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環三重蘆洲單車記


  這天早上沿著三重蘆洲堤防環遊一圈,由於三重及蘆洲大部份為堤防所包圍,因為三重蘆洲為台北盆地的中心,為一淡水河扇形沖積平原。  這天天氣還不錯,風和日麗的早春,一早起床便興沖沖的想去騎卡搭車,從2005年中秋節晚上環過三重堤防後,就沒有再環過三重了,大部份都是直接上淡水或八里。
  其實在之前的環狀自行車道標示還蠻清楚的,可是標示牌有點久遠,感覺好像沒在維護的樣子..這天我從這裏開始的囉

知道這什麼花嗎?係蓮焦花喔!訂婚都要用這種花喔!

堤防外的小平原,鄉下的感覺







綿延不斷的堤防外道路

基隆河和淡水河交界的河口

基隆河和淡水河交界的河口,感覺河面特別寬大

看到小關渡橋,再轉進去就看到疏洪道了~

疏洪道口指示





這是新鋪的路,之前是沿著河面走

疏洪道的小池塘,這是獅子頭被破後,被淹沒的平原,變成沼澤濕地,後來建起疏洪道,形成大大小小的池塘。









往疏洪道右側走,往左側走的話就看得到人工運河。



好久不見的牽千花,小時候四處可見,不過,現在被外來物種的小白花取代了,可見維護台灣原始生態的重要。









疏洪道左側自行車道,算比較少人騎來這兒。



啥米公園,怎麼一堆雜草哩??



這時往北騎再南下已經騎了1/3了,路長大約20公里。







經過大大小小的疏洪道一堆公園。





溫仔圳~



很多人駐足在此看棒球賽,我也很喜歡在這裏感受十多歲的年輕氣息,年輕真好。



左手邊係疏洪道的波斯菊公園。

疏洪道的波斯菊公園,前陣子整片都是波斯菊,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來此,現在都快謝光了。





重新橋下的跳蚤市場,賣各式各樣的東西,我常經過,第一次走進來看,聽說在前縣長時代的規模較大,現在好像縮小蠻多的。

已經騎到疏洪道的終點囉!準備轉進淡水河岸。

轉進淡水河岸後,明顯感受人氣減少,偌大的籃球場都沒人

這好像係三重的地標囉~

在三重的堤防有一群似乎有人在養的鴿子,在之前各國發生禽流感時,有些覺得是否處理這些鴿子,不過,後來也不了了之,反正現在台灣是媒體治國時代。



對岸是台北市最熱鬧的市中心,現在還是嗎????

沒路了,因為修建捷運系統的關係,環自行車道被切斷了,而且切斷很久了,為何不蓋個臨時天橋接過去哩?

想辦法跨過工地後往北走囉~
看到對岸的焚化爐了,為何只有台北市有焚化爐?台北縣不是直升了嗎?為何淡水河邊還堆著一堆垃圾?





回到起點了





我的 BLOG:我的 BLOG
2008-04-30 16: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蘆洲單車記
希望台北橋下的捷運工地快點通,

之前台北橋引道做好時,

有說要讓一條路給自行車過,

後來就沒下文了........
台北左岸夜騎團-週三經典團-押隊...單純騎車,騎車單純...哇係"YOYO"也係"悠游"
這條路線.以前是常常騎一條路線.
只要花一個上班前的早上或下班後的一個傍晚的時間就可以完成.老老少少的吸引了不少居民前往.
可惜那捷運施工切斷了這龍脈.以致於這施工點的兩側.人潮稀稀落落的.
也不再是騎車同好中的好路線.
先前已向市公所及縣政府反映過.但是似乎沒下文了
不知可以向哪個單位反映....
另外推上下橋樑的自行車專用道...比如台北橋. 建在堤防內的緩坡.可以和台北市連成整片網狀的騎乘路線.增加樂趣.
比如...
重陽橋.上下橋時得和機車爭道.雖然上橋後可以抬上人行道.但是北市那端360度大迴旋.可是危險重重.
回三重的上坡衝刺後再加360度.和機車比速度更是驚險刺激.
重點是.....都在市區內上下橋.無法直達堤防外的單車自行道.
如果可以建的話.就不用繞道關渡橋或者騎市區道路到台北橋
才能到大稻埕 /社子/淡水/雙溪..而且都將在自行車道內.將會安全許多.
親子同遊.老少皆宜將是盛況可期啊!
捷運局是台北市政府管的
試試投訴市長信箱和縣長信箱
讓捷運局挪出一條路通行
yren wrote:
捷運局是台北市政府管...(恕刪)

是啊,騎到盡頭,都要很麻煩而且很危險的經過環河道路,再上堤防.....
深有同感 我家也住三重 感覺這20km 環狀車道好像都會斷掉 而且晚上騎超暗 我還找不到路呢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