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前兩天睡的太舒服,也許是房間超值,早上起來的時候居然不想跑路想再混一天,真是從沒有過的現象。磨蹭了一吧然後0930才上路
總算是把前段時間在VN的逆風賺回來了,一路小順風,速度基本沒下過20,嘿嘿。其實上坡的辛苦有下坡補償,逆風何嘗不是這樣,只是逆風的補償周期會比較長而已。不過順風的一個壞處就是跑的太快根本來不及拍片片。
今天的路就是平原加小丘陵,路面狀况極佳,同樣是1號公路,這和VN的1號完全不是一個等級,這是真正的高速。但比VN壞的就是這裏的住店比較難找,在VN的時候基本上每15KM有個小鎮可以住,但這裏的小鎮就不一定有店。
下午間隔有大雨,全身濕透。過了幾個鎮子之後,終于在距離達府9KM的地方住下,200Z,條件很差,直接看見小强在打架,相比昨天390Z的乾淨,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不值得。不過,總比摸黑冒雨走剩下的9KM高速到達府强,住了。
今天居然和西貢出來那天一樣跑了166KM,有點意外,而且平均速度居然接近20,看來休息之後總可以跑的遠點。
累死,睡覺
1、那空沙旺的街頭

2、廣告:就是這間店,絕對超值啊,地點在E100.1284864°,N15.6979936°

3、在這裏混了2晚,乾淨整潔,最主要的是有網。白糖會引來小螞蟻,也不是什麽問題。建議到泰國的一定要在這住一晚,雖然好象這城市沒什麽景點,但其實整個泰國也沒什麽看的,也許南部的海灘可以看看?

3a、不用數了,偶放大看過,7瓶,哈哈

4、從外面看,我的房間在左邊那棟

5、高速邊的不知道什麽學校,沒有圍墻

6、泰國總會不時給人驚喜,注意叉子最左邊那個齒的上部的黑點,那是蒼蠅,熟的,呵呵

6a、這尖尖的像蚊帳似的玩意不知道用來幹哈,讓偶想起3K黨

6b、到了另一個城市的地界

6c、這玩意應該和佛家有關吧,像個市徽似的

6d、以爲是大陸特有呢,沒想到這裏也有啊

6e、路景

7、草棚裏躲雨,這應該是自己燒的柴吧?棚裏有煤氣,應該是個小小的快餐店。柴可能是自己燒飯用的

8、跑沒幾KM又躲雨,幾個MM居然敢拍我,拍死你們,象拍蒼蠅一樣,橫橫

9、這個就過分到拿著手機凑到我鼻子底下拍,來而不往非禮也,看我不閃瞎你的眼睛拍落你的門牙

駐地

消費:
早餐:25Z
晚餐200Z
BEER:40Z
飲料:22Z
住宿:200Z
總計:485Z=15刀
\\
今天算是領略了泰狗的聲勢。進加油站方便或者問路的時候,所有的狗都追著我狂吠,真正的是狂!吠!啊,主人叫都叫不住,這種情况發生了三次以上。泰國人這麽平和,這泰國狗怎麽就怎麽凶惡呢
一整天都是大太陽,偏偏在5點鐘準備找地方打尖的時候開始下暴雨。結果是不時的躲雨不時的問人,快9點才住下.。今天跑這麽遠實屬無奈
結束前的那一彎是個家庭開的餐館,在那裏最後一次問路,裏面一MM倒是非常漂亮,不過自己渾身濕透拿不了相機,可惜可惜。查了一哈,5點之後,這樣的彎大概是6~7個

//
仍然有100KM是順風,不過好象沒有昨天跑那麽快了。中間在一個加油站的711買飲料時碰到一個大鼻子,在這裏居然呆了17年。我就笨到看他說E語的樣子去猜他是老美,暈倒,那明顯不是說母語的感覺啊,是個德國人。回頭得測一哈偶IQ是不是負的,真的很失敗。
按計劃在滕縣轉西離開1號公路走省道翻山到清邁所在的那個河谷,看起來好象近點,其實不然。距離差不了幾KM而且一直向北的話依然是順風搞不好可以跑200KM呢。結果轉西上省道就基本沒補給,幾乎沒有村莊。
備的水不多,所以翻山的時候也不敢喝水,還好有一半的路程都是在樹蔭下,路也修的不陡。17KM翻山結束才在碰到的第一個小店喝水。查了一下GE,上下高差也有400米了,VN的海雲關不過是500米而已。比較好的是這裏樹陰多而上海雲關就只一棵樹可以躲陰;這裏太陽不是很大,海雲關的太陽就很牛;這裏坡度小都不需要休息,海雲關休息了2次吧。
翻過山來到裏縣,原以爲在這小縣城裏住處應該比較難找,沒想到縣城沒走完就看見了GUESTHOUSE,感動啊!在泰國好象都沒有用E文標店的習慣的
照例問店主說阿牛沒鎖放門外OK?回答就很OK。放下行李出得店來找吃的,忽然注意到這裏的自行車都沒有鎖!真是個好地方啊。可能是這裏比較小人家覺得偷了車還要騎50KM到外縣去銷髒划不來吧?呵呵。但是….我想起來在前天的那空沙旺的店前看見的2個車也是沒鎖的,這幾天再注意看看。
1、昨晚住的店,很幽雅的樣子,可惜就有小强在打架

1a、確實很優雅,還有竹子咧。不過拍的很爛,呵呵

1b、院子環境是很不錯的,遠處院門外才是公路。近處右邊是登記入住的前臺

1c、昨晚就是在這裏問的路,當時住下之後就來覓食,今天當然也要這裏過早,可惜昨晚那漂亮MM就不見了。是個家庭開的飯館加雜貨店

2、準備離開1號公路了,怎麽說也得留個路碑吧。才突然發現上面好象是有熒光板

2a、這個是林子祥吧?

2b、風景還不錯看,不過,又要下雨了

2c、路肩很寬,舒服

3、雨不大,時間够就躲吧。昨天這樣的貨車走過以後,濺起的水可以用巨浪來形容!一次居然差點把我打落牛背。這就是我昨天雖然只差9KM進城但不願再走的原因

4、在這裏拐上106省道,再見了1號公路

5、省道上罕有人烟,遠處應該是我要翻的山

6、我翻

6a、我翻

7、我翻翻翻

8、翻到尾聲的時候,突然冒出個廟來。想起來好象沒進過泰國的廟啊,來到佛國居然沒進過廟,好象不對。看過幾天有機會吧

9、又一個廟,廟門左側,那老和尚好象比較寫實,不像是一般的佛像

9a、我覺得這應該是個真人的像

10、目的地,小縣城裏的狗。乍一看以爲是個雕象,沒想到是個活的,不知道味道什麽樣XD

11、突然發現他們的車都沒有鎖,不單這2輛,所有的都沒有,動的靜的我都仔細看過。羡慕

12、縣城裏的小夜市,30米長而已,蠻好吃,都是肉和僞裝成肉的東西。隨便找了一攤問價格,那中年婦女居然會用E語給我報了個數字,有點驚訝

駐地

消費:
早餐:40Z
晚餐180Z
BEER:60Z
飲料:32Z
住宿:350Z
總計:662Z=20刀
起的是越來越晚,人懶完了。明知道今天大約有130KM要跑,居然還磨蹭到10點才上路。不過,GE上查過今天的路沒有什麽挑戰性,晚點也沒所謂。
確實和我預計的一樣,這裏只是丘陵地帶,起伏是有點但完全沒有昨天那樣繞的山路。風向也是預期中的小順風,在VN放出的貸款這幾天得好好收回來。天氣也非常OK沒有太陽也沒有雨,難得!在記憶中,只有剛進VN的那幾天是這樣的好天氣。
一路小跑在接近20的樣子,可能是順風順的太舒服,居然一點點毛毛雨也不想走了,在小店裏躲了30MIN,呃…其實是以爲店裏的MM不錯看所以想拍下來大家共賞一哈不過停下來才發現不值一拍浪費電,倒是拍了不少卡通MM,呵呵。
沒有什麽大波折,上路60KM之後才算是來到清邁所在的谷地,兩側小山中間平原,就在這小平原上跑,接近清邁10幾KM的時候路邊基本都是人家了,有點象VN海防段的1號公路,一個小鎮還有不小的市場,明天有時間的話回來再逛逛。
將進清邁時不過5點而已,還早,于是就只用12KM的速度慢慢悠悠的晃。迎面跑來一個光頭大鼻子,看裝備也是跑長途的,大家互相點頭致意一哈沒有停留就各奔南北。看來大鼻子確實是體力好,小逆風還起勁的跑到大概有25,偶順風才晃在12而已,他會不會以爲偶是東亞病夫呢?完了完了,給漢族人民丟臉了,愧對炎黃祖先啊,去自刎謝罪一哈先。
進得清邁就直奔老城想找個便宜的住處,網上說的是老城東北角有便宜的GUESTHOUSE。但實際上沒我想像的便宜,FANROOM大多在300Z,有的還沒衛生間。一家是250Z不過阿牛就要停在另一條街的網吧外面?!有沒搞錯啊?我說了阿牛是跟我來的不是租來的哦,儘管這裏的人算是不錯,但這麽個停法我真是沒辦法放心,走人。
最後的結局就比較好,阿牛帶我到了一個有點庭院深深那種味道的GH,150Z而已,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清邁,知道嗎?清邁啊,泰國的第2大城市哦,相當于大陸的上海或者至少是南京這樣吧。而且這裏一眼望去有一半的大鼻子啊,居然有不到33RMB還帶衛生間的房!我不住,誰住?!賺了賺了,明天準備繼續住一天,查點要找的東西。
不過這裏上網就很貴,1H要30Z相當于6RMB,令我非常懷念那空沙旺的PA.HOTEL,真的非常超值啊,想想看,光是網費都可以值回票價了。在這裏再廣告一哈:在那空沙旺一定要住那個超值的店啊!!!!
從106省道拐進市區的時候就發現這裏的大鼻子真的非常多。特別是晚上的時候,護城河上蓋出的小廣場裏,小攤上的主顧基本都是大鼻子,網吧裏更是清一色。我想,可能和當年不無關係,在越戰時,很多輪戰下來的美軍都是到曼谷和清邁休假的。吃飯的時候也碰到個相當年紀的老外和一個相當年紀的泰國婦女在另一桌,猜測他們是當年的情侶,無根據,錯了別怪偶哈
1、晚上10點的裏縣小城,街頭基本無人只偶爾過路的貨車發出噪音

2、嗯?不過是吃個飯洗個澡的時間,你居然就換了件花衣服以爲偶不認得你?呵呵,其實黑的躺在一邊啦。

3、昨晚住的GH,大屋頂是CHECK IN的地方,蘭色的小房是住的,寬敞的很的樣子

4、106省道,樹陰非常好。路也還不錯,不過有10幾KM的自行車道不太理想

5、躲毛毛雨的店。這些方便麵比較奇怪,各種不同的牌子全是用卡通MM的頭像。其中一個更是眼睛和眼泪的特寫,是不是說“好吃到流泪啊”?

5a、卡通MM

5b、好吃到流泪

5c、一排這樣的,不知道是建了一半還是拆了一半的商店

6、中午吃飯的時候停過來的一個工具車,車門就比較搞,呵呵

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a、路邊一佛塔

7b、上面有這個,讓偶想起獅身人面像

8、在南奔看見的,依然沒有鎖,這個鎮子比昨天那個大,至少是個縣。這後避震西碼諾的車至少要3~500塊吧。注意看了這裏其他的車,確實沒鎖,羡慕

9、進清邁前10KM,基本都這樣的樹,這類樹上都圍著桔色的布,是菩提樹?

9a、這應該是進清邁的小路。門上有國王像,嗯,好像沒說過哈,泰國的國王像是無處不在

10、15Z買的芭蕉,3RMB而已,回來數了一哈有20個啊,會不會太便宜了?

11、剛進清邁就看見這樣的一個GH,右邊的小人比較搞,呵呵。FANROOM 250Z但沒有衛生間,不過上網很便宜才10Z/H,沒住

駐地

消費:
早餐:25Z
中餐:25
晚餐55Z
BEER:114Z
水:16Z
烟:59Z
上網:25
火機:14
飲料:15Z
住宿:150Z
總計:498Z=15刀
在城裏亂逛,準備上街的時候發現前輪漏了,看著外胎上的幾個口子心裏有點擔心。原計劃是在曼谷換外胎,這裏逛了一下,三四個店都沒有阿牛這個規格的,全部是26寸山地。有點失算,過了清邁,恐怕再也沒有補給的地方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沒什麽可說的,拿個胡亂寫的柬埔寨印象來凑數吧,再不寫的話,我都要忘記柬埔寨是什麽樣了,嘿嘿
1、清邁古城的護城河

2、一個華裔的祠堂

3、突然想起來這個摩托車好象沒有進大陸銷售

3a、菜市場,可惜阿牛沒地方放,要不一定進去逛逛

4、差佬在攔車,好象是逆行。幸灾樂禍ING

5、無數這樣的店,無數的大鼻子

6、不知道車資多少,也有機動的

6a、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開的,沒吃。日本的東西本來就小份,再加上這是在東南亞,估計酒杯裏裝2顆米就算是一碗飯了

7、比較人性化的室外機

8、似廟非廟的地方,注意看真有人在跪拜哦

8a、拉近來看

9、150Z的房,好久沒見過明鎖了吧?呵呵

10、看起來好象有點樣子,但實際上真不怎麽樣,同樣是大象,和吳哥的沒法比

11、既然來了就拍2張吧,倒是有自知之明,不要門票的

12、注意看佛像背後那個塔,是不是很熟悉?嘿嘿

13、木頭做的,不過也沒什麽了不起嘛,我舅的房子也木頭做的好象還比這大呢

14、不知道是什麽,被雷劈了一半,是不是因爲和尚偷吃肉啊?呵呵

14a、換個角度

15、小廣場的樣子,在護城河的蓋子上。昨晚沒帶相機,好多的人,全老外。想說是天天如此明天拍不遲,結果今天就這樣……

第一次知道柬埔寨的時候,已經忘記是哪一年了,只知道是從西哈努克親王開始的,大約是80年代初吧。後來,知道了吳哥窟,再後來,知道了紅色高棉,那個讓柬埔寨人口損失超過百分之十的邪惡集團,也知道了波爾布特,匪首的好徒弟。
進入柬埔寨,第一印象絕對是”貧困”:破舊的房屋、衣衫襤褸的少年、一絲不挂的兒童,土地貧瘠,公路簡陋、電信不發達,等等等等。我不知道,是CP之禍致使柬埔寨如此貧困,還是自然的原因?不瞭解,但我傾向于是自然的原因,因爲我所看見的河流是混濁的,土地是沙化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沒有一個足够數量的教育程度比較高的群體,要想走出貧困,幾乎是不可能的。以色列的國土也許同樣的貧瘠,但由于歷史原因,他們在世界各地有富裕的族群爲國家盡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教育程度絕對不是柬埔寨可以比的----雖然我不知道以色列的教育程度爲何。
人之所以爲人,只在于有思想而已。僅以肌體而言的話,人恐怕早被老虎吃光了吧?能有今天?思想是有傳承的,那就是知識的積累,學習,教育。柬埔寨要走出困境,只能在教育上做文章,把人的知識水平提高之後,自然會有牛X之人冒出來,找到在如此困境下能够生存的更好的辦法。也許能像泰國的部分地區一樣種樹造紙、也許種橡膠、也許把那沙子做成沙磚冬暖夏凉可以出口呢?這點上我倒是比較看好柬埔寨,因爲我所看到的學校的建築,不論在比較富裕的還是比較貧困的地方,都比當地的民房要明顯高出一個檔次。只不知道他們的入學率如何,但似乎不是很樂觀。
金邊是首都,但真的就只是個大鄉鎮的樣子而已。令我驚訝的是金邊的漢化程度之高:如果說路邊的招牌都有漢字,那是有點誇張了,但至少1/3的招牌是有漢字的;漢語的普及程度也讓我吃驚,在進柬埔寨的第一天剛從15KM的土路轉上油路的時候,在路邊店裏休息就碰到一個中文非常流利的小夥子,當時以爲是异數,但剛進金邊就看見有“免費教中文”的招牌,“三溫暖”“海鮮大餐”更是常見。要吃飯的時候有些人也會用國語跟我交流-----但實際上幷不愉快,他們宰客的現象好象真的很嚴重,中文只是作爲宰客的工具而已。
其實我的猜測是這樣的
在N百年以前,柬埔寨的自然條件絕對沒有現在這樣糟糕,這樣糟糕的自然條件是絕對孕育不出那樣牛X的文明。當年的洞裏薩湖周邊應該處于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時期,水土肥沃,人口自然增長的快,在冷兵器的時代裏,戰爭的决定因素還是在于人口的多少與人體的强壯程度。受益于當時洞裏薩湖肥沃的土地,暹粒王朝强大到幾乎(已經?)一統中南半島!但由于自然條件的改變,暹粒王朝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下去:飯都吃不飽了,還有力氣發動戰爭啊?
感覺這真的很像是拉美的那個加拉帕戈斯群島,在DISCOVERY上看過。群島是有生命的:在漫長的歲月中,火山噴發形成島嶼,逐漸風化到適合植物生長,衆多的植物又逐漸使動物有了生存的條件,但是,隨著歲月的不斷流逝,群島最終慢慢又沉到海底,完成了島嶼的生命周期。
洞裏薩湖也許就是這樣,生命力旺盛的時候孕育了暹粒文明,但自然的力量是無法抗拒的,千百年來,雨季的沖刷已經使土地的養份逐漸流失,人類只不過是掙扎著和自然在搏鬥,這樣的搏鬥有勝算嗎?我不知道,看柬埔寨人吧
值得一提的是暹粒
這一次的旅程,暹粒不過是路途上的一個小站,和VN的芽莊、順化一樣,沒有特別的在意,雖然早知道那應該是比較牛X的古迹。但真正看到的時候,還是震到我了。暹粒那門票確實值的40刀,相比之下,VN的所有景點什麽順化芽莊西貢加起來也值不到一個美分!呵呵,說到這裏喜歡VN的朋友不要生氣,雖然我也喜歡VN不喜歡柬埔寨。
先寫到這裏,對于吳哥,還沒有把想到的說完。慢慢回味之後,可能還要再說說
\\
暹粒古迹給人印象深刻,我以爲一是規模宏大,寺廟數量衆多;二是感覺那樣的殘垣斷壁是另一種美,所有的寺廟都讓人想起一個東西:歲月
但要說暹粒文明如何發達,好像幷不見得。相比同時代的建築,技術上應該比不了印度的清真寺,更比不了西方的教堂。我看過與暹粒同一時代的法國某教堂的介紹,其室內的穹頂能建到幾十米高!相比之下,吳哥走廊那拱頂只有3米高而已,是非常原始的“堆砌“。我想,這應該是對力學的認識程度不足吧
暹粒的規模當然是大,不過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東西,因爲那不過是不斷的複製粘帖罷了,無需技術上的突破,只需帝王高興,然後對百姓的壓榨更爲殘酷就OK了。就像金字塔和 長城,我不覺得有什麽好的:不就是下面大上面小麽?不就是够長麽?如果那金字塔是倒著的,長城是竪起來的,那我TM就佩服的五體投地了XD
不過,吳哥其實也還是有點技術的。
記得我提過吳哥窟的護城河超寬的,有200米。吳哥窟其實幷不是一座城池,不過是一座寺廟或墳墓(具體忘了,應該是墳墓),根本就沒必要用護城河做防衛。其實,那玩意根本就不是護城河,是個蓄水池
暹粒分雨旱兩季,泥土中的含水量當然就隨季節的不同而不同。這樣經過多年的雨/旱循環之後,那些沉重的石質建築會逐漸向下沉淪XD。所以麽,在四周挖出超大的溝作爲蓄水池,可保持土層中的含水量穩定
上面這原理是看某節目看來的,看過的同學就抱歉了,有點囉嗦哈
另外,我覺得現在的暹粒人可能幷不是當年修吳哥的暹粒人,他們可能是後來的入侵者
讓我有這懷疑的,是因爲整個暹粒建築群的門都比較小,感覺是有點小到不正常。普遍而言的話,帝王的東西無疑都是追求高大、偉岸、光榮正確的,哈哈。所以我猜測那是另一個比較矮小的人種建的,現在的暹粒已經很少那麽矮的人,應該是已經被滅族了。
但,我那樣的小人我見過
在吳哥窟裏見過一5~6歲的小女孩,手上抱著個洋娃娃,不時追著游客要1美元,有些游客會給,然後給她拍照。粗看的時候,我覺得沒什麽好拍的啊,小MM也不是很漂亮,不明白爲什麽有人會花錢給她拍照。但細看之下,我突然覺得有點毛骨悚然:那洋娃娃是活的!
我TM就不明白爲什麽有人喜歡拍她們,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很驚悚,讓我想到泡在福爾馬林瓶中的嬰兒,另外就是讓我想起“异形”這類東西
不過,從暹粒向東出郊區去看女王宮,拐上小路之後,我確實也看到一些很矮小的村民,明顯比我們矮一截。所以,我想那小女孩應該也是個正常人吧,但願
我覺得吳哥幷非現代暹粒人的祖上所修,就是基于上面這兩點。純粹的個人猜測而已,看看就好
//
消費:
中餐:25
晚餐100Z
BEER:160Z
書:255
水:16Z
烟:63Z
上網:90
糖:23
住宿:150Z
總計:873Z=27刀
\\
清邁找不到外胎,也幷沒有很堅持。如果堅持的話,我可以請他們從曼谷拿貨的,不過當時仔細考慮了一下,我覺得還是可以賭一賭
//
早上有點小猶豫之後還是决定跑路,清邁這個地方真的好悠閑的感覺,估計有點象成都(其實成都我也就呆過2天而已),老城內到處是GH到處是大鼻子到處是咖啡店,可惜,我沒喝咖啡的習慣,年紀大了要資也是老資了,沒那愛好。有機會應該再來逛上1周這樣,當然就不要住150Z的房了,呵呵。看起來不錯的酒店大概也就200~300RMB,不算貴,想想沿海的哪個城市不要2~300一晚?不過話說回來,要住好的話好象沒必要非到清邁吧?跑大老遠的就爲了來住?有點神經。還是背包客的感覺比較好,無比的隨意。
不過150Z就有150Z的壞處,前晚一點事沒有,昨晚就被蚊子叮到醒來,只好拿那已經摔兩半的清凉油來塗,奇怪的蚊子,是不是以爲偶是黔之驢啊?
按昨晚在GE上看准的路綫走果然很方便,路都沒問直接就走上107綫(對了,想起來大陸的107是京廣綫,不說大家都不知道吧。嘿嘿,當年也是從北到南幾乎跑完了107的)。
有點意外的是山路比我預料的多,不過沒關係,我喜歡!看見一彎之後還是上還是上也沒有氣餒的感覺只是呵呵一笑:好啊,倒看你上到哪去?!老子什麽也沒有就有力氣!有本事上到8848大不了也就是要買個氧氣瓶而已。
在看見查巴丹警局管押區的時候,我知道這是坡頂了,不明顯,但向來不論縣、市、省、國界都是以山頂或水界來分的,這裏應該就是山頂(科普一哈:印度的邊界剛好就不是這樣,麥克馬洪綫才是山頂,所以在GE上也沒敢在那標出國界,只以紅綫代替)。接下來的事情當然就是收回貸款啦,一路高歌敞開襯衣只系了最下麵的一顆扣子沖下幾KM把上坡濕透的襯衣就完全風乾,嘿嘿,爽。
坡底是查巴丹,這才真正進入河谷的平地。吃了一碗地道的雲南麵條之後一路向北狂奔基本維持在25的速度到芳縣,還沒開始轉圈找住地就看見了GH,見好就收有地方住就住下吧,250Z也不算貴。
明天,就是此行之真正目的地所在了,應該有最後的10KM順風,運氣好的話會有30KM,從此以後,在VN放的貸款算是全部收回,以後的逆風順風都和我沒什麽關係了。
對了,在清邁早餐的時候抽烟時被老闆娘說什麽聽不懂,應該不是簡單的不許抽烟,說的比較複雜還做了個打電話什麽的手勢,是不是說要打電話叫差人來拉我啊?有這麽嚴重嗎?ORZ
1、住了2天的房,簡單到一床一厠,非常好,我就要這兩樣,有網的話加200Z也沒關係。左下角棕色的那瓶不是茶,俺沒那麽高雅的愛好,是瓶糖水。泰國的糖有棕/白兩種,對俺來說都一樣,有能量就好

2、草地、山、和雲

2a、路上經常有這種門框,上面也一律是普密蓬國王的像

3、這個有點不象泰國的味道啊

4、這樣的一個山中小店,也有自己的汽車。看店的小MM也會用英語給我報價,意外

5、在泰國第一次看見修路

6、路過一個村口,前臺有幾個人在表演,棚子裏面好多塑料椅子,供觀衆坐著看的。應該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廟會?

6a、表演的棚子外面,一排買小吃的

7、就在廟會的地方,軍隊設卡查人,和政變有關係?

8、山路對面的賣場?這樣的地方應該沒有汽車

9、只知道是炮兵\\ok,偶記錯了,步兵//

9a、山中這莊園似的地方應該很幽靜吧

10、山中,立體的玉米地

11、有點渴了,來一瓶!還好這山裏沒那麽多規矩,中午也照賣不誤。從鋪子裏看出去

11a、對面,這種竹片擺著買,一路上不少買這個的,不知道用來幹哈

11b、小店門口就有這個。唉,農閑時就在樹下乘凉,高興的話伸手摘個果子來啃,俺的夢想啊。這樹當然不是倒著長的,是偶編輯的時候轉錯方向了,凑合著看吧,呵呵

11c、雖然是山中小店,有冰箱喔

11d、裝死的阿牛

11e、繼續走,路邊不但有買竹條的,還有這個

12、看到這個就知道,山頂到了

13、性感的S型下坡,嘿嘿,這是偶用汗水掙來的

14、終于來到河谷,平地

15、阿華面店,可雲南有名的不是米綫嗎?和麵有什麽關係?老闆娘能說國語,猜是第三代,一個像是她女兒的MM就不會了

16、西望,是雲是山?分不清

16a、進城了。縣城不大,基本就這一條主街道,其實就是公路穿城而過

17、幾乎出城的時候才看見一個HOTEL的字樣,就住這吧。老闆E文很好,是不是倍純正的倫敦腔?不知道

駐地

消費:
早餐:25Z
飲料:27Z
中餐:30Z
晚餐:40Z
上網:20Z
BEER:100Z
住宿:250Z
總計:492Z=15刀
這是有點辛苦又不是很辛苦的一天
早上開跑1H就收回了在VN所有的貸款,然後是略爲起伏的丘陵,但到了後半段的30KM,上坡就上的很誇張:那些坡根本就不是阿牛爬得上去的,放到1*1檔都不行!于是絕大部分的坡就是我牽著阿牛在走,更誇張的是絕大多數的坡要身體前傾30~45度才能推著牛頭上去,呵呵,算是見識了,讓我回憶起當年翻太行山的時候。不過不一樣的是當年我就想著“我真是個自討苦吃的傻鳥,不跑路的話現在躺在床上該多爽啊?”,現在呢,沒什麽感覺,只知道在下午4點的時候就可以到了,一切都會過去的,就象坐汽車火車飛機一樣,到點了自然就會到站,略爲不同的就是現在要多出點汗,而已。
今天總體是從海拔400M緩升到600米,再急升到1150米,然後急降到750米,再急升到1100米。基本上,上升段總共1000M的樣子。總算有著前面5000KM的平原路程打底,不算非常累,估計再升600米才是極限。
下午4點的時候,終于到了。長路獨行,我的目的地不是西貢,不是暹粒,也不是曼谷,而是這裏:一個普通但却非同尋常的山中小鎮。雖然它地屬泰國,但鎮上的居民却幾乎都會說國語,這背後,有著一段讓人感慨的歷史,一支流落异域的中國軍隊,爲了生存而付出汗、血、命的歷史。
今日陰晴,行71公里
日期:970618 D66
總里程5513公里
此行之目的地到達
這個小鎮的名字:
美斯樂
1、出發半小時,在這裏早餐,一夾而已。MD爲什麽東南亞國家的人都這麽斯文?

2、最後的平原。西望,是雲是山?

2a、草地上好多這種布包,好像是在曬什麽東西

3、美愛小鎮,沒有鎖的車

4、再半小時後,再來一碗,依然只是一夾,不過就比較鹹,我喜歡,可以補充鹽份

5、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小店吃的,不許抽烟

5a、繼續上路。這房子上的卵石挺特別,只見過用來鋪路,沒見過鋪墻的

5b、還有43公里

5c、皮卡應該是泰國銷量最大的車吧,可以拉貨,又可以改裝成這樣來拉人。除了日系之外,只見過雪佛萊

5d、上山

5e、繼續

5f、坡很陡

5g、又一個

6、上到坡頂之後,直走應該是去清萊,美斯樂要左拐。實際上,真正的陡坡在後面

7、坡頂的岔路口如我所料有補給。老闆會說國語,在竹筐那裏問他可以抽烟嗎就他就指著車頭那裏說可以,MD那裏是懸崖好不好你要害死偶啊?問他是不是第3代就回答說是當地的阿卡族。NND一個削尖腦袋鑽進偶大漢隊伍的异族居然把偶給騙了,非我族類其心必异,拖出去彈到死。(呵呵,玩笑而已,那是個懸崖,不過是向上的:),但不許在那抽烟是真的)

8、補給站也有這種在VN和柬埔寨隨處可見的加油…..器?

9、這樣的坡度,我不信有人可以用沒改裝的標準山地車上的來

10、山

11、還是山

11a、看見了目的地

11b、拉近來看。雖然我沒去過,但從方向、距離和我的速度來估計,應該就是它,這一帶不會有其他的鎮

12、我在山上看怎麽看都象個丁字路口,但下去以後却不是的,是同一條路,繞了兩繞而已

13、總算到了,其實後面依然不少誇張的坡

13a、在小橋上休息。來往車輛極少,群山環繞中,只有橋下清晰的水流聲,看著靠在對面的阿牛,一絲孤寂從心頭掠過,畢竟,兩個多月了

14、回望這樣劇烈 的坡,沒有一絲放貸的高興。我擔心這樣的坡怎麽下?!

15、村子的房子,竹墻,我突然明白過來昨天休息的時候看見的象竹席一樣卷著的長短不一的竹卷是用來幹什麽的

16、種有火龍果,還長的比較大啊,想起了VN

17、看到這個,無疑是進到小鎮的地界了,後面還有幾個很陡的上下坡,不過都很短,其實整個鎮子也都是上下坡

18、進到鎮中心。這應該是當地少數民族,不像鎮裏的居民。

19、鎮裏的坡,我真的不敢下,推著下了一大半。想想看,閘綫抓斷的話阿牛真的會撞死人的

20、住下以後就出去逛逛找另外的住店,在這裏找到了算是比較合適,同時也有飯吃。好久沒吃到這樣的大餐了!看到沒?看到沒?進VN以來快2月了,從沒見過這麽大盤的飯啊!感動到流泪!!5555。老闆戴個棒球帽我以爲是第4代了,誰知道是第2代而已,已經50多了,强啊。帶我看房的時候我就在背後試著說“可以說國語嗎?”,他說的這裏的人全部會說國語。

駐地

消費:
早餐:25Z
飲料:37Z
中餐:25Z
晚餐:40Z
BEER:150Z
門票:20Z
住宿:300Z
烟:64Z
總計:660Z=20刀
注意1:偶不是什麼歷史學家,後面三天的內容都是自己把網上/書上看到的東西綜合一下而已,對錯自己看看就好
注意2、對中華民國國軍持不認同態度的朋友請慎入
泰國,是2戰中僅存的保持獨立的3個亞洲國家之一。中國,是因爲大;日本,是强;而泰國,是走在墻上左右逢源或者說是勉力支撑。
西元1932年泰國憲政變革之後,屬于君主立憲的制度,國王只象徵性虛權而已,政府另有一幫人在搞。在當時2戰的國際環境下,泰國基于國家利益而與日本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簽有“日泰協議”。而日本爲徹底堵絕中國的外援以及占有南亞的野心,借道泰國出兵緬甸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政府亦表示同意,也對盟國宣戰。但同時也對中國這個北方大國也不無戒懼,基本上,是處在左右爲難希望都不得罪苦苦支撑的境地。
戰後,由于美國的需要及國府的支持,未把泰國作爲戰敗國對待予以瓜分和審判,對此泰皇對國府亦存有感激之心。于是,便爲後來的故事打下一分基礎。
西元1941年,民國30年,國府領導的抗日戰爭陷入困境。國內工業生産能力薄弱,絕大部分軍用物資均需進口,而沿海地區全部失守,法屬印度支那(越南)也被日軍控制,海外物資唯有通過緬甸港口登陸然後北運昆明,而日軍此時亦已染指緬甸。
在此背景下,十萬國軍精銳入緬作戰,意圖維護此最後的軍事命脉。遠征軍最高司令爲史迪威,但實際指揮爲杜聿明,麾下計有孫立人新38師、戴安瀾200師及廖耀湘、黃伯韜兩支摩托化師等。但由于技術原因、高層指揮權混亂以及指揮能力等問題,入緬作戰幷不順利。又被日56師團繞道臘戌截斷歸國之路。十萬大軍只得孫立人部在史迪威的命令下輜重不失向西退入印度藍姆枷,其餘部隊在杜聿明率領下北歸
但歸國之路要塞已失,高黎貢山高不可越,撤退談何容易。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少將更在途中殉國,200師返回雲南騰沖時,國人夾道迎靈,蔣公題字,毛亦發有唁電,後靈柩暫厝廣西全州。
之後,杜聿明在蔣先生的直接命令下帶領殘軍西入印度,而另一部分軍隊則在李彌(?)的帶領下,歷經一年,在原始叢林中一直向北走到了高黎貢山的盡頭,從雲南西北端與西藏的交界處(察瓦龍-丙中洛一綫)返回國內。
第一次遠征以失敗告終,十萬國軍,有六萬永遠地留在了緬甸的原始森林裏。他們是我們的先輩,他們的犧牲,我們不可以忘記。
鄧賢先生寫過一部報告文學《大國之魂》,十多年前看的了,以上遠征軍部分是根據記憶所列,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查資料。
但另有一小部分軍隊潰散後,流落到了緬甸東北部山林,與當地的原始民族通婚,安定了下來,也許是他們和平地帶來了更爲先進的文明,當地居民對他們印象不錯。
以上這些,應該算是美斯樂的前傳吧
1、從住地的陽臺往外看

2、昨晚住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小房子,感覺象小別墅的樣子哈?晚上好象比較潮,早上起來發現地上的襪子是濕的

3、這樣的陡坡,應該有25度左右。阿牛上不去\\無聊之下用AUTOCAD量了哈,18度,考慮拍照的角度,應該在19~20度//

4、早餐的店裏有這個,雲南面餃館

5、都是山

6、搬出別墅,住到賀先生的新生旅館。賀先生人不錯,很健談的一傢伙,就是昨天我以爲才20多其實已經過50歲的那位。其實倒不是我眼力差,當時那棒球帽遮了大半個臉。讓我問驚訝的是他居然出身台大,不過肄業的,原因是占山爲王强搶民女無惡不作XD。英語很好,說起來就輕描淡寫的說是“習慣就好”,因爲當年的專業課都是原版的E文教材,這又讓我驚訝了,不知道僅台大如此還是整個臺灣的大學都是這樣。對美斯樂的歷史當然也知道不少,聊起來他也知道李彌那句話,呵呵。據別人說,他的這家店是上了LP的喔,沒有看過LP,不過應該不假,客人都喜歡有故事的店主,跟他東聊西扯兒童不宜成人也不宜的什麽都能聊,呵呵。
不過就是太小氣了,偶說這書在大陸是沒有的,如此强烈的暗示他居然也不把這書送偶XD

7、左邊是家茶行。這裏茶行很多,當年臺灣爲了幫助美斯樂走出困境而在這裏引入了茶葉種植。據說後來還衝擊到了臺灣市場

8、網吧裏,直播中

9、回房休息。左邊是門,右邊是衛生間

10、這裏有且僅有一家711

11、有不少的燈火,重慶山城的味道,算是不錯

消費:
早餐:25Z
飲料:10Z
中餐:30Z
補胎:20
晚餐:80Z
BEER:250Z
理髮:50
上網:20
住宿:200Z
烟:34Z
總計:705Z=22刀
話說,在抗日戰爭時期,國軍全稱還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吧,說是黨軍並沒有什麼錯。不過,中國人正是在這面青天白日的旗幟下苦苦熬了十餘年,終於慘勝。懂事之後,要說對這面旗幟沒有感情,那是假的
我對殖民其實也是持比較正面的態度,但日本人不一樣。日據台灣時期,台灣發展的還不錯,但殖民東北的時候,已經是半建半搶,而佔領菲律賓之後,就是赤裸裸的掠奪了。這是因為當時日本那些人的胃口是沒有止境的,就算佔領了整個中國,也都還會繼續掠奪然後攻擊北亞中亞。現在有些日本人認為當年英美可以殖民,為哈日本就不行?問題在於,英美已經在繼續向前走,40年代的《大西洋憲章》已明確了“不以佔地為目標”。
倒是有點像“鄉下人終於能吃上肉,城裡人卻開始減肥了”。日本雖然入歐,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還是沒學到
這天日誌的頭尾是原文沒有的,有的只是遠征軍部分。懶得分了,反正都是自己的塗鴉,沒所謂
這些歷史的東西,不知道算不算政治會不會刪除,如果刪掉的話,那就這樣吧
MD,今天網絡超慢的,極不正常。還好圖片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