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基隆河道流經八堵、七堵到百福社區之間繞了三個大的回頭彎,中間設有八德橋、大華橋、崇智橋、七賢橋、六合橋、五福橋、實踐橋、百福橋,及千祥橋等9座橋樑,讓一般道路可以取直線通過,但因為經費不足,現有官方規劃的單車專用道,並沒有左右兩岸都有,而且只有其中3座橋樑有設橋下引道通過,其他都必須經過橋面過馬路才能繼續騎乘,因此基隆市境內的基隆河岸單車道,騎乘感受就非常的不連貫、破碎、走走停停,但經過去年中央經費補助的"改善"工程之後,多了好多座粗壯的不鏽鋼車擋,幾乎都騎不到1公里就必須過一個車擋停下抬車,然後還要特別注意路標指示以免走錯路。加上單車道鋪面都直接沿用原本的步道,所以材質非常"多元化",佔淡蘭單車之路不到十分之一的里程,但騎起來真的令人心累,還不如直接走大馬路省心,只是七堵、百福社區這邊大車、貨櫃車又多,對單車族壓力頗大,期待政府在路線無法優化的經費考量下,至少把車擋的設置,改善的讓單車更好通過一點,不要為了擋汽機車,結果犧牲了單車專用道的順暢體驗。
紅色路徑是影片走的官方規劃路線,藍色路徑則是平常我自己習慣走的路線,走車流少的大華一路和經過監理站的工建西路替代,可縮短約4公里的路程,也讓被車擋妨礙的次數下降為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