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用力騎大大對故鄉的熱愛,小弟也愛我們的故鄉台南,也期許自己有一天可以寫完台南的每一個鄉鎮(即使台南縣已成為回憶)!

今天小弟準備來造訪善化,這個以高科技園區而聞名的小鎮,其實裡面還藏有不少的人文史蹟,因此我們就來趟「光電人文」之旅吧!
首站來到了國家三級古蹟,也是善化的信仰重心,慶安宮。
慶安宮的前身是奉祀「五文昌」的「文昌祠」,1862年嘉南大地震震垮「文昌祠」,後來重新改建擴大規模,改為「慶安宮」,1997核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南部廟宇常見的「憨番扛厝角」。

二樓有「沈光文紀念廳」,為何特別紀念他?上樓去瞧瞧!

就正史而言,鄭成功據台時間已被認為是流亡政府,滿清才是正統(似乎我們現在處境雷同,但騎車不談政治啦),在那時期不少的人期待有反清復明的一天,許多能人雅士莫不傾一己之力為社會奉獻,沈光文先生亦是其中一位。

善化街道無處不存在著沈先生的影子,但我對沈先生有印象卻是源自高中母校校歌歌詞的某一段:
「勤讀書 守秩序 思齊往哲 光文沈公 愛吾國 愛吾民 臺南一中 無負鄭成功」
光文沈公,指的就是沈光文先生,那個年代只要有點份量的都是稱為x公的,連現代的政治人物也喜歡這樣叫。
好玩的是善化國中和善化高中裡都沒有提到沈光文,倒是台南一中提到了,只是都已經是民國了幹嘛要無負鄭成功,這如果是在清朝,可是要滿門抄斬的大罪,我真的很想問問當年寫這首歌的前人。

但可以確定的是沈光文先生和善化的淵源頗深,而他在教育上的啟發和貢獻也在當時影響了整個善化地區。


回到廟口,騎車會口渴,廟前的一等涼冬瓜茶是在地最聞名的老字號!

物美價廉,童叟無欺。


冬瓜的效果!

堅持是最難的!

其實店的牆壁有幅現任老闆父親的圖樣兼店面的廣告圖案,但老闆交待不能拍,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怕有人模仿造成困擾。
但招牌可以模仿,味道可是模仿不來的,就是不懂有人為何要這樣做,可見這家店的味道有多好!


中山路的老房子見証了善化的開發史。

回到市場找到了這家店,現在傳到第二代,顧店的姐姐告訴我他弟弟在家。他弟弟叫「陳一郎」,沒錯就是和唱台語歌的那位歌星同名同姓(如果您也知道,您也曝露出您的年代了)!

一郎是我成功嶺同連的,後來就讀同大學,只是他是國貿系,我是財金系,也不常聯絡,只是聽另一個國貿系同學說他在善化市場裡顧自家的生意,沒想到竟找到了。只是他姐姐報他家的地址我卻沒找到,沒關係離善化近,改日再來,他家也是老店之一呢!


回到市場附近,這攤看來也是平價美食,找天再來試試!

因為離中午還一段時間,先選擇廟口這家粽子店試試,因為一到廟口我就注意到了。

這種傳統瓶裝的辣椒醬只有鄉下才看的到,古早味啊!
但這個肉粽也許是我來的太晚,煮的有點過熟,米粒的顆粒感不見了,有點小失望,但只要二個銅板而已,就不用太講究了。


稍微祭一下五臟廟後來到了慈光三村,也是善化唯一的眷村。

眷村裡必有的永懷領袖。

據一旁住民說慈光三村建於民國64年,也是蔣宋美齡夫人爭取建立的,已有37年歷史,但基於軍方之改建政策,即將於今年底拆除,居民將遷往台南市區,屆時這家唯一的雜貸店應該也不存在了。

活動中心的伯伯年少征戰於沙場,老來則廝殺於方城之間,不論遷往何處都沒有打好眼前這手牌來的重要。


破舊的房舍,斑駁的牆壁。

就如同看過的軍教電影,眷村裡面都要有個籃球場,但損壞未修的籃球架似乎象徵著它未來的命運。慈光三村也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雖然我不是眷村子弟,也只在高一時在大鵬五村旁住過一年,但總覺得政府似乎可以再多做些什麼,而不是一昧的拆除。

離開慈光三村,轉個彎台南科學園區的指示牌赫然出現在眼前,時光機彷彿光速般的向前快速轉動


也許是週末中午,也許是景氣不佳,寛廣的南科北路竟沒啥車輛。

單車專用道是不錯啦,只是有些路段地面還真不平。



科技大廠台積電,張董事長為了這二天他家員工的意外提出他反對員工加班,壓力大運動最好,練體力兼發洩壓力。

霞客湖,南科有很多湖泊,兼俱了美觀與防洪的功能,只是這個角度不知在哪一邊?



在環西路和南科三路遍尋不著這個遺址,沒想到回程時就在對面路口看到了。
道爺南糖廍遺址

目前只保留一小部份在奇美新建廠區的門口,也許在光電科技與人文史蹟間也可以求得一個平衡點。

1995年道爺農場和看西農場成了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基地,在整地時,發現了大量史前遺址,還有少數漢人移墾的遺跡。當年我也曾跑來看人家考古的過程,只是只有看到這個圖騰,卻沒有發現古墓,不知移到哪去?

帶有濃濃平埔族味道的路名。
西拉雅族(Siraya),台灣清治時期稱之為「平埔熟番」,現代稱之為平埔族。西拉雅族是台灣平埔族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主要分佈在嘉南平原到恆春半島之間。臺南縣政府在2005年率先認定西拉雅族為「縣定原住民族」,2010年後為「臺南市定原住民」。

這裡自行車道的樹種又不一樣了!

南科車站,這裡已變成新市區,是第一座太陽能車站,因應南科而建的。

車站採跨站式站房

下滑西拉雅大橋來到陽光大道口。

這裡是Solar city陽光電城,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南台灣最有名的豔陽來產生電力,大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達到節能省碳,與環境永續生存的目的。

隨手可見太陽的標誌。

「狼來了」!猜一水果?
「羊逃」!
那麼「羊來了」呢!猜一水果?
那就是「草沒」囉!



回到台一線與目加溜彎大道口的這家農場,當地地名為「小新營」,這家農場是前台北市長黃大洲家族所開設,目前是我舊同事她父母在此看顧,順便幫她打打廣告。


位於台一線旁的小新里是善化種植草莓的地區,目前正植草莓即將「大出」的時候,有空記得來「交觀」一下,這種高架種植的應該更方便大家採收。

啥米尚青?
囝仔著驚罵罵耗尚青,還是挫青賽尚青?
是呆玩米路尚青啦,這裡是以生產台啤聞名的善化成功啤酒廠,因位在成功路上故名。


熱量消耗的差不多,酒廠裡有賣牛肉麵,大家可能不知全國的現宰牛肉是來自善化肉品市場,因此這裡的牛肉當然夠新鮮,每年廠方都會舉辦啤酒牛肉節。
這杯啤酒可不是一般啤酒,而是芒果啤酒,清淡的芒果甜味消去了啤酒的苦味,格外的爽口,每回來必點。

吃飽續走台一往北來到茄拔的善化農會冰品部,很多人環島走台一常漏掉這個點。


不景氣年代令人感到貼心的價格。

飯後冰品,我最愛的口味,也是每回必點,鹹鹹甜甜的滋味在味蕾間激盪著。


善化與西港,安定都是胡麻種植的產地,月初這三區還分別舉辦胡麻節慶祝活動。

牛庄,這來頭可不小!在農業發達的年代,衍伸出牛墟這樣的交易市集。目前較具規模者僅存北港牛墟、善化牛墟以及鹽水牛墟,而牛庄就是善化牛墟所在地。

只是多年前善化牛墟遷移,只剩牛庄里這個名字供後人追憶當年交易熱絡之榮景。

回到善化交通中心善化火車站。

火車站前有沈光文紀念亭。

站前是光文里的光文路,不過光文幼稚園路人說已經沒營業了。

今年剛好是沈光文先生四百週年紀念,隱身在鐵道旁的紀念碑。


每一種星座讀書要訣。

金榜題名時。

原來菊花有不同的紀念意義。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離開紀念碑往溪尾地區出發,遠遠的煙囪就知道是糖廠的象徵,這也是目前台南市唯一有在運作的善化糖廠。
善化糖廠位於台南市善化區溪美里310號,為台灣糖業公司現有的二座壓榨甘蔗糖廠之一,隸屬於砂糖事業部。

目前在整修中。

對於愛吃冰的我,糖廠冰品部是我絕不錯過的地方。

老實說平常我並不會吃紅豆的相關物品(包括紅豆餅),但偏偏我每次到糖廠必點這個紅豆冰淇淋。

更神奇的是他們的紅豆顆粒分明,卻又十分熟透,香氣逼人。仁德糖廠,佳里糖廠,甚至遠到花蓮的光復糖廠都是同樣的美味,真是令人讚不絕口。

一對騎小折的情侶。

廠區內的善糖國小,當初為了員工而設立的。

善化國中為了紀念沈光文先生而命名的光文樓

門口一隅的紀念碑。

最後一站當然就是牛墟了,位於台19甲往什乃里的路上。

這些道路兩旁的都是無法擠進牛墟的規劃攤位,只好隨意擺在路兩側,因為人潮等於錢潮啊!


這個標誌離真的牛墟規劃處至少還有二百公尺。

隨著時代的演變,傳統農耕器具的交易也轉變成現代電動工具,前陣子真想買台空壓機,這裡大多以舊品居多,而這些五金工具類在路旁至少有五六攤,有需要來這裡準沒錯。

連金魚都有。


這裡兩旁的民宅也順路做起牛墟的「生意」,就是停車場啦!離牛墟愈近的愈貴,不過最貴的是汽車五十,機車十元,都是算次;遠一點的汽車只要三十,還是很平民價格。
小弟有幸在牛墟有個專屬停車位(不管是汽車機車或單車),而且是離牛墟入口最近的一個停車場,但還是滿滿的人潮啊。

真正的牛墟是規劃在馬路旁再進入約一百公尺,善化牛墟逢二五八開市,也就是每月的2,5,8,12,15,18,22,25,28日營業,尤其這些日子如果剛好又是假日,就是您看到的這種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摩肩擦腫的景象了。

這裡不僅是銅板價格,貴一點的也只要國父價格即可搞定。


從以往的農耕機具以及牛隻買賣,如今以轉變成民生用品交易居多。

要什麼一應俱全,各式海鮮類任君挑選。

魚當場還是活蹦亂跳的,保證新鮮。

五穀雜糧也不可少。

懶的煮這裡也有熟食供選擇。

在這裡計價的單位可不是傳統的「重量」,完全巔覆您的想像,這攤是以「把」為計算單位。

「堆」更是這裡常見的計算標準。

千萬不要騎進來(不管是單車或機車),保證寸步難行。

擔心購物台講的天花亂墜嗎?這裡都有現場真人示範產品給您看。

有興趣也可以自己買回去養大。

連觀賞用的鳥類也有,這種和九官鳥一樣會學人說話,我們台語叫它「家令」。

其實真正的牛墟就在這些攤位旁,裡面也有些賣狗皮膏藥的三不五時會有些「溼背秀」,只是小弟若拿著相機進去肯定被k個鼻青臉腫才能脫身,二來寒舍離這裡近想來就可以來,各位有空再進來好好逛逛吧!

因為看了慈光三村即將吹熄燈號,加上善化本來就在規劃的遊記名單裡,因而有了這次小旅行。
慈光三村令人懷念是因為每一個小小居民建構起的回憶,就如同一旁南科裡的知名企業之所以發光發熱,也是因為每一個默默無名,辛苦奉獻的南科員工,但同樣的他們都是共同為這片土地流汗流血過。

這裡有陸地上最快的交通工具台灣高鐵穿越其中,也有最慢的單車道供您悠遊暢行。
這裡有最新的光電動能驅動著生活,也有最原始的人力牛車,不變的他們都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
這裡有高科技的奈米科技,卻也有無法衡量距離與時間的人文歷史,同樣的是他們都造福了我們。
善化因為南科的成立而有了科技的現代感,從奇美到其它廠商,各種「光」電公司林立,但過往的善化卻也有著濃濃的人「文」風情,更巧妙的是光電與人文正好契合了沈「光文」先生的名號,這也許是冥冥之中上天安排的橋段。
現代與歷史,科技與人文,截然不同的元素在善化交錯著,歡迎您前來品嚐善化多元豐富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