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娘傘樹指的是”樹王”.(樹王里中的一棵大茄苳)
因此2010的鐵馬26活動一家三口便到樹王朝聖.


反正就是一間廟,再加上一棵老茄苳.
當年這地方應該是被重新規劃整理過的,老茄冬年紀大了,所以也加了鋼構的拐杖.
樹幹上圍了一塊紅布,寫著神威顯赫.我們家是”阿們”的,所以就當景點看待.
至於娘傘樹,茄冬樹冠寬闊茂密再加上粗壯的樹幹頂著,
遠望就像媽祖娘娘的遮陽傘,因此得名吧!
目前在大新街上仍有一攤涼傘樹肉圓,出攤時食客得大排長龍方得染指.(網路截圖)

不知這攤與大里路這家有否淵源?
當然,老街也要去走走.

所以,老街.倒栽榕.碼頭,便一併收下.
2013年跟阿哈試車,東彎西拐的竟又拐到樹王公來!
看了解說牌才知…原來是涼傘樹!但大家口語都稱”娘傘樹”
因此我才腦補”媽祖娘娘的遮陽傘”.真是誤會大了!
哈哈…常識仍敵不過知識啊!(電視上也未必是正確的捏)

解說牌上還看到這一段:
清朝年間台灣有諺: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
哇!這小地方在清朝期間的台灣竟也排名小六,雖是殿後但起碼也在十大之內.
此後,再看到大里杙這三個字心裡就有股莫名的小六虛榮.
大里這兩個字容易理解,但”杙”呢?杙係蝦咪哇哥咧?
於是…
原來杙是岸邊的木樁,用來拴住小船或竹筏的木樁.
這樣說好像不夠具象,所以翻出以前的美術作業.

圖左邊與右邊那些木頭叫做”杙”.
簡單的說,打在地裡供標示或綁定物件的木樁就叫做”杙”.
蓋房子之前會在基地上釘”杙仔”(界樁)這樣就比較好理解了.
“杙仔”在台語人的工匠口中還蠻常出現的.
至於”綁樁”,那是國語人的說法;台語人是說”釘杙仔”.
明白”杙”的功用後,那老街尾的碼頭也可理解了.


為了這事,我還順著可能的渠道想去一探當初可行船的河川.


直到太陽都快下班了仍一無所獲.
此後,老街.碼頭.倒栽榕,便成了我常去的地方,到鄰近地區去蹓躂也都會刻意經過.




因為往後那一大片田野真的是騎車的優選路徑.
過去的事就到此打住.
颱風假,其實仍可騎出去逛逛.也把那些零碎的記憶整理一下.
大里杙,吉祥公仔就是這個.

杙仔怎麼唸,中間那張有注音.
五行都屬木,所以也來看看礁溪溫泉的.

大里杙老街意象,那大木桶是醃鹹菜的桶子(原寸)

老街入口這將軍二巷也叫鹹菜巷.
看到那藍色的桶子了嗎? 裝的正是鹹菜.

招財進寶,說的也是.
鹹菜巷會沿著福興宮側邊巷子直達廟埕.

廟前右側是龍頭龜身的神獸贔屭.
廟前直直望去就是大里老街了,仍有商家,這條街早上也是個熱鬧的市集.

慶餘堂算是保存得很完整的其中一家.
走到底就是碼頭與倒栽榕的位置,左邊那牌樓是往街尾福德祠的牌坊.

這邊真的就是街尾,終點是一個大排,須返轉再往老街走回福興宮與鹹菜巷.
當初就是順著街尾這大排追到大里溪的.
由街尾往碼頭走是個小緩坡,蠻符合河港的高低差.

往其他胡同走,就真的是胡同的規格.
老街的解說牌仍清楚的訴說街區的沿革.
順著宅院的圍牆走.

會來到大門,榮(光)(前)人,豐(裕)(後)世.是這意思嗎?
然後回到福興宮旁的大里杙”魚”化館.(上下左右怎麼看就是一尾魚)

旁邊是另一座香火鼎盛的七將軍廟.
大里農會

進士公園.因那進士墓道碑得名.

附近大嬸以龜稱之.(人家是贔屭好嗎?)
大里杙老街區方圓大致上就這樣
從我常騎車的這張山水圖大致可看出水文,大里杙這碼頭是存在過的.

清朝時期排小六,那當時的小七是誰呢?
問了一下微軟Copilot,給的答案是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笨港,五虎尾,六大里杙,七太保”
再問七以後呢?
“這句諺語主要描述了台灣在清代的七個重要城市和聚落,實際上並沒有延伸到「八」或「九」等後續的地點。”
原來是七大,並不是十大.
不過,前三與後續的排名也另有其他民調出現.
在ptt上就看過這樣的說法
A. 清康熙56年的諸羅縣志中: 台灣有一府,二笨(港),三鹿港之說
B. 一府、二笨、三竹塹 許多人對「一府、二鹿、三艋舺」琅琅上口,但卻不知道「一府、二笨、三竹塹」。
說起鹿港的興盛,與笨港的沒落息息相關,竹塹的興衰帶動了新莊、艋舺、大稻埕的 繁榮,所以有此說。
C.再後來,才有下列諸說:
1.乾隆年間。 一府,二鹿,三新莊。
2.後來。 一府、二鹿、三新莊、四艋舺。
3.道光初年。 一府,二鹿,三艋舺。
4.再後來。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
ps「一府( 台南 ) 、二鹿( 鹿港 ) 、三艋舺( 萬華 ) 、四月津( 鹽水 ) 」
5.另外,尚有另一說法: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五芳外』
一府指的是台南府,二鹿指的是鹿港,三艋舺指的是萬華,四寶斗就是彰化縣北斗,五芳外指的是彰化縣芳苑鄉。
ps 番挖 = 沙山 = 芳外 = 芳苑鄉
望文生義~~芳苑地區 , 以前一定有原住民....果然經查資訊:
芳苑鄉名昔作「番仔挖」,因一帶原有巴布薩平埔族居住,又有一條溪作彎折狀 稱「挖」,故得稱。
民國九年因一帶多海岸沙丘,乃改稱「沙山」。
光復後以當地曾有舉人洪算量之邸宅號「芳苑」,乃改稱芳苑。
這邊說明一下
清廷沿續古代中國帝制的思維,將(中原)以外的部落或邦鄰統稱”番邦”.
番指的是當地住民(原生.原住民眾)
一般人將番與蕃混為一談,其實有偏頗與失尊重.
番指的是與己不同(居地.語言.生活型態.文化…)的人事地物.
番石榴.番茄.番麥…胡人.胡琴.胡蘿蔔…洋槍.洋礟.洋芋.洋娃娃…泛指非當地,非本土的.
而蕃泛指行為(原始.未開化)
就文字來看,這個蕃字就很傳神.

像不像叢林野戰的裝扮?
頭上綁草掩護還要在臉上塗花紋,戰技不知,至少也可威嚇一下對手.
一座美麗的島嶼當然早就會有人居住,後上岸的稱已在當地的為番,應是這些人自我感良好.
可笑的是,所謂的出國,就是在不是我們熟悉的地方做我們習慣的事,
在國外當地我們才是真真確確的外邦人.
也就是自己定義下的”番人”.
先民稱對方為番,也不是沒有跡象.
仁化路靠近竹仔坑就有一座番仔寮百姓公廟.

而大里溪畔的大突寮,老一輩的人仍稱當地為”番子寮”.
鹿港.福興有頂番婆與下番婆,屏東長治的繁華,當地仍有人以"番子寮"稱之.
前述ptt所謂的芳苑以前一定有原住民,雖是第一次聽到,但我是採信的.
這些屯墾過程當然也不會僅只芳苑.
太平的興隆社區也非常明顯.

在ptt上同時也發現這一段文字.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強者畏之弱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
熟番歸化勤躬耕,山田一甲唐人爭;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
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堂前崩厥首;啁啾鳥語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
訴未終,官若聾,仰視堂上有怒容。
堂上怒呼將杖具,杖畢垂頭聽官諭:
『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吾子孫,讓耕讓畔胡弗遵』?
吁嗟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父〔母〕者慮其後。
朝廷命官都經過考試晉任的,寫的是文言,說的是Mandarin.俺還真是有聽沒有懂啊!
再問Copilot這師爺,師爺做了翻譯,但畢竟是洋玩藝兒,師爺也非清廷官員,
不過,回話算是中肯且客氣的.
有興趣的,可複製上段文言文去問Copilot師爺.
我自己就加個眉批加減看看…較接地氣也較口語.(就是平民聽得懂的話啦!)
第一段: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賤如土; 強者畏之弱者欺,無乃人心太不古!
多數人都害怕行為霸道蠻橫不講理的番人,
但善良且規矩的番人卻常被人們欺負,根本不把他們當人看.(軟土深掘)
有權勢的人都怕惡霸來找麻煩,沒什麼權勢的也仗著人多,老是欺壓那些弱勢的.
現在的人已不再有古道熱腸的心了.真是無奈啊!
第二段: 熟番歸化勤躬耕,山田一甲唐人爭; 唐人爭去餓且死,翻悔不如從前生。
認命的人都非常勤奮,齊力開墾山地與水田.但那些後來的墾荒者卻想盡辦法去搶奪霸佔那些已開墾的土地.
雖佔了那些土地,但畢竟不是土生土長的地方,不熟氣候與地形加上水土不服,不僅莊稼歉收,
人也不舒服,生了病又沒得吃反而死了.
因此反悔當初若繼續讓那些人為自己耕作還來得好.(這大概是員外與佃農的初心吧!)
第三段: 竊聞城中有父母,走向堂前崩厥首; 啁啾鳥語無人通,言不分明畫以手。 訴未終,官若聾,仰視堂上有怒容。 堂上怒呼將杖具,杖畢垂頭聽官諭: 『嗟爾番!汝何言?爾與唐人吾子孫,讓耕讓畔胡弗遵』?
聽說城裡有衙門可為他們主持公道.
於是那些被欺壓的人便到衙門將他們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告訴長官,請長官主持公道.
可是,這些人嘰哩呱啦的說著方言卻沒人能聽懂,因此又比手劃腳的繼續說著…
話還沒說完,長官也如鴨子聽雷般聽不懂也不耐煩.開始生氣了!
於是叫衙役準備刑具,先打再說.被打完後的人也只能低著頭乖乖地聽長官訓斥.
你們這些番仔!有什麼好說的!
我底下這些人聽從我跟朝廷的的話來此開墾,叫你們把土地.水源讓出來給他們耕作,你們怎麼都講不聽!?
第四段: 吁嗟乎!生番殺人漢人誘,熟番翻被唐人醜;為民父〔母〕者慮其後。
唉~ 真是令人嘆息與可悲啊!
那些自食其力捍衛自身家當的人,會鋌而走險做出殺人的舉動,
實在是被斷生計,逼得走投無路才誘使這不幸啊!
而認命守規矩與人為善的少數反而因其良善且勢弱而備受欺凌.
手握黎民蒼生命脈的官員,應當審慎思慮這種現象所帶來的後果啊!
對這種社會公義,以朝廷命官的作法來做個民調.

我會給這貼圖.

不過,第三段的 訴未終,官若聾.俺倒是蠻有感的.
我的是 訴已達,官仍聾.
在01發文首重有圖有真像. 來吧!
不是說我很常在老街的倒栽榕蹓躂嗎?
有一天我看到了這個.

於是,當爪耙子上報官府.官府也迅速回覆,並在期限內告知處置方式.

太感動了!

再次經過時,望著那”顧民思義”.

心想…你就要被重新教化,矯正過來了,不用再受人指指點點.心裡比它還期待.
此後,雖不至於照三餐來看,但每月25日這送件日都會來關照一下.

即使颱風天,也要來晃晃.

08/25發現牌子後面怪怪的…沒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

這牌子是整塊鋼板用雷射刻出那些縷空的字.
喔低媽呀!這製作也未免太精良了吧!
這…這叫以後維修的人咋得了哦! 箇老子.
09/25紋絲未動. 這…俺心裡就不痛快了!

都回說會儘速修正了,咋依舊是老樣子呢?
六月到現在已超過一個季度了,
是在畫虎爛唬弄人?…就這麼忽悠過去!

又是另一個送件日,10/25.來的是電輔Ubike,也太不給臉了吧!

當天我可是來兩趟呢.早上將那些巷弄跑一下,下午再去測Ubike
當天小小藍的影片是配鑽石哥(Neil Diamond)的Song Sung Blue.
Blue是藍色(小小藍的車色)也能當憂鬱解釋.(被忽悠,心情是鬱卒的)
鑽石哥的Song Sung Blue 乍看是唱一首憂鬱的歌(憂鬱王子的fu~)
實則不是,人總會有憂鬱襲心的時刻,襲來之時你沒得選.
但也別被這憂鬱打敗,將憂鬱當首歌來唱,放聲的唱出,
即使是哭著聲音唱,依然是首抒發情緒的歌.
透過這歌唱的轉換,那憂鬱的心將離你而去.
短短三分鐘,真的有效喔!

10/31另一個颱風假,把老街相關的都跑完.(也就是這篇)

在草湖溪單車道看到這些老畫作,時間可磨滅所有的東西,也能治癒很多症頭.

紓壓的文字塗鴉以及令人驚豔仍維持優良色澤的一幅.
因為時間與亂塗鴉會改變原先的美好.所以當年就先做好備份.

這一路跑著跑著…
愛鄉愛土愛xx,(xx是有押韻的,但只能說不能明寫)
當愛有困難(即使只是a little bit)也別跟它認真個瞎勁.
因為牛頓姊(Juice Newton)也曾開釋過.
不過,畫餅充飢,尸位素餐(草根的說法是 占著茅坑不拉屎)
這倒挺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