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話說自從下定決心要專心玩三鐵後,陸陸續續地把手邊的下坡車、公路車、登山車全部賣掉,入手了市占率很少的Fuji Norcom2.3.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稍稍緬懷一下,陪我飛越不知道多少落差的好朋友。
切入主題。
上武嶺倒也不是第一次了,期間用登山車、下坡車、公路車都完成攻頂過,
隨著去年永不放棄武嶺登高賽中不斷的趕羚羊叫罵聲後,我發誓不要再騎單車上武嶺了,
事隔將近一年,帶著老婆小孩來到清境度假,
在出門度假的前一晚,剛好不小心被我搞壞煞車的腳踏車修好了,順路就牽著上山了,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想說懶得牽下來,就直接出門去玩了,反正放在車頂上也不占空間(其實帶著僥倖可以偷騎一下車的心態),
上到了清靜農場一帶,在專心陪小孩、老婆的前提下,
車子真的是擺著而已,
傍晚吃飽飯,躺在飯店的床上,滑弄著手機,想說看看這邊到武嶺多遠,
不知道是室內的關係還是手機高山症發作,導航顯示我住的地方只要12公里就可以到武嶺了,
不然來去武嶺看看好了!
心中的單車魂又開始蠢蠢欲動,反正那麼近!騎回來老婆大大應該還在睡覺吧!
「老婆,明天早上我去騎一下武嶺喔,很近,早餐前一定回得來!」
就這樣,隔天一早五點,趁著太陽剛剛上昇的時候,穿上跑步鞋(忘記帶卡鞋),上車出發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在彌勒佛的歡送下開始攻頂。
出發時,帶著滿心的歡喜跟激動,隨著經過翠峰後,開始覺得不太對勁,
這個里程牌好像怪怪的,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再看一次導航,居然變成20公里,只好在心中不斷地趕羚羊,
都出來了,哪有折返的道理!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不得說,沿途的風景還是很美的,雖然腳很酸!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來到武嶺下面的鳶峰,時間已經8點了,離餐廳供餐時間只剩一個小時就要結束了,
此時嗑了唯一一條士力架,再次趕路,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我要吃早餐!」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沿途騎上來,氣溫維持在14~15度之間,支撐我騎下去的信念只有一個~吃早餐!
終於在八點半左右攻頂!來到單車神聖地~武嶺!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真的蠻冷的!沿途上來還真的沒看到其他車友,大概是太早了,一直到下山才陸陸續續有人上來,
倒是有不少搭乘觀日公車來看日出的遊客!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來到武嶺,一定要拍照打卡的啊!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不過真的騎三鐵車好像有比較累,但是,這台車最恐怖的不是上山!
而是下山,第一次用全碳板輪長下坡,超級怕燒框的!
天氣冷手指都凍僵沒感覺了,加上路面溼滑,有點玩命的感覺,小朋友不要學!
在不斷地點放及人工ABS輔助煞車的狀況下,我發現我下山的心跳率沿路居然都維持在190~170bpm之間,
爬坡都沒那麼恐怖!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很明顯可以看出來,上山心跳率最喘最喘也頂多160bpm,下山瘋狂飈高!
這一趟清境到武嶺的單車騎乘,真的有點上山拼命,下山玩命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我終究來不及吃早餐!回來又被小唸一下了!還好有小七的關東煮!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心血來潮之三鐵車攻武嶺經驗
這趟來回全程39.5公里,費時3小時19分,根據運動APP顯示,建議回復體力時間為77小時!
果然武嶺不是那麼容易征服的!果然穿卡鞋還是有差!果然我老了!
下次要來挑戰北高跟雙塔,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這也是小弟第一次發文,有點潦草、虎頭蛇尾,還請見諒!感謝各位!

2015-08-08 13:00 發佈
能否請教騎乘不同車種上武陵的疲勞與困難程度?
這個APP的顯示內容不錯~~
求APP的名稱
app的軟體名稱叫"Endomondo"
最後附上連結https://www.endomondo.com/
說實話,第一次上武嶺,我是用一台9000塊的美利達登山車,車齡3個月,憑著一股熱血就上去了,大約9年前,
第二次上武嶺,滿腔下坡車的熱血精神,硬是用下坡車攻上去,大約8年前,
第三次上武嶺,轉換公路車,在關門時間前抵達目的地,去年九月,
第四次上武嶺,改騎三鐵車。
四種車型,我大約分析一下,綜合別人給我的經驗,
用登山車上武嶺,因為齒比的關係,其實很容易上山,只是時間方面視個人體能狀況而定,
只要有基本體能,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用登山車慢慢龜上去,
下坡車光車重就至少18公斤了,純粹騎好玩,重點是下山的時候可以肆無忌憚狂飆,
公路車上武嶺,在去年參加永不放棄武嶺單車賽之前,
我也一直在猶豫,到底要用什麼車參賽,因為我三種車都有,
後來有個老闆給的意見我覺得還不錯,參考一下:
『登山車是一定比較輕鬆,但是你想想,當你把齒比調到最輕鬆的配置後,這個車速是不是跟你下來用牽的差不多,
甚至還要更慢。那還不如騎公路車,至少平路跟下坡你可以拉高你的速度很多。』
的確,公路車就是這樣子,每種車有每種車的特性,抓住他的優勢去發揮就對了,
最後是三鐵車,在今年的環化賽,我也是用三鐵車參加,
平路猛飆,上坡頂多維持不要落後人家,甚至會被不少公路車超越,一直到平地再狂追回去,
總結,登山車可以帶你到任何想去的地方,速度方面可能就別想太多了,
公路車,受限於路況,當長下坡跟路面溼滑時有較高的風險,但是真的是速度快!
三鐵車,看個人心臟承受度了!
不知道這樣回答大大是否滿意,謝謝!
最後,我騎了這麼多車,個人覺得還是登山車最有魅力跟樂趣!可以帶你到任何地方,只要你不趕時間!
黑底橘字的APP是我手錶的連結,叫做Suunto Movescount,
搭配我的Suunto Ambit3,
另一個是Endomondo,也是我用了近三年的軟體,目前用起來最順手的!
說實話,第一次上武嶺...(恕刪)


感謝回覆
聽起來,公路車掛三盤就能兼顧車重與齒比
不過您描述三鐵車比較累
請教原因是?
這Fuji的店 是在台中環中路的嗎~
好棒的一篇分享文!
內容中肯。

難得看到有車友公路車和登山車都有,
也都騎。

家裡的公路車登山車數量將近一比一,
確實是各有樂趣各有擅長。

aaahsu0606 wrote:
說實話,第一次上武嶺,我是用一台9000塊的美利達登山車,車齡3個月,憑著一股熱血就上去了,大約9年前,
第二次上武嶺,滿腔下坡車的熱血精神,硬是用下坡車攻上去,大約8年前,
第三次上武嶺,轉換公路車,在關門時間前抵達目的地,去年九月,
第四次上武嶺,改騎三鐵車。
四種車型,我大約分析一下,綜合別人給我的經驗,
用登山車上武嶺,因為齒比的關係,其實很容易上山,只是時間方面視個人體能狀況而定,
只要有基本體能,幾乎每個人都可以用登山車慢慢龜上去,
下坡車光車重就至少18公斤了,純粹騎好玩,重點是下山的時候可以肆無忌憚狂飆,
公路車上武嶺,在去年參加永不放棄武嶺單車賽之前,
我也一直在猶豫,到底要用什麼車參賽,因為我三種車都有,
後來有個老闆給的意見我覺得還不錯,參考一下:
『登山車是一定比較輕鬆,但是你想想,當你把齒比調到最輕鬆的配置後,這個車速是不是跟你下來用牽的差不多,
甚至還要更慢。那還不如騎公路車,至少平路跟下坡你可以拉高你的速度很多。』
的確,公路車就是這樣子,每種車有每種車的特性,抓住他的優勢去發揮就對了,
最後是三鐵車,在今年的環化賽,我也是用三鐵車參加,
平路猛飆,上坡頂多維持不要落後人家,甚至會被不少公路車超越,一直到平地再狂追回去,
總結,登山車可以帶你到任何想去的地方,速度方面可能就別想太多了,
公路車,受限於路況,當長下坡跟路面溼滑時有較高的風險,但是真的是速度快!
三鐵車,看個人心臟承受度了!
不知道這樣回答大大是否滿意,謝謝!
最後,我騎了這麼多車,個人覺得還是登山車最有魅力跟樂趣!可以帶你到任何地方,只要你不趕時間!
武嶺我也是 公路車 登山車 下坡車 小徑車 都騎上去過
我也覺得登山車最優
來01哈拉的百分之99都不是選手
既然不是選手吃那行飯 就不求快
最主要是 武嶺下坡回來 很陡很危險
公路車真的不建議 碳纖板輪更是加倍危險
經驗告訴我 騎武嶺 用 超輕登山車+粗胎+碟煞 最實用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