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長期下來一直缺少出發的動力
美利達 SCULTURA 4000 TW 平四克邦灰/平麗黑 二少爺 不專業 牽車 簡易分享
都想著如有連假,不如就安排個國外旅遊或者去某縣市住個幾天可能比較實在
所以環島一直都沒有實際執行
直到這陣子碰到太多巧合
世界發生疫情
而且多數國家還比台灣嚴重
又無意間聽到同事說4月底有安排6天環島的計畫(單純騎車環島的計畫,幾乎無景點)
總總總總的巧合就像是天註定要我參與一般
所以就厚著臉皮希望能夠加入,一圓心中的小缺憾
在出發之前,4月中有約騎一次台北信義區-竹圍漁港來回約100k的簡單體力測試

眼看就快到出發的日子
期間看了很多人分享必須攜帶的物品
也跟同事做了一些討論
最後決定以輕便為原則
部分重覆的器材不需要每個人都攜帶
所以二少爺只攜帶了下列物品
單車(前燈、尾燈、水壺架、碼表延伸架、碼表)
上管馬鞍包(各種卡、行動電源、充電線x3、gopro組、1分4萬用轉接頭、現金、牙線、口罩)
座管包(內胎x2、挖胎棒x2、牙刷x2、風衣x1、內衣x1、內褲x1、短褲x1、肥皂x1、藥品)
人(長袖車衣、六分褲車褲、頭巾x2、安全帽、風鏡、Galaxy watch active 2、拖鞋)
6個人,6台車,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出發了...
第一天
集合點-北宜公路-蘇澳住宿(愛在大南澳)
原本以為會前往101集合,在那邊拍照後當起始點
結果臨時動議,直接出發前往河堤,碼表歸零時應該少計算了5k左右

(出發前原本想買個新碼表,但附有gps定位的似乎都要兩三天充一次電,感覺有點麻煩,乾脆直接用舊款碼表,搭配active 2紀錄)
到了北宜因為爬坡,幾乎沒有拍照...
只有在下坡時看到美景才會停留片刻拍個照

下坡到宜蘭礁溪時已是中午用餐時間
吃飽後順便在附近泡個腳
接著一路騎至住宿位置

晚餐就吃附近似乎有點名氣的冰店(內有賣便當)
因為太餓了,吃完才想到沒拍照,所以只拍了張店面


(google map)

(active 2)
第二天
蘇澳住宿(愛在大南澳)-蘇花高-花蓮光復糖廠-北回歸線標(東)-台東池上住宿(投優榻民宿)
繼續未騎完的蘇花高

下坡後遇到碎玻璃爆胎(好險已到平路,高速下滑時爆胎就危險了)

(感謝左下同行的大哥沿途的經驗分享)
北部人看不太到的直線鐵軌

午餐前後突然下起大雨
抵達光復糖廠時就稍作休息吃個冰,順便等雨停
接著一行人又繼續騎乘到了北回歸線標(東)


抵達台東池上時
同行大哥因為家裡有事,就先行搭車返家,也好心把整包鹽糖留給我們
留宿的投優榻民宿乾淨大間,老闆客氣,旁邊又有夜市
好評+1

(google map)

(active 2,中午吃飯時拿下來充電,結果自動幫我結束運動,因此分成兩個紀錄)
第三天
台東池上住宿(投優榻民宿)-金城武樹-找老朋友-櫻木花道平交道-壽卡-屏東枋寮住宿(鐵騎休息棧)
來到了金城武樹,沒拍張照好像說不過去
必須裝逼一下

(如有傷眼還請見諒)
與老友寒暄後,往櫻木花道平交道前進時又爆胎

(同行有換胎高手,更換內胎只要五分鐘

到了櫻木花道平交道時,應該是我沒有取景的天分,一整個有點無言,這到底???

二少爺覺得東部最美的路段

準備上壽卡前,又一胎莫名消風

換胎時剛好看到奇怪的一幕,碼表在停止狀態居然還會跑來跑去
一開始二少爺還以為是瑕疵品,後來同行夥伴說是受到附近其他因素干擾導致
換好胎後前往壽卡
壽卡在網路上被傳聞說得好像很可怕
可能跟騎乘的休息點有關,也可能跟其他各種因素有關
總之實際騎乘起來,二少爺認為北宜跟蘇花的強度都比壽卡高
晚餐吃休息棧旁邊的阿東火鍋,便宜好吃



(google map)

(active 2)
第四天
屏東枋寮住宿(鐵騎休息棧)-高雄航空站-台南奇美博物館-拜訪前輩-北回歸線標(西)-雲林住宿(前輩老家)
高雄市區這段路是我們一夥人覺得最難騎的地方
紅綠燈實在是太多了
每當起步加速到30km/h左右就又遇到紅燈
一直騎騎停停,時速大概只有10公里...
好不容易快到嘉義又遇到爆胎

進入嘉義後,幾乎都是逆風路段,也是很難騎,然後這時左膝外側突然有明顯疼痛的感覺...

最後晚餐在住宿地點的附近,日日興羊肉爐,味道跟價格也都不錯


(在北部沒吃過這種純羊肉的羊肉爐,可能也是有,只是二少爺沒吃過)

(google map)

(active 2)
第五天
雲林住宿-台中成功車站-清水王塔米糕-新竹住宿(賓城大飯店)
一早看到二吉軒豆漿-斗南新店很多人排隊
一夥人就決定買這個外帶,然後跑到附近7-11吃

(赫然發現原來蛋餅夾油條更好吃,更合我胃口!!

出發後沒多久,左膝外側開始漸漸疼痛起來(運動過度???)
抵達成功車站時,疼痛指數大概有7分了吧

繼續前往午餐地點,在距離-清水王塔米糕還有12k時
左膝蓋爆掉,幾乎已達到自己能夠忍耐的極限...

有一段路左腳稍微彎曲就劇烈疼痛,無法踩,無法提,每轉一圈疼痛兩次
好險該路段多屬於緩下坡,讓我平安抵達用餐地點

(南部的朋友說米糕就要攪拌後才吃,一樣,二少爺也是第一次聽到)
(此時其中一個同伴因家中有事就先騎回台北了,5日環島,猛!!

用完餐後吃了在附近藥局買的強效止痛藥+肌肉鬆弛劑
藥效大約半小時後開始發揮,雖然還是很痛,但已可以稍微踩踏
所以到新竹住宿地方幾乎都是用右腳出力居多
(這時碼表似乎有點故障,排除電量問題後,有時無法感應速率,原因不明)

(西部新竹的夕陽真的很美)
抵達住宿飯店後,前往附近知名的鴨肉飯用膳
(衝一點應該就能夠回台北了,但因為二少爺狀況不佳,所以團隊就一同在新竹留宿了)


(google map)

(active 2)
第六天
新竹住宿(賓城大飯店)-公司-住家
最後一天行程經討論後希望能在中午前結束這趟環島之旅
所以新竹-公司沿途就沒什麼停留,一行人11點多就抵達台北了
就這樣完成了6天5夜的960公里左右的單車環台一圈
到家後車子變成這樣...

(拍照後當天已清潔完畢)

(google map)

(active 2)
附上騎乘後的里程總計,但碼表在第五天開始出現點異狀,所以不知道少紀錄了幾k

---------------------------------------------------------------------
騎後心得
出發前朋友跟我說也是這可能是我唯一的一次單車環島
要我一定要帶著Gopro,隨走隨拍隨錄
但前三天幾乎都在爬坡(北宜、蘇花、壽卡)
好幾次爬坡時都覺得gopro很重...

第四天高雄-嘉義幾乎都是逆風
(爬坡跟逆風是二少爺的短板,手空不出來)
第五天個人覺得新竹的夕陽很美,因此有拿出來錄了一些
第六天就是回公司
等於帶出去幾乎都沒用到
所以個人覺得如果體力沒有特別好,其實可以省略不帶
因為長時間騎乘的關係,手機電量很充足(不含帶隊導航人員)
停下來時用手機拍照就行了
這環島之旅可以說是另類減少手機藍光傷害的方法之一

大推小米的米家充氣寶(打氣機)
這趟6天單車環島,6台車,破了5個胎
扣除更換內胎的時間,自動將胎壓打至100~110
大約也只要4~5分鐘而已
而且充一次電,可以灌飽很多顆輪胎(唯一缺點就是稍微佔了點空間)

防曬真的要做好
看是要擦上厚厚的防曬
或是穿袖套等
不然就會變成二少爺這樣...

(雙手,長袖車衣、手套、手錶覆蓋面積沒事,其餘都變黑了)

(雙腳,拖鞋的洞...)

(小腿,六分褲分界線...)
本次騎乘下來,二少爺個人比較推薦的路段
宜蘭-花蓮-台東-屏東(風景好、空氣佳)
西部因為不是走海線,不確定風景如何所以無法分享
但在新竹沿海一帶,剛好遇到夕陽,那時真的很美
用了許多的智慧手錶,Galaxy watch active 2真的是非常推薦
綜合了多數智慧功能、運動功能,電量也足夠提供長時間運動
上述六天只有第二天算是在測試以外(測試運動暫停時充電會怎樣)
其他天都是從早記錄到晚上
第四天06:15開始從100%~20:22,還有剩15%
如果不是要一日北高或一日雙塔,基本上應該都足以應付

三星 Galaxy Watch Active 2 二少爺失手購物簡易開箱分享
---------------------------------------------------------------------
消費
這趟騎城下來
因為吃住都是共同分擔,所以金額沒有細算
粗估約花了5000圓
加上出發前買的內外胎、座管包等配件
合計大約6000
換車後買的前燈,個人覺得對夜間騎乘的幫助不大
最多拿來警示對向來車,夜間拿來照明前方道路亮度不太ok(個人的感覺)

為了要環島跑去買的知名品牌座管包
可能因為塞了太多東西,第四天就開始裂開,第六天回家後就變這樣了...

---------------------------------------------------------------------
總結
這趟環島後,也算是圓了自己一個心願
如果是環島的話,個人建議應該把天數拉長
或是只前往某幾個縣市就好(如安排5、6天只騎宜花東屏,或是桃竹苗雲等等)
這樣才能更享受旅遊的樂趣、看更多的景點
否則基本上就單純只是享受騎單車的樂趣
對普通人而言(指體力一般的人)5天或6天單車環島這一行為的二刷、三刷或n刷
二少爺個人覺得除非對單車有愛,不然就是太無聊...


(最後用一張個人覺得拍得最好的一張收尾,美中不足的就是那寶特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