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南平原位於台灣之西南部,地勢東高西低,雖名為嘉南平原,事實上涵蓋了彰化縣、雲林縣、及嘉義縣市、台南市及高雄市部分地區,是台灣最大的平原及重要的農業區,為濁水溪、北港溪、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等溪所沖積而成。
嘉南平原的農田在早期因雨量少,日照長,是屬”看天田",其農作物收成並不是很好,但在1930年嘉南大圳完工後,供水系統大幅改善,始得「穀倉」之美稱。
另外由於氣候因素,這裡有其他地理區少見的甘蔗、鹽田。尤其甘蔗是昔日台灣外銷的主力,經濟的動脈,因甘蔗收成運輸的輸要,平原內遍佈俗稱五分車的糖業鐵路,在昔日糖業鐵路也兼辦客運業務,這樣子的景象構成具有台灣平原鄉村特色的嘉南平原。
這是一次輕騎的旅程,以嘉義為出發點也是終點,由於是上班的日子,所以這個行程分兩天,利用上、下班及轉場的路程來完成,當然這樣子安排的好處是,一不用特地請假,二不用受太陽的荼毒。但是必需要提早出發,沿途要控制時間,不可以貪玩,回程也是一樣,人生地不熟,所以要弄清楚你人在那裡,注意太陽下山的時間,路上拍照要節制,不要太野了,搞到變夜騎,為防萬一,車頭燈必備,電池要足夠,最好有GPS。
好吧!我們出發了
先來探望一下鐵路弟兄們,打個招呼,你們早,我們都是鐵字輩的弟兄,我俗名叫鐵馬,而你們是鐵路車輛,我們系出同門...

在拜訪了同門兄弟後,正式的開始今天的旅行。雖然,在市區有點給它小迷路,但是,在大方向正確下,很快便回道的正途,出了市區,迎面而來的是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好不養眼(健康教育課本有說,多看綠色植物,與遠方,可以保健眼睛,所以我就給它用力看,大白它沒有眼睛,我就替它看)。

有時路旁是雜草叢生,但還是一片綠油油,鄉間就是這樣自然綠化,不假人工

咦,前面有個大拱門,是什東西,靠近看才知是機場,今天大白的任務不是跳傘,所以不進去了

機場前是條椰林大道,高大英挺的椰子樹,與寬敞筆直的馬路相互輝映

我們還是轉道小路,比較能過體驗鄉村的特色與悠閒,更不必去理會那大馬路的車水馬龍。這條路一眼望去,空無一人,此時的我橫著走也沒問題,在徐徐涼風下,我大聲快樂的唱著”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這首民歌,完全沒有人說我五音不全,真是好聽棒。我甚至想給自己拍手,但我怕犁田,所以忍住了

不久,來到了圍牆邊,車道順著這漫長似乎無盡頭的圍牆蜿蜒而去

又騎了許久,終於遇到一位"鬥陣"。只是,我時間有限沒辦法繼續跟他鬥陣下去

好景不常,一個轉彎,我和大白轉到了省道台1線

水上到了,待會要右轉縣道168到太保高鐵站

這就是縣道168,一路往西直直走可以到達太保、朴子、東石等地,也會經過國道1水上交流道,或到達嘉義縣政府

水上交流道北上入口匣道

我還是在努力踩踏中,一早辛勤的農民已在灑藥

太保到了

遠遠我看到一列北上高鐵列車正在進站

遇到了高鐵,我順著它右轉靠北騎,然後左轉故宮大道向西行

這一大片農田種植的甘蔗是新苗,這裡已是農場的範圍

一路走到故宮東路向右轉,再走到底是台糖蒜頭糖場大門口

蒜頭糖廠位於嘉義縣六腳村工廠村1號,興建於1911年,昔稱舊稱蒜頭製糖所,在2002年停工,其後轉型為休閒文化觀光園區,更名蒜頭糖廠蔗埕文化園區,裡頭陳設了製糖文物,販售台糖製品,有古董火車站,也可以在此購票搭乘古早位的五分車,感受一下早年此地居民對外交通方式,是休閒旅遊的好去處,而朴子溪自行車道便以此為起點,其路基則為早期之五分車軌道改舖柏油而成,所以是一路平整舒適,更值得一提的是,車道兩旁行道樹已成蔭,車行於空曠田野,也不會為日曬所苦。
來到糖廠,當然要吃個冰


遍佈廠區的鐵軌

堪為古蹟的蒜頭車站



售票口及候車室



月台外停駐的列車






噹噹噹... 火車要開了

好了,我們不搭五分車,因為後續行程所騎行的單車道原本是這五分車所行駛路線,所以現在沒有五分車可以搭了,走吧!不能再貪玩耽擱了,上班時間快到了!
再離開蒜頭火車站前再讓大白和小火車合照一張,紀念它們兄弟相會,而往後的行程,多虧小火車讓路才得以繼續,這也是大白要感謝老大哥的

告別了小火車大哥後,我們按照預定的路線繼續前進,我們要沿著廠區內的道路越過朴子溪
廠區內的自行車道

糖廠範圍很大,區內有一個國小--蒜頭國小蒜南分校

這是造神時代的遺物,精神教育的集會所—中正堂

到了六家佃長壽橋





這是朴子溪自行車道的起點

自行車專用的斜張橋


路的一側有一般道路,或兩旁都是稻田,所以騎車在專用道上是沒有干擾的



路旁有一些休閒設施

目的地六腳鄉蒜頭村到了,白天就在這上工,上工的地方有一棟建物的屋頂種滿了蘑菇

這棟建築物原來應是一幢米倉的再利用,它的正面有好幾扇大鐵捲門

也有許多大窗戶及通風孔,滿了窗,內部沒有使用冷氣,屋頂蘑菇頭的轉動完全是靠空氣對流,所以它應該過格稱得上是綠建築。


朴子溪自行車專用道正好也經過它的前面

在六腳的工作按照預定的時程完成,在第二天中午,要轉場到鄰近的另一個鄉鎮東石去上班,中午時分還是沿著倉庫前的朴子溪自行車道往前行,雖然這樣的路比走公路長了許多,但為了謀生,大老遠離鄉背景,抛妻棄子來到了這默生的地方,唯有這樣自虐才能安慰自己這顆寂寞的心靈
朴子溪自行車道,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座這樣的休息涼亭,騎累了可以在這乘個涼,喘口氣,喝口水,吹個風,如果有同伴,喇個塞也可以。今天孤單老人我一個,騎的是老人車,所以沒有喘口氣,更找不到人喇塞,只能喝個水,吹個風了,不過這個風實在太舒服了,讓我差點就睡著了

慢行通過,是已前鐵軌的遺蹟

旁邊田中央的大榕樹與土地公廟是農夫農作中休息聊天的場所

雖然時值日正當中,但是樹已成蔭

這個村庄—正義村,號稱風車的故鄉

實在是真害,到這裡路段了,橋的上頭是台19省道

在施工工人的指引下,只好小O一段

再走了一段田間產農路後,好不容易回到大馬路(縣道166),那知又碰到修路,還管制單向通行,在這太陽下煎了15分鐘的牛排

看到蚵殼了,我知道離下一目的地不遠了

到了朴子市的朴子大橋

過了橋,還是走溪畔,這裡仍是屬於朴子溪自行車道,只不過它是防汛道路,三不五時有它種車輛衝來衝去,但車流不多…

來到船仔頭藝術村,這裡已是東石鄉了,要去上班的地方就在隔壁村,離這裡只有數百公尺



五點下班了,上班地方的同仁跟我說東石漁人碼頭離這裡只有四、五公里,這個季節日落時間已較晚,有興趣可以過去逛逛。心想這也不錯,東石漁人碼頭只在氣象局的即時影像看過,並沒有親身去過,上蒼既安排我來到此,就趁這個便去走走
好可愛的笨港口媽祖廟牌樓

朴子溪出海口



彩霞大道

養蚵人家


碼頭公園


東石漁人碼頭,在這裡停泊的漁船,我所看到的多屬近海作業塑膠伐,並沒有較大型的遠洋漁船





蚵棚,牡蠣養殖是東石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來到東石也一定要嚐嚐這裡的蚵料理



算時間不早了,是該回去嘉義了,一路快騎未作停留,踩得我是兩腳發軟,好不回到北迴歸線公園

夕陽西下,把這個飛碟造形的展覽館映成暖紅

天際線也是一片紅霞,好像是失了火般的很漂亮,夕陽無限好,無奈近黃昏

大白與展示的太陽神火箭模型合影留念,冏的是,現在看照片,好像是大白與一瓶超大的紅酒合照,怎會這樣呢?

天色真的暗下來了,省公路車流太多了,單車夜間行走在繁忙的台1線上安全上較有顧慮,幸好在北迴歸線公園附近有一條也是由鐵路改建的嘉油自行車道可以悠哉安全的進入嘉義市區,回到住宿的旅店,結束了我與大白的這趟行程


全文完,謝謝各位的賞光及耐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