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羅東是宜蘭地區最繁華的一個小鎮,羅東鎮上的景點可是多不勝數,
但今天來到羅東這裡,卻是那都不去,就只到羅東高商為止,
這邊是我們一大票人今天的起點,目標呢就只有騎腳踏車,
第二屆的雙武爭鋒,雖然今天天候欠佳,但準備好就要出發了,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中山路的東西向是台7丙線的一部份,西向通往冬山鄉的廣興地區,
經廣興大橋進入三星鄉,是我們必經的路線,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三星最迷人的莫過於農村風情畫,肥沃的三星平原,農產豐饒、景色怡人,
一進入三星鄉,映入眼前的就是寧靜的田園風光,這才是三星鄉珍貴的寶藏,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引近蘭陽溪上游之水,天送埤擁有三星鄉內絕佳地理位置,
造就一個適合三星蔥生長的好地方,天送埤原本有一座埤塘,
只是當年日據時代為興建發電廠,將埤塘內的水排入安農溪,
因此現今已不復見天送埤,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騎遇天送埤,下一站幸福
天送埤也是林業鐵道必經之處,日治時期興建的天送埤車站,至今仍原址保留,
本為太平山伐木而建造,後經偶像據加持後,一直紅到現在,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騎著腳踏車橫跨了蘭陽溪,泰雅大橋是連接天送埤與崙埤之間的橋樑,
由此之後正式踏上台7北橫公路,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繼續沿著台7線前進,到達位於宜蘭縣大同鄉松蘿村的松蘿部落,
松蘿遍佈的大同鄉境,是泰雅族人傳統的生活領地,
這正是進入台七第一個泰雅族的部落,村中有一條極負盛名的松蘿國家步道,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台七線大同鄉的深山中散佈多個泰雅部落,這裡是英士泰雅部落,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我們的台七線北橫之旅只到這裡為止,因為北橫要右轉繼續爬山到桃園,
而我們的目標是直走的台七甲,別名中橫宜蘭支線,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海拔420公尺的棲蘭森林遊樂區,是前往太平山和梨山的必經之路,
面向蘭陽溪的絕佳視野,附和著地理好風水之說,
這裡的蔣公行館可是我每來必到的休息之處,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棲蘭國家森林遊樂區著名的森林浴步道,蔣公行館為出發點可從左側出發,
右側返回,沿途大多林木參天,繞一圈一小時,今天還得趕路,小逛一下就好,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棲蘭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後,左去太平山右往武陵農場,我們要往右,
太平山阿,以後有機會再去吧,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在這種陰雨綿綿的天氣騎車...實在不適一件好差事,
何況是在這種山路,當路邊看到雜貨店時就像看到救星,
不囉嗦,先來碗泡麵吃吧,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高麗菜田與泰雅族的射日神話雕像,這邊是平常少見的原鄉風情,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四季村位於四重溪與蘭陽溪的會合處,也是為中橫公路宜蘭支線的必經地,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四季村分有上、下兩個部落與一處四季平台,
壯觀的高麗菜田是四季平台蔬菜專業區,四季村農耕的主要集散地,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宜蘭縣大同鄉南山村,位於中橫公路台七甲線30公里處,
再看一眼蘭陽溪,南山部落是蘭陽溪沿岸泰雅族部落中最上游的部落,
此去之後就再也看不到路旁的蘭陽溪谷了,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南山部落更是中橫公路宜蘭支線最大的部落,連商店街都有,
在這邊拿到大會給的便當,這感覺就好像是吃了仙丹一樣,
體力轉眼之間又恢復了不少,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日治時稱南山部落為「Pyanan」,漢譯為「埤亞南」,
興建中橫公路宜蘭支線時,時任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先生賜名為「南山」
在中部橫貫公路開發後,開始種植高冷蔬菜至今,為目前該地重要經濟來源,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細雨雲霧中行車爬升20幾公里,來到台中市與宜蘭縣之交界點,
位於大同鄉南山村的最上端,蘭陽溪的源頭海拔1948公尺思源啞口,
真的是有操到,全身是濕了又乾,乾了又濕,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石碑由「沂水劉孝推撰 東海丁治磐書 台灣公路局東西橫貫公路
工程總處四季工程處建立」
目前此石碑立於思源啞口宜蘭縣界處的一紅色涼亭內,
也見證了昔日東西橫貫公路開發的艱辛。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前方台中天氣晴,不愧為太陽餅的發源地,
雖然此地是棲蘭森林生態系的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範圍,
離太陽餅還遠的很.....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雪霸國家公園的重要遊憩據點,海拔1750公尺~2200公尺的武陵農場,
總算可以進去裡面洗澡放飯然後睡到飽,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場區位於深山的武陵農場,是雪山山脈所圍繞而成的狹長形山谷,
七家灣溪穿流其中,櫻花鉤吻鮭是武陵最具稀有性的生態旅遊資源,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民國52年,蔣經國先生來到武陵農墾區視察,並將這裡命名為武陵農場,
武陵農場一年四季景象迴異,清新的空氣,在武陵農場恍若身在世外桃源,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這邊有北谷農業景觀區、原野遊憩及高山植物生態園區.....
認真逛一天都不夠武陵農場在群山屏障下,隨著月份的更迭,
花況展露不同的風采,只可惜還得要趕路,不能待太久,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出發繼續朝向台7甲後半段前進,今天好消息是天氣晴,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連結雪山山脈雪山主峰與大霸尖山的稜脈,是所謂雪山聖稜線,
從雪山主峰到雪山北峰之間的稜脊,更在3,580公尺上,
武陵農場已經是底下好小的一個建築了,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買個柿子吧,中橫公路宜蘭支線沿線,正是水果盛產時節,
沿山谷闢建的果園是這邊言可見的風景,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位於梨山至武陵農場間,環山聚落處雪山發源的的七家灣溪交會於附近,
屬小規模的泰雅族聚落,部落周圍遍佈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岳,
是難得一見的山谷部落,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一個位於台中市和平區最東邊的部落,也是台中最遙遠的部落,
難得到這邊,別偷懶了,下去走走吧,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部落裡的教堂雄偉壯觀,在公路上就可以望見他靜靜的守護這個部落,
虔誠的信仰是維繫部落情感的重要因素,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教堂不時傳出悠揚的詩歌,在這環山之中聽起來,更覺得是天籟,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泰雅族原鄉,景致靜謐清新,令人讚嘆,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離開這被群山包圍著的谷地,要趕點路了,一路直到清泉橋,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前方大人馬扛車過陣,原來前方崩塌落石,那就扛起腳踏車,
慢慢地走過去吧,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落石封路影響大堵車,大家都不能動彈了,難得在此遇到,
留個照片作紀念吧,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路旁盡是台中市和平區梨山村大甲溪流域,已經看的到德基水庫,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北起宜蘭縣大同鄉棲蘭百韜橋,南至台中市和平區梨山,
屬於中部橫貫公路宜蘭支線,全長為73.753公里,總算是完成了,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梨山賓館位於台8線中橫公路海拔1935處,是梨山地區的中心位置,
更是當地指標建築,古色古香的外觀已成為中橫的地標,
也是台灣最高的宮殿旅館,民國48年受已故總統蔣中正之命開始興建,
於54年落成,為當地最早興建的旅館,
也是早年蔣公巡視台灣時居住與接待國外賓客的主要行館之一,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梨山賓館位於海拔1935公尺,和台北圓山、高雄圓山,並列台灣三大宮殿旅館,
歇業十三年,重新出發的梨山賓館,保留古色古香的中國宮殿旅館樣貌,風采依舊,
紅屋頂、白階梯、金石獅,都是梨山賓館的招牌,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地處中央山脈,海拔約2000公尺的梨山,是中橫東西二段與宜蘭支線的交會點,
一躍而為台灣中部開發最早也最負盛名的高山風景區,
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榮民,梨山也是一個多種族群雜居的聚落,
附帶一提,我們四個都是平地人,衣服是借來的,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風光明媚的梨山風景區,有淳厚的風土民情、還有鮮美多汁的水果,
剛剛買好了水果放背包,之後來這邊吃飽這頓飯再出發,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走過台七甲這段美麗的路段,離開梨山之後正式踏上了台八線,
也正是所謂的中橫公路,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全名東西橫貫公路或中部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所經的地形相當多樣化,
中橫公路貫穿分隔台灣東岸與西岸的中央山脈,但地質非常不穩,極易落石坍方,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中橫公路西邊經過梨山之後一路爬高,我們目標是大禹嶺,
梨山已經是對岸的一個小不點了,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秋末冬初,正是甜柿、蜜蘋果和雪梨等溫帶水果成熟的季節,
這些原產於溫帶的水果,在台灣中橫山區也有栽種,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橫貫台灣中部的中橫公路,不僅是一條鬼斧神工的景觀道路,
更是一條豐盈的水果公路,路邊觀光果園處處,買杯飲料喝了再上,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合歡隧道之後就是舊名合歡埡口大禹嶺,海拔約2500~2600公尺,
因地形為分水嶺,大禹嶺以東至太魯閣稱主線東段,中橫往花蓮去,
大禹嶺以西往台14甲線上武嶺是我們要去的天堂路,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位於中橫公路前往合歡山和梨山樞紐位置的「大禹嶺」
熱鬧的商家和高冷蔬果攤販全部不見了,
原本有條商店街,但都已被拆除殆盡,實在有點可惜,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傳說落鷹山莊前方的坡道有隻老鷹銜著紅豆種子落腳此處歇息,
而將紅豆種子遺落在地上,使之長成為今日所見的紅豆林,此地又稱「紅豆坡」
山莊早已歇息,如今只剩下此山莊的名稱「落鷹」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合歡山管理站位於大禹嶺與小風口之間,地點奇佳,固然便成了觀賞雲海、
日出及星象的絕佳地點,裡面也有賣熱食,所以也是吃飽飯的好地點,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從合歡山管理站繼向小風口前行,此段公路地形曲折,又稱天堂路,
挺折磨人的,撐著鐵掉大腿來到這邊,都不知眼前的美景該怎樣欣賞,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累了.....牽車步行也是一種美德,反正前方僅只一條路,
散散步看看風景也不錯,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底下是萬丈深坑,前頭是霧封奇萊,如此美景親身前來實在可惜,
但更可惜的是我這孱弱的腳力,雙腿麻木只能步行,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下石門山後,再往前至33k處,右邊金字塔形狀的山峰為合歡尖山,
合歡尖山腳下的紅色屋頂建築物則為合歡山莊,在這稍作喘息之後,
為了最後一點面子,不走了,騎上武嶺,完賽,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海拔3275公尺的武嶺是公路之巔,前往武嶺的道路有三方向,
分傳統的埔里西進,花蓮東進與我們這次的北進,起點宜蘭終至武嶺,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總算是又完成一次的里程碑,
更要謝謝大會一路在後方支持,要不然憑我一個人的話,
根本沒這膽子孤身上陣挑戰這種經典山路,那就先下山吧,
該是下山去找點好吃好喝的來犒賞一下自己了,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 北進武嶺,雙武爭鋒,
2013-10-21 10:2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2013
頭香!
jameslee599 wrote:
羅東是宜蘭地區最繁華...(恕刪)

raytu168 wrote:
頭香!...(恕刪)


哈哈……很謝謝您不嫌棄,感恩哦。
真是詳細的敘述~~

讚啦!! 大大眼中的挑戰好像很輕鬆自如~~邊走邊拍照!!

jameslee599 wrote:
羅東是宜蘭地區最繁華...(恕刪)


大哥!為什麼那些妹都肯跟你合照呢?

我也有參加,這是我第一次走中橫宜蘭支線
不過你的遊記幫了我不少
很多地點的歷史及由來敘述的很詳盡
長了不少知識,真是謝謝妳了
jameslee599 wrote:
羅東是宜蘭地區最繁華...(恕刪)

望塵莫及...open醬大好驚人的毅力, 下雨天天氣可能我就直接放棄了, 沒想到open醬可以臉不紅氣不喘騎到武嶺, 一路上還可以氣定神閒跟正妹拍照, 真不愧是小摺界的第一勇腳...
這一定要加分的啦~

jessehdj wrote:
真是詳細的敘述~~讚...(恕刪)


報告大大,這些路線都是山路綿延不斷,
一點都不可能輕鬆,沿途拍照只是小的休息手法,
沒這樣做的話我早就支撐不下去了,
謝謝您的留言回文,感恩。
哈囉~open將大

我是穿sky車衣的車友,這次終於看到你的盧山真面目了!

每當看到你的遊記,讓人輕鬆,感覺賽事好像沒那麼困難

但騎過發覺,連續二天真的不容易

這次雙武辨得不錯,可惜的是我以為獎牌是二塊 (跟去年一樣)

少了點爽度的感覺~

DELGADO wrote:
大哥!為什麼那些妹都...(恕刪)


哈哈……因為小的腿力一直練不好,所以只好往別處發展,
改練習厚著臉皮要拍照,被您發現了,

dinny6150 wrote:
哈囉~open將大
...(恕刪)


去年兩天雙武組也是一塊獎牌喔!

open將大大明年要連三嗎??哈哈!!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