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說到日本騎單車真是一種享受,尤其是如果能帶著自己的愛車闖蕩日本,那就更棒了。於是便開始了我們騎車騎到日本去的計畫。
前題:我們一行人的日語連五十音都念不透了......
不過從網路諸多前輩的文章中得到相當多的資訊與方法,如單車運送、打包材料與方式、重量尺寸限制、上日本JR的限制、新幹線、上其它鐵道業者的列車、月台轉換時間控制、如何通行有料道路、住宿時單車停放、路邊停放安全性、上公車的限制、回程打包...等等的問題。
但是當假設各種問題的處理與排除時,其實有很多細節的眉眉角角找不到資料,而必須自己想辦法克服。找起資料來,頗令人頭痛的。雖然有著一堆的未知數,但我們一行人還是決定衝了。
天數:6天
總里程數:約300公里
主要城市景點:
千葉縣小湊鐵道、isumi鐵道、鬼怒川溫泉、龍王峡、日塩紅葉道路、仙台市、輕井澤、東京市
單車備品:內胎、可摺外胎、煞車線、煞車皮、補胎用品、鍊條快拆、備用螺絲
好了,廢話不多說,且看如何開始一關一關的過吧!!
行前準備
要將單車上飛機托運,必須先查好各家航空公司的規定。有的有尺寸限制,有的僅重量限制,有的兩種都有限制。更有的還需另付托運費(樂桃)。算來算去不管是廉價航空還是一般航空公司,都有其優缺點該取捨。最後我們選定了華航,因為重量只要控制在20公斤以下便可免費當托運行李上機,尺寸則沒特別限制。但在回程時,日本精實(龜毛)的作風,還讓我們一夥人捏了一把冷汗....(後述)。既然是要輪行,那就要帶個攜車袋。然而上飛機托運則需紙箱包裝比較保險,所以我們把它二合一...
龍頭要拆下之前,建議先用蠟筆或麥克筆做記號,等要裝上時便可快速定位。


將後貨架拆下包好並用束帶固定於車身

最後再用拆開2咖大紙箱,並圍住車子一圈

拉好攜車袋,並用行李打包帶束緊實。打包後尺寸最大的一台是 135x75x20cm

這台是彎把的龍頭放法。單車上飛機托運必須把輪胎的氣放掉,注意不要放光光,要保留一些胎壓以免輪框壓傷內外胎。為避免用隨車的打氣筒打到手斷掉,所以我們還是放入大支落地型的打氣筒。

這台是16吋的車架(登山車),所以椅墊降到最低即可,不需拆下。但若是公路車52cm或登山車17吋以上,則須把坐管及墊抽出。因這台是碟煞的混種公路車,為避免碟盤擠壓變形,所以還把水壺架拆下。順便把備用品如碼表及LED燈的水銀電池、煞車片、煞車線、內外胎、螺絲、工具包、瑞士刀、安全帽...一起放入

雖然此行日本的天氣預報是 0度~20度 左右,但我們的行李還是很精簡,就這樣一人一個背包。裡面包含著3天份的車衣褲、排汗內衣、防風衣褲、羽絨衣、相機、零食、醫藥用品、平板、手機、備用鋰電喔

DAY1-出發囉
我們從台中出發,由於一次有5個人,所以採用機場接送包車的方式,還蠻划算的。


事先已在網路預登機(華航為起飛前24hr~1.5hr),而單車是超大行李托運,華航特別開一櫃讓我們辦理。




辦理時是在一般托運櫃檯,托運後看到單車們被送到超大件行李過X光。


順便辦理快速通關,這樣在出關跟回國後的入關硬是比人快好幾倍。

今天的華航姍姍來遲,都到了預訂起飛時刻了,飛機此時才到。


唉!整個行程抵累了快2個小時,只好搬出B計畫跟C計畫了
為爭取時間,機上先填好日本國的入境卡跟行李申報表

到著成田空港第二航廈後,還要走長長一段路。我們快馬加鞭衝衝衝,不用15分鐘便出關了,但......我們托運的單車竟是等到最後才由另一個門口送出來。前面所做的衝衝衝,都沒用啦。

領到鐵馬後,還是趕緊衝到JR綠色窗口換PASS跟領取訂位車票
偏偏這位老兄....在作業上有些不熟,跟他阿一阿烏揮半天才弄好我之前在網路預訂的車位。


原本給他先前預訂好的序號,但他竟然回我們屆時再到該車站的窗口去換即可。幸好有秀給他看整段預訂的文字,他才搞清楚信用卡預約的規則。

JR東日本,可以用信用卡註冊會員(免費),然後預定一些需指定席的列車。這些事都可以在台灣就預先規畫做好。到時後換取JR EAST PASS時,便可一起換取預定的車票(免費)。但規定最晚是要搭乘前一天取票喔,不然會由信用卡扣錢。所以我們一定要趕在營業時間內取到票,不然就OOXX了。
終於趕上C計畫的電車,我們的阿胖,是這次攜帶做多行李的。帶了一整組單眼來練身體。


在千葉車站換月台轉車,沒座位。日本普通電車都很寬敞,所以車子打包好立起來扶著,就算再擁擠還是可以上。

終於到達目的地!千葉縣市原市五井駅,此刻已經東京時間晚上10:30了,還得趕緊組車、整理包裝材、寄送物品、整理行李、旅館報到。

這時,我們便提議先合力組好一台車,由一人先到旅館報到後再回來收拾。偏偏可能輪胎放完氣後因為搬運的重壓,導致內外胎被輪框壓傷,所以當充氣充飽後竟然碰碰兩聲內外胎全爆。把大家差點嚇傻了....幸好有帶備品來。

對於我們一行人共10咖紙箱跟打包材,以及大支的打氣筒到底該如何處理,著實也想了好幾個方案。
1.寄放機場,那寄物費少說也得500~800日幣/天,而且在機場的時間必定會拖延更久。
2.紙箱丟棄,最後一天再跟超商或超市要,或者到車店購買或索取。但考量一次五台車,而且買也不便宜,萬一買不到也麻煩。
3.寄放在旅館,但因行程計畫的關係,最後一天的旅館跟第一天沒辦法相同,所以還是不行。
4.宅配!看來這是個不錯的方法。
日本的宅配很發達(但台灣便利商店的店到店更方便),有專門機場宅配。且可以指定到達日期時間,這樣不但省了寄放紙箱的費用,而且可以讓我們在回程時直接到機場領取再進行精緻打包。寄送的公司有黑貓宅配(7-11,family)、郵便局宅配(lawson日本分布最多)等等...。
我們將紙箱跟一些哩哩叩叩的東西裝成一箱,先到lawson要辦理機場宅配,但店員卻搞不清楚一直說沒機場宅配這項服務。
所以只好轉而跑到 7-11寄黑貓,但是紙箱的三邊總合不巧超過160cm多一點(黑貓宅配最大尺寸限制在長寬高160cm)。所以托運不成後又回來lawson。同家店我們再進去問了第二次,這次我們直接拿托運單的樣本給店員看,店員才搞清楚有機場宅配。

狀況的事並沒有停止,有台車子前輪花鼓的培林竟然因托運而被擠壓掉出來!以前又沒處理過這種狀況,此時此刻該如何是好阿阿阿阿......
只好找塊石頭沿著培林四週慢慢敲入,卻無動於衷。而平放在地上,用力壓另一側也不行。最後終於想到利用前叉跟快拆的夾力慢慢推入...好里加在終於搞定。就這樣弄到半夜1:00才弄好。終於可以好好睡搞搞了....


DAY2-千葉縣小湊鐵道-isumi鐵道-大原-東京-新宿-鬼怒川溫泉
一透早太陽還沒露臉我們就準備好出發囉


小湊鐵道不是JR的鐵道 JR EAST PASS 不能用,所以必須自費買票。


這台列車是2節的小火車

日本也有少部分列車可以人隨車,但班次很少。這次我們事先已在台灣打電話給車站預訂了。可能是一大早又假日的關係,整列車只有我們一行人。



【飯給駅】今天騎乘的起點- 半木造半鐵皮,還有提早的聖誕燈飾佈置


特殊造型的隧道


這裡是鄉間小路,路面的裂縫填得相當平整。


隨處可見的日式洋房






【上總中野駅】是小湊鐵道跟isumi鐵道兩家公司的起迄點。

原本以為鄉下不好補給飲料,沒想到像這樣的自動販賣機非常多。而且冷熱都有!

前方有路口,只有地上的字提醒,沒有閃燈或紅綠燈。


剛好路邊看到一家大超市,午餐就在此解決囉


isumi鐵道的一處平交道
這裡是今天的目的地之一,聽說是目前日本鐵道迷很夯的一處景點,可惜田不綠、天不藍、我跑太慢,所以照片不好看!

人行道兼單車道,幾乎與汽車車道同寬




【大原駅】今日的騎單車的終站

打包後準備上特急列車往東京轉車


到達東京車站轉中央線往新宿
在東京車站轉車其實是最辛苦的,因為要扛著全部約20kg的背包跟單車走一大段路


搭中央線往新宿的電車,還好不是上下班時間不算擁擠

在新宿搭乘JR鬼怒川號往鬼怒川溫泉,本列車是全車指定席



這台列車,又幾乎沒啥乘客,有可能是非假日了吧(星期日晚上)

【鬼怒川溫泉駅】今日行程的終點



吃了2天的冷食,此時此刻吃碗熱騰騰日本的泡麵,竟感覺是如此的人間美味啊。

DAY3-鬼怒川溫泉-上三依溫泉口駅-日塩紅葉道路-鬼怒川
今天因為要爬高山算是這次行程的重頭戲,雖然高度跟坡度不及台灣的武嶺,但是在可能會遇到下雪的情況下仍具有相當的挑戰。我們在台灣冬天爬武嶺,頂多短車衣褲加個袖套跟腿套就足夠了。但在這裡爬升時,仍須把防風保暖衣褲套上。而且也必須自己慢慢滑下坡,尤其必須考量失溫的風險。不過也有些失算,僅帶一般半截手套加手術用手套防水是不夠的。尤其在下坡時雙手被凍得又刺又麻又痛,幸好採取的一些防寒措施有效,才沒僵掉。
日本的早餐份量都非常的多,這樣一個三角飯糰就比台灣的7-11三角飯糰還大。一次吃2個,準備體力好爬山。

匆匆嗑完早餐就趕搭這列火車輪行,前往今日的單車路線起點準備爬山。

單車快速裝入攜車袋後,一上車發現整列火車又是我們包了

列車沿途風景




【上三依塩原溫泉口駅】今日單車路線起點,一下車就被它的美景給吸住了,久久不能離開。


騎到隧道時,原本擔心會車跟安全的問題,不過貨車要超車時仍然會讓半個以上的車寬
(話雖如此,但其實我們在東京市騎的時候,也有遇到逼車的情形。)




高山高麗菜,人人愛。


總長約30km的紅葉道路起點


整條道路幾乎都是紅葉,不過氣溫很低是蠻大的挑戰!




過了一彎又一彎,為了欣賞美景還是拼了。


山頭冒出陣陣白霧,空氣裡有濃濃的硫磺味。


還有自助式的溫泉泡湯。


已經接近中午了,剛好有家拉麵店。當然要進來好好吃個飽,沏壺茶品味一下。




此時聽到窗外劈哩啪啦的,居然下起雨來了。


等雨勢緩和後,改下起雪來了。有沒那麼幸運啊!老闆娘說這是今年的初雪。

跟拉麵店老闆娘要了幾個塑膠袋,包成防雪裝。

前方是料金所,腳踏車的收過路費 日幣50元


越往山上爬,路邊越有積雪。但紅葉就越來越少。



爬完這段10%就達最高點了。

來罐熱奶茶,暖暖手腳。

山上氣候真是瞬息萬變,雪終於停了,而太陽公公露臉了。






雖說上天是公平的,爬了多少坡就會還你多少下坡。而在接下來都是下坡,其實比上坡更辛苦。


我們都是700x23c的細胎,只能一路按煞車按到平地。事前知道會有長下坡,所以我們都改裝V煞不然就碟煞。不過有一台把V夾鎖在車架的螺絲,竟不知啥時掉了,幸好及時發現並鎖上備用螺絲。不然下坡可能就bye-bye了…
下坡一段路後,實在太凍了。用現有的材料,趕緊在手把處綁上攜車袋附的飛輪泡棉當盾牌擋風,不然手都沒知覺了。上管處裝的是特別手工縫製的手機車架,可以固定超大的7吋手機。這樣要查google map跟紀錄GPS軌跡才方便。

因下午四點半就天黑了,為了趕在天黑前到達平地,不得已只好放棄照相,美景只能留在腦海裡!也抄了一點點近路,走有料道路回飯店。單車是日幣20元

此刻的晚餐,特別好吃


DAY4 【仙台】
DAY5 【輕井澤】
DAY6 【東京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