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行人止步?公園淪單車競技場

行人止步?公園淪單車競技場
2019-12-02 00:30聯合報 呂清夫/輔大應用美術系教授(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4199169

你很難想像在一個單車競技場中,一群群單車呼嘯而過的同時,居然有男女老幼夾在其間散步,這就是台北河濱公園的寫照。由於能走的道路都畫滿腳踏車道的交通標誌,行人沒地方走,只好混入車道上散步,因之險象環生,腳踏車又多半騎很快,簡直像單車競技場。

有個朋友去九號水門散步,黃昏時刻被腳踏車撞到,騎車的人雖然緊急煞車,但是被撞的朋友已經整個人摔倒又被壓,頭部後腦撞到水泥地!從此以後一直昏迷不醒!最近我的親人也遭逢腳踏車禍,由於市府宣傳古亭河濱公園有花海,我們也去看看熱鬧,結果被一個小朋友撞得四腳朝天,尾椎重重著地,左手肘破皮,後腦勺再撞到柏油路,一時痛到爬不起來,約過兩三分鐘,可站起來,但尾椎還在隱隱作痛,不找醫生不行。

這是哪門子的公園?《台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規定公園裡不能騎腳踏車,難道河濱公園不算公園?乾脆說是「腳踏車運動公園,行人止步」,現在宣傳市民去看花海,且花海還要展示到到明年春節前後,然卻跟隨著重重危機,民眾可要特別小心。

其實一般公園也不例外,有位媽媽帶著小朋友到公園玩,結果小朋友在人行道嬉戲時,被車速過快的腳踏車撞倒,原本以為只是擦傷,結果後腦勺都是血。媽媽說,「現在小朋友看到腳踏車就會說很危險。」更可怕的是市政府一直增加U-bike,公園口的U-bike更常被租借一空,都跑進公園去了。一旦發生事情,官員會說無法可管、無法可罰,偶有民事和解,受傷民眾要求賠償一百多萬,還被加害者(小朋友)的母親覺得不可思議。但你知道日本腳踏車撞到人要陪多少錢嗎?九千五百萬日圓(約台幣二六四四萬)!

這是六年前日本一個小五學童撞倒了一個六十七歲的婦人,至今傷者整天躺在床上,意識不清,故被神戶地方法院判定高額賠償,專家也覺得合理,學童的母親則提問高額賠償的明細何在?結果是未來的照護費用四千萬,受傷後不能工作的賠償金兩千多萬,傷害後遺症的慰問金三千萬。這些賠償足以讓當事人破產,也讓大家警惕,不敢造次。就像開車一樣,我在日本住了五年,一開始朋友就警告我,開車千萬小心,否則發生事故會讓你賠一輩子!

台灣因為罰則太輕,執法不力,硬體不足,所以交通大亂,酒駕、超速永遠無法杜絕。這裡最基本的還是硬體建設,像河濱公園之亂根本是規畫不當。如像紐約中央公園的腳踏車道雖長達十公里,但是放在公園的最外圍,且只有單行道,如果不是這樣騎車,就很容易跟其他單車相撞或撞到人。如果你想看景點,通常要騎到最接近景點的車道上,然後下來牽車走過去。

河濱公園如果不想掛牌「行人止步」,就該好好規畫人車分道,目前在精華區的花海路段看不到人行道,規畫就要讓騎士與行人井水不犯河水!否則發生事故大家可能想要提出國賠!
2019-12-02 8:23 發佈
很多河濱公園都已經做到人車分道,只是一般行人都沒去注意,走在自行車道倒也還好,偏偏就喜歡併排聊天走佔據一半自行車道,有時看到真是替行人捏把冷汗。

其實不管自行車或行人,走在路上就盡量別併排行走,另外也要隨時注意路況,小朋友寵物也要格外小心,建立防禦駕駛或行走概念,確保自身安全
ivanos wrote:
行人止步?公園淪單車...(恕刪)

就我觀察行人不喜歡走在河濱公園標示的行人道,台灣人都是喜歡併排聊天的,因為自行車道看起來比較寬當然是首選,有些地方行人道和車道是用花台分開的,行人更不愛距離旁邊的雜草比較近的行人道,慢跑的人多半也跑在車道上,可能行人道上面字很多還是顏色不好看,大家都喜歡在車道上活動。
河濱公園有太多人了
即使是單車專用道還是走了一堆行人,人行道更是一群人並排走路聊天,所以很多行人只好走到單車道上
即是很多路段是人車分離道,但是單車道還是一堆行人並排走路聊天
這是人的問題不是單車道的問題,騎行單車就跟騎行機車一樣,基本上都無法避免行人三寶
小朋友跌到撞到後腦勺,這就是另一個問題,除了小朋友本來就比較無法控制好單車,小朋友的道路使用觀念家長也沒有教育,並且因為沒有戴安全帽所以撞到後腦,這也是家長的問題。

不要說我啥有的沒的,我們家出去騎車除了道路安全與用路安全在出門會說一次,騎乘過程都是家長帶頭跟押隊
我們幾乎沒有發生過擦撞事件,
倒是每次都遇到一堆三寶,行人並行超過單車專用道中線聊天,按車鈴也完全不理不睬,搞得單車都在單向通車。小朋友騎車父母不管就在旁並排聊天,從路邊騎到路中間再越過中線再回到路邊,後面不管跑步還是騎車的都為了閃這位小朋友心驚膽跳。

在河濱不管單車還是行人有有路權,但是無視別人權力真的不可取。跑步遇到這些行人必須要馬上停下來,這對這些做運動中的人心肺影響很大,嚴重會猝死

規畫好之後如果大家不遵守,只能讓警察良性勸導,因為沒有法條,況且警察人力也不足
如果要罰則,就叫立委訂法律,這樣警察就有依據開單了
可以想像一對對的情侶跟長輩在河濱散步收到罰單的反應,或是小朋友單車道逆向與蛇行與收到罰單家長的臭臉
但....這真的是大家想要的公園嗎?!
河濱公園還有很多運動跑步的也喜歡併排聊天跑,或者是戴耳機聽音樂甚至滑手機而未注意周遭路況,這都很不可取

其實我覺得宣導法令真該改一改,沒有任何行人或交通工具享有絕對路權這件事,舉凡因注意未注意,在道路行走滑手機聽音樂併排聊天等等,因而發生事故者,依情結輕重都要付多少責任,以往都在宣導行人或最小最慢交通工具有絕對路權,導致很多人都開始我行我素而沒注意周遭的危險
ivanos wrote:
行人止步?公園淪單車...(恕刪)


河濱公園人車分道做的那麼明顯
但就是有行人硬要在單車道上 散步 跑步 遛狗 並排
晚上穿得一身黑 沒任何反光警示
怪誰?
Bala12345 wrote:
倒是每次都遇到一堆三寶,行人並行超過單車專用道中線聊天,按車鈴也完全不理不睬(恕刪)

我的自行車有加裝機車的小喇叭上去,遇到不會讓路的只好按下去了
還有加裝10W LED近遠燈,晚上很好用
那叫河濱公園
道路也是雙線的車道
河濱公園基本上就是哪種族群人多
就是他的專用道
所以標題隨時都可以換
單車止步?公園淪飼主競技場
單車止步?公園淪跑者競技場
單車止步?公園淪散步行人競技場
單車止步?公園淪孩童競技場
單車止步?公園淪滑板競技場

但確實台灣河濱可以參考泰國Sky Lane
付費我也願意進去安心飆速
付費這點我個人也非常同意

騎車一年多

被逆向三寶擊墜兩次

自認防衛駕駛觀念有

遠遠看到溜狗的~帶小孩的~並排的都會自動減速

但兩次都發生在轉彎處

我也都沒有超速

但總不能一轉彎我就降到10以下吧

而且摔車後~整個人懶惰就會上身

目前2週沒騎了

不知啥時才能提起興致
藉此版呼籲以下
1、今天新聞提及行人最好以能直視來車方向為宜
2、自由車競技場地嚴重不足!此方面競賽項目至少有:公路賽、公路計時賽、場地賽、登山車賽、下坡賽;尤其室內自由車場、包括登山車場
國內三座歷史少說已經30年!新竹、台中、高雄車場皆為室外333m而國際主流為250m,放眼鄰近諸國大概只剩能跟柬埔寨比了
經濟掛帥非以體育立國的我國發展競技運動已然不易,加以達魔當道更顯大環境不友善
面對當下不論如何未來都是大家共同選擇共同承擔
再回到各用路人不論走路、騎車、開車...大家都能遵守規則、勿超速勿酒駕勿疲駕、互相尊重互相禮讓,一條條都會是王道,一條條都會是正道,一條條就都會是安全回家的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