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上映後台灣票房賣破三億,如今片中拍攝場景仍是許多影迷嚮往之處KANO下檔後掀起一陣台灣棒球熱,嘉義市政府推出以「嘉義農林」榮耀返鄉遊行中山路(昔大通路)段,融合嘉義市在地的產業、人文、運動的KANO在地旅遊行程。
KANO在地旅遊行程以電影中嘉義市拍攝場景為主,球迷或車友來到孕育嘉義農林棒球隊的嘉義市,一定要感受最原汁原味的KANO精神才不枉此行,重溫電影裡讓人感動的片段與場景。
帶著滿滿對KANO期待與想像,一路坐區間車帶小折北上,來到水上後下一站抵達騎訪舊名「諸羅」的嘉義市。
KANO開場以日本軍官前「札幌商業野球隊」隊長錠者博美忘不了在甲子園球場慘敗給來自台灣默默無名的「嘉義農林野球隊」的往事,當他車上小睡前交待鄰兵留下:「到了嘉義記得叫我 」名言。
錠者博美不知道車窗外一望無際的嘉南平原竟是孕育嘉義農林野球隊之地,而灌漑嘉南平原的就是東南亞最大水利工程嘉南大圳。
錠者博美抵達嘉義時醒來,如果真的有「平行時空」,錠者博美是從嘉義月台下火車,離開嘉義火車站開始找尋「嘉義農林野球隊練習場」…
為開發阿里山林場日治時期修築森林鐵路,時至今日嘉義車站是台鐵縱貫線的一等站。1933年改建前的嘉義驛樣貌與電影場景幾乎雷同,劇組考証佈景很用心。
KANO主角球員們獲得全島冠軍時就從嘉義火車站開始慶功遊行的。
如今舊嘉義火車站已不復見,現代的一等西部大站非常繁忙,乘車旅客來來去去。
![]() |
嘉義火車站隨著嘉義林業興盛而繁榮,改建成鋼骨鋼筋混凝土新建物。
現代的嘉義火車站候客大廳,採挑高建築式樣,古典簡約設計,外觀幾何圖案裝飾充滿現代感,頗為特殊。民國87年由嘉義市政府訂為市定古蹟。
對照電影中泥土地的舊嘉義驛場景,錠者博美從站前問路,左轉沿中山路直走往嘉義農林野球隊練習場。
嘉義市政府的KANO在地旅遊行程由火車站前出發沿中山路(日式產業店家),中央噴水池(投手吳明捷雕像),抵達百年嘉義公園(旁有棒球場、射日塔、史蹟資料館、神社等)。
嘉義為台灣棒球發源地之一,為彰顯KANO情節並結合嘉義市特色,許多店家推出「應援商店」的計劃,讓慕名騎訪的遊客來到嘉義市,除了找尋電影景點外更有美好的回憶。
應援商店中有一家非常有特色的背包客民宿,推出結合嘉義濃厚地方特色的房型,有以KANO為主題的棒球房型,來到嘉義可以體驗棒球旅遊的另外一種風貌。
特色房型—天下嘉農–「整個嘉義都是我的棒球場」。中京商是嘉農在甲子園冠軍戰對手,中京商在日本高中球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但是甲子園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名門球隊,更是甲子園大賽開辦至今唯一完成空前三連霸紀錄,更顯示棒球名校中京商在日本高中棒球界並非浪得虛名。
「哇! 」是每個人進到這間房間的唯一讚嘆詞。雖然嘉農在冠軍戰因王牌投手吳明捷手指受傷而落敗(0比4),卻寫下甲子園不朽的「嘉農傳奇」。
嘉義,果真是一球入魂的台灣棒球原鄉。
呼應窗台上KANO重要場景的指標,透過無敵大窗景,可以環視嘉義市各相關電影場景位置。
房內感受「整個嘉義市都在我的腳下」的感覺,據說天氣好的時候,可以躺在床上看到阿里山日出。
房間內有很多日治1930年代嘉義KANO老照片,讓人懷想過去KANO名震日本甲子園的榮光。
還有KANO漫畫版,讓旅客回憶電影裡一群奮戰不懈的野球少年們,朝著甲子園制霸夢想前進的熱血故事!
嘉農有「永遠的中外野大砲」之稱強棒蘇正生一棒打到甲子園球場的簽名保留在一角,真的很用心。電影中飾演蘇正生的嘉義大學球員陳勁宏在旁親寫簽名,二位不同時空與角色的台灣人在不同的甲子園戰場為台灣寫下歷史。
陳勁宏飾演的蘇正生原是嘉農網球隊員,後被近藤教練挖角成為嘉農棒球隊中外野手。
蘇正生因為打擊爆發力、肩力驚人,是首位在甲子園比賽中將球擊中全壘打牆的亞洲人。正應驗了近藤教練說的「漢人打擊強、原住民腳程快、日本人守備好」的名言。
重返中山路,試圖找尋當年嘉農球員勝利榮歸的場景,仔細找尋發現很難找到當年的街景…
嘉義市現人口接近三十萬人,是台灣南部地靈人傑與人文歷史兼具的城巿!
沿中山路只能找到「嘉勝五金行」。店名可能是慶祝當年嘉農勝利凱旋而取的店名?
沿嘉義市中山路直騎,KANO的主角城市是嘉義市,主要取景地有嘉義大學蘭潭校區、中央噴水圓環、嘉義火車站、嘉義市立棒球場、嘉義公園(含射日塔和嘉義史蹟資料館)、獄政博物館(舊嘉義監獄)、檜意森活村等都和KANO相關,都是今天要一一騎訪的地點。
頗有歷史的嘉義客運應該是中山路上最資深的歷史過往。
騎行至此中山路遠方盡頭就是KANO重要場景之一中央噴水池。
中山路是嘉農棒球隊返回嘉義後踩著勝利的步伐,接受嘉義人歡呼後遊行返回嘉農的主要路線。
來到嘉義市經典的地標中央噴水池,KANO嘉農球員們每天喊著甲子園,甲子園,練跑時必經的圓環。
嘉農棒球隊練跑時經過中央噴水池原是城牆與砲台,1906年嘉義發生大地震,城牆與砲台坍塌後改建為圓環,當時就建有噴水池。電影中球員跑步繞行嘉義市區時還在興建噴水池有刻意連結歷史片段效果。
市中心的中央噴水池為六條市區主要道路交會地,最為嘉義人津津樂道的每逢選舉投票前一晚,各候選人帶著群眾於噴水池造勢較勁,宛如一場選舉嘉年華會,好不熱鬧。選民觀察各方人氣高低就能預知明日投票結果,而且屢試不爽。
民國五十九年許世賢市長拓寬中山路,將嘉義圓環重建為全省第一座七彩噴水池。在KANO上映前噴水池上方為宣傳在地雞肉飯而樹立公雞,如今換成KANO主角吳明捷投手是嘉義市最好的宣傳。
日治時代嘉義沒有雞肉飯,錠者博美走過中山路時呈現戰爭末期冷清街區,還有蹲在地上克難吃著飯的漢人小孩,錠者皺著眉頭的畫面傳達KANO有濃濃反戰意味。
因為KANO電影上演,喚醒嘉義人對昔日棒球英雄的印象。中央噴水池豎立的投手吳明捷雕像,已成為遊客來到嘉義的拍照景點。吳明捷投球姿勢非常有特色,獨一無二的高壓式投法,就像老鷹張開翅膀一樣。
嘉農征戰甲子園王牌投手吳明捷1911年出生苗栗,與中華民國同年出生的吳明捷如果在世就是百歲人瑞了。吳明捷1983年於日本過世,在日本球壇征戰多年屢創紀錄,獲得「怪腕」、「麒麟子」外號。
王牌投手吳明捷領軍的嘉農代表台灣到日本甲子園比賽,吳明捷創下打擊率四成一二,四完投,一場完封的紀錄,最後一戰力戰中京商投到手指破皮流血,也不輕言放棄,決賽最後零比四敗北,仍幫助嘉義農林拿下有史以來最好成績亞軍。
飾演吳明捷的演員曹佑寧不是專業投手(外野手),就讀輔仁大學時期參與拍攝,曾經入選中華成棒代表隊參加亞洲棒球錦標賽為國爭光。
中央噴水池週邊有扶輪社捐贈的「仿巴黎鐵塔」復古造型是嘉義市民不變的童年記憶。
中央噴水池旁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景點,嘉農與宿敵嘉中對決導火線發生地「嘉義座」舊址在歡樂世界樓下。看電影打架後的雨中復仇之戰讓嘉農球員學習團結與如何把握得分關鍵。可惜KANO在嘉義劉厝里搭景舊街道已拆除,否則一定有很多影迷想去參觀。
片中除了搭設一座仿造早期中央噴水池一帶的老街景,原址重遊還是能激起先前看電影時的那份熱血心情。
其他由劇組所搭設的場景,目前多已拆除,如今只有噴水池旁日向屋(新台灣餅舖),終戰前日向屋就一直坐落在中央噴水池旁。
嘉義日向屋於西元1901年由日本人創立,是當時嘉義地區最早的糕餅舖。
新台灣餅舖的台籍創辦人就是當時日向屋的學徒,戰後接手餅舖於原址創立新台灣餅舖,融入台式口味及創新西點,在嘉義是相當知名的糕餅老店。
噴水池旁轉個彎經過市政府及市警局來到台灣嘉農校友會,縱使KANO景點已經消失,這裡該是嘉農人永遠的家。
沿著林森東路騎走來到東區檜意森活村與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二者皆是KANO實際拍攝地點。
檜意森活村是全台最大日式建築群,經古蹟修復活化後對外開放,如今觀光客源源不絕,現在有電影加持,勢必拉抬更多人氣。
檜意森活村面積約為3公頃,原有的歷史建築就有28棟左右,以嘉義的林業文化為概念,打造全區的日式檜意建築,兼具文化、藝術、歷史、休閒、文藝等,成為嘉義最具特色的文化園區。
目前教練近藤兵太郎的家正在裝修中,只能從昔日展場舊照參觀近藤教練的家。
KANO教練近藤兵太郎的家位於檜意森活村編號T-21棟日式建築,門口有大型電影劇照的就是。
嘉農教練近藤兵太郎,教球認真、對選手生活非常照顧。電影中為球員爭取食物與訓練經費讓球員無後顧之憂!電影中拍攝教練沉思、吵架的家,就坐落在檜意森活村。
館內外有日治時代嘉農制服、電扇、鐵馬及各式古早味家具,另有電影故事觀光遊程地圖等,遊客一踏入就好像走進電影場景,回到日治時代。
檜意森活村旁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是KANO片中擔任一壘手的日籍球員小里初雄的家。
日籍球員小里初雄父親在八田與一旗下工作,某日因公受傷住院治療,無法繼續工作的父親選擇離台灣,小里也跟著家人返日,當他與父母收拾行李要離開時,球員們都來這棟幽靜日式建築告別。
很少人知道嘉義市區有處美景,林務局辦公區為日式老建築,環境清幽綠葉扶疏,吸引劇組人員勘景拍攝。
小里初雄為嘉農防守鐵三角之一。嘉農棒球隊一壘手,在台灣出生日本人,一度陷入回日本,無法打球的掙扎。
小里的家有藍綠色復古窗戶,從林務局大門口右側進入,左轉見兩排日式平房,中庭就是小里跟隊友道別的地方!
從林森東路轉個彎來到維新路,創建於西元1919年的嘉義舊監獄現為獄政博物館,民國94年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這裡是拍攝近藤教練辦公室的場景。
近藤教練最早在台職業是會計師,當時嘉農的教師濱田三顧茅廬邀請,近藤才舉家搬來嘉農擔任教練。
舊監並不是隨時開放,每天只有四個時段(9:30、10:30、13:30、14:30)在專業導覽員帶領下參觀嘉義舊監獄,詢問導覽員卻不知道這裡有KANO的拍攝場景?
從門口進去找到「總務科」標示的門進去就對了。
總務科裡頭兩扇藍綠色窗戶旁邊,就是近藤教練辦公的位置。陽光正好照進總務科,想起電影中坐在靠窗位置沈思打擊順序的近藤教練,工作時就跟打球一樣,認真嚴謹。
重返中山路騎走,遠方就是中山路盡頭,最後終點是昔日嘉義農林學校的舊址。
騎遊來到「嘉義高商」就是昔日嘉義農林學校的原址,KANO球員們揮灑汗水的所在。
嘉農舊址位於嘉義市東區中山路7號。當年錠者博美一路從火車站走到這裡,真是很遙遠的距離。
日治時期的嘉農校門口。
嘉農現址為嘉義高商,嘉商校門口掛著大大紅布條說這是嘉農舊址。
當年的嘉農就是現在的嘉商,建校及併校遷移的過程如下:1921年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1938年嘉義農林學校由山仔頂(嘉義公園旁、今嘉義高商現址)遷校至民生校區。1945年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1981年國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在嘉商校園裡騎走,已經找不到任何與KANO有關的遺跡。當年併校改制時還沒有拍KANO,不然「嘉農」一定會被要求保留下來的。
唯一能找到紀錄都在校門外這條KANO步道,應該是為找尋嘉農棒球隊歷史遊客而保留的吧?
1929成立的嘉農棒球隊如何挑戰嚴厲訓練環境,把進軍甲子園不可能的夢想在這裡開始實現。
近藤教練眼中沒有「種族」的區別,只要是會打球,能運動的,不論是台灣人、原住民或日本人,都可以成為他的球員,一視同仁用斯巴達式的嚴厲態度訓練球員求勝意志與啟發前進甲子園的決心。
嘉農棒球隊是由漢人、日本人與原住民共同組成的隊伍,跑最快的第一棒羅保農就是阿美族原住民。日本名子平野保郎的羅保農原是馬拉松選手,爆發性強上壘率高在甲子園四場比賽15打數8支安打,以5成3的打擊率創下當年甲子園最高紀錄。
很多球迷以為台灣棒球起源於台東紅葉少棒,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一支來自台灣南部的「嘉義農林野球隊」,在不可能的狀況下打進甲子園、甚至一路殺進冠、亞軍決賽。
嘉農棒球隊讓當時日本流傳著一句話「英雄戰場‧天下嘉農」,也帶動台灣棒球運動的發展。
嘉農舊校址旁是嘉義市棒球場,還有日本神社、嘉義公園更是騎遊KANO場景要到的地方。
昔日嘉農旁過停車場就是嘉義市棒球場大門。
棒球場廣場前的古銅色球棒代表威震甲子園的歷史,棒身上的黃金稻穗代表嘉義農林棒球隊。
七隻兇猛的孟加拉虎代表七虎棒球隊,象徵嘉義曾經威震全台的棒球地標。
七隻老虎的雕塑代表「七虎少棒隊」球員來自南部七縣市,其中七位主將是來自嘉義在地球員,因此「七虎」對嘉義顯得格外有意義。
昔日球員們練球的嘉農棒球隊練習場,電影裡只有壘包、泥土與石灰線。如今改建成符合國際賽標準的嘉義市立棒球場。
出征途中來到台灣的札幌商投手錠者博美,來到嘉義趁二小時等車空檔一路從火車站經噴水池走到嘉農練球場地朝聖。錠者博美看到嘉農簡陋訓練場地,在空無一人球場喊著「歡迎光臨」,讓人感受到錠者對於甲子園那段時光的依戀,即使他與嘉農一樣都敗走甲子園徒留遺憾。錠者博美後出征中國,戰後遭蘇聯拘留在西伯利亞並且在伊爾庫次克近郊的收容所過世。
嘉農資深球員大江與齊藤因畢業無法繼續打球,近藤教練在大雨中說「想像這裡是投手丘,把球投向本壘!」雖然現在場地樣貌與當年大不相同,遠遠的看著球場草地,耳邊似乎還能響起球員們揮汗練習的聲音。
棒球場旁邊就是嘉中校門,嘉農與嘉中二所學校都在棒球場旁,難怪隨時都能邀約一起打球。
緊連嘉義市棒球場與植物園的是嘉義公園。公園裡有火車頭、溜滑梯,有許多父母會帶小朋友去溜滑梯、散步。
昔日神社入口改建成忠烈祠,熟悉的鳥居換成中國風味的精神牌樓。
表參道有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原為日治時期神社齋館及社務所。嘉義市政府改建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並列為市定古蹟保存。
鐵血教練近藤兵太郎和學生第一次見面的地點「嘉義神社」,因1994年發生火災,改建射日塔,現為嘉義公園地標。
來到射日塔約四十公尺高的建築外觀,真是氣派雄偉。射日塔構想取自於「阿里山神木」,塔身顏色也與神木的外皮相像。
射日塔的底層為「忠烈祠」,敬奉日治時期嘉義籍抗日志士、冒險犯難消防隊員與警察等英烈,平日不對外開放,市政府於春秋二季舉行國殤典禮,以慰忠靈。
嘉義神社舊址是近藤教練第一次集合嘉農球員下令每天繞嘉義市跑一圈的出發地,近藤教練雖然是鐵血性格,卻是個有菩薩心腸的長者,電影中冠軍戰前一晚進入宿舍溫馨地替球員蓋被子的場景,相信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會被慈父般的眼神感動。
結束KANO在嘉義市區的場景,為了探訪KANO精神的源頭,騎繞過蘭潭來到嘉義大學蘭潭校區。
來到蘭潭校區遠遠就看見水塔上有赫赫大名的「嘉農」字樣。蘭潭校區是嘉義大學四個校區最有「嘉農味」的校區。
校園一角還有以嘉農為名的「嘉農亭」。
前身是嘉義農林學校的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設置打擊手蘇正生塑像,和一顆寫著天下の嘉農的大型棒球裝置藝術。
超級強棒蘇正生的雕像,一旁指導揮棒的就是近藤教練。
近藤教練出生於日本愛媛縣曾是松山商校、早稻田大學棒球隊名將。大學畢業後回故鄉商社任職,1928年起指導嘉農棒球隊,以「不要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的精神喚醒全隊「棒球魂」。
雕像旁是嘉義大學鎮校之寶甲子園準優勝(第二名)紀念碑,訴說著嘉農棒球隊打入日本甲子園大賽的一段傳奇故事。
騎遊完「跟著KANO騎遊嘉義」之旅,雖然電影中場景取自全台各地,但孕育嘉義農林棒球隊的嘉義市,保留最原汁原味的KANO精神,歡迎影迷、車友們「跟著KANO騎遊嘉義」來到棒球原鄉嘉義市,重溫電影曾經有過的深沈感動。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