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一個人的蛙跳環島 (香港-福州-馬祖-花蓮-中橫-高雄)

第七章 國之北彊 東引

離開南竿前,再到獅子市場吃早餐。

今次吃 虫弟 餅和米粉湯。

然後,便騎車再度越過環山路和福澳路,很快便到了福澳港。

南竿東引之間,來往的交通工具就只有台馬輪,當然還有快速的直升機。

我這等平民,當然是坐台馬輪。

但差一點上不了船..

買票時,我說要到東引,然後換來一張船票。當時是0750,台馬輪開0830,那還有一點時間,打算去外邊拍照留念。

不意遇上昨天在北海坑道同坐搖櫓的夫婦,打個招呼,才知他倆因機場關閉而多留一天,今天坐台馬輪回台灣。

「真巧,我也是要坐台馬輪到東引」

「不會吧,台馬輪今天不經東引,是去基隆」

我聽後連忙返回櫃檯詢問,才知因為機場封閉,所以台馬輪會直返基隆疏散滯留的旅客,而今天到東引的是軍方租用的合富輪,已經正在登船了。


幸好遇到他倆夫婦,才不致錯失了往東引的航班。

上船後,先把單車放在船底部。

便到甲板吹吹風。

兩島距離約兩小時航程,看書聽音樂小睡一會,很快便過去了。

遠遠看見東引了。

中柱港。

等待落船的一刻。

四鄉五島的最後一站,終於來到了。

東引,我事先也沒預訂民宿,覺得反正就是會找到。

下船後,先往右轉爬上大坡,去旅客中心。

垃圾桶,也是用東引燈塔的造型。

拿到地圖後,便出發往樂華村。按網上所言,該處是東引的中心。

從早上到中午,該是吃飯的時候了。

肉燥飯、炸排骨、臭豆腐、湯,和一大杯凍飲,肚子漲漲的。

吃過飯後,也選定了民宿,住在右手邊的馬蓋先民宿。

有獨立浴衛的房間,1200新台幣,民宿老闆也一併替我買好回台灣的台馬輪船票。

坑道本身的設備一併俱全,甚至連豬舍也有。

坑道兩旁寫滿斗大的字。

從坑道遙望東引燈塔一帶。

望出去,就是天連海,海連天。

參觀完後,又要踏上四百多級樓梯返回地面。

剛才在安東坑道看東引燈塔,好像很遠,但實際上轉瞬即至。

往東引燈塔,可經山上的步道,或繞山腰而過。(一般車輛都會停在上圖中的大巴處。)

到燈塔前,可先看烈女義坑。

從這裡望出去,心裡有點發毛。



一個個燈塔,建構成步道的欄杆。

從山上回首,比較近的是一線天 (正在維修),遠的就是安東坑道。

走了大約十分鐘,便可看到東引燈塔。


孤單地守護著海洋。


再往下走,便接回山腰的路徑,附近即為太白天聲。

這個不是景點,而是火葬室,千萬不要誤闖。

走過燈塔,東引島這邊的景點便差不多走完了。

前往西引了,雨勢越來越大。

這邊看像鱷魚嗎?

西引的路比較陡,上坡也比較吃力。

西引島最著名的景點,就是國之北彊。

彷彿所有東引上的遊客,都來到這裡參觀。

國之北彊,其實是指西引島北邊對出的北固礁(即上圖中左方那塊岩石)。

在這邊等了十分鐘,找到旅行團之間的空檔,好不容易才拍到相片。

雨,越下越大。




途經中柱島,感恩亭,東引西引兩島的連堤就是蔣經國。


整個東引島的旅程,就在大雨下結束了。

淋了一整個下午,回到民宿雖然洗個熱水,但仍感到頭重重,只好取消今晚出海看藍眼淚(是晚出海亦真的能看到 ,只能嘆有緣無份^_^”)

吃過成藥後,窩在床上小睡了一會。

小睡了一會後,感覺好了一點,便去找東西吃。

見有火鍋,心想吃一吃,出出汗也好。

順道到小七買好明天的食物。

或許遊客都已經出海追淚,或許居民都已在家休息,整個港口一帶都是空蕩蕩。

六天,四島五鄉的馬祖之旅,已經來到尾聲了。
第八章 台馬輪上的一天

是日清晨,有歐聯決賽,幸好台灣這邊有直播,看完賽事已經四時半,執拾行李後,便準備出發到碼頭。



到達碼頭時,剛好見到台馬輪進港。


是日航程是先東後馬,從東引出發到南竿,大約下午五時回到基隆,換言之,今日大部份時間都是在台馬輪上度過。

人潮中不知有那些是到南竿,繼續行程;不知那些是回到基隆,結束假期。



順利的上船,單車仍舊放在船底層,台馬輪比起合富輪大,而且還有儲物櫃。

安置好單車後,就走上甲板吹吹風。

船上還有到南竿的旅客,四處都是人。

這兩小時,聽歌看書看電影。


兩小時後,到南竿了,第四次看到枕戈待旦,亦是最後一次了。


九時半左右,台馬輪準備離開南竿。



回到我的床位,小睡片刻。

睡到下午,吃過泡麵後,便坐到上層甲板。

一邊曬衣服,一邊看電影,很像那些老太太。

在太陽的熱力下,本來還濕淋淋的衣服不久便曬乾。

終於看到台灣本島了。



逐漸靠近基隆。



靠岸了。




踏足本島,又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我選的住宿是在廟口夜市對面的永豐旅社,獨立浴衛,1000新台幣,住這是因為可以把單車放店內(但要先把車托上一段樓梯)。

梳洗過後,便到對面的廟口夜市吃晚飯。

一個人到夜市,其實吃得不太多。

鐤邊銼



花枝,我的最愛。

一口香腸。

吃過這些後,已經感到飽了。

明天到花蓮,又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第九章 腳踏七星 花蓮

沒想過一大早便要踩單車。
原本打算是從基隆,從區間車到七堵,再轉自強號到花蓮。

因為用手機APP,查到有班次可以帶單車上,所以就很放心。


七時到基隆車站,職員告知我,帶單車上的區間車要提早申請,而且開往七堵的班次是八時才開出,他勸我不如自己踩去七堵吧,不過二十分鐘左右。

就這樣,我便空肚踩單車。

和一大群上班族的機車上路。

鏡頭一轉,便已經抵達七堵,順利的買了車票。

第一次坐兩鐵專用列車。

因為整個人都是滿身臭汗,也不好意思坐到車廂。就坐在這裡吃早餐,讓整個人冷卻。


之後回到車廂坐,靜靜欣賞沿路明媚的風光。

宜蘭的田。

宜蘭花蓮的山間。

又一次來到我最喜愛的東海岸了。

到達花蓮後,第一件事便是先找人修一修單車。經過這七天而來的風吹雨打,感覺我的單車在運行時並不自然。在走中橫前,我希望我的單車是最佳狀態。

網友推薦這間位在花蓮後站附近的樂單車。老闆友善而且認真地替我檢查單車及上油,我也在這邊補購不知甚麼時候弄丟的手套和六角匙,維修過後,單車再上路,感覺截然不同。

沿著建國路一直往花蓮的海濱進發。

途經四年前環島時,曾住過的背包旅舍,已經渙然一新。


午餐選了公正街包子,因為天氣太熱,實在沒胃口,只是草草吃了餃子和豆漿,便已經夠飽了。

一直往海邊走,人和車越來越少。

去到了鐵道文化園區。




以往,舊的花蓮火車站就在這裡;今日,舊火車站已改建成花蓮新的景點,


貓咪好像不太歡迎我。

以往到花蓮,都是走台9,這次沿縣道193前進。


走著走著,見到有自行車專用道,沿途只有兩三個人踩著自行車。

來到七星潭了。

遠處便是蘇花所在。

太平洋。

實在太熱了,只好躲到一旁,吃芒果冰降降溫。

休息過後,便再沿路北上。




除了風景,還可以看到F16降落。

今晚的目的地是新城-太魯閣蘇西小空間。

500元(不包早餐),空調通鋪(但當晚沒有人入住,變相是單人房)

選新城,是因為明天一早便可立刻出發往中橫。民宿很大,而且很整潔,個人覺得性價比很高。

民宿主人養的貓-花生醬,毛被剃光的樣子,很有趣。

新城附近沒有甚麼好逛,吃過晚飯後便早點休息,準備明天中橫的旅程。
第十章 海拔 0公尺 新城

0530 一早起來,並不是出發往太魯閣,而是往海邊走。我要看從太平洋升起的日出,四年前錯過了,今天不能再錯過。

看著太陽慢慢爬過雲層,努力地走出來。

晴空萬里。

是時候出發了。
想到今天要走的路,在7-11吃早餐,也豐富一點。

來了,中橫。四年前,曾和自己約定,有一天一定會挑戰中橫;今天,就是實踐承諾的時候。

「掉那媽,頂硬上」是我相信一直存在的香港人精神,而不是甚麼獅子山下那些狗屁。





進入太魯閣,甚麼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等字眼,我相信任說得天花龍鳳,相片總不及眼前所見的震撼,要明白這種震撼,只能親身到太魯閣才明白。


很快便過了布洛灣,實在不明白四年前的自己怎麼會這樣弱,到了這裡便回頭。





燕子口,坐車到太魯閣遊玩時,已經想著自己騎單車穿梭其中,終於做到了。


或許時間尚早,還未有大量觀光客出現。


慈母橋。慈母,這兩個字,對於香港人又有另一種含意….

很快便爬升了近500公尺,到了最後一個大補給站-天祥。

在這邊小休,並且買了飲品,但我犯了一個大錯誤,就是沒有在這邊補充食物。因為心想自己有香蕉、有能量棒、有朱古力,應該可以支持,但實在大錯特錯,從這裡往後近二十公里都沒有小賣店,所以要東進的朋友,一定一定一定要在這裡買食物補給。

休息過後,又出發,很快過了白楊步道口,此後的路段對我而言,是未知的世界。

當我騎到谷園時,看到這個地圖,不禁嘆了一口氣,距離今天的休息地-慈恩果園,還有大段路程。

走過迴頭彎,看看山下的路,自己居然這樣踩上來,實在有點不可思議。

下午十二時半左右,走到西寶國小前,實在太餓,看見有兩個在路旁休息的大叔,便問附近有沒有小賣店之類。大叔說在西寶國小附近有人賣泡麵。

精神為之一掁,但到得那邊,門口是開的,但開口問了有沒有人賣東西。屋裡面傳來正在休息,不要打擾。問了幾遍,答案都是一樣,唯有往回走繼續上路。

走到豁然亭,亭內已經有一個年輕男子和中年女子在休息。我走進去拍照,自然地便聊起來。

年輕男子是正在徒步環島,今天跟朋友借了機車走中橫這一帶;中年女子則是多年前曾徒步中橫,時光荏苒,今日再來徒步,由丈夫先載到她到洛韶,從高處往下走。我連忙向她打聽,前面是否有小賣店之類,她回答一路走來,不曾見有小賣店。

大姐友善地把她帶有的麵包分給我,我推辭了幾下,最後還是決定接受她的心意。在亭休息了一會後,便繼續往前進發。

天氣酷熱,三公升的水很快便喝光,幸好,沿途都有不少山水在路旁,補給不成問題。
在山路間花了一個半小時,終於到達洛韶。

越過洛韶後,跟一個下山方向的騎士互相問好,得悉前方有一小賣店賣泡麵,士氣大振。

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小賣店。

救我一命的泡麵。

在華祿溪,這間小賣店有泡麵和飲料。開店的歐巴桑很健談,一邊吃泡麵一邊跟她聊天,不知不覺停下了半小時。

距離還有十多公里,而且還要再爬升六百米左右。



隨著海拔升高,景色亦越發壯麗。

但人亦越來越累,吃過泡麵後不久,又感肚餓,把剩下的香蕉、能量棒和朱古力吃掉了。

下午四時四十五分,出發後九小時,到達新白楊,只剩下最後十公里。

我亦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稍微有坡度,我已經不踩車,一直下車推,只是靠意志去推動自己向前進。

到果園前的兩三公里,就連平路也不想踩車了,縱然我知道踩車前進比我推車要快,但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解釋,那一刻,真的真很不想騎上單車,踩腳踏彷彿比我走路還要累;我就一直慢慢推著我的單車往前進,我知道這種速度,還要多走三四十分鐘才能到目的地,但我已經感到身體被淘空了,不想騎車了。

看見台8 133的路牌,走了大約五十八公里,終於來到住宿地點 – 慈恩果園。

找到老闆,說明我是已經跟他訂好房間的人,他便把我領到房間去,途中還一邊跟我說千萬不要介意房間簡陋。

此刻的我怎會介意呢,恨不得整個人立刻跳上床休息。

不過,自己踩了一整天,已經渾身濕淋淋,要先洗澡免得著涼。

洗澡後,便到上面飯堂吃晚飯,跟我同桌的是蘇大哥和他其他三個朋友,明天凌晨一早便要登山。

我就跟他們一邊聊天一邊吃飯,聽到他們已經走遍不少台灣的名山大川,我就跟他們一邊聊天一邊吃飯,聽到他們已經走遍不少台灣的名山大川,實在心生羡慕。或許日後完成澎湖金門的單車旅行後,就要試試用雙腳去走百岳。

飯後不久便各自回房間休息,踩了一整天車,很快便進入夢鄉。
加油

leoglas wrote:
第七章 國之北彊 ...(恕刪)
第十一章 海拔3275公尺 武嶺

早上六時起床,蘇大哥跟他的朋友早就已經離開上山去了。只有我一人吃早餐

吃的是昨晚晚飯廚餘變成的炒飯,好味道,直吃了三大碗。
慈恩果園,一晚的住宿連晚早兩餐,才新台幣600元/人,實在是便宜又大碗。而且,老闆又客氣有禮,難怪會成為走中橫車友的住宿推介。

吃過早餐後,便準備出發。老闆聽到我今天打算到埔里,他說依我速度,大約十一時到大禹嶺,到武嶺應是下午兩時左右,估計我應該大約黃昏時候到達目的地。

回首果園已經在遠處

第一站是碧綠神木,單車,在神木旁並不顯眼。


感覺跟天越來越接近,不知這些山頭,又有多少個已經為人征服呢?





走了大約九十分鐘,便開到金馬隧道前。在這邊遇上一對駕車的夫婦,跟丈夫聊到今日的路程,他說大禹嶺到小風口一段是相當難踩,還帶我到地圖前指明給我看。謝過他的好心提醒後,便又再出發。越過隧道後到關原前,有大約兩至三公里的下坡路,享受著難得的下滑快感,快要感動落淚了。

到關原加油站,是上大禹嶺前的最後一個補給點。

這裡的肉粽相當有名。

在這裡遇上一個從騎機車的少年,他這幾天走遍了梨山跟武嶺的路,給我的建議是最好在中午時候上到武嶺,因為太陽夠猛,要是晚了,武嶺那邊又大風氣溫又逐漸下降,不好受。

別過他後,便開始走關原到大禹嶺的五公里。對比起大禹嶺後的路,這五公里其實還算不錯。

大約用了一小時左右,便到了大禹嶺。從這邊開始,便離開台8,改走台14甲。距離武嶺還有十公里,這是最痛苦的十公里。

這段開始的坡度,動輒便是8% 10%,我是徹底投降,很多時候乾脆走在路上牽車。

辛不辛苦?絕對辛苦。但當把目光轉向另一邊,黙黙地注視著這些奇偉獨特的山峰。

絕美的風景,加上推車的痛苦,建構成難忘的回憶。

痛苦,並不是無止境,時踩時牽地走過五公里。過了小風口,路開始比較平場,也逐漸見到其他來此的遊人和車輛。

很快便通過合歡山管理站。通過此處後,只剩下前面一個山頭。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盤旋而上,敢說這一段的風景是整段中橫公路中最漂亮。

當我踩到克難關時,滿以為上坡已經結束,但我隨即想到「武嶺」是全台灣公路最高點,我還未到達,怎可能會一直下坡呢。
果不期然,真相就在眼前。前面還要再上一次坡,人生最痛苦莫過於此。從大風口一直下滑,很快便到了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

之後,就是上武嶺前的最後一次大上坡,這約一千五百米的上坡,真的令我很沮喪。明明已經看見武嶺停車場的車子,但武嶺還是像遙不可及。

可是,一旦回首,又發現自己已經走過萬水千山,只剩眼前這一段…。我記得上坡那二十多分鐘,時間流動得很慢很慢。

終於到了。來到停車場了。但我的目標當然是到標高石碑那邊拍照。


從早上七時出發,花了六個半小時,終於來到了武嶺。

當時跟我差不多時間到達,有四五個穿著擊潰武嶺T恤,相信是國立體育大學的學生。他們是西進路線,向著天堂路的方向不停叫喊加油,相信是為同伴打氣。年輕,熱血,同伴。

不免俗地跟單車和石碑來個合照,I DID IT。

合歡山東峰。

西進的最後一段路-天堂路

山上雖然太陽高照,但畢章只穿了單薄的衣服,加上肚餓,縱面對眼前美景,在武嶺逗留了半小時左右,便準備下山了。

從武嶺下滑至清境,大約二十多公里。

偶爾見到對頭車的騎士,只差一點便到武嶺,加油。

很快便到昆陽。

之後的路段開始起霧。


道路狹小,加上能見度不佳,我也不敢快衝。


下降了快半小時,才穿越雲層,重見陽光。

從武嶺一直下滑至霧社,雖然是下山路,但進入清境後,車輛漸多,我更不敢高速下山,直至下午四時到霧社,甫到霧社,先祭五臟廟。



再到霧社事件紀念公園。

對於莫那魯道,為了守護自己的文化和傳統,而奮起反抗。亦為此賠上很多族人的性命,或許有人認為此舉愚不可及,但在我看來,人雖身死,但精神猶在,更令人敬佩,亦更易令後人明白和了解他為什麼而戰,變相令自己一族的傳統精神得以留存於世。

參觀過後,又再上路。從霧社到埔里,大約二十五公里,有幾段比較狹窄的車路。幸好,部份路正進行道路工程,實施車輛管制,令我得以安全地通過這段路。清境已經在遠遠的山上。

從早上出發,用了差不多十個小時,終於來到埔里的台灣地理中心記念碑。

終於,完成了東進西出的武嶺之旅。



師兄,睇見你的遊記,我真心敬佩,
同時請教師兄你在堔圳北站轉乘高鐵時,是不是不准上單車?如果入單車袋是不是車務員都比人情你,比你上車,謝謝。

小生1131 wrote:
師兄,睇見你的遊記...(恕刪)




我的單車是山寨傘兵車,26吋山地車款,可摺疊

深圳站售票職員︰「單車不可上動車」
深圳地鐵︰拆前輪後,可整車入地鐵,地鐵安檢及職員亦給予方便。
深圳北站︰驗票前有圖示,登山車/公路車即使拆前輪亦不可進站。
單車拆前輪,摺疊起來,再放入單車袋,驗票及安檢都沒有問題。
不過,內地政策經常轉變,建議還是帶小摺方便。
leoglas wrote:
救我一命的泡麵。...(恕刪)

說真的騎山路很累,從太魯閣的牌樓騎到武嶺更累,而且沿路補給不多,食物
隨身要多帶一點,吃泡麵是不得已的選擇,我騎山路從來不吃泡麵,因為體力
消耗太多,根本不可能吃的飽又有營養,從南投埔里上武嶺,沿路補給多,人
車也多,起碼不會有孤獨一人在深山裡的感覺,所以路線的安排,對新手來說
,能吃好住好又睡好,騎在中央山脈上,看起來會更不同吧!

細妹仔 wrote:
說真的騎山路很累,...(恕刪)



畢竟,那時已經餓得發荒,反正能填飽肚子就好。
嗯,因為基隆下船後,到花蓮好像比較近,所以選東進路線。
東進也有好處,就是車輛較少,因為我騎乘經驗少,很怕有車在附近經過,東進路線可以讓我慢慢龜上去。
當然,我此行是低估了山路,車重量,酷熱的天氣,加上沒有在天祥補給食物,綜合各因素真的令我很辛苦(特別是第一天尾段)
所以希望後來者不要重蹈覆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