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四年完工的水庫,
一個具有時代背景的老水庫,從小就來過,
現在換成帶小孩到訪的景點



小時後來石門水庫,到了吃飯時間,
用餐首選,都是以活魚餐廳為主,
這也構成了來石門水庫,要做的事




在石門水庫停留一下之後,
就要開始騎腳踏車了,今天就是傳統路線,
桃園到過羅馬公路,到新竹關西再回來,


進入羅馬公路前,都必須要踏上台七北橫,
在這裡的慈湖,也是我很小就來過的景點



從大溪騎腳踏車,沿北段橫貫公路,
慈湖陵寢都是很容易經過的景點,
慈湖陵寢,因先總統蔣公長眠於此而聞名。


在民國五十年時,總統蔣公經過該地,
見到一片靈秀之氣,恰似江南水鄉,
尤像故鄉溪口情景。
為了追念慈母,即將此一風光優美的地方,
改名為慈湖。


後來到了民國64年,蔣中正先生逝世後,
靈柩奉厝此地,這裡就改稱慈湖陵寢,
這裡就這樣見證幾十年時代,
威權體制轉移到現在的多元的社會。


離開慈湖,這個時代的象徵,
繼續往北橫前行,
羅浮,這裡就是個跟北橫交岔轉折點,
這裡就是羅馬公路入口



羅馬公路,一路延途會經過多個部落,
這裡是一條充滿原住民風格的道路,


而且連雜貨店的店貓都很有特色,
金條遠比一般人來的粗




這羅馬公路裡的部落,都屬泰雅族,
台灣中部以北的高山地區,
早期都是泰雅族人縱橫穿越的地方。
校園裡都有著各式圖騰,
教育下一代,認識這祖輩的故事與傳說,


泰雅族流傳著美麗的傳說與神話故事,
這些珍貴的故事,也被泰雅族的耆老們,
用口傳的方式保存下來。


在泰雅族傳說中,相傳在遠古時代,
是由一顆大石頭迸裂誕生了泰雅族的祖先,
小小的校園裡,故事牆之類文化的傳承,
隨處可見,外地人也能吸收一點^_^


孩子們就是容易玩在一起,
部落裡孩子我家的,看起來能玩在一起^_^


離開部落小學,山路蜿蜒,
塔那咖啡,他就藏身在桃園新竹交界,
羅馬公路上一個重要的地標



在塔那這邊,一樣能找到玩伴


今天遇到的小朋友們不少^_^


塔那下滑後,就是新竹關西鎮,
這裡也是泰雅文化,與客家族群的分界線,


路邊喝點仙草茶,休息個片刻,
燒柴火的爐灶,古早風味的生活,
現在也是不多見了




羅馬公路到盡頭,就是台三線了,
這裡羅馬台三交界的小七,是重要休息點,
重機跟腳踏車都會來




回歸終點,桃竹站挑戰路線也告一段落,
在這趟旅程裡,給孩子交到不少玩伴


也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一天,
期待下一個場合再次來騎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