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大看到你所發表的文章應該是初學者五號樹屋的坡度陡--可是不長最難騎的是連續爬上坡好幾公里像梅嶺風景區或烏山風景區我住新化--五號樹屋是我練習的地方每星期都會騎2次以上每次騎3趟以上(是連續的腳不落地)有機會的話一起騎我是輪休的什麼時間都可以還有分享我騎車的小祕密像爬陡坡時--呼吸要調順不要刻意騎很快慢慢騎且變速不要打太輕不要打到1*1--這樣太輕了--車頭會抬頭--不好騎且記得要鎖前叉慢慢去體會將來你也會是一隻勇腳
消防勇士 wrote:這位大大看到你所發表...(恕刪) 大大說的沒有錯,以下的梅嶺及鳥山是一條不錯的路線啦。都是以長坡著名的。不過以上兩個地方對我都還可以。(不趕時間的話,)小弟倒是可以建議一條不錯的(很斜~~~)路線給大家去練練功啦。就是從大崗山後山往牛車釋方向往上走水泥地的地方,有一個單車界很著名的"九陽真坡"。那一段可以上去的人真的不多,包括我也是中箭下馬的人之一(試了多次,且最佳只騎到一半)(最後車友分析可能是我体重太重山所以車一直台頭啦)~~~~分享給各車友一下。ps:消防大大,好像也是爬坡高手吧。(
這位大大你說的地方有夠硬(大崗山九陽真坡)我有去騎過第一次去路況不熟衝的太快把體力都用光了所以也是本人生平第一次騎車已來跳車下來休息的痛所以牢記在心在新年2月份有再去騎一次就把它給征服了--終於雪恥哪種喜悅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jason3115045你過獎了我喜歡自我挑戰而已有空一起騎車
消防勇士 wrote:真不好意思-我明天要...(恕刪) 大大因為我下午有事,所以上午我去了一趟,感謝您的熱情,希望下次有機會見面再向您請教,不過可能要等上1星期了,因為我的Boulder因為原廠出廠時後叉偏左歪了約1公分,會磨到後輪上新胎的鬚鬚,所以昨天送回車行等回原廠檢視,但是又不確定何時可以牽回,所以只好等等囉^^|||以下附上這次從五號樹屋後方水泥路下山時中段比較陡的的角度照,因為我沒有高度計,也沒有精細的地圖可以量直線距離,更沒有貴得要命的GPS可以定位,所以用最簡單的水平線量法,紅線水平線與藍色路面線的夾角,雖然粗糙,但是應該可以讓車友簡單體會一下^^結論是人的眼睛真的會把坡度看的誇大一點^^|||不過18度的斜坡真是夠讓人受的^^
一般道路好像都是用..坡度百分率 ...表示,而非夾角角度坡度百分率 =(地點A的高度-地點B的高度)/兩地之間的距離*100%所以(用尺量版主照片,有公式算,忘了)16度=28%坡度百分率18度=33.55%坡度百分率我看道路標示的急陡坡好像是 7%以上,所以28跟35應該算是非常陡了吧這是網路搜尋來的知識,不知對不對
abaama wrote:一般道路好像都是用....(恕刪) 可是好像跟實際運用有點差距一般騎單車好像都是說騎乘多少距離爬升多少高度===斜面跟高度如大漢山 騎23.5k 爬升 1.5k五公山 騎 8k 爬升 1k等等真複雜騎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