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8日 屏東 天氣:晴
每到了過年期間,除了大魚大肉之外,還是大魚大肉,新聞報導中指出:過一個年國人平均會胖1.7公斤,難得今天這麼好的天氣,除了是要把這1.7公斤讓給別人胖之外,順便活動活動筋骨,陪父母出外走走。
此次目的地,就是台東啦,除了好山好水不說,我想這是台灣僅存的幾個污染較少的地方了,所以我跟我的家人,都非常喜歡這個效遊踏青的好所在。
好吧,話不多說,先來介紹一下台東,其實要讓大家了解台東這個好地方,言語是多餘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嘿嘿,相信大家聽完下面這首歌之後就知道我為什麼不多做介紹啦

『你若來台東~請你斟酌看~』,就在如此美麗動人的歌聲中踏上了這次的旅程

在車內望著窗外的山水,心情也跟著愉快了起來,天氣也不錯,是個騎車的好天氣,一路上看到不少熱血的勇士們正在環島。
過了兩個半小時後,終於抵達了今日的起程點:『都蘭』...
『都蘭部落』有著台灣最美麗的一道晨曦,都蘭部落位於台東縣的東河鄉,屬於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轄區內,距台東市北邊海岸約二十公里處,位於都蘭山東側,是一個典型的卑南阿美群的阿美族大部落。基地範圍南起郡界北至舊部,總面積25.9245平方里。除了都蘭之外,其餘的聚落多為漢化的平埔族人以及漢人。日本人在安倍名義1938年出版的「台灣地名研究」一書中指出,「都蘭」原來稱「都巒」,在1937年時才改為現名。都蘭一名的來由,其實和阿美族語「’etolan」有關,該名詞的來由為即為「堆石」、「砌石為牆」 之意(也有地震之意)。該地多石,阿美族人闢地耕作,將挖掘的石頭砌在旱地之一隅,後來因發音的緣故慢慢演變成今日的地名「都蘭」。
整裝準備出發,今天的路線是輕鬆騎路線:都蘭→三仙台,來回約:75km,邊吃邊喝邊玩

一路上都可以看的見的『都蘭』小書包

原本是個輕鬆愉快又悠閒的路線,沒想到在我出發後沒多久後就發生了悲劇...
騎車騎到後輪噴出去,我想這種蠢事大概只有我做的出來了...
事發當時腦袋突然一片空白,一幕幕回憶好似幻燈片般的在腦中閃過,回憶起五歲那年時,畫面突然定格了...
當時有個乞丐說我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材,並以五塊錢賣了我一本『凌波微步』,從此我便練成了蓋世武功;就在這時我清醒過來,右手往地上一撐,凌空對著空中踢出了九九八十一腳,強行把往前的慣性拉了回來,結果我就變成了這付模樣↓↓


車架跟人都受了皮外傷,不過在此還是勸告各位車友,不管你是練武奇材也好,有學過如來神掌或是獨孤九劍的也好,騎車上路前請務必檢查愛車的煞車、變速、快拆...等功能是否正常,不然很有可能會樂極生悲...
檢查了一下人與車是否正常後,後輪裝上繼續前行,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此時的心情真的只有『都蘭』這兩個字,因為我從都蘭出發,所以就要讓我這麼都蘭嗎?(回家後還花了好多時間幫車架補土跟上漆..)
沿途的風景

中餐在成功鎮上隨便買了顆便當吃吃後繼續上路,過沒多久,終於到達折返點:『三仙台』啦~
『紅頭昔 三仙台,美麗a海岸~』


『三仙台』位於成功東北方約3公里處(11號省道112K處),是由突出的海岬與離岸小島所構成的。因島上有三塊巨石,民間穿鑿附會傳說八仙過海時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拐曾登臨此處而聲名大噪。
地質屬都巒山火山集塊岩,原來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斷了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漁場亦是有名的磯釣場所,也是各級潛水的好地方。
三仙台的八拱紅色跨海步橋,造型如長龍臥波,氣勢壯觀;島上地形景觀與生態資源極為獨特稀有,海岸植物種類繁多,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可循規劃良好的步道觀賞沿途生態及地質觀賞。上島遊覽約需 2小時,遊走其間可欣賞壺穴,海蝕洞,海蝕溝、海蝕凹璧等特殊地形,以及珍貴稀有的海濱植物。

站在橋上,吹著輕輕海風,來到這邊真的是不虛此行了...
在遊客中心附近睡個午覺後,悠閒的騎上回程的路...
回程的路上,不能放過的東河包子

上面那間太多人啦~,只好到旁邊那間,人比較少,不過也是很多人;三仙台遊客中心的服務人員指出,兩間是兄弟開的,口味上差不了多少?!

最後終於回到了這個讓我覺得很都蘭的地方...,不是啦,是回到了都蘭,不知不覺已經下午五點多了。
開車前往下禢飯店放置行李&洗澡後,外出覓食
生意爆好的米台目麵店,看到這個人潮感覺就有點飽了,放棄

最後來到了台東觀光夜市

享用完晚餐後,帶著滿足的心情回到飯店,因為這次行程屬於臨時起意,所以一些知本的溫泉飯店...等都早已訂不到房囉,最後決定住在位於台東市中華路上的『蘋果商旅』,蠻特別的一間旅社,該旅社設有免費自行車借用,及租用高級登山車款;平日舉辦夜騎活動,歡迎車友交流。並可免費指導單車騎乘及舉辦各種單車套裝旅遊等,一進旅社就看見...

哇,雖然我平常對ORBEA的車沒什麼研究,不過看到輪組...,這不是傳說中的賴威嗎?!放在這麼顯眼的地方是要嚇誰啊?!要是半夜起床尿尿看到這台可是會嚇屬人的啊!!

旅社環境,還不錯,蠻別緻的

帶著疲憊的身體以及都蘭的心情入眠...
2012年1月29日 台東 天氣:晴
雖然說昨天因為使出了『凌波微步』的關係,人沒受什麼大傷,不過內力盡失,所以今天就不騎車了..

七點多起床享用完飯店準備的美食後,開車走台九線往北的方向前進,沿途景色依然是那麼的美,那麼的另人心曠神怡,不久後就到達了第一站:『脫線牧場』。
這是老藝人『脫線』所經營的養雞場,觀光客很多...

我叫隻雞來吃...應該不犯法吧...(我還蠻高的嘛,一百九十幾公分)

運氣好好,脫線剛從家裡走出來被我遇到

『脫線』,本名陳炳楠,民國49年踏入演藝圈,一路走過新劇團、無聲電影、黑白台語電影、國語電影、中視開台、無線電視到有線電視開台的各演藝時期,拍攝上百部電視劇,也曾於中光電影公司拍攝近百部電影,並在月球唱片公司灌錄50餘張笑料唱片,儼然是台灣演藝圈的一部活歷史。
大圓黑框眼鏡 特色十足
年輕一代的觀眾,就算不記得他的「妙人妙事」、「新娘與我」等代表作,對於他無鏡片大圓黑框眼鏡、大皮鞋、短領帶,外加卓別林帽的註冊商標造型,也應該都還有記憶。
民國83年後,他開始呈現半退休狀態,於台東成立脫線休閒牧場,起初慘淡經營,從藝人轉變為農民,因經驗不足,虧損連連,但憑一股傻勁、耐力、恆心,與在地台灣精神,將脫線讚鬥雞推廣全台,目前牧場養有23萬隻雞,整個休閒牧場佔地廣約20甲,已成了台東知名的觀光景點;2000年總統大選時,脫線曾公開挺扁立場,但近年他早已不問政治是非,專心當他的生意人。
拌手禮&茶葉蛋

第二站:『關山鎮』,位於台東縣北部,西隔為海端鄉、北接池上鄉,東臨東河鄉、南為鹿野鄉,為台灣人口最少的鎮。(未達一萬人)
關山鎮位於花東縱谷平原南段,有卑南溪流過,東為海岸山脈,西為中央山脈。
關山鎮屬熱帶季風氣候。年雨量2,000公釐,平均溫度23.7度。
關山鎮農會

原來稻穀的構造是這樣...那麼多層

此時天氣已經有點熱了...我聞到了春天的氣息...
來到了有著一片花海的池上鄉農會

滿地花海

此時我已經快痛哭流涕了,沒想到我的N年前過時傻瓜數位相機總算拍出點像樣的照片了





『池上鄉』位於台灣台東縣北部,東鄰東河鄉,南接關山鎮,西為海端鄉,北為花蓮縣富里鄉。
全鄉地處花東縱谷中部偏南,係由新武呂溪所沖積而成的肥沃平原,西有中央山脈,東有海岸山脈,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造就了聞名全國的優質池上米。鄉內居民以漢人及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為主,產業則以農業為主。
逛著逛著,不知不覺到了中餐了,既然來到了池上,就一定不能忘了『池上便當』,今天來到了位於池上火車站前方的『全美池上便當』,這家據說是最正宗、最老字號的池上便當。

便當包裝感覺也非常復古

店內就只有賣『池上便當』唯一口味,沒有什麼雞腿飯啊排骨飯的。
還沒開始吃以前,一直以為,池上便當我家附近也有,還不就是這樣;直到我把第一口飯送入嘴裡時,突然便當發出了光芒,還飛出了一條龍...,原來這個就是池上米,粒粒飽滿,不論是香氣、味道、飽滿度都是跟一般吃到的米不一樣,而且竟然能吃出米的甜味?!傳統的池上便當所使用的木製便當盒,吸收了飯中多餘的水氣,使米吃起來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實在是太好吃了,強烈建議首次品嘗的朋友,先直接吃一口白飯(不要配菜),就可以體會到我說的意思了。

飽餐一頓後,為避免太晚遇上回鄉車潮,所以提早打道回府囉~
全文完~謝謝觀賞
【路線分享】

★地圖連結★
【後記】
感謝這兩天辛苦開車的老爸以及幫我擦藥的老媽,這兩天非常開心,謝謝
有人會覺得飯盒裡飛出一條龍太誇張?!不會,今年是龍年嘛,明年搞不好飛出一條蛇也不一定。
小弟在此祝各位親朋好友,龍年行大運、騎車時每個人都生龍活虎啦~!!
至於『凌波微步』?!!
你想學啊?我教你~


相片同步分享於小弟的個人Facebook,想認識我的,也可以加我FB好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