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店老板告訴我說,摩擦聲多半發生在前小後小的時候,鏈條會磨到大盤內側。這個問題基本上無解。而落鏈,尤其是由大盤變成小盤的時候會向內落,因為50-34的齒差達到16T,所以小盤比大盤小很多,鏈條向內變速的時候,常常還沒勾到小盤的齒上,就直接再往內落下去了。這原本也是幾乎無解的。據說三盤系統有時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而很多小折,像常見的KHS T2及T3等等,也常有這個困擾。
鏈條向內落鏈,是個相當危險的事。因為有時候鏈條會被夾在曲柄和車架中間,卡得死死的,不但非得把整個大盤都退出來才能排除故障,運氣不好時還會把車架弄壞。
還好老板有進「落鏈防止器」,只要把它裝在小盤的內側,當鏈條往內落下時,可以順勢「滑」回小盤上。
原本怎麼調整都無法避免的落鏈問題,這麼一個小小的塑膠環,就完全解決了!不管我如何嚴酷地狂操前變,轉速150RPM加上飛輪調到內側最大片,在這種情況下由大盤變小盤還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真是太棒了。
當然,裝落鏈防止器是調整變速的一部分,它的安裝位置和角度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要稍微試一下才會比較完美。如果你的車,不管是公路車還是折疊車、小徑車,有類似向內落鏈的煩惱的話,不妨來試試這一招,小弟試過以後覺得值得大大推廣,便宜又好用。只要車架立管不是很誇張的異形管,或是車架有特別的造型以致於干涉,應該多半都可以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