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到宜蘭也有三年了,雖然宜蘭真的是一個單車天堂,但是路線指標說明真的很不明確,有些地方是根本毫無指標,就算你問當地人路線,他們也不見得很清楚。 舉例來說,我的鄰居大部分是在地人,但是也不曉得宜蘭有許多的自行車道。 當然這樣有好有壞,好處是,您可以自由自在的騎車,因為跟台北比起來,這裡的人少很多,小孩子也可在這裡練習騎車(不會有人罵你閃邊)。 壞處就是沿路的設施少,例如商店,廁所等等。 自己所發現的自行車路線都是在迷路與隨性的狀況下走出來的,當然鬼打牆與上演星艦迷航記的劇情在我身上時常上演。
今天要介紹的路線是很適合一家大小騎車的路線,這個路線是以避開車子安全為主的路線,你要練車或是教小孩騎車,這條路線容許您同時並存,因為除了人少之外,他也夠寬。但是有幾點要注意:
1. 因為避開主要車道(以河堤為主),所以沿路不會有7-11的商店,食物與水一定要帶夠
2. 記得要帶頭巾與眼鏡,在河堤行走,下午4:00PM左右會有許多小蟲,這時候用頭巾遮住口鼻是很好用的,例外如果有全罩式墨鏡也可避免小蟲進到眼睛。
3. 因為這個自行車道在宜蘭還很新,如果您在河堤上遇到行人您按鈴請他們讓路的話,他們可能不會太理會你,因為這有可能是他每天散步的路線,您只要慢車速慢慢從他旁邊經過即可,如果您是外地的遊客請務必諒解這一點,千萬不要一直" 噹..噹.."。
4. 沿路大部分並無照明設備,如果晚上騎會危險,請記得要帶車頭燈。
5. 傳藝中心自行車不能進入
6. 冬山河親水公園的兩側閘門也是封閉的,外來自行車不能進入,因為冬山河親水公園還是要收費的。
路線圖,由宜蘭縣政中心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注意

如果你是外地的遊客,你還可以選擇將車子停在縣政府的停車場,縣政府內有廁所可以先解決一下,因為之後會有廁所的地方要10多公里的路程。
由中山路轉入縣政北路

廣大的停車場,外地的遊客可以停在靠近"進士派出所"的位子由警察幫你顧車。

由縣政北路開騎,左手就是"進士派出所"裡面也提供鐵馬補給

繼續往前,右手邊是宜蘭審計室

左手是宜蘭地檢署

看到"建業路"要右轉了

右轉到建業社區

延著建業路直走

左手邊是"凱旋國中"

重點來了看到路標 左轉"建蘭南路"

往"建蘭南路"直走,前方就是河堤了。 通常這是從我從家裡出發騎車的起點

前方的斜坡就是上河堤的點

上河堤後請走中間道

河堤的路況不錯

左手可以看到一些別墅

右邊可以看到一些風景及農作物

這是第一個 Milestone,請往橋下騎。

之後請往上 (很短的小上坡)

繼續往前

前面就是"蘭陽大橋" 請往前經過左手的紀念碑。

我們要往蘭陽大橋下方經過接""舊蘭陽大橋",自行車專用道的標示已經被塗消掉。

這就是蘭陽大橋下面,地上有一些土,要稍微小心。

看見自行車引道了

請牽車上去

上去後右手有一個出口,那是另一個自行車道往"壯圍"目前還沒完全好,我上次走過又鬼打牆的走到海濱的自行車道,然後在沒指標的情況之下騎到"頭城"

要往"傳藝中心"或是"羅東運動公園"就要往後走過"舊蘭陽大橋"

從出發到現在大概有4.6公里

右手就是"蘭陽大橋",我目前就騎在"舊蘭陽大橋",這兩條是並行的,車子無法行駛"舊蘭陽大橋"因為它是封閉的。

過了一公里左右,另一個引道出現了。

請牽車下去

牽車下去後,往左可以騎河堤往"羅東運動公園" (只需3公里),往右是到傳藝中心或是新水自行車道。 由路況可知,這一條是新規劃的。

往前可以看到一個新做好的上坡入口

防止車輛進入的閘道,我喜歡。

上河堤後的路況超好,全新的柏油路。

沿路都有這樣的防止車輛的閘道

今天的風超大而且是逆風,其實不太適和騎車

到目前為止是6.28公里

沿路也有不少這樣的休息設施

前方就是國道五號高速公路

到達國道五號高速公路的下方約7.19公里

國道五號高速公路下方一景

這風大的不像話

不過風景跟路況真的不錯

左邊的蘭陽溪因為土地肥沃,不少農人在這裡種植農作物,很難想像在颱風時這裡的農作物是完全被淹沒的。

抵達台2線(濱海公路)的下方引道了

左邊就是蘭陽溪出海口,這裡有不少水鳥可以觀察。

目前已經騎了10.79公里

風也越來越大了,我人整個被吹的很爽,明知道變天,卻還要騎。

突然自行道結束了,只好沿著道路一路騎去

騎了一會,看到了一個防水閘門

原來是五結防潮副閘門

不過問題是,我到底在哪? 這一條路是我今天第一次騎,沿路也完全沒指標。

前方又有一個防潮閘門

接近防潮閘門的右邊有停車場

位子還不少

看到一個"縣196線養護終點"的標誌

看來這是一個新的設施景點

終於找到地圖了

原來這裡是水上海濱公園的預定地

另外也有標示到達各地景點的里程

左邊有一個引道,下去看看

這個建築是??

莫非?

果然是"賞鳥區"

完全開放空間的"賞鳥區",不要說不可能,在宜蘭是可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地方

另外一邊是渡船的地方,看來是要利用水陸連結快要完工的"冬山森林公園"

現在騎經過大閘門

往前方可以接"新水自行車道" 我還沒騎過,下次再來試看看。

過大閘門後要往右,這是往"傳藝中心"的路線,一樣,沒指標。

開始沿者冬山河騎去

看到台2線(濱海公路),右邊有引道可以通過

引道的好處是完全不需要穿越大馬路

沿路風景很不錯,右手邊就是冬山河

途中有不少休息點

還有人這這裡露營

也有座位

這裡就接近"傳藝中心了"

瞧,左手邊就是傳藝中心

右手邊可以渡船去冬山河親水公園

下這個小橋後的左手邊有一個小入口,上面標示"捷安特自行車服務站",進去瞧瞧。

外觀還不錯

這裡可以租自行車,問了一下服務人員有地圖可以索取嗎? 答案是"沒有"

例外一邊是傳藝中心的入口,有斗大的幾個字"腳踏車禁止進入",一些騎自行車的人都被擋在門口,事後我想起來忘了問是否有"寄車的服務"

接下來衰事開始一件件的發生了(1)相機電池沒電了(2)因為右手拿相機,左手控車,差一點摔車 (3)天空開始下起大雨。
之後我就穿上雨衣,開始沿著國道五號一路騎回家,總里程約30多公里。
這裡要注意的是,除了傳藝中心自行車不能進入之外,如果你是騎在冬山河的另一邊的路線的話,冬山河親水公園的兩側閘門也是封閉的,它們也不准外來車進入,因為冬山河親水公園還是處於要收費的狀況,如果有帶小朋友的要注意一下以免多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