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幾乎有三分之一以上時間都是豔陽高照的好氣候,
造就地方鹽業的發展,現在台灣人吃的鹽幾乎都是從國外進口,
鮮少是本地生產,要吃到本地的鹽是不容易,但鹽曾是延平郡王開台以來,
台灣西南部沿海的地方重要經濟產業,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
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原稱為「瀨東場」的井仔腳瓦盤鹽田,
原來設於鳳山縣大林蒲,後遭洪水淹沒,遷移到台南北門這裡,


「平生不識陳近南 ,就稱英雄也枉然」講的正是陳永華的故事,
西元1662陳永華協助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
軍師陳永華認為當時平埔族製鹽技術不佳,所煎出的鹽品質苦澀,
於是改革製鹽方法,在海邊築埕,然後在其上鋪碎瓦片,再引水到鹽池,
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便成了北門鹽史的開端,


北門在道光年間因為鹽業的興起而繁榮,但是198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後,
曾一度禁止鹽專賣而沒落,至1899年台灣總督府恢復鹽專賣又興盛了起來,
但是後期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


鹽與北門到現在還是分不了關係的,連我們今天的起點北門遊客中心,
就是利用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倉庫整建而成,最近這一帶經過重新整建之後,
包括水晶教堂等等造景在內,現在可是很熱門的假日新景點喔,


青蛙變王子的錢來也為早期台鹽鹽工福利社,提供鹽工購買日常用品的場所,
民國90年間台鹽在北門鹽場停止鹽業生產工作,鹽業在北門正式劃下句點,
但託偶像劇來取景的福氣,才能早一步翻身成為新興景點,


鹽在過去的年代是很重要的,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確保戰備物資,
令軍警加強徵收台灣鹽田,台灣總督府在嘉義到台南鹽場設置出張所,
負責鹽稅課徵及鹽產銷工作,北門出張所就是其一,


來北門還要順道來拜拜,就先騎到台17線最不容錯過的的重要景點,
南鯤鯓代天府,是國家二級古蹟,更是全台最古老的五府千歲總廟,
最近正舉辦法會,來自四面方的信眾陣頭雲集,更是倍加熱鬧喔,


南鯤鯓代天府之後,離開台17線要開始今天的鄉間小路探險了,


路上與牛來個不期而遇,在現在的時代這可不是常有的事,
這邊是位於台南市最北端的海濱小村子,雙春,


單車沿急水溪堤防往前行,急水溪溪床的兩岸佈滿玉米田,待在路邊沒太多感覺,
得要居高臨下才能感受到玉米田壯觀的氣勢,


離開河邊的玉米田迷宮,下一站鹽水,先去找個消失的糖廠,岸內糖廠,


「岸內」指的是堤防內的村落,岸內糖廠有一所岸內國小,是我們蓋章地點
原本此處為一小村落,謂之「新岸內」,日治時期,日本為在此建神社,
強迫該村落集體遷村,戰後,台糖為照顧員工,拆神社建「岸內國小」


岸內糖廠建於1903年,由台南富商王雪農設立,1905年日本人接收後,
改為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岸內糖廠曾經繁榮一時,岸內糖廠在1997年停止製糖,
從新營開往糖廠的台糖小火車停駛後,步上關廠的命運,


岸內糖廠古蹟逐漸消失,只剩下老樹和辦公室,糖廠裡邊都是早已人去樓空的建築,
留下殘破不堪的廢墟與滿地雜草,看著看著真的是很令人難過,


武廟是鹽水最有名的廟宇,來鹽水一定要來朝拜關聖帝君,然後再來碗鹽水意麵,
這樣才叫做來過鹽水阿,


鹽水之後是後壁的菁寮無米樂社區,因為公視的「無米樂」節目播出而聲名大噪,
這幾年我也來過好幾回了,


一季望過一季,好壞冬望著好壞冬,靜待收成的到來,就像以前的人抓魚,
這池子沒抓到魚,就換別的池子,總是有會抓到幾隻大魚的時候,
農人是如此期待著......
無米樂、無米樂,心情放輕鬆,不要煩惱太多,這叫做......無米樂


台南後壁無米樂社區,是由菁寮、墨林及後廍三個村落組成,
因為「無米樂」紀錄片讓後壁鄉成為知名的觀光景點,這裡有代表台灣的微笑農民,
以及台灣最好的米,


無米樂,紀錄臺灣的大米倉之一,臺南後壁三個老稻農的勞動與生活,
老街也因為「無米樂」的拍攝,才讓這好似與世隔絕的地方被挖掘出來,
這裡不僅建築物有濃厚的古早味,還有農村濃厚的田園味,


菁寮老街早期是有名的嫁妝街,整條街幾乎都是傳統老舊的建築,也看的出曾經繁華,
現在多了是更多的觀光客,更是有人氣,


後壁車站看過大火車之後去找個小火車,那就來到烏樹林糖廠的五分車車站,


現在到糖廠坐趟五分車,認識一下糖廠歷史、五分車典故與延途風光、景物生態,
都是很有意義的小旅行喔,


台南東山聖賢國小蓋印章,可惜這趟不順路,吃不到東山鴨頭阿,


東山之後是165線道柳營,這一段路今天也有活動喔,


一樣都是橘色衣服,那就跟著跑步一小段終點吧,3K之後到尖山埤水庫風景區,


台南縣柳營鄉旭山村尖山腳下的尖山埤水庫,興建於民國25年,
原是台糖公司新營糖廠的工業水源蓄水庫,經過轉型經營,已成為風景遊樂區,


偏移路線也夠久了,畢竟今天不是來路跑的,導回正軌吧,柳營之後過急水溪,
繼續往下一站前進,新營鐵線橋,


在鐵線社區通往姑爺里之間,有一條長達1.5公里的印度紫檀綠色隧道,
樹齡已有二十年,枝葉繁茂的很有氣勢喔,


往學甲方向的台19號省道旁台灣詩路的入口意象,收錄的詩文為台灣近代詩人之作品,
台灣詩路為台南縣月津文史發展協會發起推動,讓短短180公尺長的「台灣詩路」
成為許多遊客和鐵馬族集聚一個休息站,


學甲之後回到了北門,現在不同我們剛出發的早上,到處是人山人海阿,


最後不落系列今年最終場,台南不落191騎完收工,今年可是紮紮實實的四場不落全拿,
苗栗宜蘭台中到台南,感謝大會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回憶,2014年不落大滿貫完成,
期待明年的2015新不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