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L (London–Edinburgh–London) 是英國一個頗具代表性的長距離單車活動,這個活動自 1989 年開始,每 4 年舉辦一次。路線是從倫敦騎到愛丁堡,再騎回倫敦,來回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國家的首都。和法國的 PBP 一樣,都屬於自給自足的長途自行車活動。LEL 的總距離約 1530 公里,比 PBP 的 1200 公里更長,時限是 128 小時,而 PBP 則是 90 小時。LEL 參賽者不需要任何資格,只需參加抽籤並中籤,或自己曾經或有家人在 LEL 擔任志工即可報名;但 PBP 則必須先完成 BRM 的長途騎乘認證,才具有報名資格。

前言
我為什麼會參加 LEL 呢?話說 2019 年完成 PBP 挑戰後,我失去了騎單車的目標,外騎活動大幅減少,對於參加國內的 BRM 長距離單車活動也沒有那麼熱情和積極。以至於 2023 年 PBP,我是用 BRM 200 K 幾乎候補的形式取得預報名資格。當然,後來在正式報名前,我還是完成了 BRM 200 K / 300 K / 400 K / 600 K 認證,才得以順利報名。
但是在 2023 年的 PBP 活動中,我在 512 公里處的山區發生嚴重意外。當時是凌晨,因精神不濟摔進山溝,一度以為頸椎斷掉。除了意識清楚外,全身完全失去知覺。我先被送到當地醫院急救,幾小時後再由直升機送往 Brest 的大醫院準備開刀。所幸後來 Brest 的醫院仔細檢查後確認不用開刀,手腳知覺也慢慢恢復。當天醫院以 3D 建模方式做了一個特製的硬梆梆頸椎護套要我帶 3 個月,並在醫院觀察 3 天才出院。但出院並不代表沒事了,因為手腳無力,特別是雙手無力又疼痛。即使 3 個月後拿掉頸椎護套,雙手依舊疼痛。當時榮總檢查確認頸椎骨裂地方已經癒合,但神經問題相當複雜,建議我去嘗試針灸。

後來我開始嘗試在練習台騎車,發現騎乘過程中雙手的疼痛會減緩甚至消失。於是我慢慢恢復外騎,但大多是 50 公里左右的短距離,就這樣持續了一年。雙手逐漸恢復靈活度,也沒有那麼疼痛。剛好我們單車群組正在討論 2025 LEL 要開始報名,心中的熱血又再度被點燃。
當確認中籤並正式報名後,我就開始緊張了。因為過去一年多,我幾乎都是以復健方式在練車,偶爾騎上陽明山,卻沒有單次超過 100 公里的距離。幾乎打回原形的我,能挑戰英國變化多端的天氣和長距離丘陵地形嗎?我的狀況能克服長途騎乘對心理與體能韌性的極限考驗嗎?這一直是我心中的疑問。
所以 2025 上半年,我參加了 3 場 BRM 200 K 當作賽前訓練。當然這是不夠的,但臨時抱佛腳也只能如此了。就這樣,終於來到倫敦,踏上英國土地。

報到日
LEL 雖然是 London–Edinburgh–London,字面意思就是出發與終點都在倫敦,折返點在愛丁堡,傳統上應該如此。但不知何時開始有了改變,今年的出發點改到鄰近的城鎮 Chelmsford 的 Writtle 農學院 (Writtle Agricultural College)。不過依然保留倫敦出發選項,參賽者在報名時必須選擇出發點,但終點則一定在 Writtle。因為 Writtle 是主要場地,所以報到也在此。官方提供的住宿和供餐都在 Writtle 農學院。

由於我沒抽到農學院宿舍,所以選擇了交通與生活機能都很方便的倫敦出發。報到日當天,我們一群人從倫敦搭火車到 Chelmsford,再換公車到 Writtle。

LEL 與 PBP 的報到方式也不太一樣,LEL 不需要驗車,完全相信選手會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報到當天要領取兩個落地袋 (Bag drop),裡面要放這 5 天需要的物資,比如換洗衣物、電池、補給品等,每個袋子要控制在 2.5 公斤以內。


落地袋一個會放在英格蘭的某個控制點,另一個放在蘇格蘭的某個控制點。放置地點是早在報名完成後,在規定期限前需決定好。我的落地袋是選在C05 Malton 和 C11 Innerleithen。

LEL 在英格蘭有 15 個控制點,蘇格蘭有 5 個控制點。英格蘭的 15 個控制點中,有 7 個在北上與南下時會重複,所以選擇落地袋的位置最好依自身能力與計畫安排。因為放落地袋的地方大多是準備洗澡、換裝和睡覺的地方,因此英格蘭的落地袋位置特別重要,因為北上和南下都要使用。除非 5 天內都不打算洗澡換衣服,那就無所謂了,但我不行。
繳交落地袋後,當天晚上所有袋子就會被運送到各控制點,並依地點不同以不同顏色的袋子區分,以避免送錯。

報到日也是認識其他國家騎士的好時機。

報到日除了領落地袋、水壺外,Brevet Card 還有號碼牌。我的號碼是 LE1。老外看到我的號碼都很羨慕,除了「Number 1」的含義外,那個 1 看起來又像英文小寫的 l,組合起來就像 LEL,這是我硬拗的啦!


另外,還有一件滿滿英國風的車衣,我超級喜歡,而且材質是美麗諾羊毛。我大多在陽明山騎車,如果看到一位瘦小騎士穿著這件車衣,那應該就是我啦。


出發日
出發前,LEL 官方發出消息:蘇格蘭將有颶風 Floris,風速高達 60 英哩,要我們特別注意。
這時心中就很有隱憂了。來英國前一週,本來在宜蘭有一場 BRM 300 K 要騎的,因為颱風的關係,人都到宜蘭了,最後我還是選擇 DNS。在英國,我不可能隨便放棄。

倫敦的出發點在市政廳前的廣場,報名時我是選擇 6 點出發這一組。選擇倫敦出發的人不多,現場氣氛頗為冷清,不像 PBP 那樣熱鬧。不知道 Writtle 那邊是什麼情景?


不過,LEL 的主辦人 Danial Webb 倒是親自來到倫敦為我們開賽。

相較法國 PBP 還有其他不同的感受,在法國,PBP 辦的很像一場單車嘉年華會,非常熱鬧。且騎車過程一路會有很多人幫你搖鈴加油,就算是深夜還是有人在路邊搖鈴喊 Bravo,路上也常有居民設一個臨時攤位給車手免費補水和提供簡單的餅乾和咖啡、飲料補給。在英國就很少有人幫你加油,我只遇到一次有人在路邊提供瓶裝水還滿感動的。
Danial Webb 提醒著要 Keep Left,怕我們忘記了!我的確是會這樣!
控制點
第一個控制點是在劍橋 Cambridge 的 C01 Northstowe,離倫敦約 109 公里。後面每個控制點都在 50 ~ 110 公里之間。每個控制點都要進入紀錄時間,並在我們的 Brevet Card 上蓋章。


控制點提供伙食、床位、洗澡間、維修和簡單的醫護。
真心地說,控制點提供的伙食真的不錯,而且幾乎不用錢,除了可樂要錢,但現場有提供多種免費果汁,還有濃咖啡和濃茶,看你要喝多少都沒問題,水果也不少,還可以外帶,總之就是不怕你吃。PBP 則都要錢,除了水不用錢。

控制點也提供大量的充氣床和毛毯給選手休息睡覺,這部分也比 PBP 讚。但是床位多,選手更多,所以也有很多人睡地板。


騎行
第一天我騎到 323 公里的第 4 控制點 C04 Hessle 休息。這一天我就是睡地板。因為英國的地形都是上上下下的丘陵地,加上風勢很大,不是逆風就是側風,體力消耗很快。

我抵達 C04 時就已經是晚上 11 點左右了,且晚上的氣溫都在 12 度左右。而我的落地袋在 C05 Malton,那邊還要繼續騎 70 公里,預估可能要凌晨 2 點以後才會到,所以我提前在 C04 休息,這天就是睡地板。

第二天很早就出發了,因為要趕去 C05 Malton 那裡洗澡。不過第二天風又更大了,時不時又下著雨,氣溫大約都在 13 度左右。我到達 C05 Malton 時,身上是濕的且冷得要命,所以進到 C05 先拿條毛毯裹身保暖。紀錄完時間後就先去用餐再去領落地袋準備去洗澡。可是一問工作人員才知道這裡的洗澡間在很遠的體育館裡面,目測約 500 公尺!外面正下著雨又濕又冷,想一想這樣去洗澡沒意義,所以只擦乾身體,換上新車衣,但沒換車褲,將新車褲帶在身上,打算晚上騎到 C07 Brampton 休息時再換。

這一天很不好騎!風很大,雨雖不大,但配合風勢就變強雨,地形是上上下下,地上濕滑,下坡也不敢太快,有時連下坡都被逆風吹到下不太去!總之這天騎車騎得真的很累,速度慢又很累。
在我騎到 444 公里處 Rainton 小村落,看到為這次 LEL 而設置的 Pop up Café shop,如同看到沙漠綠洲般就進去。小小的店面擠滿了選手在休息,在裡面還遇到在 2019 年 PBP 認識的美國車友,他說他從第一天出發後到現在都還沒睡覺,所以他在這裡補眠。真是狠人一枚!

這個 Pop up Café shop 不大,老闆全家都出來服務車友,連 3 位女兒都出來幫忙!

裡面賣的都是英式糕點,比控制點好吃很多。重點是我愛的可樂 1 罐是佛心價 1 英鎊,我一次就拿兩罐。控制點裡有的賣 2 英鎊,有的賣 3 英鎊,超貴的!

在休息的過程中得知因為颶風 Floris 影響,風勢太大影響安全,所以活動暫停 4 小時,選手進到控制點後就不准離開,等待放行。我看我的位置距離 C06 Richmond 還有 42 公里,所以休息差不多就趕快出發去 C06 看看狀況!

大約下午 5 點抵達 486 公里處的 C06 Richmond,進到控制點就看到電視螢幕公告活動暫停,要等晚上 7 點半的公告,並警告擅自離開會被 disqualified。

因為活動行程被颶風打亂,我本來是計畫要在 C07 Brampton 休息,但 C07 還要再騎 115 公里,就算 7 點半放行,以目前的天氣狀況,我騎到 C07 應該也是凌晨 2 點以後的事了,所以改變計畫,直接去佔床位和搶毛毯(雖有暖氣但睡到半夜還是會冷)。
晚上 9 點發出公告了,活動取消了!

這風勢有多大呢,主辦人Danial Webb有拍一支影片介紹。

另有一則卡車播吹翻的新聞,總之看起來活動的取消是正確的決定!

回程
因為活動取消,忽然整個心情放鬆不少,晚上睡個好覺!早上 6 點起來,看到公告大會將於 7 點放行,我們可以自行分組依序離開往南回騎。

因為太多人集中在 C06,早餐估計要排 2 個小時才能吃到,所以我和一群台灣車友決定不吃早餐,準時 7 點離開,然後在附近的麥當勞吃早餐。

今日的天氣不錯,偶爾飄小雨,風也比較小,跟昨日有天壤之別,似乎老天爺知道我們取消活動,所以放我們一馬。

我們的計畫是這樣的,因為大家在倫敦的旅館是訂在 8/8,但活動取消變成會提早一天回到倫敦,這樣要多花一天的旅館費用。所以我們就計畫輕鬆騎、慢慢騎,邊騎邊觀光,一天騎 150 公里就好,只要 8/8 騎回終點 Writtle 就可以了。
就這樣下午 6 點多抵達 C16 Hessle 休息。

隔天早上發現白板上公告,今天下午開始南下的控制點會陸續關閉,這下緊張了!照原來的計畫,今天是要騎到 C19 Northstowe 休息的,然後明天會經過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我們打算去國王學院看看,去康河搭小船,想像自己是徐志摩,唱著《再別康橋》。但是控制點關閉代表會沒有食物吃,沒有地方睡覺,所以今天一定要騎到最後的控制點 C20 Henham 過夜。這代表今天至少要騎 280 公里,而且劍橋大學也去不了,真是傷心!

離開 Hessle 後沒多遠就是 Humber Bridge。這座橋很大,我看維基百科介紹,這座橋是全球第 4 大吊橋。本來公告說這座橋有可能因風勢太大而關閉,不過我們出發時,風還沒大到要關閉,只是工作人員要我們過橋時要小心風勢,所以還滿順利過橋。

在路上我的車有一點小狀況,於是停在路旁處理一下,想不到這時有一匹馬跑過來看了看,然後一直親我的車子也想親我,害我又害怕又好笑,我就在那裡邊處理邊大笑,車子的龍頭都是牠的口水。我很想拿我的能量棒請牠吃,但我知道這是不對的,所以忍住。最後我還依依不捨地離開它。


晚上 8 點半經過劍橋的國王學院門口,如同徐志摩的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很不甘心地拿出手機拍照,至少留下我曾經騎車來過的痕跡。
終於晚上快 11 點到達 C20 Henham,當時都已經沒有床位了。我能睡地板,但是因為這邊睡覺的地方是帳篷搭起的,沒有暖氣,而且冷風會灌進來,睡地板真的很冷!所以我先搶 3 張毛毯,然後幾次和工作人員詢問能不能提供充氣床墊,終於最後拿出好幾個床墊出來。雖然有床墊不會那麼涼,但是毛毯全都蓋上了還是好冷。
隔天早上不到 5 點就被吵醒了,因為這一站也要收了,雖沒趕人,但也感受壓力,所以吃完早餐 5 點半就趕緊走人。

英國鄉村的特色景觀,茅草屋,一路上看到不少類似這樣漂亮的房屋。

終點 Writtle 離 C20 Henham 只有 43 公里,所以很快就抵達終點。4 天也騎了 970 公里,這已突破自 2023 年 PBP 受傷後,最長距離的活動了,原來我不需要砍掉重練。

可惜沒能騎完全程,少了 500 多公里,大會還是發獎牌給我們,我也超級開心。

在餐廳牆上有我們台灣隊的車衣,是由一位車友捐出的。

後來大會也巧妙地以颶風 Floris 為名,將 LEL 改名 LFL (London - Floris - London),這也是難得的經歷。

結束後我們和幾位香港車友約在 Chelmsford 的 Downtown 吃飯。參加這種活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認識許多車友。

之後我們就搭火車回倫敦,結束這場 LEL 活動。不得不說英國的鐵路公司對單車客很友善,不需為單車買票,火車上有專屬的單車位置,有安全帶綁好,人就坐在旁邊,不需離車太遠。

康橋 Cambridge 之旅
因為提早回來,回倫敦後突然多了一天,所以為了彌補劍橋遺憾,隔天買了火車票跑去劍橋觀光,參觀國王學院,看康河小橋旁以徐志摩為名立的《再別康橋》詩碑,在康河搭小船,看著河畔金柳逍遙,這一天過得真舒服。若不是晚上有台灣隊的慶功宴,我真想待到晚上離開。










巨石陣
在台灣時我就規劃好要去巨石陣,而且我一定要絕對要騎腳踏車過去吸收外星人能量。但是倫敦離巨石陣有 180 公里,騎單車來回至少要 3 天,所以最省時間方式就是兩鐵旅遊。重點是我騎完 LEL 後,我絕對不會想再騎這麼長的距離。所以在台灣我就先訂好火車票,預約好單車隨行(單車有專屬車票,但是不用額外費用),其實也可以不用預約,只是怕萬一太多單車客,到時有單車不能上火車的窘況,有預約比較有保障!
一早就離開旅館前往 Waterloo Station,途中經過 Blackfriars Bridge 旁邊的車站,叫 Blackfriars Station 黑衣修士車站,這名字還滿威的!

因為我過去沒有自己一個人帶單車在國外搭火車經驗,且在台灣訂的車票要到車站現場取票,我很怕不會操作機器而拿不到票或錯過搭車時間,所以我是提早一個小時到車站。所幸還不太困難,一陣手忙腳亂後還是取到票,看到單車的專屬車票真是高興!

進月台後,工作人員告訴我單車要到最後一個車廂,果然最後一個車廂有單車架。火車上有單車的專屬位置,真棒!

搭火車是在 Salisbury 下車,Salisbury station 離巨石陣約 20 幾公里,騎單車不會遠。但是很奇怪!我用 Garmin 1040 的車錶要規劃到巨石陣的路線,居然說找不到路線。改用 Garmin Connect 規劃也一樣。是因為那裡是外星人基地的入口嗎?

後來我改用 Google Map 規劃,邊騎單車還要不時拿出手機看一下,很麻煩,而且 Google Map 都是規畫自行車道、小路、Gravel road,甚至還有死路。但是小路風景漂亮也安全!

路上還有騎馬的騎士。

在一陣迷路後,最後導到 A303 公路。在 A303 公路就可以看到巨石陣,而且可以看到巨石陣的這一段路車很多、車速很慢,感覺車上的人也在看巨石陣。

因為單車是不能進巨石陣,所以我只能先在 A303 公路上遠遠地拍。

到遊客中心後,先在遊客中心逛一下,那裡有一塊複製的巨石放在滾木上,並用粗繩固定,展示史前人類可能如何搬運這些龐大的巨石。巨石來自於距離巨石陣約 20 公里外的 Marlborough Downs。巨石重量通常在 20 ~ 40 噸。遊客中心用這個複製巨石,讓遊客了解在沒有車輛的情況下,是怎麼把這些龐然大物移動數十公里。

想進去參觀只能將車鎖在停車場。

參觀巨石陣的人很多,排隊就要排 10 幾分鐘才買得到票,而且票價會依時間不同,今天是星期六,票價是最貴的。

遊客中心離巨石陣大約還要走 3 公里,還好有 shuttle bus 可以搭。

真正靠近巨石陣後才發現有小路可以讓單車很靠近巨石陣,很後悔沒做好功課。我不是花錢心痛,而是沒讓我的車和巨石陣有近照。

巨石陣真的很大,如果沒有介紹就是一堆大石頭。我有先下載官方 APP,現場可以利用 APP 邊走邊聽中文解說和介紹。

這塊石頭叫 Heel Stone,在巨石陣入口的東北方,和巨石陣的入口與中心連成一條軸線。夏至時太陽會在這條軸線的東北方,也就是 Heel Stone 的方向升起;冬至時太陽會在這條軸線的西南方落下。雖然這是自然的天文現象,還是覺得很神奇!

繞了一圈拍了各種角度的巨石陣,應該也吸收不少外星能量,之後騎車應該會變強吧!不知道以後有沒有機會再來。有機會再來的話,我一定要找出那條小路。




回到停車場發現多了一台車,這台車車架似乎是木頭或藤條做的,其實我在騎 LEL 時遇到好幾回了,車架上還印有 PBP 的 Logo,本想認識一下車主,我等了一會兒沒等到,只好離開了。

PEDAL FOR EARTH,車主一定很愛地球,想必是外星球來的!



回到 Salisbury 後還有時間,就騎車到處看看,發現這一間大教堂,從外面的文字碑了解這間教堂超過 700 年歷史。裡面放了一部《大憲章》。大憲章是用來限制國王的權力,現今有 4 份,教堂這一份是保存狀態最好的。不過時間有限,單車也不能進去,所以只有在周圍拍照就離開了。

去火車站時看到一群人在靜坐,相當和平,看起來是為了中東的正義與和平,希望大家一起站出來。

晚上回去前還有一點時間,就在 Salisbury Station 附近吃晚餐,結束這一天很滿足的單車旅行。雖然沒騎到那條巨石陣小路有遺憾,但有遺憾才有機會有下次!4年後我還有機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