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要是在隧道內比較危險 ,
避免危險的幾個方法 :
1. 前後燈一定要有 , 最好還有照後鏡.
2. 最好加上義交那種反光背心
3. 要有防風鏡或是戴眼鏡 (後車超你車時都會有些灰塵 , 如果灰塵進眼睛,會影響你騎車穩定及視線等等)
4. 在隧道口稍等一下 , 注意看自己同方向後面的車隊 , 讓車隊先進隧道 , 然後馬上衝進隧道加速衝過去 ,
如果運氣好,整個隧道不會有跟你同方向的卡車或汽車在你後面呼嘯超車 ,
運氣不好 , 則注意聽車聲(隧道內特別大聲 , 越近越大聲 , 如果有照後鏡也可以看看照後鏡) , 接近你後方時 , 不要踩踏踏板 , 盡量保持穩定靠邊滑行(偏來偏去會嚇死那些開車的)
5. 有些隧道裡面有些小通道(給人走的) , 如果進了隧道後面車輛太多時,也可以閃到小通道那邊 , 等到後面車輛都走完了 , 再回到路上趕快衝出去...
(當然,也有網友不建議躲在這邊,看狀況吧.)
ps : 蘇花公路跟很多山路一樣 , 都會有 "路隊長" , 所以車輛都一陣一陣的 , 一下子都沒什麼車 , 一下子來一群車隊 (也是有些零星的車輛 , 那些應該都是很勇於雙黃線超車的那一種), 所以抓好車隊通過之後馬上加速衝過去 , 可以減少一些車輛從你後方呼嘯而過的情況...
白天騎蘇花
晚上騎蘇花
單車騎蘇花
機車騎蘇花
結論
沙石車都很友善
不友善的多半是當地囂呸老灰啊
以及,來往的囂呸觀光客
還有部份黑貓車!!
現在的沙石車水準越來越高了
沒水準的大部份是小車!
自己騎蘇花的經驗是,不危險
甚至遇到很多很友善的經驗
舉幾個比較誇張的經驗(友善的)
1.
因為要停下到對面去看風景,正在等車過
沙石車遠遠看到,停下,示意我過去
2.
出最後一個舊隧道,後有沙石車,差幾秒慢出隧道口,有點擋到後頭沙石車
結果,沙石車停下來等我們出去
出去後我回頭示意表示抱歉
沙石車微笑、點頭、舉手回覆我
不友善的經驗
1.黑貓車刻意逼車(我遇到後頭有車都會靠很邊邊放慢速度,依舊被逼)
2.改裝小轎車逼車,刻意催油門聲
3.疑似當地囂呸車,狂按喇叭(已經騎在線外)
基本上騎蘇花就是耳朵要放遠
只要聽到遠遠有車的聲音
寧可停下來整個人車貼著山壁讓大車先過
jimmy1019 wrote:
我不會覺得怎麼樣啦~...(恕刪)
真的就像常常有人講的,戴上安全帽,踏上單車,頭就好像真的大一點.
把人家大卡的禮讓和不方便當做理所當然. 就好像有人來單車道溜狗,狗都不牽著,反正自行車騎士看到
狗都會讓的一樣, 但萬一卡車司機沒看到?萬一騎士沒注意到?
非要騎蘇花才算環島?你真的要騎,也請自己負責一下自己的安全.不要再用那種“卡車司機很友善會讓你“
“後面有卡車就直接騎在它前面“等等誤導人家的言詞.人家卡車司機憑什麼要為你的安全把關?就好像單車道上騎士憑什麼要為你家亂跑亂衝的狗負責一樣?
小弟年初環島時 因天候與路況而沒有騎到蘇花公路
而是在蘇澳新站搭火車至花蓮
但即使完成環島是完成了 終究還是遺憾缺了這個角
於是安排了端午節假期從花蓮出發騎蘇花公路
一大早過了太魯閣大橋後 很快就來到了著名的清水斷崖區
以前雖然開車經過這裡很多次 但騎車所帶來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老實說 我整個人被當時所看到的美景所震驚
有生以來第一次騎單車有起雞皮疙瘩的感覺

整個上午就在愉悅欣賞美景的氛圍中度過

直到過了南澳...有騎過的人都知道南澳至東澳先是一段爬坡
到了山頂過蘇花公路北上最後一個隧道後就會下滑至東澳
記得當時是先看到隧道 心裡想著 太好了 下滑後就只剩一個坡要爬了
接著我就失去意識了 再醒過來我已經在羅東聖母醫院
旁人說我是被砂石車後輪撞飛
醫院檢查的結果是頭骨骨折、腦出血、氣胸、全身多處挫傷、以及一直到現在還有的熊貓眼
當時穿的車衣車褲以及放在後口袋的相機也整個摔爛
一直到上週末才出院 但短時間內仍無法返回工作崗位...
說真的 我對事發的記憶相當模糊 儘管我確定那個上坡我是很緩慢的靠邊騎
由於身體狀況還沒辦法進行筆錄 所以仍不清楚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我只想用我的經驗告訴各位 騎車的確是很棒的運動 它畢竟還是皮包鐵
尤其是蘇花公路這種大車往來頻繁的地方 即使是在上坡依然存在潛在危險
更重要的是安全防護一定要做好 我很慶幸當時戴了安全帽
否則今天應該沒機會發表這篇文章
也希望大家以後在討論蘇花公路時 能多思考一些潛在風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