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一句諺語:「少年人!有的就是憨膽」
這句話套用在我跟同伴Kurt身上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我兩閒暇之餘時常一起騎單車,住在台中市的我們常騎中正露營區。
也騎過赤崁頂,銀行山。
Kurt平時總是把「有一天我一定要騎單車上武嶺」這句話掛在嘴邊。
是的,上武嶺。這是我們一致認同的目標也是必須得到達的里程碑。
就在平常不過的某一天,上武嶺的念頭忽然在談話中出現。
於是就在沒有任何的事先計畫之下,我們趁著清明連假,小折一扛。
憑著一股信念:「就算累到騎不上去,用牽的也要爬上武嶺!」
就往埔里地理中心碑公園出發準備往武嶺進攻。
進攻武嶺的起點

里程數歸零

出發時間

今天的目的地-合歡山

騎車必做事情之一就是拍路標告示牌

不知死活的同伴KURT

往前方的大山進擊.剛開始的路段非常平坦騎得悠閒自在

遇到第一個隧道口

隧道裡的光影

在山旁顯得異常渺小的我

優美的髮夾彎

開車上山注意不到的山間渭溪.只有騎單車才能欣賞得到

其實離溪底的高度真的頗高

第一個休息點.一定要躲在陰影處!太陽真的太毒辣了

旅程的隨行家畜-小驢

第一個休息站距離地理中心碑21公里

抵達霧社!那麼清境就不遠了!

沿途路上的遊客非常多

髮夾彎很美但也讓我爬得很累

應該算是乾涸的河床

抵達第二個休息站

一直很想住的-雲的故鄉

在一直持續爬坡的狀況下體力飛快流失.沒多久就進入第三個休息站.同伴KURT正在啃花生煎餅

開始進入29.99公里的無限爬坡迴圈地獄

小驢顧名思義就是一頭驢子.含意就是跑得不快但可以堅定的一直往上爬

一路上不乏有些熱情的遊客.對著我們喊加油!在此謝謝你們的鼓勵!

騎在往清境的路上,回想起以前來到這裡的許多回憶。
第一次來清境是跟一群朋友來,接著是跟女朋友一起來。
還有一次是員工旅遊。
仔細回想一番,發現其實來清境已經很多次了。
但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騎單車上來。
真的從來沒想過。
記得第一次來清境是開著自己擁有的第一台車,那是一輛不知是喜美那一代的老爺車。
在往清境爬坡的路上油門踩到底的時速是20公里。
到了清境後還因為太冷車子一度發不動。
而現在奮力踩著踏板的我,回想起從前那一台老爺車。
那一台雖然破舊但裝著滿滿回憶的老爺車,想起它即使油門全踩依然只能龜速前進的引擎聲。
我不禁踩得更用力了,老爺車以一種匿名性的方式存在我的內心,在我心裡它是堅持的同意詞。
所謂的人在面臨體力耗盡的困難關頭時,就會把記憶當作燃料繼續堅持下去。
最近很有名的老英格蘭莊園

外觀真的很氣派.在古老氛圍中帶著奢華的氣度!

不能進去也要在外圍拍一張

應該是楓樹吧?

清境的歐式民宿每棟都很美

終於抵達清境的7-11休息站.今日午餐關東煮!

隨處一棟的民宿都很正點

與世無爭的羊群.看著牠們吃草的模樣心裡就會莫名的平靜下來

騎到這裡開始感受到體力漸漸不濟

悠栽的小驢兜風的模樣

騎到這已經快到極限了.雙眼開始無神

原本到了清境後心想,既然到了清境那麼武嶺就不遠了嘛。
事後證明,這想法大錯特錯。
如果騎單車有所謂的地獄,那麼我想那地獄一定存在於清境往武嶺的路段。
現在回想起當時騎在那路段的慘狀,我現在還是會不寒而慄。
太小看武嶺的後果就是,卡在半路上饑寒交迫,想要快點到達但一跨上單車使盡全力踩卻只能換來微薄的時速:5~6公里。
雖然心急如焚但也只能無奈的看著自己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往武嶺前進。
(當時我心裡真的很佩服那些可以一路騎上武嶺的勇士們,此刻我向你們致上最高敬意。)

時間持續的流逝,隨著天色越來越晚。想要放棄的念頭就越來越深。
而高山上的溫度無情的像溜滑梯般瞬間往下掉,口中開始冒出一股股的白氣。
而身上只穿著件T恤以及薄到一個不行的防風外套。
最要命的是,居然沒帶那天殺的手套!
這時同伴KURT也幾近虛脫

騎到這兩人開始商量徹退事宜.又冷又累快掛了.
加上高山症.快吸不到空氣了

商量過後決定硬上.累到騎不動就用牽的.事以至此豈有回頭下山放棄之理

最後一個休息站.此時兩人已開始咒罵自己何必找死硬上武嶺

飄渺的合歡山開始起大霧.此時心涼.身子也快凍僵了

根本就像是騎在雲裡面

前方道路能見度非常低.眼前霧茫茫一片

已經快神智不清了..

千辛萬苦.終於硬上了武嶺

這趟的旅程終點與目標!武嶺-標高3275公尺

太棒了!人果然應該堅持到最後的對吧!Kurt!!

武嶺上是一片的銀白世界!

這輩子從沒想過.我會騎車去賞雪!人生真的很難預料

第一次上武嶺的同伴KURT.直呼這趟旅程真過癮!

氣候已經冷到鏡頭都起霧了!

拼了命上來就是為了這一張!

此時冷到雙手開始失去知覺了.上武嶺沒帶手套=找死!!

實在冷到不行.在武嶺停車場到處問人.你有多的手套嗎?以及你可以載我們下山嗎?

這時我要感謝這趟旅程的三組貴人!
第一組是在我們體力不支幾近昏倒時,對我們及時伸出援手的好心花蓮一家人。
第二組是在武嶺停車場遇到的機車騎士,非常好心的在下山途中跟在我的身後照亮眼前的道路。
第三組是在路旁露營準備拍星軌的好心一家人,說他們救了我一命也不為過。
在我下山途中雙手已幾近全然失去知覺,而且全身有一種濃得化不開的寒冷。
所以我看到路旁有人在露營就急忙過去求援,他們非常好心的給予我食物,那一碗熱騰騰的麵,那滋味我永遠忘不了。
曾經身為搜救隊的男主人,幫我準備了一整套的防寒裝備。
以武俠小說來比喻的話,就像是武功低弱的主角被敵人重傷墜下山涯後,卻意外的在山洞裡發現絕世武功祕籍,從此功力大增。
所以最後我就穿著高人加持下的這套裝備飛奔下山

對照出發前的模樣.現在真的是狼狽到一個不行

最後.想告訴大家的是。
有冒險進取的心固然是很好,但千萬要量力而為做好出發前的準備。
上武嶺!絕對要帶手套!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