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Luff Concerto GPS車錶
禮拜六(11/29)又參加公司的一日遊旅行,所以也沒時間測試,所以就拖到今天(11/30)早上啦!
開箱
▼開箱是一定要的,2個盒子,左邊是主要包裝盒,內含機子本身(以下稱CONCERTO)和若干配件,右邊是固定架裝置盒

▼主要包裝盒側面,Made In Taiwan,如果覺得產品不錯,當然是多多支持啦!

▼主要包裝盒側面,有生產公司網址~

▼打開主要包裝盒,放在上層的是CONCERTO本身和鋰電池~

▼主要包裝盒內容物排排站-包括CONCERTO主機、鋰電池、旅充、USB傳輸線、和驅動光碟一片~

▼CONCERTO本身,大小像手機一般~(Sorry,上面的四個按鍵,黑丫丫的看不清楚)

安裝
▼放在固定架裝置盒的配件~

這裡小弟要小小地抱怨一下啦!
這個固定架裝置盒沒有任何說明文件,包括驅動光碟裡的說明書也沒提及!
小弟猜想是因為這是「泛用」的固定裝置,而且並非LUFF公司生產的。
好處是,相信固定裝置的取得比較容易,假如有好幾台車,不需要把固定座拔來拔去。
查了一下包裝上的生產產商,大概知道型號,但是還是沒說明使用方式,大夥兒自己推敲吧!(是也不難啦!)
要發揮一點「柯南」的精神,推敲揣測一下使用方式。
▼固定架本身~(註:此固定架廠商似乎有改版,小弟僅以手上的版本說明!)

▼固定架一側可以拉開適應CONCERTO寬度,兩側接可以往上拉,適應CONCERTO高度~

▼機子擺上去~咦?為什麼有個角度呢?墊了什麼東西?


▼原來,下方有個三腳架~不過,要安裝單車上時,這個三腳架要拆掉~

▼還可以裝上2個附的直條架。這個做什麼呢?小弟推測應該是固定在汽車的冷氣孔用的啦!

▼如果裝上要放在單車把手的固定環,組合起來像這樣~

▼請出登山車「黑輪」(FUJI 07年Tahoe V)來做Model,安裝在把手的樣子(把手這樣看起來似乎很忙碌


小弟是覺得機子本身固定的算牢靠,可以應付一般路況。但是,廠商似乎在另一篇有提及,固定基座有修正。
▼這個固定架,下方的卡榫在拆卸時不容易拆下,小弟要出動一字起子哩!不過,架子裝上去後也不常動啦!(一般只拿下機子本身)

▼星期六(11/29)晚上,開始充電囉!準備今天(11/30)做測試~這一張四個按鍵就清晰可見啦!

上路測試
結果今天(11/30)一早想說電池應該充飽了,試圖開機,發現還是沒電

原來,電池的安裝沒有防呆,小弟電池裝反了啦!

於是,把電池裝對,再讓它充3個小時,再出去測試囉!
操作上,小弟覺得滿簡單好記的,這是它的優點。螢幕的資訊也算一目了然。
CONCERTO主畫面有即時速度和累計里程、騎乘時間等資料。不過,累計里程和騎乘時間字體偏小,騎乘時觀看比較吃力。
▼跟左邊的大字型碼表Sigma BC-906比較,僅有即時速度容易觀看。

▼CONCERTO四種畫面切換,主畫面-行進資訊,包括現在時間、即時速度和累計里程、騎乘時間。

▼CONCERTO四種畫面切換,軌跡記錄資訊畫面,用以切換是否啟動軌跡記錄、剩餘容量資訊,啟動啟動軌跡記錄操作也很簡單。

▼CONCERTO四種畫面切換,經緯度、距離、高度、衛星狀態資訊等資訊

▼CONCERTO四種畫面切換,背光、時區設定畫面

在記錄特殊自訂點位座標部份,小弟覺得CONCERTO比我另一台GPS軌跡記錄器Easy Showily操作上來得便利多了,因為它有固定架,按個「確定」紐就完成記錄啦!不像Easy Showily,還要從上管袋拿出來,按下時觀看螢幕確認。
跑了一圈後,發覺即時資訊主要有幾個問題:
1.跟BC-906碼表相比,CONCERTO顯示的速度慢了約1-3公里不等。而小弟相信BC-906相當準確,因為跟大家團騎時,小弟平路速度控制在25km/h,相當準確。
2.速度精確度不足:精確度到整數,例如有時BC-906顯示26.9Km/h,CONCERTO才顯示23Km/h~
3.總里程比BC-906記錄的少,而且差距還不小。BC-906測14.52km,CONCERTO測11.77km,不過,平均速度卻是差不多的。

跑完一圈後,接下來最重要的,當然是把記錄下來的路線匯入電腦裡來觀看啦!
軌跡轉入電腦內呈現
▼首先安裝驅動程式和應用程式,比較特別的是,電腦必須先安裝微軟.Net Framework 2.0喔(說明書有提及)~

▼開啟應用程式,發現有2條路徑,我可能也是拿到測試過的機器~

主要的功能,當然是轉出成Google Earth或Google Map囉!
若選擇轉成GoogleEarth,則電腦裡必須先安裝Google Earth,轉出時會自動開啟,顯示路徑和自訂的記錄點。
▼匯入至GoogleEarth後,可以編輯一下自訂記錄的點位資料,把圖片放在共享空間,自行建立連結,然後儲存成KML檔。

▼然後利用Google Map的「匯入」功能,匯入KML檔,放在「我的地圖」分享給大家~連結

▼由於圖片是放在分享空間,所以藉由分享地圖,別人也可瀏覽到設定的圖片

▼利用[ iframe ]嵌入的Google Map(下面這個是嵌入的地圖,不是圖片,可以玩,會動的

▼如果選擇轉出成Google Map,會自動開啟瀏覽器,並最大化

不過,小弟覺得上面這個圖鳥鳥的,而且又把瀏覽器的所有選項關掉,根本無法儲存。
後來小弟找了一下,當然是先找"C:\Program Files\Concerto"資料夾,應用程式的大本營啦!
▼結果發現下面這些檔。我們先看Map.HTM,待會兒再來看Trace.MDB(Access資料庫檔)

▼把Map.HTM用文字編輯器打開,如果想把Google Map放在個人網頁空間,要設定Google API Key~

▼把原來小弟覺得有點鳥鳥的粉紅色改掉,還可以設定路徑寬度(1以上整數)、和透明度(0~1之間)~

▼照自己的喜好,調整路徑顏色和透明度後,就可以放在個人網頁空間例如這裡

"C:\Program Files\Concerto"資料夾的秘密還沒結束,接下來我們來看看Trace.MDB藏了什麼東西?
▼打開Trace.MDB,發現原來路徑基本資料(Summary)、路徑詳細點位資料(Trace)都是轉入到這個MDB檔呀!

▼再打開Trace資料表,可以看到點位的詳細資料~

介紹完了,各位看倌有沒有覺得好像還少了點什麼?

高度表呢?對吼!
小弟發覺MDB檔內Trace資料表的欄位裡面竟然沒有高度資料?
所以,轉出的Google Earth KML檔也不含高度資料。
目前製作高度表的工具,除了軌跡記錄器本身軟體支援外(例如Garmin的可以自行製作高度表),可以利用免費的軟體GPS Track Maker和GPS Altitude Chart,問題是,這兩套軟體都是吃「.GPX」檔案,而Concerto應用程式並沒有支援轉出成「.GPX」檔。
結論
欣見國內又有GPS廠商注意到自行車GPS軌跡記錄這一塊,所以讓我們再次看到此次這款亮眼的Concerto。本機在外型上、資料呈現上,都令人感覺很舒服。而且提供背光功能,資料可於夜間顯示。操作上面,也相當簡易,而在測試過程中,定位的速度也很快。原廠網站並提供討論區,使用者可以到上面去提出問題和建議,這些都是它很值得讚許的優點。
另外,說明書裡有提及一個有趣的功能,可以將某個KML檔匯入,若是照著該路線跑,會提供一些「自動」的顯示,顯示下一個定位點名稱,和相對距離。
不過,不諱言的,在使用上面,Concerto還是偏好於「泛用型」GPS軌跡記錄,而針對單車,小弟竊以為還是有許多值得考慮「再」加強的地方:
1.單趟里程準確度。
2.速度準確度至小數點下一位。
3.需提供累計里程記錄,因為若使用者將它當作單車碼表時,有助於瞭解某些單車零件(如輪胎)的使用里程壽命。
PS:搞烏龍了,第三頁的距離是指總里程,所以這項功能是有的!Sorry啦!

4.高度資料不僅僅只在某個頁面顯示,記錄的資料也要包含。因為利用後置軟體產生的高度表,會顯現路程的坡度,坡度即代表難易度,將是自行車軌跡資料的重要參考。
5.最好提供支援轉出GPS業界資料交換標準格式檔「.GPX」檔案,而且自訂記錄點位也要進去,以利轉出成高度表。例如:
▼Wintec Easy Showily轉出的GPX檔,利用GPS Track Maker開啟編輯~

▼GPS Track Maker製作高度表~

6.轉出成Google Earth時,可以選擇圖片存放資料夾,藉由比對圖片的時間戳記,自動匯入對應至Google Earth的路徑中。
7.如果可以,應用程式的規模可以再擴充。目前Concerto應用程式的「編輯軌跡」功能只能編輯軌跡的基本資訊,而更好的支援,是能近一步編輯軌跡點資料。這一點,小弟擁有的Wintec Easy Showily,可以利用Wintec公司自家的TimeMachine X軟體,得到許多附加的功能。包括編輯軌跡、製作報表等,這些地方都可以看到Wintec這家廠商的用心,值得LUFF公司借鏡參考。
附加壓縮檔: LUFF Concerto測試相關資料
=========================================
2009/03/01補充測試報告:
話說去年底小弟測試了這款GPS記錄器,分析了它的功能,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建言。期間Nelson兄有通知小弟,機子韌體和應用軟體已有更新,機子本身多記錄了高度資料,並且對「速度」的精確度做了加強,而應用軟體更增加了一些功能支援。
但一月時小弟太忙,無暇測試,一直拖到這個禮拜。
既然要測試高度功能,鑑於GPS的高度計算功能每每誤差頗大,因此小弟決定找個高度適中的山來測試,那就「中寮山」吧~
另外提醒一點,使用者在更新新的應用程式Concerto前,最好做「移除」舊程式的動作,否則舊有Access資料庫檔案並未被覆蓋,讀取先的軌跡資料寫入Access資料庫時會發生問題。
廢話不多說,來看結果吧~
▼這是新的應用程式畫面,下方多了許多新的功能喔!包括有「Google Earth」、「開啟路線資料」、「匯出KML」和「匯出GPX」等功能~

▼轉到Google Map看今天記錄的路徑~

▼選擇「開啟路線資料」功能,有「距離高度曲線」、「距離速度曲線」、「距離時間曲線」可以切換,並利用此畫面編輯自訂景點的名稱,這張是「距離高度曲線」

▼這張是「距離速度曲線」

▼這張是「距離時間曲線」

▼利用「匯出GPX」功能匯出GPX檔案,可以利用免費的GPS Track Maker進行高度表後製作

結論:
小弟於去年底測試時,反應的一些問題都有得到相當大的改善,的確看到景風科技在這方面的努力,例如:
1.已加入高度記錄功能
2.已支援匯出成GPX檔案功能
3.已改善速度精確度問題
4.已提高單趟旅程的準確度
不過,如果以更嚴格的觀點看待,以下這些仍然是可以再加強的部份:
1.高度記錄:有一些連續點位的落差太大,例如中寮山的連續上坡,不太可能出現這幾段數十公尺的落差,建議可以讓使用者設定相鄰2點某欄位(速度、高度)記錄值落差值,高過某個值即刪除該點,或設定成與前一點相同值
2.速度顯示:跟上次測試比起來,速度顯示有比較近碼表測得的值。誤差約在1-2公里,一般是低估速度。這點可能跟原機器的設計-沒有顯示小數點有關。建議景風科技公司下個產品若是以單車為訴求,可以考慮加入速度的小數點。
附加壓縮檔: 測試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