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漂浮在心中的潭南部落

ORIS1904 wrote:
同為員林人每次看完您的遊記都會想跟著您的遊記出發


其實我從小住山腳路的大村
就在大葉附近
員林只住了幾年

不過對這附近還算熟悉
每次騎過那些小時候用雙腳走過的路
都覺得有很多感受
但無法用言語或文字表達

謝謝您
潭南當年的協力造屋我也有參與

那是一段非常難得的人生際遇....

從此潭南不再是陌生的地名

而是像板主的標題.....漂浮在心中的潭南部落

潭南國小與潭南社區教堂算是這段路線的重點
災後重建的校園 綠色建築及規劃 沒能透過您的拍攝展現 真是可惜

對丹大林道有感情 看起來應是山友或是對山有情的人

不少車友會特別騎到孫海橋 回味拜訪七彩湖的路線

所以 也別漏掉地利國小

或許您下次還能計劃探訪地利的雙龍瀑布
grebeyen wrote:
潭南國小與社區教堂算是這段路線的重點...(恕刪)

同感+1

grebeyen wrote:
或許您下次還能計劃探訪地利的雙龍瀑布

這裡有之前去過的資料可參考
ps.雙龍瀑布是在雙龍不是在地利

大折Mr.8899 wrote:
同感+1這裡有之前去...

ps.雙龍瀑布是在雙龍不是在地利

(恕刪)


查一下地圖 真的
很久以前還有養鳟場可以吃鳟魚
現在都沒了

照片中 依稀看見吊橋 其實不輸竹山天梯
好像還是不能通行
grebeyen wrote:
很久以前還有養鳟場可以吃鳟魚...(恕刪)

應該是921跟接連的風災影響
不過這樣也好讓這裡回歸從前
也慶幸瀑布能安好存留下來
X-fish wrote:
潭南當年的協力造屋我也有參與
那是一段非常難得的人生際遇....
從此潭南不再是陌生的地名
而是像板主的標題.....漂浮在心中的潭南部落



您也參與了當年的協力造屋呀
說不定還跟我們三姊與三姊夫錯身而過唷
雖然我並沒參與
卻很支持那樣的自助與互助精神
我想
那段往事會是您永遠的記憶
grebeyen wrote:
潭南國小與潭南社區教堂算是這段路線的重點
災後重建的校園 綠色建築及規劃 沒能透過您的拍攝展現 真是可惜


若是錯過潭南國小,也許是很多車友的遺憾,但對我來說,因為有文中提及的經驗(如下),當時留下不是很好的印象,所以這幾年來,一直都還沒有進去參觀的打算,不過,沒去過剛好又路過的朋友,我還是建議進去看一看。

我的文中提到這段往事----
『轉個彎,進入部落的主要聚集處,往右方望去,進入眼簾的就是有名的潭南國小,多年前4+2來到此處時,想要進到校園參觀災後重建的模樣,卻被校方拒絕,當時留下不太好的印象,九二一地震後,很多學校傾頹,每次假日的4+2出遊,幾乎都可以進出校園,沒想到竟被潭南國小婉拒,雖然最近幾年已經開放給旅人參觀,但是,以前負面的印象仍留存我記憶中,所以我一直沒有參觀的念頭。不過,還是建議朋友們路過潭南時,不妨繞進去看一下,校園的建築頗具特色。』



grebeyen wrote:
對丹大林道有感情 看起來應是山友或是對山有情的人
不少車友會特別騎到孫海橋 回味拜訪七彩湖的路線
所以 也別漏掉地利國小


自己超級肉腳又龜速,所以這些以前老公騎過的路線,我打算分次完成。以下與您分享2003年的孫海橋畫面。


至於雙龍,我們去過兩三次,那是個很值得帶著悠閒的心情去旅行的布農部落,以下與您分享我們的旅行記錄。
按這裡檢視網頁

大折Mr.8899 wrote:
同感+1
<bl...(恕刪)


感謝您的解答

地利、雙龍與潭南同屬布農卡社群
都是具有原住民特色的山地小部落
如果我有更好的體力與腿力
當然希望一次走完想走的行程

鳟魚場
好像在幾次風災後都被沖走了
後來幾次到地利
只見村內的小吃攤
已經沒有往日餐廳的招牌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