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往事如煙、人生如戲、比起您年輕時代的苦難、我們台灣這一代真是幸福太多了、文革時期知青下崗蹲点、向廣大勞動農民學習的年齡就是您離開蘆州老家前往西康求學的年齡、不是嗎?北大荒、大西北這些不毛之地不知葬送了多少寶貴年輕生命、幸存下來的歸鄉後恍如隔世、惶論知識的斷層對國家的傷害、這都是過往也都是歷史的一部份。慶幸您熬過這段悲慘歲月,往事已逸、來者可追、能分享您精彩的旅誌和美麗的神州景致、感覺真好!下次來台時請照會一聲、讓我陪您跑一趟環島或花東、體會一下寶島的好山好水和濃郁的人情味。
TOKOBO wrote:不錯...樓主好像都...(恕刪) 我从小时候起,就喜欢看地图研究地图,进而想到地图上的地方去看看,就喜欢旅游了,但苦于囊中羞涩和前半生的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养家糊口,上有老下有小,旅游只能是神游而已,好在有书可看,就也很满足了,当然,也有时代的因素,过去是不可能旅游的。现在人老了,退休了,时间有了些,但还要照料孙辈,身体马虎还可以,但仅靠几个退休金是玩不转的。我之所以骑车旅游,一是能锻炼身体,平时和一群老少骑友在家乡周边田间小道骑行,当日来回,其乐融融,二是自由自在,能放飞心情,思索人生,三是能打发时间(我从不打麻将),避免无聊......我骑车的宗旨是以安全,休闲为主,因为人年纪大了,不可能象年轻人一样的去挑战极限,去挑战自我,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只能是去实现我有把握能达到的事情,至于骑车去国外游,去西藏游,只能是你辈的事业了,我只有空羡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