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止步?公園淪單車競技場
2019-12-02 00:30聯合報 呂清夫/輔大應用美術系教授(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4199169
你很難想像在一個單車競技場中,一群群單車呼嘯而過的同時,居然有男女老幼夾在其間散步,這就是台北河濱公園的寫照。由於能走的道路都畫滿腳踏車道的交通標誌,行人沒地方走,只好混入車道上散步,因之險象環生,腳踏車又多半騎很快,簡直像單車競技場。
有個朋友去九號水門散步,黃昏時刻被腳踏車撞到,騎車的人雖然緊急煞車,但是被撞的朋友已經整個人摔倒又被壓,頭部後腦撞到水泥地!從此以後一直昏迷不醒!最近我的親人也遭逢腳踏車禍,由於市府宣傳古亭河濱公園有花海,我們也去看看熱鬧,結果被一個小朋友撞得四腳朝天,尾椎重重著地,左手肘破皮,後腦勺再撞到柏油路,一時痛到爬不起來,約過兩三分鐘,可站起來,但尾椎還在隱隱作痛,不找醫生不行。
這是哪門子的公園?《台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規定公園裡不能騎腳踏車,難道河濱公園不算公園?乾脆說是「腳踏車運動公園,行人止步」,現在宣傳市民去看花海,且花海還要展示到到明年春節前後,然卻跟隨著重重危機,民眾可要特別小心。
其實一般公園也不例外,有位媽媽帶著小朋友到公園玩,結果小朋友在人行道嬉戲時,被車速過快的腳踏車撞倒,原本以為只是擦傷,結果後腦勺都是血。媽媽說,「現在小朋友看到腳踏車就會說很危險。」更可怕的是市政府一直增加U-bike,公園口的U-bike更常被租借一空,都跑進公園去了。一旦發生事情,官員會說無法可管、無法可罰,偶有民事和解,受傷民眾要求賠償一百多萬,還被加害者(小朋友)的母親覺得不可思議。但你知道日本腳踏車撞到人要陪多少錢嗎?九千五百萬日圓(約台幣二六四四萬)!
這是六年前日本一個小五學童撞倒了一個六十七歲的婦人,至今傷者整天躺在床上,意識不清,故被神戶地方法院判定高額賠償,專家也覺得合理,學童的母親則提問高額賠償的明細何在?結果是未來的照護費用四千萬,受傷後不能工作的賠償金兩千多萬,傷害後遺症的慰問金三千萬。這些賠償足以讓當事人破產,也讓大家警惕,不敢造次。就像開車一樣,我在日本住了五年,一開始朋友就警告我,開車千萬小心,否則發生事故會讓你賠一輩子!
台灣因為罰則太輕,執法不力,硬體不足,所以交通大亂,酒駕、超速永遠無法杜絕。這裡最基本的還是硬體建設,像河濱公園之亂根本是規畫不當。如像紐約中央公園的腳踏車道雖長達十公里,但是放在公園的最外圍,且只有單行道,如果不是這樣騎車,就很容易跟其他單車相撞或撞到人。如果你想看景點,通常要騎到最接近景點的車道上,然後下來牽車走過去。
河濱公園如果不想掛牌「行人止步」,就該好好規畫人車分道,目前在精華區的花海路段看不到人行道,規畫就要讓騎士與行人井水不犯河水!否則發生事故大家可能想要提出國賠!
即使是單車專用道還是走了一堆行人,人行道更是一群人並排走路聊天,所以很多行人只好走到單車道上
即是很多路段是人車分離道,但是單車道還是一堆行人並排走路聊天
這是人的問題不是單車道的問題,騎行單車就跟騎行機車一樣,基本上都無法避免行人三寶
小朋友跌到撞到後腦勺,這就是另一個問題,除了小朋友本來就比較無法控制好單車,小朋友的道路使用觀念家長也沒有教育,並且因為沒有戴安全帽所以撞到後腦,這也是家長的問題。
不要說我啥有的沒的,我們家出去騎車除了道路安全與用路安全在出門會說一次,騎乘過程都是家長帶頭跟押隊
我們幾乎沒有發生過擦撞事件,
倒是每次都遇到一堆三寶,行人並行超過單車專用道中線聊天,按車鈴也完全不理不睬,搞得單車都在單向通車。小朋友騎車父母不管就在旁並排聊天,從路邊騎到路中間再越過中線再回到路邊,後面不管跑步還是騎車的都為了閃這位小朋友心驚膽跳。
在河濱不管單車還是行人有有路權,但是無視別人權力真的不可取。跑步遇到這些行人必須要馬上停下來,這對這些做運動中的人心肺影響很大,嚴重會猝死
規畫好之後如果大家不遵守,只能讓警察良性勸導,因為沒有法條,況且警察人力也不足
如果要罰則,就叫立委訂法律,這樣警察就有依據開單了
可以想像一對對的情侶跟長輩在河濱散步收到罰單的反應,或是小朋友單車道逆向與蛇行與收到罰單家長的臭臉
但....這真的是大家想要的公園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