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市近來新建觀光景點,首推位於建國路的萬年溪景觀橋,繼竹田之星興建國內最長木構造景觀橋後再規劃第二座自行車橋樑-萬年溪沿岸景觀橋 (勞工公園-萬年公園),未來將可串聯萬年溪步道系統、萬年公園與勞工公園等,成為完整綠帶流域步道系統。

萬年溪沿岸景觀配合流域景觀重建設有自行車道,隨著河岸綠帶越來越漂亮,甚至有外地來的車友專程到此騎車。

早餐還沒吃先到屏東任家涼麵吃早餐,飽餐後再出發沿萬年溪一遊屏東市景點。

任家涼麵位於屏東市信義路與中山路口,就在憲兵隊對面的轉角。這一帶屬於屏東市舊眷村,簡單的內部陳設,只買涼麵一種商品。

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時很多來自四川的空軍部隊先落腳屏東,當時物力維艱來自「天府之國」的四川眷村媽媽為了分攤家計重擔,以易於台灣人接受的涼麵並改進口味原本香辣川味涼麵,從此一賣超過五十年。

跟台南人早餐吃虱目魚粥、菜粽的習慣不太一樣,屏東人早餐會吃肉圓、涼麵、肉粽等在地美味。屏東市任家涼麵也深植屏東人的記憶味蕾。任家涼麵除了必有小黃瓜絲搭配,盛夏時吃來口感清脆爽口。

任家涼麵把麻醬汁區分辣味與原味二種,讓餐客自行選擇喜歡那種口味?麻醬超濃口味略酸,原味約有芝麻醬、醬油、白醋、蒜、麻油還有少許糖。辣味就是加上四川花椒粉,那就很辣了…

大號涼麵份量不少,特有的小黃瓜,芝麻醬汁調味料就放在裡面。

屏東任家涼麵創立於民國48年的屏東老字號,已經有全國五家分店,結合傳統川味與台灣味的小小涼麵生意從屏東紅火到台北,真的很不容易!

萬年溪配合河景觀重建計畫,重建沿線曾聖公祠、忠烈祠、中山公園、朝陽門、千禧公園、將軍之屋等,沿著萬年溪出發就能一一騎訪。

從屏東市建國路轉自由路可見一條白色巨龍騰空飛越萬年溪,這是已興建完工的萬年溪景觀橋。

萬年溪景觀橋於2013年3月18日由縣長曹啟鴻主持橫跨屏東市自由路萬年溪的景觀橋上樑典禮,全長254點7公尺,總經費9千多萬元,景觀橋完工後成為屏東市新地標。

橋體主樑採用矩形鋼骨構造型上覆蓋漸變橋面板及造型頂棚,以弧形跨越萬年溪,夜間還有燈光閃爍,橋樑寬度從3公尺至橋中央最寬的8公尺,將可提供民眾散步休閒及騎自行車。

景觀橋樑串聯萬年公園及勞工公園,規劃設計導入展翅高飛意象,從高空俯看彷若一對舞動雙翅,象徵屏東建設起飛意涵。

景觀橋經過二十一個月的施工已於去年竣工啟用,正面細觀看就像一對白色舞動中的雙翅,晚上搭配夜間燈光裝飾,更顯美感。

啟用當日縣府舉辦,「奔騰起飛、戀戀萬年」熱鬧啟用典禮。

盛況空前的封街演出,吸引不少當地觀眾到此參加。

在地屏東市民一早就迫不及待騎上、走上景觀橋,體驗全新的視野景觀。

景觀橋挑高4.4公尺,路口設有安全限高裝置,任何車輛都必須先確認不會勾到橫槓才能通行。

自由路是屏東市主要道路,有了安全限高裝置景觀車輛就不會勾到橋身確保安全。

沿溪兩側花木扶疏、樹影搖曳,休憩涼亭、伸出溪流的木棧平台,綠竹與各式花草相輝映。整治完成的萬年溪水質清澈,白色景觀橋投映水面也清晰可見。

溪畔建國國小人行步道圍牆採綠色環保色系。

趁著一早沒有很多遊客時先參觀這座南台灣最新的自行車道專用橋。橋身剛好低空越過萬年公園。騎車、散步也要留心高度。

立刻登臨萬年溪景觀橋吧。

二邊引道提供雙向人行以及單車牽引通行。

人、車分離的車道各依路權行走。請注意,自行車建議以牽車步行,要是騎上去或是摔車,風險自負?

仔細的確認外觀,直覺有點像高雄左營蓮池潭自行車專用橋,白天一遊更期待晚上景觀橋的夜景。橋樑寬度從3公尺至橋中央最寬的8公尺,車友或徒步民眾都可以一起欣賞優美的屏東市美景!

慢慢推車而上,高度越來越高,公園綠地呈現眼前。

景觀橋從高空俯看彷若一對舞動雙翅,象徵屏東建設起飛,近看呈現一對「大牛角」造型,設計發想融入在地人文特色,代表最早移居阿猴城(屏東舊稱)的先民駕馭牛車抵達開墾的辛勞,這群最早移居先民又稱「牛車掛」。

橋中央最寬的8公尺,會車散步、休息都很合適。

烈日當空中「大牛角」成為最特別的遮蔭棚頂的設計。

「大牛角」內裝有六彩LED燈,每晚以千變萬化的七彩繽紛光雕秀表演。

站在橋上置高點往下看,此橋串連兩岸的綠地、水岸空間。橋上欣賞貫穿屏東市區的萬年溪沿岸風情,長久來以惡臭聞名被民眾戲稱為「萬年臭」的萬年溪在推動「萬年溪流域整體整治計畫」,經過近五年的努力萬年溪水質及沿岸景觀已煥然一新。

景觀橋下是屏東忠烈祠。

忠烈祠前方整地為大片水泥地,以往忠烈祠是鮮為人知的景點?隨著景觀橋完工後有更多屏東人知道追懷先烈的忠烈祠就在這裡。

橋面自行車道採緩坡設計,沿著坡道下滑就能抵達忠烈祠。

忠烈祠旁邊有好幾棵肯氏南洋杉,搭配日式風情的忠烈祠。

忠烈祠前兩對狛犬,都是從神社原址(中山公園)搬到忠烈祠現址。

牌樓前有一對「石獅子」?這不是石獅子,是日本神社才會有的「狛犬」!

門前二對狛犬不相同,門前狛犬屁股邊沒有花紋,牌樓下的狛犾有花紋。

早晨萬年溪畔有水瀑造景非常吸睛,一定要起個大早特地來參觀。(每日上午7時至8時)


另外在晚間18時至19時也有夜間水瀑造景表演,保証與白天大大不同…

上述兩個時段會啟動水瀑造景表演,車友可以漫騎欣賞沿岸的花草綠樹及柔美的水瀑造景表演!

沿溪畔單車道騎在福德橋旁看到解說牌,這裡是「台灣小提琴之母」李淑德的故居。

這原本應該是個精緻的庭園已經快煙沒在荒草之中,。

玉皇宮旁轉入小巷,整修完成的曾聖公祠,展現建築之美,值得細細品味。

爬上天公廟頂樓,直視座落於市區懷抱中的曾聖公祠,原來古代大戶人家的規模是這樣。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厝群,有前廳、後院、屋簷上的雕花,都顯示祠堂與傳統民居的不同....

慢慢沿小路來到宗聖公祠。

宗聖公祠正門有略帶圓拱形的立面山墻,雄鎮四方二隻雄獅坐鎮,有吉祥意涵的龍鳳呈祥,還有西洋風的女神雕像立體而生動,為全台祠堂中唯一立體雕立面。

雄偉山門後方是曾氏家訓告誡後代子孫勿忘:「守身養志」。

宗聖公祠創建於日治時期,為六堆客家曾姓族人在屏東市所建的祠堂。解說牌上細述當年興建過程與用途。

曾氏宗聖公祠,不但詳實記錄當地移墾先民的共同記憶,更是河洛、客家族群,共同的民俗藝術瑰寶,尤其是建築規模的宏大與裝飾的華麗,在南台灣難得一見。

祠堂上方精緻的剪貼作品。


讓鳥棲息的鳥踏(凸字型),都是別有精緻的彩繪裝飾,光是看外觀馬背就知道這戶是「好野人」(有錢人)



典雅的側門。

「訓蒙講究」出自三字經書中,語意凡剛啟蒙的兒童讀書必須講解義理,考究事貫,並且詳細說明每個字的意思,才能深入了解文章所蘊含的意思。可見曾氏宗聖公祠也曾當成書院來經營。

突兀的變電箱配合牆壁色系「隱藏」不使遊客發現。

涼亭頂端的人偶著西方衣帽,在台灣要見到如此新潮與時尚的祠堂只有在宗聖公祠了。屏東縣政府在2002年,核定曾氏宗聖公祠為縣定古蹟,並投下7千萬元來修護,未來古蹟的維護與利用,將由曾氏宗親籌組宗聖公祠古蹟發展協會來肩負這項重任。

宗祠前院精彩亮麗,後院可看性更高。
客家祠堂正廳屋後方以土填高用石頭為記的「化胎」有如房子的靠背,風水上有安穩的象徵,同時也代表有後,祈求後代萬世昌隆。

離開宗聖公祠重回萬年溪人行步道。路口整齊的人行步磚,清楚的標示行人與自行車可以使用步道。

標示寫的很清楚,來回走一回五公里(十公里)就能消耗200大卡,很生活化的健康小提醒。

過民生自由路口來到「屏東媽祖」。

屏東市中山路有著名「阿猴媽祖」慈鳳宮,屏東市自由路旁也有「屏東天后宮」,二座「媽祖間」共同護佑屏東子民萬代。

屏東市天后宮奉祀的媽祖為杭州天后宮的三聖母。相傳明末鄭成功渡海來台時,有一位王姓部將為求渡海安全,乃祈請杭州天后宮的媽祖護航始安全來台移民。

清順治年間恭迎三聖母進駐阿猴街,民國二年,日人拆除廟宇,直到民國三十七年,由地方賢達發起建廟,始精心設計成富麗堂皇的屏東天后宮。民國六十六年完成三層樓式壯麗宏偉、金碧輝煌的廟貌。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民間重要的宗教信仰活動,屏東市慈鳳宮每年都舉行大型遶境活動祈求國泰民安,發揚媽祖精神護祐大眾。「103年阿猴迓媽祖遶境」活動已是屏東縣重要宗教活動之一。

離開天后宮來到仁愛路,發現屏東教會也好漂亮,彎進去參觀一下。

屏東教會屬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物非常壯觀,有到訪歐洲莊園的感覺。特別是磚紅色哥德式尖塔教堂,真是媲美歐洲的美輪美奐哥德建築。

屏東教會屬基督教長老教會,建立於1871年是屏東最老教會,是屏東市有歷史的宗教聖地。

雄偉教育大樓上方有雕花仿文字的外牆,讓整幢巴洛克式建築霸氣中又不失典雅,後門設有信望愛書房,內部有南部少見的聖經博物館。

直騎來到公園路旁介壽圖書館現已擴大成「旅遊文學館」,館內把旅遊相關書籍集中,有著舒適的閱讀環境。館外高掛著裝置藝術,把指標牌寫成屏東各著名景點並標註距離,讓騎單車的遊客容昜找到想去的景點。

圖書館旁屏東中山公園,二排長列大王椰子樹像衛兵一樣歡迎遊客到訪。

創建於日治時期的中山公園一直是市民休憩好地方,日治明治時期興建屏東境內最大的神社-阿緱神社。
國民政府來台後神社被拆,神社象徵的犾狛被移往忠烈祠「站衛兵」,神社遺址仍存在公園不起眼角落。

中山公園在日治時期稱屏東公園,阿緱神社祭祀征台戰役中陣亡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原址已改建成屏東體育館(場)。

表參道前有座神橋,大氣的寬廣洗石子橋面,可以想見當年的神社有多麼宏偉。

橋頭青銅材質的寶珠也是神社舊址,我去過東港神社、佳冬神社,第一次在屏東境內看到完整神橋殘跡。

湖邊林木青翠,蔚藍晴空下對映出遊好心情。

設計單位刻意拆掉圍牆廣植樹林,悠美噴水池把公園中心變的更有質感。

中山公園去年完成整建後增加幾處新設施,湖畔旁的青少年中心正式開館對外營運,成為縣內文藝工作者使用基地。

內部空間很大也歡迎車友騎累進來喝杯茶或泡咖啡。

坐在湖畔落地窗前可以小憩一番。

青少年中心有公園最好視角,湖畔遠山靜觀人群,這裡就是屏東市中心的中山公園。

離開中山公園沿著清楚標示騎向朝陽門。

中山公園一角有座百年古城門「朝陽門」,原夾存於田徑場與網球場之間的「朝陽門」,經民間團體的努力爭取維護,讓久被遺忘的屏東百年古蹟重現身影。

屏東舊稱阿猴城,原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歷經政權迭替只有建於道光16年的百年古蹟-朝陽門被留存了下來。

朝陽門見證漢人移遷到屏東平原的歷史與日治時期繁華,日本人為修築馬路大肆拆除城門和城牆,只留下現址這座紅磚石塊的城門(東門)。

屏東縣最有規模的體育場為了保存百年古蹟把另一方看台都拆了,才讓朝陽門完整重見天日。這是國內少數古蹟戰勝鋼筯水泥的案例,也是屏東人引以為傲的勝利。

朝陽門洞兩側使用大量土石與卵石砌成,上半部則幾乎都是以紅磚為建材,讓這座城門增添不少氣勢。


城門走道上仍可見門栓(洞),當年城門一關,門拴一拉整個東門就安全了。

可惜清朝建成的阿猴城沒留下太多遺跡,日本人拆的很認真連資料也少,只能由殘存的城門遺跡想像當年南台灣慬次於鳳山舊城門的朝陽門英姿。

回頭望城門額上書寫有「朝陽門」三字。

站在朝陽門下,我想這裡更該是每天朝陽第一次照觸到屏東市的地方。

離開中山公園來到勝利路,昔日原有勝利路眷村都改建成電梯國宅。

勝利路真是有福之地,不起眼的彩券行居然在日前開出威力彩史上第二高獎金。
15.9億一注獨得,據說中獎人只花了一百塊就賺到接近十六億的錢,那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很多人說彩券行門號是屏東市空翔里勝利路「188」號之故,因為勝利路是一條很直的大馬路,加上「發發」為諧音的門牌,彩券行就叫福爾摩沙公益彩券行,「發發」又愛「台灣」,當然「中彩」是早晚的事!

我不是常買彩券的「彩迷」來到「188」,一定要試試自已運氣有沒有向上提升。如果中一億彩金,我想做的事有很多…

轉騎來到勝利新村,這是屏東市最大的眷村。

勝利新村最有看頭的是星光熠熠的「將軍村」,泛指屏東市歷史超過70年的勝利、崇仁兩(官)眷村。

日治時期日軍在此蓋軍官官舍,青島街一帶每幢以檜木建造的平房眷舍,每戶充滿日式風情,且有超大庭園。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為準備「反攻大陸」把日式老房子作為高級軍官的眷舍,最多曾有數十位將軍於此居住,而被稱為將軍村。

目前約有71幢眷舍列為歷史建築被保留,這些庭院裡長有老樹的眷舍,除了一幢為展示眷村文化的「將軍之屋」外,其餘多數被業者承租開設餐廳、咖啡館,特別是青島街雖然商業味濃,不過街上咖啡館還以國旗等為飾,洋溢舊時眷村風情。

讓我們一起走進「將軍之屋」一起同溫那個充滿「竹籬芭」風情的時代。

紅門旁是高大的裝置藝術-「記憶中的副油箱」。上層為戰機副油箱、下層較大是運輸機副油箱。

飛機副油箱是供給戰機續航的利器,當年缺損報廢後變成眷村生活的好幫手-水塔。

眷村必有的防空洞。

進去將軍之屋參觀是不收門票,要記得更換室內拖鞋才不會破壞檜木地板。

屏東早期有不少眷村,眷村最大的特色在於紅磚綠蔭與圍牆、騎走雞犬相聞的小巷中尋找眷村原始風貌,有如走入眷村歷史長廊。

進到將軍屋內有濃濃的檜木香。走廊深處每個房間都有展間。整排房間介紹著歷任將軍、文物、新聞簡報。

走出來客廳就是展示軍機模型特展。屏東北機場以前是F-104維修大本營,南機場是「老母雞」C-119運輸機大本營,當時屏東市的天空常有尖銳的超音速戰鬥機凌空而過,更常常看到慢速機緩緩飛過市區。

情境模型區展示各式各樣的戰鬥機、運輸機的模型,每一架都做得超細緻。

走道上空也有飛機模型…

展示間陳列國軍各級部隊徽章。軍徽是軍隊的象徵,軍事文化的縮影,也是國家命脈軍隊士氣支撐的認同標準。

陸軍官校及下轄各級新訓師臂章。軍隊徽章產生的精神動員效能,來自於部隊成員對徽章代表歷史傳統延續價值與象徵意義的認同。

步兵第127師,這是我曾經效力過的單位。軍隊有不同軍種與兵科,透過徽章可以瞭解軍事文化內涵。

前空軍34中隊就是著名黑蝙蝠中隊,國共對峙期間國軍配合美國中央情報局執行深入中國領空的低空夜間電子偵測任務,當時傷亡慘重也掌握許多台海最新軍事情報。

海軍146艦隊隊徽(成功級)。

海軍168艦隊隊徽(紀德級)。

日式房屋內部改建的廁所,據說「使用」過的將軍超過百位…

這面牆上介紹的是勝利眷村名人(歷任將軍),另一邊牆面上是孫立人將軍的英勇事蹟。

還有昔日陸軍官校學生穿的校服。

竹籬笆風情記憶展示的是一些空軍眷屬捐出昔日眷村民的生活點滴…

體驗區備有復古草綠服,讓遊客穿上回憶戍守國軍最前線的美好時光。

也能穿上「紀律在天上」的帥氣空軍制服過過癮。穿上保國衛民的軍服應該要嚴肅正經的拍張照,我退伍太久了,笑場也不為過…

參觀完展覽後,離開前還能收視「莒光園地」,真是很有軍事風格的景點。

走出將軍之屋戶外庭院,在這裡享受優閒的午後時光。大家有機會來屏東,不妨可以來將軍之屋走走!

屏東市慈鳳宮位於中山路39號,從勝利路騎過去約一分鐘就能抵達。初來乍到慈鳳宮的遊客總會咤異幾乎與廟同樣高度的金爐,証明民間慣稱「阿猴媽祖」的慈鳳宮真是香火鼎盛。

首先看到慈鳳宮的宮牌就高懸在最顯眼的正中央門楣上,宮燈紅樑彩繪處處,展現出至高無上的貴氣。

走進慈鳳宮大殿金碧輝煌,紅色燈海搭配金色裝飾與龍柱,呈現有如皇宮般的雄偉氣派。

廟中共有六塊併列大殿外側的牆壁上,每塊石碑都是慈鳳宮的歷史,更是參觀「阿猴媽祖」必詳覽的真跡。

清代的碑林每塊都是阿猴城的歷史軌跡。

第一塊石碑是乾隆48年由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楊廷樺所立的石碑,內容為嚴禁官吏藉屍詐嚇貪污的惡習。

道光八年(1828年)的林氏姑婆祖碑記。

林氏姑婆祖碑記相當有意思,誰會用「姑婆祖」如此親暱的稱呼媽祖娘娘?
大家都知道媽祖本姓林,阿猴城林姓宗族為了能夠維持媽祖祭典而捐田產資金給慈鳳宮,然是牽親帶故直稱媽祖為姑婆祖,這是全台媽祖廟的首例吧?

義祠亭碑記的解說。

義祠亭碑記真跡,碑文記載同治年間戴潮春之亂波及阿公店一帶,前任鳳山知縣羅憲章命令港東里港西里各庄備戰出擊,繼任的張傳敬上奏清廷賜匾並建立義亭祠祭祀此次犧牲的義民,並購田產以租金收入做為祭祀之用。

慈鳳宮1983年遭遇火災,百年經營毀於一旦,正殿裡的龍柱是少數大火過後倖存的古物。

在禮拜媽祖後別忘乞求一份香火或平安符帶回家就能獲得媽祖神靈的加持。

永福路緊鄰逢甲路一帶是屏東市最熱鬧繁華的地方,短短永福路有銀行、百貨公司還有屏東警分局。永福路更是學生購物、逛街最方便的地方。

與慈鳳宮遙遙相對是聖帝廟座落於永福路上。屏東聖帝廟建於乾隆45年,為屏東少見百年以上的古廟,廟名下方寫著「阿猴武財神」,遊客如果沒有問當地人,還真不曉得它就是有名的「阿猴武廟」。

為了避免遊客路過錯過門口設有解說牌。

百年名廟廟名匾來頭不小,是前監察院院長、書法名家于右任所題。

廟門前有關聖帝君銅像其忠義與勇武的形象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老爺,聖帝君等,又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位階,此為民間尊稱關聖帝君的由來。

關聖帝君英雄忠烈事跡深植民心,廟內「忠義千秋」、「丹心千古」匾額都是信徒敬獻。台灣首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更是關聖帝君的忠實信眾。

主殿空間雖然不大,擺設素樸典雅,雖是小廟格局,卻有大廟風範。

三國演義中關公騎赤免馬「過五關、斬六將」的傳說從小已聽太多,廟牆上大大「忠孝、節義」再次訴說關公英勇忠貞的傳奇故事。


為了保護武廟內石碑使用透明罩密封,廟方保護文物真是用心。

回家略事休息過後,晚上再次出門欣賞萬年溪景觀橋迷人立體光雕秀展演。

夜間萬年溪畔也有水瀑造景非常吸睛,晚間18時至19時啟動夜間水瀑,大家可以漫步欣賞沿岸的花草綠樹及柔美的水瀑造景!!

時間一到沒有絢麗倒數計時,當LED燈全關,立體光雕秀立刻展演,是由608顆全彩LED光點燈及8組全彩投光燈表演。

投光燈明滅變色有幾十種光彩組合,上方「大牛角」有四種顏色:紫色、紅色、藍色、粉色。

瞬間變化成白色。

從不同角度都能拍出不一樣的感覺…


細看橋底暗裝著七彩霓紅燈。

為節約電源光雕秀每晚18點起至22點止,整點展演從10分鐘,以千變萬化的七彩繽紛光雕秀,迎接到訪屏東的遊客。

靜謐悠然的屏東市騎遊從品嚐涼麵滿足味蕾後出發,雄偉景觀橋讓人一見傾心、穿越阿猴城門、騎過中山公園、謁見浴火重生的阿猴媽祖與武廟,在溫暖的南國豔陽下,放鬆身心享受這段暢然快意的屏東市區單車小旅行…
全完文…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