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著早餐,和三峽來的車友閒聊,並在他們的幫助下,硬是扛車翻過鐵門,感激萬分。

清晨的滿月圓遊客、登山客一波波的湧入,這是一處非常棒的森林遊樂區。多年前自己喜歡登北插天山,也經常在這裡出入。曾有過清晨7點半前登頂北插天山,回家吃午餐的記錄,今日舊地重遊倍感親切。




來到東滿步道起點,北插天山登山口,登山客深感疑惑的問我,真的要將單車弄上去,那可是一個大工程。


調整好呼吸,開始今日的扛車大作戰。登山步道是陡峭的,還有數不盡的木階梯。半小時過去了,來到一休息站,這讓我想起寶貝女兒小時候的一句名言:「有椅必坐」。休息個三五分鐘也是天大的享受。



到達另一休息點,登山客聚集閒聊,好像每個人對這裡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沒事就喜歡往這裡跑,連颱風假期都不放過。而實際上這裡的環境真的無可挑剔,水源充足、路徑鮮明、四通八達,極富變化的路線,真不愧是北部地區最負盛名的中級山。

經一極陡階梯抵達杉木林營地,區分上下兩層,置有長木椅,是泡茶聊天的好地方,不遠處就有溪流,水源不缺。




過崩塌地後是又臭又長的階梯上坡路,走來倍嚐艱辛。 抵達東滿步道與北插天山的叉路口,這裡已是東滿步道的越嶺高點,再來的路段呈下坡走勢,而且可騎車,至此應該算是出運了。




東滿步道的精華所在就在這裡, 步道上的圓枕木要特別留意,上次從北插天山下來,就在這圓枕木上摔車兩次。今日可不敢大意,儘可能的推車通過。







警告牌與封路處,此支線步道前段平緩好走,後段則懸崖峭壁不利於行。個人曾行至盡頭處,闢徑接回東滿步道,木椅旁的小徑就是銜接的路線。


抵觀瀑橋,在此煮開水午餐。今日走的是山區的越嶺步道,無任何補給點,所以必須攜帶爐具,才有辦法補充飲水。 不久後在杉木營地遇到的山友也到達,這裡是他們的目的地,午餐後原路返回。單車越嶺的好處就是不用接駁,不用走回頭路,從甲地到乙地可以獨立完成。也許辛苦一些,但滿有成就感。





餐後緩緩的騎在碎石步道上,抵達化石區。有遊客帶著寵物出遊,一大一小形成強烈對比。





並未沿著寬大的東滿步道出東眼山遊樂區,而是進入園區內的森林步道,往餐廳方向前進。 抵達一特殊造形的公廁處,今日的另一波扛車戲碼又將上演,東眼山我來了。









同樣是階梯路,有了午後雷雨的加持,顯的更加不好玩。遊客的反應也出現兩極化,有的會幫你加油,有的則要你回頭,但無論如何還是冒雨繼續往上攻。


雨中的東眼山三角點、雨中的觀景平台,祇有一個瘋子堅持自己的信念,永不放棄。晴天時這裡的視野、景觀可是一級棒的。






返抵東眼山行政管理中心,躲雨進食。在寒意中緩慢的下行出東眼山森林遊樂區,於復興萊爾富對面騎樓和兩位車友一起躲雨,順便調整剎車。這兩位車友本想騎北橫夜宿礁溪,一陣午後雷雨在此被困兩小時餘,祇好等雨停後打道回府。


雨後的山巒更顯清新,愈往平地天氣狀況就愈好。1700前返抵家門,剛好趕得上今晚的飯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