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假的歐洲騎旅,規劃羅馬進巴黎出,中間穿越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是我歐洲拼圖系列的第三次騎旅。
出發前,小惡魔網站送了我一件車衣,就把這件帶去這次的騎旅。


之前的兩次是2018暑假的中西歐(維也納-阿姆斯特丹)及2019寒假的南義大利。
下圖就是這次的騎旅路線,原本46天的行程分配:北義大利2週,瑞士2~3週,剩餘的留給法國。這趟的重點放在北義及瑞士,法國之後還可能會規劃一次環法之旅。
不過,我騎到瑞士中段後,騎旅路線有所變更,提前進入法國境內騎行,所以這趟旅程反而法國待了最久3週。

跟前兩次歐洲騎旅的不同點,在於地形的挑戰。這次要經過北義大利和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海拔超過二千公尺,要重裝爬這個高度,超過我的騎行能力。
最初的規劃,是用電動自行車來克服這個問題。但研究後發現,電動自行車的鋰電池容量,遠大於航空公司攜帶上機的規定。所以帶電動自行車出國,還是有實務上的困難,看有沒有其他騎友克服過這個問題。
退而求其次的辦法,就是利用電車及巴士的輪行,歐洲的區間電車,大都可以把單車直接扛上電車不用打包(另外買單車票)。城際高速電車大都要打包單車我就不考慮了。這些規定跟台灣差不多,就兩鐵列車可以直接上自行車,自強號及高鐵就要把單車打包才能帶上車。
瑞士的郵政巴士(Postbus),在某些熱門路線,車後還有單車掛架可以掛單車。其它的長途巴士,經詢問有些也可以放進巴士下層的肚子裡。
=======================================================
裝備更新調整
原本使用的 Schwalbe Marathon Cross 老舊了(其實還堪用,但小惡魔作祟,你知道的........),就換成 Schwalbe Marathon Plus Tour。號稱防刺性能最強,正面凝膠防刺層最厚處達5mm。不過一條外胎接近1kg重,爬坡真的有感。
我在瑞士還是換過一次胎,用鉗子拔出了一根長1公分直徑1mm的銅絲(倒底是怎麼戳進去的?),虎式坦克正面裝甲也還是會被擊穿。
原本使用的豹式坦克(575g/條) 換裝成虎式坦克 (990g/條)

說明卡還特別註明防刺等級最高。

原本使用的塑膠製大盤蓋耐用度不佳,換上了鋁合金的大盤蓋。我用這個主要是防止褲腳被大盤捲入及弄髒。

雖然我不是很愛露營,但還是帶上露營裝備。這次用的貴鬆鬆充氣墊 R值有3.3,所以不用另外攜帶隔熱墊,節省不少體積。

瓦斯罐不能上飛機,有需要在當地再買。事實上,攻頂爐和濾水器我這趟旅程都沒用上。最常用到的是叉匙筷子和水果刀。鈦鍋偶爾當鋼杯在用。

露營裝備打包後,再加上防水透氣的雨衣褲

根據這這次輪行的需求,我在攜帶行李的方式,也做了相應的規劃調整。
露營裝備,雨衣褲及運動涼鞋,放進兩個 25L 的防水袋。

其它的衣物用品放馬鞍袋。

根據之前騎旅的經驗,強化防水的措施,另外用了兩層的塑膠購物袋當內袋。

馬鞍袋使用的防雨套,下大雨時防雨套底部會積水,所以在防雨套底部要剪幾個排水孔。

德國 Ortlieb 的旅行袋防水又堅固耐用。只是基於重量及價格的因素,我一直沒有下決心購買。

騎行配置,背包和馬鞍袋放後貨架,兩個防水袋各別用自黏帶綁在車把手。單車前後重量平衡一點比較好騎,行李全放後貨架也能載,但是車子重量不平衡不好騎。
故事開始
========================================================
出發及抵達
到桃園機場準備 check-in ,再去買旅平險。

飛了13小時到羅馬機場。入關時才發現,我去年暑假也是同一天到歐洲,那時是從維也納入關。

等了一陣子,單車箱領出來時變成這付樣子


推到機場一個角落開始組車,檢查後還好車沒有損壞。鋼管車比較粗勇一點。

紙箱棄置在回收垃圾桶旁,雖已殘破不堪,但它還是盡責的保護了單車,完成使命。
回程再從巴黎那邊找紙箱。

車子組好沒發現什麼問題,過了第一關。下來可以開始我的旅程了。

========================================================
托斯卡尼豔陽下
2019寒假的南義行已經待過羅馬很多天,這次就不停留羅馬。從台灣飛了13小時到羅馬機場後,又花了5小時換三班電車到西耶那, 一直在趕路還挺累的。 還好一切順利。



年輕的時候來過義大利旅行,Siena 這個城市都到門口了,但是某個

西耶那城區內, 最有名的就是這個大廣場。


托斯卡尼這一帶都是丘陵地形,沒有一個地方是平的,路都是高高低低的爬上爬下, 說像在台灣那樣爬大山也不是,但騎起來還挺吃力的。
Monteriggioni , 一個保存的很好的中世紀小城,四周都是圍墻圍起來。

冰淇淋很好吃,蜜瓜和提拉米蘇口味。

中央廣場有教堂和水井。

這個城叫做 Colle di Val d'Elsa, 山下新城區 山上是舊城區。

托斯卡尼地區的小城 San Gimignano , 騎到這裡已經開始下雨了,還好雨不太大。城裡滿滿的觀光

在西耶那投宿的這家民宿的早餐超豐盛。想到之前的南義行,早餐常常一杯卡布

在西耶那的民宿住了兩天,行李上車準備出發到下一個目的地。

===========================================
文藝復興之都 Firenze 翡冷翠
在去翡冷翠的電車上, 遇到個義大利帥哥, 剛完成4天的 bikepacking, 他的裝備很精簡,連帳篷都不帶,只用天幕和睡袋野營(他的睡袋還可以綁在樹幹間當吊床), 超強的。
大家就在聊裝備跟旅程, 他對我的車還蠻有興趣的。 我應該算是bike touring, 但是自己根據旅程經驗,做了各項土砲修改。

到翡冷翠了 先去旅館 check in, 行李放好再騎車去市區逛逛

我的車跟達文西的車 一起合照

昨天吃過冰淇淋了,今天試試冰棒

哈密瓜口味, 這個比市區景點吸引我

找了一下,才看到這個金豬噴泉, 大概是銅做的,豬鼻被遊客的手摸到亮晶晶, 四周都被攤販圍住了。

到了這個最知名的景點 佛羅倫斯受洗禮堂 和 聖母百花聖殿


以前看書說這個是佛羅倫斯大教堂, 現在看Google地圖翻譯成 聖母百花聖殿

來到中央市場,樓上是吃東西的地方 就義大利版的美食廣場/觀光夜市

雖然還不到下午5點 看到這個就點來吃吧。 這個叫做牛肚包

再點一杯啤酒,這份吃下去,我等下再去超市買沙拉,晚餐的攝取量

爬上米開朗基羅廣場, 在一個小山丘上,可以看到整個翡冷翠市區。

這個說明是舊宮,現在是市政廳。舊宮的一樓對大眾開放,上樓的話就要買票。

我其實是被這塊牌子吸引過來的, 看到這個不點不行吧?
我還問老闆這中文字是誰寫的? 他說他朋友有在學中文寫的。
老闆還問我,那個中文字寫的是什麼意思?我解釋說,烤小
牌子上的義文 porchetta 用 Google 翻譯來查, 還真的是 烤乳豬。

就是家賣手作三明治的小店。

這個烤豬肉還帶皮,有點像烤德國豬腳,味道像烤鹹豬肉很香也很鹹,但肉烤乾了蠻硬的,麵包也很硬, 只能配水慢慢嚼。
昨天吃的牛肚包,牛肚煮得很軟,味道也比較淡。

好像我的文藝復興都復興在當地的小吃..................
======================================
文青之城 Bologna 波隆納
從翡冷翠搭電車到波隆納,電車翻山越嶺一路穿過很多隧道。這個車架掛點高了點,把車抬上去還挺吃力的。 感覺很像吊豬肉

波隆納市中心的建築很有歷史, 城市歷史可以回溯到5世紀時


波隆納是歐洲第一所大學發源地,11世紀在此成立了歐洲第一所大學

單車浪人與文青的距離

午餐時間到了,本來是要點通心粉,結果服務員跟我說賣完了。
問他午餐有什麼推薦的,他講了一大堆,說起司跟火腿什麼
新鮮無花果,帕瑪森火腿和起司,搭配三種麵包。 再點一杯啤酒。 吃起來還挺爽的。
不過晚上還是要去買沙拉來吃, 補充蔬菜量

騎車去市區外的 Ducati 博物館。 這個其實是它工廠區裡面的一個展示間。
門票一張要收17歐,痛了一下。 他們不僅車子搶錢,門票也一樣宰客。兩輪法拉利也不是叫假的


當初在英國工作時,差點就買了這台 900SS。不過那時我的重機駕訓教練,建議我還是找日本車比較好養。對義大
後來找了一台Suzuki的大刀, 外型是德國工作室設計的,跟Ducati的義式風格就很


騎上去感覺心癢癢的,要買一台嗎?
不過台灣騎重機的環境不是很理想,我還是比較懷念年輕時

隔天從Bologna 搭車去 Modena, 然後開始騎單車去第一個參訪景點。 這裡很多地方都有規劃單車道,有一段甚至還是 Euro Velo 7 單車道

帕華洛帝之家,在 Modena 市外的鄉村田園,現在變成他的紀念館。 門票10歐

這是一樓的客廳,他在這台史坦威鋼琴前指導學生。

上到二樓,房子的屋頂改成透明玻璃,可以讓室內變得很明

吃過午餐後,來看第二個景點。 這樣參觀的時間也可當作午餐消化時間。
這棟超現代的建築,是法拉利創始人,恩佐.法拉利的紀念館
有另一個在法拉利廠區的展示館,但是離這裡有段距離 跟今天的路不順我就不去了。

館內擺設一些法拉利的車款, 以及恩佐.法拉利的生平介紹

館內另一邊,有一台新近設計的跑車,外型就是參考

參觀完恩佐法拉利紀念館後, 跟這棟新潮的建築說再見。
在炙熱的陽光下,騎車朝今天第三個景點前去。

騎了一段以後,路上開始有不少牛車出沒。 就知道是離開法拉利進到藍博基尼的地盤了。

終於到了,這是藍博基尼廠區, 我要去的紀念館就是在廠區 裡面的展示間。 今天太陽真的是超大的,紫外線很強,好熱!

進到藍博基尼的展示間, 門票15歐


自從保時捷出了凱燕休旅大賺錢後,現在超跑車廠都推出休

黑手與文青之旅到這裡,下來要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
愛情之都 Verona 維羅納
# 以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聞名的維羅納
# 我對愛情悲劇沒什麼 Fu,維羅納是我前往義大利北部山區的門戶都市。
# 本來明天就要往義大利北部山區走,但是看天氣預報山區會下大雷雨。 調整一下計畫,明天轉往威尼斯住一晚,之後再回來往北部山區走, 希望能盡量避開山區下雨的天氣。
維羅納是個漂亮的地方。莎士比亞有名的 羅密歐與茱麗葉 就是以這個城市為故事背景。

維羅納的老城堡


維羅納沿河而建,老城堡外橋下面有人在玩水泡腳,感覺很涼快

點份 tortellini (義大利餃) 搭配白酒。
晚上再去超市買沙拉和水果,補充蔬果量。

這個是茱麗葉的家

來看的人超多的, 還可買票進去茱麗葉家裡參觀

茱麗葉的塑像, 身上發亮的地方,就是被遊客的鹹豬手摸出來的

上面那個是茱麗葉的房間, 羅密歐在樓下對著陽台喊話,周圍的人不會聽到嗎?

接著往羅密歐的家, 兩個地方距離不遠,說不定他們唸同一間小學。
因為愛情,所以要吃冰淇淋。

這就是羅密歐的家 沒什麼遊客 也沒有開放。
這跟騎車是一樣的道理,正妹約騎總是人山人海,帥哥約騎

城南邊還有一個羅馬圓形競技場

還有劍鬥士 gladiator 的巨大雕像。

===========================================
義瑞法之旅 Day 8-9
再訪威尼斯
Verona - Venezia 搭電車來回
水都威尼斯到了

這裡有很多種精美面具販售

從火車站徒步經過舊城區,到聖馬可廣場,這裡的路跟迷宮一樣。

餐廳的海鮮櫃, 跟台灣的海產攤很像。 天氣這麼熱,保鮮OK嗎?

威尼斯風情


靠著GPS和指南針,不斷的走錯路。最後還是到了聖馬可

居然看到台灣的展覽廣告喔

今晚住的地方是在一個小島上的旅館。 從聖馬可廣場的碼頭,每40分鐘一班船 ,坐過去大約10分鐘。
前面這個 San Servolo 島,就是今晚要投宿的地方。

旅館挺漂亮的還附獨立的浴室, 有星級渡假酒店的水準。

從房間窗戶往外看,一片綠意盎然,不聞人聲喧囂,只聽蟬鳴鳥語。頗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在島上的碼頭前看到的夕陽

度過了安靜愉快的一晚 早上坐船離開 San Servolo 回到 威尼斯本島,再搭船轉往麗都島。20年前造訪威尼斯,時間不夠沒有去到麗都島。 這次就過來看看

麗都島是沙堆積起來的島嶼,讓我聯想到高雄的旗津。 每年的威尼斯影展都在這裡舉辦。
在島上租一台單車可以 到遠一點的地方


太陽真的超超大,找個樹蔭乘涼休息

在炎熱的太陽下,還是騎到了島的最南端, 這樣對麗都島就再也沒有懸念了
繞了島一圈後把單車還了 然後找地方吃午餐

逛完麗都島後 就直接坐水上巴士 去火車站。一路上有很多 貢多拉,就是船尾有船夫搖櫓的那種

坐水上巴士1號線,從尾站坐到頭站。 主要是沿著大運河走, 就當是搭船觀光威尼斯

再見威尼斯。 下次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來。

==================================================
義瑞法之旅 Day 11
北義 Dolomiti 山區之一
Trento - Passo Fedaia 搭客運巴士
# 之前硏讀很多資料,還寫信問客運公司。回答都是單車能否上巴士,由司機當場判定。
# 直到今天早上到客運站,都還不知道能不能成行
# 萬一不能成行,我還做了備份方案去別的地方
# 很幸運的到巴士站詢問後,單車可以上就買票了, 成功的過了一關。
# 從特倫多搭了三個多小時的客運巴士, 到達終點站,Passo Fedaia 標高海拔2000+公尺
# 這 Dolomiti 山的氣勢,果然不是昨天羅馬之路旁邊的山可以比的
# 今天在這山區露營過一夜,明天再下山
一早到巴士站,詢問後客運巴士可以上單車。單車前輪拆下來,放進巴士下層的肚子裡。行李另外放置。順利的過了 Dolomiti 上山這一關。

離開 Trento 沒多久,從巴士上看到的,就是昨天騎羅馬之路自行車道兩邊的山

路上有很多單車勇腳 往山上騎

已經七月下旬,山頭上還有一些殘雪

巴士爬到公路高點,旁邊是一個高山水庫

坐了3個多小時的巴士,終於到達終點站 Passo Fedaia。旁邊有步道給登山客徒步往上走。

這裡有一個水壩圍著的人工湖,應該是用溶雪的水,來供給下游城鎮的用水。

義大利北部這帶是以前奧匈帝國的屬地,菜單打開是德文及義大利文,很多是奧地利菜色

用餐看台的景色就是壯麗山景

這個 多羅米堤 山的氣勢,真的不是昨天 羅馬之路 看到的可以比的。

今晚就在山區露營,露營區滿滿都是人。

文章因為編排的限制,愈寫愈長很不好整理。下來就節錄旅程精華的部份。詳細的圖文或影片就去下面的網頁看吧。
===================================================
影音檔太大,想看的可以到這裡。
Angus 的單車旅行記事
詳細圖文及遊記總彙整
單車浪人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