞腿,或肉很大塊的料理,問他們為甚麼加菜,回稱只是日常料理,想我部隊伙食,不論好吃與否,尚有份量是否足夠之虞,不同軍種之待遇,當時只能嘆口氣。以前在金門徒步行軍,總覺得有些地方,日後可再回來看看,如西園鹽場等,但前些年團體搭遊覽車,終究是不方便,應如樓主般,有機會騎乘腳踏車,來趟回憶之旅。前些年在山外新市,尋找以前當兵休假會去的書店,疑似變成是賣其他種類商品的商店了,詢問老闆娘,她回稱,以前就是你們當兵時的書店,好些中年人來問過。
你好:只有曾在金門當過兵的人才了解當年的日子是過的如何,當年小兵的日子是難過的,後期的生活條件比較好,可以想像老前輩在金門的日子是怎麼過的,我很認同日子過的越苦回憶越多,現在一切講求合理管教反而失去當年的辛酸。謝謝你的分享,相信你跟我一樣每去一次金門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總覺得金門越來越好。祝好
謝謝樓主的回應先前樓主的南迴鐵路藍皮普快之旅,非常吸引人,膾炙人口的好文。值此高雄氣象一新之際,盼能至高雄參觀進步的交通建設,與新穎的文化設施,搭上南迴,眺望太平洋。猶記得當年從壽山徒步至高雄港搭運兵船,經過鹽埕區遠東百貨,已停業多年,斑駁舊大樓道盡沒落,只能追憶往昔時光。但當時炫耀的大統百貨,吸引我們外地人的目光與駐足。沒落與興旺,在都市不同區塊同時並存, 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