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家裡當了一會兒宅男,拿著電視遙控器無聊地轉來轉去。
後來在蹲廁所的時候,無意中拿大高屏百科全覽地圖起來看,找找愛河的源頭。
愛河的中下游,自河堤公園經寶珠溝、同盟路段到河東河西路段,水量較大,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片段。
但是上游,相信大家就有點陌生了。愛河主源頭應該是在八卦寮附近,但是沿岸的路卻沒通到那裡。
那就不妨來段城市小小探險之愛河溯源,找找愛河沿岸單車可行的盡頭吧!
踏上我的登山車黑輪,出發囉!
▼出發的時候大約4:45,月亮已經出來了,現在天黑得快,要加快腳步囉!

▼不一會兒,來到了文藻外語學院,愛河這段素有護城河之稱,探險就從這裡開始吧!

▼文藻外語學院門口的愛河~

▼過了文藻正門後,我決定走河的左岸~

▼看到污水的泡沫和廢輪胎,想當然爾,如果太靠近的話,味道不會太好聞~

污水下水道的普及率,是城市進步重要的指標。沒有下水道,河川就會很吃重地負擔污水的排放!

▼喔~這個地方提一下,這裡是另一個支流-檨仔林埤 的匯入處~

▼待會兒再回來探訪這個支流~

▼繼續前行,這段的景緻和河堤公園類似~

▼後來接到了大中一路榮總醫院~

▼過了大中一路後,我很白目地選擇右岸,明白標示此路不通,不過我想,可能是對汽車而言吧!

▼前行一小段後,果然不通


▼這是從右岸拍的,從這裡開始,政府做了些鵝卵石砌石,希望讓河岸感覺不像水泥護堤那般冰冷~

▼回到左岸,拍下這張,河岸兩旁綠意開始展現,我還看到鷺鷥哩!(沒拍到,不必用力找照片啦!)

▼在左岸往上游繼續前行一段路後下游回拍~

▼同一地點往上游拍~

▼請教懂植物的網友們,葉子大大的這是啥?


其實從這裡開始,雖然水質一樣無法達到清澈無味的高標準,但是綠色植物已開始頑強地生存了!
以生態的觀點,也許歡迎河畔、河床稍微有些綠色植物。因為會帶來生物的多樣性,也比較美觀。
但是以防洪的觀點,某種程度上是阻擋水流,減少河道空間。因此如何取捨,就很傷腦筋了!

▼河道狀況,旁邊的鵝卵石護堤,據說是政府想在不影響防洪狀態下,適當恢復河川某種程度的自然性~

只能說,愛河數十年來,默默承受不可承受之重。已經開始做CPR了!而且還得繼續做很久哩!
▼道路和河道狀況~

▼道路狀況~

▼到達終點的橋,此橋稱「後港橋」,接下來開始Off Road~

▼Off Road一小段後往回拍~

▼這是單車可達的盡頭了~

▼往上游看去~

▼再近一點~

▼往下游望去,像不像一般的野溪了?


▼帶點小小探險的精神,我下到河道,拍下這張潺潺溪水~

不過,味道不是很好聞啦!期待有朝一日,能達到可以在裡面捉小魚小蝦的清澈乾淨程度。
▼這是溪水往下游奔去~

▼回首爬下去小小探險的鵝卵石護岸~

▼不一會就回到後港橋~

▼天色已開始昏暗,我該快馬加鞭了!

▼往回騎,這時天色稍暗且逆光~

▼回到支流匯集處,開始探訪 檨仔林埤~

大高屏百科全覽地圖把「檨仔林埤」誤植為「撤林子埤」,後來回家翻地圖才發現。
▼沒多久遇到這條「鼎中路」~

▼繼續騎,這是河岸道路狀況~

▼河岸道路狀況~

▼這條是「鼎金後路」,過去後沒有沿河道路,我在河的左岸找一般道路騎~

▼沒多久就發現這個公園,也可以算是滯洪池,照片右上角高架道路即是鼎金交流道~

每次都從鼎金交流道高架道路往下看到這個公園,但是從來沒來過。
▼也可以親水啦!但是呢~


▼還有瀑布哩!呃~這更難聞了!看到白色泡泡了嗎?


▼這裡有點「埤」的樣子了!

▼看到名稱了吧!其實我也是到這裡,才知道的!

▼石子路稍稍Off Road一小段~

▼到達檨仔林埤終點,不過天色暗了,畫面不清楚~

▼檨仔林埤終點~

▼暮色下的黑輪~

後記:
雖然愛河的這兩條上游,水質都沒達到乾淨標準,但是我希望有朝一日,它能達到,帶給這座城市的人民幸福。
當然,城市的居民也要愛護它,至少現階段不丟垃圾吧!等污水下水道普及後,沒有污水排入愛河,從源頭整治,才能還給愛河乾淨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