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繼完成騎訪被遺忘的「海線五寶」車站之旅,續騎遊離新埔站最近的海線大站「通霄」。通霄鎮有二大景點,除全台家喻戶曉的白沙屯拱天宮,還有虎頭山下台灣僅存唯二的日式神社遺址(另桃園神社)。苗栗海線有通霄、苑裡、後龍、竹南四鎮。通霄沒有縱貫線的繁華喧囂,卻有純樸的小鎮風情,與在地美食。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列車經過苗栗後龍一帶時,車窗清楚遠眺大、小霸尖山。依稀可見雪山聖稜線,出門騎車,不登山居然有百岳級的驚喜。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大霸尖山不止是聖稜線端點之一,還是泰雅、賽夏族聖山,有「印在500元鈔票上的山」的響亮名號,就風景與頭銜而言,台灣少有山岳能與之抗衡。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是海線大站之一,除自強號外其他列車都會停靠,通霄又是各大站中人口最少的(約三萬人),因為景點不多,能與人口數將近四萬五千人的苑裡串連,安排一日遊。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舊為道卡斯族「屯消社」,清領開發後為銅鑼、三義等地貨物「吞」吐「銷」售中心,閩南語「霄」與「銷」發音相同,又稱「吞霄」。日治時新竹州長視察,有感於「吞霄」地名不雅,抬頭見虎頭山高聳入雲霄,改地名為現今「通霄」。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站名牌沒有代表地標。車站位於通西里,通霄有通東里、通南里,還有通灣里,就是沒有「通北里」。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第一月台的候車室,很有海線車站讓旅客避風、不曬太陽的風格。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鎮有三個車站(另為白沙屯、新埔),通霄站是最南邊的車站。隨著沙灘拓增,海線鐵路往內陸靠近,通霄站距離海岸線有將近一公里的路程。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除了拱天宮與神社,通霄還有鐵道迷的私房景點,於位五南里平交道附近,盛夏時可拍攝荷花田與列車行駛的同框畫面,成為獨特的「花海列車」拍照點。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站站房,牆面拼貼少見大理石磁磚。必須正名一下,通霄是雲霄的「霄」,經常被誤寫成玩通宵的「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車站候車室,高挑寬廣。正好辦戶外教學,一輛遊覽車的小學生把車站佔的人潮滿滿。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有空襲避難圖都是有年份的老車站,昔日反共復國時代留下的產物。發生空襲狀況,要跑到1公里外的海水浴場避難。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站日治時建站命名通霄驛,總督府鐵道部因應臺中線(山線)運貨能力有限而拓建的海岸線(海線),在1922年全線通車,並在通霄舉行開通典禮。苗栗縣政府2022年認証為百年車站。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站前廣場有公共自行車租賃站,是此行交通工具。鎮內景點一遊,返回車站,再出發到苑裡。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站前的解說牌很有創意。將通霄鎮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陳列於上、加上美食,雖不能玩「通宵」,也能「玩樂通霄」。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離通霄市區不遠的虎頭山,沿步道慢行就能抵達,沿途有日治遺跡,登頂視野超好,有時間還能走挑鹽古道,或前往海水浴場一遊。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站前圓環上有國寶級雕藝大師朱銘雕刻作品。朱銘出生在通霄,在地練就木雕工藝,蛻變成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車站西側海濱路直騎往通霄海水浴場。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海水浴場(虎嶼浴場)為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海水浴場,是許多通霄人的美好回憶。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站1971改建成現今站房,台鐵將外觀改造,一改色彩單調的車站,舊站就留在老通霄人記憶裡…(下圖舊照)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車站左前方變成咖啡店,昔日「台汽通霄站」走入歷史。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是海線大鎮,站前最高建築是通苑區漁會通霄漁業大樓。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直騎中正路,有銀行、郵局。在台灣「中正路」幾乎是繁華街區代名詞。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接近中午,三萬人口的小鎮沒有人車相爭的街景,感覺寧靜。騎在寬闊馬路輕鬆自在,幾乎海線上城鎮都是相同的街景?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來到通霄要吃水煎包,邱家、王家、賴家,這三家在慈惠宮媽祖廟前,都是在地廟口美食!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趕上最後一鍋水煎包出爐,在地人都點水煎包與蛋餅加豆漿的「套餐」。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最全面吃法將辣椒醬直接打到水煎包裡來吃。不管從那個方向吃,都能吃到滿滿的辣椒醬。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內餡為韭菜冬粉,很典型客家鹹香味,滿滿的韭菜幾乎看不到肉末,灌入辣醬後又油又香!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廟口直接吃蛋餅。超大蛋餅差點吃不完。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蛋餅吃來軟香,有淡淡的蛋香,簡單卻美味。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吃完「套餐」,來逛通霄人信仰中心慈惠宮。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慈惠宮創建於清道光十三年(1837年),與拱天宮一樣主祀天上聖母,經歷日治時期,二戰後重建。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進入廟內,回頭看到剛去過的王煎包,果然是廟口美食。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廟內保存同治九年,由福建臺灣北路右營分駐吞霄汎李宏發所立「河清海晏」等匾,寓喻太平盛世,連黃河也能水清,滄海波亦可平。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廟內木雕有龍、鳳、大象等祥獸,彩繪可愛貓咪栩栩如生。據說朱銘雕刻工藝啟發自寺廟風格,處處展現華麗的雕刻手法。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門聯表述慈惠宮自北港朝天宮分靈而來,與拱天宮同一體糸。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大殿二側有千里眼、順風耳、繞境時擔任先鋒安民。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慈惠宮最後一次擴建時,面臨困難,由十三莊總理鄭媽觀先生將私產百餘甲土地變賣捐助。為感念鄭公重建之功,時任知縣申奏恩封欽賜宣德郎藉以表揚。偏殿有其祿位與肖像。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地區主要是客家人,處處有豐富的客家風情。重建樂捐者芳名記述客家鄉親以稻作當成捐款金額,可見客家人的勤儉美德。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朱銘大師年幼時曾在向廟內大師李金川拜師,朱銘的木雕作品陳展辦公室。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逛完一樓,走上二樓空中小花園,讓人舒暢。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離開大廟,直騎中正路底,來到通霄分局。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分局旁是朱銘大師的母校通霄國小。也是大師唯一唸過的學校。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國小設立於日治(1898年),初名苑裡公學校通霄分校,後改通霄公學校。光復後桃竹苗三縣分治,校名改苗栗縣通霄國民學校,創校已經125年。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跨越通霄溪的崇仁橋。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溪旁設有通學步道,提升學生安全,也讓溪景更美化。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曾分屬台中縣、新竹縣、苗栗廳、新竹廳、新竹州管轄。民國三十五年設新竹縣苗栗區通霄鄉,民國三十七年升格為鎮,直到今日。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鎮徽以黃色大地為背景、綠色山巒與蔚籃大海結合,寓意通霄人發揮生命力,共同建設通霄鎮。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鎮公所門口有國寶級雕藝大師朱銘作品。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朱銘出生時父母合計九十二歲高齡,鄉親取「九二」為朱銘小名。卻成就通向雲霄且出人頭地的朱銘。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返騎回仁愛路,通霄國小日式教職員宿舍。單棟日式宿舍為和洋折衷風格,內部格局維持日式建築,已納入文化資產保留。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宿舍旁步道通往通霄神社。騎車要從旗山路,經通霄國中才能上去虎頭山(神社)。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旗山路與高雄旗山沒關系,因虎頭山舊名旗山才取名。天氣熱到連在地人都不出門,要騎這段上坡路蠻辛苦的。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虎頭山下的通霄神社,入選內政部宗教百景之一。從神社再往上走抵達山頂觀景台,瞭望鎮內風光,與台灣海峽海景。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虎頭山公園有珍貴的歷史遺跡,神社、砲台、碉堡涼亭、還有全台唯一「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等。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神社鳥居前方有座日式房舍,昔日參拜神社的香客住宿的招待所,現整修煥然一新,有濃濃古意。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找到日治時招待所舊照,為學校發動學生進行環境整理的情形。(取自網路照片)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筆直的表參道兩旁有石燈籠。「賣捌」是日治時用語,為專門配銷煙酒的場所。「賣捌人」是經營「賣捌所」的負責人。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已搭鐵皮屋頂保護的社務所(辦公室),滄桑殘破外觀,更該重建。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社務所屋頂鬼瓦能看見「通」字,符合通霄神社的縮寫。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走過鳥居與參道進入神界,真有秒飛日本的感覺。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光復後石燈籠的字跡被磨掉,誰也不想留下奉獻神社的記錄,能看出「苑裡山腳公學校職員兒童」字樣。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通霄神社奉祭天照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比桃園神社早一年啟用。建築融合日式神社與中式傳統燕尾,見證朝代變換的歷史。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二次大戰後拜殿改為忠烈祠使用,神社上方看見黨徽(光芒比國徽大),非常搶眼。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鳥居仍維持原貌,有關日式「昭和」字樣皆被破壞或拆除。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虎頭山古稱「虎嶼」,半山腰設「虎嶼觀潮碑」,原為苗栗八景之一。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砲台涼亭旁有觀景台,下方有碉堡,可見虎頭山昔日是軍事要地。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神社後為虎頭山公園,有光復紀念碑,與日露戰役紀念碑、觀景台等!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觀景平台有遊客專程開車上來賞景,山景與海景都能看見。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往下看通霄火力發電廠,幾根高達120公尺的大煙囪,不管在通霄那個角落都能看到。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高架路段」為西濱快速道路,併行排列有數不盡的風力發電機。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日露戰爭(日俄戰爭)中擄獲的俄製大砲,為離台灣很遠的日俄戰場拉近時空距離。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虎頭山海拔93公尺,山頂有砲管造型「光復紀念碑」。360度無遮蔽飽覽全鎮,遠眺蔚藍大海。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光復紀念碑在二戰前稱為「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露」指俄國,日本稱俄國為「露西亞」之簡稱,為全台灣唯一紀念「日俄戰爭」的石碑。仔細發現紀念碑字,錯刻成「埤」。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朝天的砲管旁放置船錨,代表日俄戰爭發生,與結果都與海軍的密切關系。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明治37年(1904年)遠在遼東半島發生影響深遠的日俄戰爭,離戰場千里之遠的台灣卻與戰役有奇妙的連結,就發生在通霄虎頭山上…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歷史將日俄戰爭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戰爭雖是日本與俄國的戰爭,雙方背後卻站著世界上的主要列強。(取自網路照片)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旅順攻防戰俄軍吃緊,沙皇調派波羅的海艦隊馳援東亞,當艦隊繞經非洲的好望角到亞洲時,虎頭山因發現途經台灣海峽北上的波羅的海艦隊,使得日本聯合艦隊在對馬海峽全殲俄軍。為紀念此役,設立日露戰役望樓記念碑。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民國34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次年將「日露戰役望樓記念碑」改為光復紀念碑。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紀念碑外,山頂有二等三角點、三等三角點各一顆。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離開虎頭山返回車站,天氣很熱,喝杯綠豆沙消暑最讚。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車站還車,此行從車站出發,騎往慈惠宮與虎頭山、神社、砲台等都保存良好,平凡海線小鎮,也有不一樣的歷史風情。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搭乘海線莒光號,下一站苑裡車站。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騎遊海線大站「來通霄、玩通宵」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
2025-04-12 0:04 發佈
原來不只桃園有虎頭山
感謝分享&介紹,有機會也要來這一趟
謝謝版主的介紹
原來通宵還有日式神社
有機會一定要去一趟一日遊
最喜歡看用力騎的文章
除了增加自己的知識以外,也了解到一些平常不會注意的地方
很多故事都要看完用樓主的分享才了解
很棒的旅遊經驗分享~
苗栗很多小地方滿美的...
用力騎 wrote:
朱銘


長知識了
我一直以為朱銘是北海岸出生的(因為朱銘美術館在金山)
原來是苗栗通霄人...
通宵很遼闊 前一次去從三義去
不同方式的輕旅 真是美靜
感謝分享~休假想過去來趟輕旅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