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的故鄉-蘭嶼

路線:漁人部落出發07:30-紅頭岩-青青草原-老人岩-龍頭岩-台電核廢貯場-象鼻岩-鋼盔岩-野銀舊部落-東清灣-情人洞-軍艦岩-雙獅岩-玉女岩-五孔洞-鱷魚岩-開元港-椰油國小-饅頭山-蘭嶼機場-海波浪民宿16:30(全程約40公里)


昨天因為很早就睡了,
所以清晨六點多就起床,昨夜的小雨下了好久好久未曾停歇過,
還真擔心今天還會持續的下,走到陽台看到漁人村平靜的海岸,
早起的太陽還在雲霧裡掙扎的把頭探出來,發呆了一會兒,趕緊回到盥洗室內。

從二樓地方就聞到香醇濃厚咖啡香,
馬嘎嘎準備好了早餐,簡單的三明治、煎蛋及一杯咖啡,
已足够今早的活力來源了,在離島要喝杯手工咖啡還真不容易,
想不到馬嘎嘎的手藝真好。海波浪早早已拿著釣竿出海了,
今天難得風平浪靜,不像昨天風大浪大坐船真難受呢!
希望今晚有免費的生魚片可以吃,老婆與馬嘎嘎話一直講個不停,
像是多年未見的朋友有講不完的話。

寒暄了幾句話後,
備妥茶水及戰備糧,我們就展開今天的旅程,騎著單車往青青草原方向前進…
青青草原位於紅頭部落南方,騎著單車約十五分鐘路程,
蘭嶼的環島公路,有些路段是水泥路、有時柏油路,
坑坑洞洞的道路不怎麼好,偶有幾部汽機車經過,
單車抖動跳著,路旁浪濤聲掩蓋了清晨的寧靜,
自由自在的山豬,不陌生的在路中間檔住了我們前進,
就在紅頭村就可看到遠處廣大平坦的綠色草皮。

一望無際的草原,開著零星野百合,
有如迎風搖曳的舞者向我們招手…
寬廣的視野,令人想在這翠綠草原上奔跑,
或躺臥在平坦草皮上仰望湛藍的天空,釋放背負沈重心靈,放空自己…
沿著海邊步道走,看著下方透藍海水拍打著礁石,
放牧羊群低著頭吃著青草,望著大海,享受迎風拂臉的舒爽,
令人無限遐想…這就是青青草原另一種溫柔的展現。

在台灣的南部,習慣了燠熱無遮蔽的光線,
或許是緯度的關係,陽光照射角度的不同,空氣乾燥,
人們生活節奏比較快,没有耐性,很少看到色彩鮮艷飽和的景物。
再回頭看到蘭嶼的景物,空氣濕潤色彩比較清亮,
在地人個性柔和細緻,生活腳步緩慢,在這裡没有紅綠燈,
没有治安的問題,而海水的顏色也很不一樣,
海浪拍擊海岸的聲音也不一樣,這裡有翠綠的山脈,
海洋的感覺讓人心胸輕快,一踏出門就可聽到浪花唱的歌,
如果我一直住在蘭嶼,我會覺得海水就是這樣。

輕踩踏著單車,我們的目光時常停留下來,
我們緩慢的走,細細的品味這裡的每一個角落,
相機不停的拍,拍完了還有離不開視線,
在這每一個地方,愈是看到更多不同的景色,
愈覺得蘭嶼的面貌是那麼的豐富,
也愈是覺得自己可以更大方接受這裡一切景物,
這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景物是一樣的,
是多麼值得珍惜。

在山與海交界處孤立了一座涼亭,
是我們發呆做夢的地方,
盤腿坐在地板身體倚靠在廊柱上,便不想再動了,
痴痴凝望、輕輕閉上眼睛,心境慢慢地溶入這廣大海裏,
靜靜地、不知不覺地被它清洗著...
突然間,太陽從雲霧裡露臉了,瞇著眼看著海面閃耀的光芒,
閃閃點點,就像海面上散落著一片璀璨的鑽石,
我們在心裡驚呼著,一縷縷的閃光隨著海水波動不斷地改變,
而我們就身處在這無盡的晨光裏,享受被燦爛光芒的海洋包圍,
留連不捨海岸的美麗。

太陽很快又躲入雲層裡,剎那間烏雲佈滿了整個天空,
漸漸的又飄起了小雨,加緊踩踏著單車,轉眼間我們鑽入了一所學校。
記得清晨的太陽直讓人不斷地流汗,到了下午天氣又轉變,
雨不是下的很大,却冷却了燥熱身體,
我們從漁人部落繞過野銀部落,走進入居民聚居的地方。
北岸朗島部落,再轉向島嶼人口最多的椰油部落,最後停留在椰油國小。
在這個可以看到小學校旁的藍色大海,我們在鳥鳴聲的大樹下休息,
在涼涼的坡堤上坐著,在長廊上看著小朋友的圖畫和相片,
直到雨停了風漸漸轉為清涼,留在學校玩耍的兒童回家了,
我們才道別離開。

耳際旁風嘯聲,車輪滾過地面的聲音,我們騎過小路,
爬上山坡,迎著風滑下到海邊,感覺真的暢快極了。
最後我們停留在饅頭岩附近的一處涼亭,
看著海與天空交界處地餘暉漸漸隱沒,
結束一天的環島之旅。


歡迎參觀:阿蒯的家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屬典型的熱帶氣候,濕熱多雨,島上最大的野生動物是白鼻貓,
體型只有狐狸一般大小,而每年夏季隨著黑潮自南方來的飛魚、
鬼頭刀等迴游性魚類的捕撈,卻是當地人漁撈活動的高潮。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的海岸依舊展現出樸素色彩和線條,想像在那陽光下將會是多麼美麗的海岸。
飛魚的故鄉-蘭嶼

每年春季,飛魚族群會隨著黑潮來到蘭嶼附近海域,
此時雅美人會舉行招來飛魚的招魚祭,招魚祭過後開始捕捉飛魚,
剛開始僅限於在夜間以燈光誘捕,至夏季時才可在白天捕捉飛魚。
飛魚的故鄉-蘭嶼

造船時船主也可事先籌備為新船舉行盛大之下水典禮,此種儀式之大要與新屋落成禮相差不多,
只是頌讚的禮歌常以海上的捕魚活動為主題,所以一般大船之下水禮常常成為整個部落的盛事。
不行典禮的船建好後亦須有簡單的儀式,邀集少數近親會餐慶祝,唯船身不得過份雕飾。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季個人漁儀式開始時,各家就以竹竿將家的周圍圍起
飛魚的故鄉-蘭嶼

雅美的漁舟是由十五至二十七塊木板靠木釘、接榫、結綁及膠水拼合而成。
各類船板用材之栽培常須數十年,因此常是父祖樹木而由兒孫取材。
飛魚的故鄉-蘭嶼

以地下屋擴建為民宿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島上的主要居民-Tao(雅美族),是台灣原住民當中,唯一以農耕與漁撈為主要生業者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島上的主要居民-Tao(雅美族),是台灣原住民當中,唯一以農耕與漁撈為主要生業者
飛魚的故鄉-蘭嶼

青青草原是看日落的熱門景點,而且就在紅頭部落南方,來蘭嶼不容您錯過它.
飛魚的故鄉-蘭嶼

傍晚時分是觀看夕陽西下的熱門景點,低斜金色光芒給予青青草原溫暖的色調,
享受彩霞滿天及燦爛光芒的包圍著,悠閒的步調乃是人生一大樂事。
飛魚的故鄉-蘭嶼

想像中,
這片遼闊的青青草原,風起時裙擺飛揚有如波浪之中,那將是一幅很美的畫面。
飛魚的故鄉-蘭嶼

我們沿著海邊步道走,看著下方透藍了海水拍打著岸邊,
放牧的羊群低著頭吃草,望著大海享受迎風拂臉的舒爽。
飛魚的故鄉-蘭嶼

一望無際的草原,偶有開著零星的野百合,有如迎風搖曳的舞者向我們招手…
飛魚的故鄉-蘭嶼

一片寧靜的草原,有著幾隻悠閒的山羊,它被長長美麗的海岸圍繞著,
海風不時的吹襲,有如浪潮般輕輕的打在我的臉上,它不時的散發出一種氣息,
好喜歡這樣感覺,好像與世隔絕的感覺。
飛魚的故鄉-蘭嶼

青青草原的地標,達悟族與飛魚…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與其東南方的小蘭嶼均為火山島,蘭嶼為一山地起伏的島嶼,全島山嶺綿亙,最高峰紅頭山高548公尺。
飛魚的故鄉-蘭嶼

我們在心裡驚呼著,一縷縷的閃光隨著海水波動不斷地改變,
而我們就身處在這無盡的晨光裏,享受被燦爛光芒的海洋包圍,
留連不捨海岸的美麗。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耳際旁風嘯聲,車輪滾過地面的聲音,我們騎過小路,
爬上山坡,迎著風滑下到海邊,感覺真的暢快極了。
飛魚的故鄉-蘭嶼

龍頭岩為望南角上一塊獨立奇岩,岩礁表面崎嶇崢嶸,遠望有如出海遊龍,口、角、鬚俱全,昂首向天怒張。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外陽西下時餘暉映照龍頭,別有一番景緻。龍頭岩前有一平台,是遠眺小蘭嶼最佳地點。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突然間,太陽從雲霧裡露臉了,瞇著眼看著海面閃耀的光芒,
閃閃點點,就像海面上散落著一片璀璨的鑽石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幾乎是丘陵地,僅部分海岸附近有迂緩坡地及海灘
平地,紅頭山高達 548 公尺是最高峰。雅美族居民分
布在環島海岸的 6 個村落,即紅頭、漁人、椰油、朗島、東清和野銀。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島上的主要居民-Tao(雅美族),是台灣原住民當中,唯一以農耕與漁撈為主要生業者。
在日據時期以前,Tao是島上唯一主要的居民。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日據時期日本人刻意的隔離保護,這些因素在在加強了外人對蘭嶼與其島上居民,
遺世獨立、海外一樂園,未受文明「污染」等刻板印象。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相機不停的拍,拍完了還有離不開視線,在這每一個地方,愈是看到更多不同的景色,
愈覺得蘭嶼的面貌是那麼的豐富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自己可以更大方接受這裡一切景物,這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景物是一樣的,
是多麼值得珍惜。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一路悠閒自在的騎,有景點就停下來進去拍照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雅美的生業活動以農耕漁撈為主。主要的作物有水芋、山芋、薯蕷、甘薯、小米等。
農耕為女性的主要工作(特別是水芋的種植),相對地,海上的漁撈則為男性主要的活動。
除此之外,男性主要的工作包括整地、開墾、種植薯蕷、小米、看顧山羊、製陶、建屋、築船、
編籃、以及金屬器的製作等,女性的主要工作有種植、採收塊根作用、煮食、織布、照顧豬隻等。
飛魚的故鄉-蘭嶼

平常任何人可以比較隨意地進入人家的前庭、涼台、甚或當捷徑路過。
進主屋則不然,需謹慎小心,先輕咳示意以確定屋主在家。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涼台則是一小型的干欄式建築,高出地面約60-90公分,它是人們聊天、工作、午憩、甚或進餐的地方。
飛魚的故鄉-蘭嶼

平常任何人可以比較隨意地進入人家的前庭、涼台、甚或當捷徑路過。
進主屋則不然,需謹慎小心,先輕咳示意以 確定屋主在家。
飛魚的故鄉-蘭嶼

半地下室的主屋是建在依地形挖掘出的半地下屋基上。
主屋主要的功能包括提供作為睡眠(特別是冬季)、煮食、生育、貯藏家傳寶物、儀式等活動的場所。
主屋建築本身又是社會聲望與地位的象徵。
工作房則是一干欄式的建築,其地板高度與門外地面一致。
它提供作為睡眠(特別是夏季)、手工藝制作、招待客人等活動的場所。

涼台則是一小型的干欄式建築,高出地面約60-90公分,
它是 人們聊天、工作、午憩、甚或進餐的地方。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傳統住屋、雅美拼板舟、著傳統服飾之住民等都十分具有雅美族文化特 色,
通常都會吸引遊客好奇的眼神,這些人物在拍照前請先徵詢當地居民的同意,以免不必要的誤解和衝突。
飛魚的故鄉-蘭嶼

半地下室的主屋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在蘭嶼的涼台上,你/妳可以無時無刻無事不談無所禁忌暢所欲言!
用分享讓記憶化作永恆。歡迎用你/妳的角度來愛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部落居民常在涼亭吃飯,遊客應限制打擾居民吃飯或觀看評論菜色。
飛魚的故鄉-蘭嶼

部落居民常在涼亭吃飯,遊客應限制打擾居民吃飯或觀看評論菜色。

蘭嶼飛魚祭每年三月中旬開始舉行
意在召請飛魚,祈求魚獲豐碩。住民重視大海資源,食用不完的飛魚均曬乾貯存。
飛魚的故鄉-蘭嶼

傳統住屋、大船及當地居民,請勿隨意拍照,以免引起紛爭。
飛魚的故鄉-蘭嶼

雅美人將魚分為三類:老人魚、男人魚、女人魚。
老人魚是只有老人才可食用的魚類,男人魚指皮粗、肉腥的魚種,
通常僅供男人食用;女人魚則是味道鮮美、肉質細膩的魚。
其實不止魚類,連螃蟹也有這種分類模式,
如光手酋婦蟹在蘭嶼就只有老人與女人可食用。
飛魚的故鄉-蘭嶼

主屋隱而不易見(私密性高)與涼台的開放(社會性高)正好成明顯的對比。
工作房則正好介於主屋與涼台兩者之間。這種私與公的對照在落成禮亦展現出來。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單車沿著環島公路抖動跳著,狹小的石泥路偶有山豬在路上閒逛著,
眼眸裡儘是黑白的天空和多變海岸。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的景物,空氣濕潤色彩比較清亮,在地人個性柔和細緻,生活腳步緩慢,在這裡没有紅綠燈,
没有治安的問題,而海水的顏色也很不一樣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農耕為女性的主要工作(特別是水芋的種植),相對地,海上的漁 撈則為男性主要的活動。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雅美族人的食物主要範疇為:「主食」(kanen),水芋,甘藷等);「副食」 (yakan,主要是魚類)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東清灣為蘭嶼最大之海灣,其中有一段長約一公里的礫灘,為蘭嶼主要礫灘之一,因地形故此
處海流較弱,成為蘭嶼唯一適於游泳之海岸,也是唯一的純礫灘釣場。礫灘南北兩端,仍是珊瑚裙
礁盤據,離岸不遠的海面上散布一些形狀不一的顯礁。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海浪拍擊海岸的聲音也不一樣,這裡有翠綠的山脈,
海洋的感覺讓人心胸輕快,一踏出門就可聽到浪花唱的歌,
如果我一直住在蘭嶼,我會覺得海水就是這樣。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其實我們要用不同的心情來看待這些地方,為了這些驚喜的美景,經常要煞車停下來,拍照。
趕路是一時的,美麗是永遠的,作為旅程的記號,還有什麼好遺憾的呢?
飛魚的故鄉-蘭嶼

輕踩踏著單車,我們的目光時常停留下來,我們緩慢的走,細細的品味這裡的每一個角落
飛魚的故鄉-蘭嶼

在山與海交界處孤立了一座涼亭,是我們發呆做夢的地方
飛魚的故鄉-蘭嶼

盤腿坐在地板身體倚靠在廊柱上,便不想再動了,痴痴凝望、輕輕閉上眼睛,心境慢慢地溶入這廣大海裏,
靜靜地、不知不覺地被它清洗著...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圍繞著蘭嶼島的太平洋海域,隨著四季更迭、天氣陰晴的變化有著不同的風貌,天氣晴朗海風不大時,
海水清澈見底,是海域活動的好時機;陰雨時則海天雲霧相連一氣,日出、日落時波光粼粼,如夢似幻,
不用季節不同時分,島上景觀氣象萬千。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造舟可分造小船及大船,小船是僅容一人至三人乘用者,大船則是由六人、八人、
十人乘用者,往昔有數十人共乘之大型船隻,近三、四十年己不能見。
飛魚的故鄉-蘭嶼

而每年夏季隨著黑潮自南方來的飛魚、鬼頭刀等迴游性魚類的捕撈,卻是當地人漁撈活動的高潮。
飛魚季相關的儀式與活動,在當地的社會文化生活中更是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野銀部落外礫灘上成列的雅美舟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情人洞以南的一段海岸也是蘭嶼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蘭嶼羅漢松過去主要生育地,形成極為特殊的熱帶珊瑚礁植群中針葉林態景觀。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情人洞旁有一高大山洞,走進去有如探險般,出山洞後可以看到壯觀的軍鑑岩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島主要是由火山噴發的熔岩及碎屑岩類組合而成,歷經火山、潮汐、風化等作用變動,
呈現出豐富的海岸、河流、火山、邊坡等地貌。沿海的奇岩怪石及大、小天池,是蘭嶼的特殊地貌的最佳呈現。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壯觀的軍鑑岩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没有車輛,没有壓力,只有美麗的海岸...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軍艦岩又名駱駝岩,為雙獅岩與情人洞間的外海小島,離岸約 300m。
其外型無論是自空中鳥瞰或岸上遠眺,都酷似兩艘巡弋海上的軍艦,二次大戰時,
美國空軍曾將此島誤認為日本艦艇,予以猛烈轟炸。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雙獅岩為蘭嶼的東北角,地質與紅頭岩類似,以火山集塊岩為主。
兩獅面向環島公路背向太平洋,仔細一瞧,母獅子後面還跟了一隻小獅子,一幅和諧的景色另人倍感溫馨。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過東北角雙獅岩後,公路折南,轉向蘭嶼的東海岸。
不遠處山勢自右綿延緩降,至平地後再行升起,於海岸邊出現一獨立岩,此即情人洞所在。
情人洞以南的一段海岸也是蘭嶼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蘭嶼羅漢松過去主要生育地,
形成極為特殊的熱帶珊瑚礁植群中針葉林態景觀。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從久以前,在Jipaon的竹子中生出兩個女孩。有天,他們將石頭放在腋下,
並將泉水潑在石頭上,結果從石頭生出小孩。他們相互婚姻,其後代之後遷居朗島聚落現址。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就像烏魚一般同屬汛魚的一種,每年 3 至 7 月間就會隨著黑潮,陸續抵達台灣東部,給東
部的居民帶來天然糧食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桔子不要帶到海邊(尤其是飛魚祭期間),懷孕的女子不能碰船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季-為每年三月至七月期間,請女性遊客注意不可任意碰觸船身,同時一般遊客也勿任意登船拍照。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特有的蘭嶼角鴞(蘭嶼特有鳥類,當地人稱牠為「嘟嘟霧」,其數量僅剩1000多隻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郎島國小操場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玉女岩又名陰陽岩或夫妻岩,是一座高約20m的火山集塊岩海蝕門。
門中夾有一圓滑之柱狀岩,造型奇特,令人莞爾。
鄰近地帶林投叢生,椰影搖曳,頗富南島風味。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鱷魚岩與坦克岩皆是火山集塊岩構成的獨立岩,早年自母岩崩落於珊瑚礁群體中。
因珊瑚礁不斷成長,常將集塊岩體包覆其中。地殼隆起後露出海面,經長年海蝕風化形成獨特的外型。
飛魚的故鄉-蘭嶼

五孔洞為一系列的海蝕(門)洞,岩壁上可以清楚的看見海岸升起的痕跡,岩壁上珊瑚化石清
晰可見。五個洞口緊鄰形成,每個洞口當地人均賦予不同的名稱,過去是雅美族人所忌諱的地方。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我就是愛這種小漁村,我用相機作畫,記下屬於自己心中的那種感覺。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看到美麗的風景就會忘記疲累的感覺,寛闊的視野會忘記曾喘息的聲音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環島公路常有豬、羊活動,島上未設有紅綠燈,請小心駕駛及注意安全。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環島公路常有豬、羊活動,島上未設有紅綠燈,請小心駕駛及注意安全。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在這裡儘情的放空,去流浪吧!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的環島公路夜間僅有一小部分路段有路燈,其餘地方烏漆媽黑,而且並没有紅綠灯,
所以碰到山豬及山羊要禮讓哦!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記得清晨的太陽直讓人不斷地流汗,到了下午天氣又轉變,
雨不是下的很大,却冷却了燥熱身體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地處東南部海上的蘭嶼島,為達悟族原住民的美麗家園,四、五月間正是蘭嶼最美的百合花季。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我們從漁人部落繞過野銀部落,走進入居民聚居的地方。
北岸朗島部落,再轉向島嶼人口最多的椰油部落,最後停留在椰油國小。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太陽很快又躲入雲層裡,剎那間烏雲佈滿了整個天空,
漸漸的又飄起了小雨,加緊踩踏著單車,轉眼間我們鑽入了一所學校。
飛魚的故鄉-蘭嶼

在這個可以看到小學校旁的藍色大海,我們在鳥鳴聲的大樹下休息,
在涼涼的坡堤上坐著,在長廊上看著小朋友的圖畫和相片
飛魚的故鄉-蘭嶼

坐飛機進入蘭嶼時,饅頭岩是第一個看到的地標。此地因遠看就像是一個大饅頭而得名,這裡是熱帶魚及龍蝦的故鄉。
飛魚的故鄉-蘭嶼

飛魚的故鄉-蘭嶼

最後我們停留在饅頭岩附近的一處涼亭,看著海與天空交界處地餘暉漸漸隱沒,結束一天的環島之旅。
2010-05-09 1:2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故鄉 蘭嶼
http://tw.myblog.yahoo.com/abaama/
另外一種的環島之旅

蘭嶼的美

是要親身體會的

謝謝分享 好豐富的旅程

蘭嶼真是太漂亮啦

五分奉上
好棒的遊記!
打從3年前去過一趟之後 就好想再去蘭嶼一遊~
阿蒯 wrote:
路線:漁人部落出發0...(恕刪)

+++++++++++++++++++++++++++++++++
看完真的有感覺像去過蘭嶼一樣,真的,暑假要計畫去一次!
加五分先,好優!
abaama wrote:
水喔...也來一起分...(恕刪)

就是看您的遊記,才引起要去蘭嶼的動機,不然不知道還要等何年何月呢?
看您的遊記及相片才知道還有很多的地方没有去過...,真遺憾,
但没有關係..還留有一個藉口可以再去一次...
期待有藍天:

蘭嶼原本不是想像中的美好,但一但踏入後,就會愛上了它,
他會把你生活的步調變慢,我也會很悔太早返台。

dosiris:

謝謝您的加分
去了蘭嶼就要好好的玩,慢慢的玩,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什麼時候還會再去一次呢?以後真的不曉得了…

用力騎:

去蘭嶼要帶單車,環島一趟約40公里.還有中央公路…


阿蒯 wrote:
路線:漁人部落出發07:30-紅頭岩-青青草原-老人岩-龍頭岩-台電核廢貯場-象鼻岩-鋼盔岩-野銀舊部落-東清灣-情人洞-軍艦岩-雙獅岩-玉女岩-五孔洞-鱷魚岩-開元港-椰油國小-饅頭山-蘭嶼機場-海波浪民宿16:30(全程約40公里)
...(恕刪)

蘭嶼的環島公路,很值得帶腳踏車去騎一次,多待幾天,離開時,
大自然會給你什麼伴手禮帶回家,就看老天爺的心情吧!

蘭嶼的彩虹

正計畫去這裡,也許我們會有不一樣的心得與旅程…
寫的好,讚!
加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