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換胎到最後步驟

換胎到最後一步了
卻無法把外胎塞進輪匡中
已經完成3/4了,但是最後一段怎樣就是塞不進去
我是用雙手的大姆指往前推
把外胎推進輪匡中,由氣嘴往左右兩邊裝
但到了最後也有用到挖胎棒輔助
由輪匡上方使用挖胎棒
但還是無法完成
快起笑了,花了二三小時還是無法完成
超灰心的....
2008-09-15 23: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換胎 步驟
用力塞就是了
不必用挖胎棒
就是用大拇指一點一滴推
用力.用力.用力

Shoemaker0125 wrote:
換胎到最後一步了
卻...(恕刪)


先確定你內胎規格對嗎?
如果是內胎共用規格的,會比較難塞
內胎不能先充氣在塞
如果以上問題都沒錯......
那就慢慢塞吧
nan0330 wrote:
先確定你內胎規格對嗎...(恕刪)


對了 我外胎是1.5 內胎是1.75的
我是把內胎塞進外胎時先充點氣
然後外胎要塞進輪圈時把氣放掉
我另外一輪內外胎都1.5的
五分鐘內就換好
這一輪卻.....
看什麼胎吧....
公路車的話 內胎有點氣會比較好塞....
是登山車...06年的iguana~
不是巧克力胎
也不是光頭胎
該怎說呢...介於兩者之間吧
用力塞吧~
不然就拿兩條挖胎棒
在最後未塞入的部份兩端用挖胎棒一起鈑進去
這樣子還蠻有效
通常內胎尺寸不是和外胎相同,不然就是比外胎小
但怎麼會內胎比外胎尺寸大呢?
kawxlqru wrote:
通常內胎尺寸不是和外...(恕刪)

一般來說大一點點是可以的
因為內胎的功用就是充飽氣之後膨脹將外胎稱開固定在輪匡上
因此比外胎規格小的內胎勢必要膨脹多一點
也就是橡膠拉扯的程度較大
相對的如果稍微大於外胎
由於橡膠的面積本來就比較大一點
因此充飽氣之後膨脹的幅度會小一點
有一說是這樣內胎壽命會較長
也比較不會超過內胎所設定的胎壓值
舉例來說假設1.5的內胎原廠預設他打到70PSI是膨脹到標準的1.5大小
哪使用1.75的內胎放到1.5外胎內,他膨脹到1.5大小的程度所承受的拉扯力量當然是比原廠預設的小
相反的,原廠設定1.5內胎放在1.75外胎使用
打到原本設定1.5的大小還是沒辦法把1.75的外胎稱到70PSI的張力
因此必須持續膨脹加壓才能達到較大外胎所需的胎壓
如此一來就有過膨脹的可能
因此有些人會故意內胎比外胎大一點點
是這個原因
我個人是建議寧願略大而不要略小
剩下最後一步塞不進去的話,先想盡辦法將內胎的氣再擠出來看看是不是塞的進去。

如果還是不行的話,重新拆開再來一次,內胎也拿出來,將內胎平舖於外胎上,以氣嘴為中心將內胎塞入但要左右平均,也就是左邊塞一些右邊再塞一些,力求塞入的胎不會被拉扯擠壓。之後再塞外胎試試看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