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碟盤尺寸之探討

關於碟盤尺寸與煞車特性,在01上有許多的討論,但眾說紛紜,且較少原理上的推論,小弟藉此主題,希望各位前輩能進一步探討「碟盤尺寸」和「煞車特性」的關係。小弟先拋磚引玉,說說自己的看法,請大家多加指教。以下的討論都假設碟盤尺寸為唯一操作變因,其他如碟盤材質、來另片材質、煞車泵、煞把、輪胎、路面條件等等都是一致的。

碟盤尺寸與煞停距離
理論上,若要在最短距離內把車子停住,煞車力道要等於「輪胎」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煞車力大於或小於最大靜摩擦力都會使煞車距離變長。因此,若碟盤所能提供的煞車力道大於最大靜摩擦力,那加大碟盤尺寸並無法縮短煞車距離。也就是說,如果160mm的碟盤可以鎖死你的輪胎,那換上203mm的碟盤並不會使煞車距離變短。也有人認為大尺寸碟盤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大靜摩擦力,所以加大碟盤的確有減低煞車距離的功效。但小弟認為,煞車時要使煞車泵產生最大出力的時間很短,遠小於眼睛看到狀況到按煞車的反應時間,因碟盤尺寸不同所導致的煞車距離差異應該很小。當然,若小的煞車碟無法提供足夠的煞車力道(大於等於最大靜摩擦力),加大碟盤的確可以縮短煞停距離。


碟盤尺寸與操控性
小弟認為,在能提供足夠煞車力道的前提下,160mm的操控性>180mm>203mm,理由如下:假設用203mm碟盤時,手指需要施加100牛頓的力量才能達到最大靜摩擦力,那使用160mm碟盤就必須要用127牛頓;又假設人的手指施力大小的間隔是1牛頓,那麼160mm的碟盤從開始煞車到完全鎖死的解析度是127,而203mm碟盤只有100,也就是說,160mm的碟盤可以做更細緻的操控。


大碟盤需要更強韌的材質?
直覺上,由於大的碟盤力臂較長,可能會對車架施加較大的應力,所以需要更強韌的材料,但因為這個力最後還是經由輪胎作用在地面上的,在大部分的情況下,煞車時施加於車架的最大應力是一樣的。假設輪胎與地面最大靜摩擦力是1000牛頓,若使用的輪胎是26吋胎,那不管是哪一種尺寸的煞車碟,它所能產生力矩的最大都是1000牛頓*13吋。不同的是,203mm的碟盤的煞車泵只需要160mm碟盤79%(160/203)的出力,也就是說,裝大碟盤時,煞車泵和油壓管的負荷反而是比較小的。大尺寸碟盤會對車架有比較大損害的可能理由之一是煞車習慣引起的,裝大尺寸碟盤會讓你更輕易就鎖死輪胎,且有很多時候是非必要的,因此對車架施加最大應力的機會也變高,當然會對車架造成更大的傷害。如果較大的煞車力道是騎乘路況所必須的,那大小碟盤對車架的影響是一樣的。既然如此,那為大碟盤通常都使用在用料最實在且操作條件嚴苛的下坡車呢?我只想到一個理由,那就是散熱。下坡車需要急速且頻繁的煞車,而過熱會使煞車性能大幅降低,大尺寸碟盤提供較大的表面積可以散熱。也因此造成大尺寸碟盤需要強韌材質的錯覺,其實是騎乘條件的不同,跟碟盤尺寸的直接關連較小。

小弟學識、經歷均淺,以上大都是自己想當然耳的推論,期望各位前輩能就理論或實際使用經驗多多指正。
2009-01-30 15:2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碟盤尺寸 探討
分析的很透徹, 小弟十分贊同您的觀點, 我一年多來使用160mm機械碟非常夠用, 毫無升級慾望.
(其實不知算夠不夠用, 因為一隻手指煞車無法鎖死前輪.)
看了你的第一段講到"尺寸",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散熱...

後來那長長一篇問看看哪位大大力學學的好的應該算的出來~
我已經都還給老師了說...
大碟盤散熱比較好, 下長陡坡特別能感受到, 所以一般重度off road/ 下坡車都會裝前203後160碟盤, 這種重度長下坡最需要的要避免碟盤過熱, 若使用太小尺寸碟盤易因過熱而降低煞車性能, 這再度驗證下坡煞車是以前煞為主的理論.
其時碟盤過熱是還好,鋼材耐熱都不錯,但來令過熱就會變質,是無法恢復的
用大尺寸的碟盤,來令的施力就可減少一些,自然就少產生一些熱量,少一分過熱的風險
但大碟盤得克服熱膨脹不均的問題,鋼材的熱傳導並不好,可能碟面熱的燙人,而中心部分還是冰涼的
改裝大碟盤還有一個妙處
就是增加視覺效果
小弟我換上前後203的碟盤
絕非160的煞車力道不夠
只是為了加大的視覺
chlorite wrote:
關於碟盤尺寸與煞車特...(恕刪)


s5862249 wrote:
更換前的愛車樣 碟盤...(恕刪)


我記得第36期的單車誌在126頁已經有做測試報告了,測試了在時速40公里時同廠牌160碟盤以及203碟盤的煞距離,和不同廠牌的煞停距離!!

我記得沒錯的話,好像203的是18公尺多!
而160的是30公尺!!

另外別人的部落格也有很不錯的研究喔:

http://blog.xuite.net/gptomas/gptomas/17741557

http://blog.xuite.net/gptomas/gptomas/21662148
「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
Bruce815 wrote:
我記得某一期的單車雜...(恕刪)


見鬼了, 貓兄那篇我居然沒看過. 裡面提到的一指煞車真的很重要, 這點我的160mm機械碟辦不到, 目前都是兩指煞車.

兩指煞車除了控車能力較弱外, 上次摔車還害我扭到無名指...
sylow wrote:
見鬼了, 貓兄那篇我居然沒看過. 裡面提到的一指煞車真的很重要, 這點我的160mm機械碟辦不到, 目前都是兩指煞車.

兩指煞車除了控車能力較弱外, 上次摔車還害我扭到無名指...



沒錯!
裝了碟煞就要用一指煞車,要不然最多用兩指...........

所以我很好奇裝了碟煞,再裝人間肉球,然後又一堆人用滿握的方式在煞車(五指煞車)........這樣還握得住車把嗎??操控性會好嗎??

人間肉球在台灣賣這樣好........還真是另類奇蹟!!


上次跟中福宮呂教練到台中大肚山教學,跟著去練了一下車,結果看到70%的學員煞把的位置都是錯誤的...........還要呂教練提醒後才當場調整@@

我個人倒不認為是車友的錯,反而是那些車店要負最大的責任!!
「沒有瘋狂就沒有精彩」「最棒的總在安全區之外」
Bruce815 wrote:
我記得第36期的單車誌在126頁已經有做測試報告了,測試了在時速40公里時同廠牌160碟盤以及203碟盤的煞距離,和不同廠牌的煞停距離!!

我記得沒錯的話,好像203的是18公尺多!
而160的是30公尺!!
...(恕刪)


依照上面的數據,假設煞車時為等加速運動,換算成煞停時間各約為5.4秒跟3.2秒,相差超過兩秒,這一定不是因為煞車泵產生最大出力的時間不同,而是因為那組測試用的煞車根本無法產生足以鎖死輪胎的力道,如果可以,兩者的差別應該會很小。試想,緊急煞車時,手指從開始壓煞把到鎖死輪胎所花的時間遠小於0.1秒,這是指煞把走完所有行程的時間,若考量160跟203碟盤產生最大煞車力的時間差異,那就更小了。

且這個測試中203碟盤所發出的煞車力道是160碟盤的1.67倍,而理論計算所得的放大倍率(203/160)是1.27倍,也就是說,如果輪胎和地面狀況都一樣,203碟盤最多只能產生160碟盤1.27倍的煞車力道,所以這個測試,人為因素的影響很大。

小弟也拜讀了您所提供的網站,上面對碟盤弧度差異的說明真是讓人一目了然。但理論上,這也只會影響碟盤和來另片的壽命,對煞車力道影響不大,因為摩擦力只跟正向力(也就是活塞的推力)和摩擦係數有關,跟接觸面積大小無關,所以即使換了碟盤使來另片與碟盤的接觸面積改變,也不應影響煞車力道太多,畢竟不同弧度對力臂的改變幅度是很小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