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時間一久還是被淋得溼答答,雨水打到眼球變紅(血絲)的像兔子,回到家還得趕緊把單車沖洗乾
淨上油,還真是有累到了。
昨天(24日)原本與車友相約騎到彰化跑一下139線道,奈何到了南屯區下起大雨,只好打道回府。
事後與車友研議後不要騎上山(午後雷雨來得快),就到大肚山附近跑一跑,順便去海邊吹海風;星
期天的清晨難得好天氣,就從家中附近的綠園道出發,爬上大肚山台地到龍井區「瑞井社區」、「
陳三綱古厝」、「龍井堤防」,再到梧棲區「台中港」。
:
晴空萬里,與車友相約在綠園道,就往大肚山台地出發。

「瑞井社區」位於台中市龍井區大肚山台地上,在台灣大道(台12線)、特三號附近。

進到古樸的瑞井社區道路變得狹小些,兩旁皆是平房的磚式建築。

走進曲折蜿蜒的小巷弄內,處處可見台灣古早的建物三合院建築與土埆厝。


舊時的傳統農村生活,阿嬤的灶腳(廚房)。

一位在地阿伯拿著長梯要爬上屋頂檢修瓦片,交談之間方知連日下雨後屋內漏水。

古厝非常特別的『彈孔紀念區』;導覽文中提到台灣在日治時期,被盟軍轟炸後留下的彈痕。

手指挖了磚塊裡面是空心的。

1944年期間美軍轟炸中部軍事設施,老爸當時還是小學生,也曾聽老爸提過,當時的台灣人經常
跑到防空洞避難。

用磁磚轉印(燒)的老照片黏貼紅磚牆上;煙投(英俊)少年兄(男)、流金歲月(女)。

路旁微妙微俏的創作,刻劃出早期台灣農村一般所飼養的家畜。


扛起單車往下走-瑞井登山步道。




走著走著,手腳發癢有小黑蚊,車友正忙著擦防蚊液。


再沿著又長又陡的階梯往上牽,結束瑞井社區行程,再往下一個目的地出發。

藍天白雲難得好天氣,騎在華山路上,遠方的海線城鎮清晰可見,真是漂亮。



「陳三綱古厝」位於龍井區龍東里三角街前;為一座古式三合院,紅磚瓦房隱末於巷弄中,此為陳家
的古厝,目前保存完好,陳氏子孫為當地的望族,世代興盛,家道興隆,故以陳三綱堂出名。


兩進之三合院,左右雙護龍,以磚造為主,間用土埆,空間甚大,除正門外,左右護龍尚有側門進出。
由於年久失修,日據時期曾大加整建,故兩廂屋頂改舖日式灰瓦,正廳亦改舖洋式紅瓦,牆面之閩南古磚亦多為紅磚取代,頗損舊觀。


嘉慶、道光間由漳籍移民陳文義開基,其三子宗最、宗養、宗結經營法,家道日隆,陳宅遂以
「三綱堂」揚名鄉里。陳氏子孫多在外發展,有鄉長、縣議員、議長、醫學博士等名紳,仍是地方
望族。



陳三綱古厝為古蹟,但是依然有人居住在此,旁邊四處仍為居民居住之地,勿大聲喧嘩。



續行一公里爬上「龍井堤防自行車道」一路往北騎,寬廣的海面,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的大海讓人心曠神怡。



烈日下,辛勤的漁家正維修著賴以維生的捕魚器具。


挺直壯觀的台中火力發電廠彩繪大煙囪(煙囪高250公尺)。
台中火力發電廠,是以煤炭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燃煤火力發電廠,於1986年興建。

上回到訪只到火力發電廠大煙囪就折返,這次再往裡騎到發電廠的另一邊瞧瞧。
貪圖方便不想繞一大圈,就牽到作業涵管橋上再前行;騎在寬敞的工業區道路上...無樹蔭好熱。



火力發電是以煤炭為燃料,要引進更多海水來帶走機組產生的熱量;看上去有點恐怖很多漩渦。


騎在人行道上,路面有裂縫,讓人想到最近的五楊高架新聞。

遠望彼岸的是彰化縣伸港鄉。

續行,北提有開放給釣友進入釣魚。


雖有開放釣友釣魚,但站在消波塊(俗稱肉粽串)上垂釣很危險啊...



停在台中港外海的輪船。


海堤上另一個視野角度,遠觀彩繪大煙囪景緻真漂亮。



美麗的海岸讓人流連忘返,如果傍晚來到這邊應該更漂亮。

台中港北提開放進入,有空不妨帶全家到此一遊景色相當宜人。


在返家的途中經過台中港區內,日正當中海水正藍。




火力、風力雙管齊下來發電,不要核電就好。

中午已經飢腸轆轆了,在小七略作休息先飽餐一頓後,再由沙鹿區返家結束今日的行程。

:
今天天氣無風太陽又大,倆個大男人帶了一罐防曬噴劑猛噴,還是被曬得皮膚紅通通。
一路輕鬆自在逍遙遊,總里程約75公里;簡略記述提供給車友們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