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wu61 wrote:時間像車輪般的不停滾...(恕刪) ==================你的回文很有深度,可見你文采很優。謝謝你的回文,我能為紅毛港做的事有限,二篇文章,一些出遊的照片如果能讓更多人-「看見紅毛港文化園區」,我會很快樂的。我還計畫寫篇「夜遊記」,總之,我覺得晚上一定更有看頭。
aman001 wrote:寫的很棒感謝分享不過...(恕刪) =====================你好:那天騎訪紅毛港是颱風過後的第一個大晴天,誠如你所說的真的很熱,熱到遊客都躲到展示館裡不敢出來。因為園區是新建的,當然樹林比較少,而且飲水機也沒有,所以大家真的要視天候情況到園區。謝謝你的回文。上述的問題我都有反應給園區知悉…
benson6032 wrote:內容真是非常豐富~遊...(恕刪) ======================大柄兄:你說的很好,「拆」與「遷」的爭議一直在台灣上演,地方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人民總是最大的受害者。有權力的機關總是懂得「大刀改革」,往往輕忽民意的力量,如果與民有利(開港促經濟),就必須在民意認同下施政,如果像台北「文林宛」一樣先拆再說,真的老百姓很可憐,往往「拆」了之後,原住戶就必須「遷」到外縣市居住了...還好我看到高雄紅毛港居民有得到合理的補償…再次謝謝你
a119722 wrote:6/3試營運時去園區...(恕刪) =================你好:當初也考量到實用性的問題,因為園區實在不大,扣掉展場及建設物,能騎車的地方有限,只有在觀海平台或是福斯車旁有空地可以騎行。於是我考量了坐船的方試,因為有買船票,當然就能入園,其實園區有考量過單車的問題,洪老師也答應與相關單位研究增設單車停車場的建議,我則建議找個時間就當成「園區單車日」也能南部的車友多一個單車之旅的好地方。謝謝你的回應及照片,我比你幸運一點而已。
PEUGEOT106 wrote:這就是高雄的文化嗎?...(恕刪) -----------------------你好:謝謝你的建議,不過歷史的建物一旦開拆就沒有挽回的可能,像「文林宛」如果住戶要求蓋一樣的還給他,這也是不可能…不過,能保留就一定要儘量做到,至少讓往昔住民找的到自已曾經有過的家。謝謝你的意見,我很認同。
用力騎 wrote:----------...(恕刪) 為了經濟發展當時二港口開闢時紅毛港人就已經受傷過一次了!!遷村!因為影響經濟發展所以要遷村!!大多數的紅毛港人同意嗎?!甚麼是合理補償???感情?記憶?這些能夠補償嗎?!每次在外面都聽別人說~阿紅毛港那邊不知道領了多少的補償金還不滿足喔!!我可以告訴你!!40年禁建~住的是矮房破屋>"<出海抓魚近海不用說(抓不到!!工業污染)這是誰造成的?!中鋼跟台電的污染呢?!為什麼要紅毛港人承受這一切!!做這個只是在傷口上再灑一次鹽罷了>"<好了~或許有人不同意我的說法!!但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PEUGEOT106 wrote:為了經濟發展當時二港...(恕刪) ===============你好//其實我很認同你說的,當我查到遷村補償金的金額,我都快昏了,二百多萬要叫村民在高雄市買幢樓房,幾乎是廁所都買不到,所以我一直不敢用這方面的「數字」,因為這點小錢對村民來說,買點新傢俱剛好,買房子,真的很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