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上圖所見,獲得BMX Swamp Master Bike之後,由於車主傾向將電輔輪安裝於後輪位置上,這相對於前輪要考慮的影響零配件更多,包括飛輪拆裝、鍊條長短以及後叉寬度空間等等,都有可能導致改裝失敗。
當中的第一要項就是確認後叉寬度是否能容納全部的零配件;將後輪卸除後,量測後叉寬度僅為112mm,遠小於傳統標準車寬135mm,此處原本就需要容納花鼓輪組、碟盤煞車以及鍊條飛輪,若要進行改裝則還需要將一顆輪轂馬達塞入,著實讓筆者免不了憂心匆匆。所幸手頭上有樣品材料,稍微拼湊比對一下尺寸,感覺成功的機會頗大,就確認答應執行了;倘若後續組裝,再遇到其他阻礙時,只好見招拆招,畢竟筆者這兩三年來與自行車廠的配合經驗已知,每一款自行車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改裝全憑運氣,順利時一次過關,運氣不好也就是調整修改,而失敗往往是家常便飯,因此並不需要擔心,只要每次都勇敢面對,改正就好。

另一點讓筆者驚訝的是BMX採用的車胎為20x2.4的規格,如下圖所示,這是筆者之前都沒遇到的輪胎,畢竟筆者屬於半路出家的情況,對自行車的認識非常有限;這特殊的輪胎進而導致原車框亦為特殊規格,筆者完全不曉得如何取得此規格的車框與車胎。在此情況下,僅能與車主協調是要變更採用較為普遍的車框及車胎?抑或是要使用原車框來重新編輪安裝輪轂馬達,但會耗費較長的工時及費用?

最終,車主決定使用原車原框,以維持車款造型的一致性,故選擇採用重新編輪的方式施工。故需先將原後輪組的內、外胎及保護襯帶拆除,並將原先的幅調一根根卸除,如下圖所示,方可取下原花鼓輪組。此外,碟煞裝置也是維持原廠零件,因此碟煞盤也需要拆除,後續轉移至輪轂馬達上;因此筆者也需要考慮輪轂馬達上的碟煞盤位置,是否與原花鼓相同,或是需要重新調整?

由於BMX Swamp Master的輪框規格明顯不同於常見的形式,筆者擔心輪框內徑也有所差異,只好認分的重新進行量測驗證,如下圖所示;確認好輪框內徑尺寸後,才能配合輪轂馬達購買適合長度的新幅調,以利後續的編輪工作。然而就是幅條購買的等待時間是較為麻煩的,若為一般自行車常見的規格,十分容易購買,自行車店甚至會有庫存品;但針對輪轂馬達所需的幅調長度往往較短,容易遇到沒有庫存品可用的情況產生,就會需要等待較長的訂製加工時間。

順利量取尺寸訂製幅調,等待幅調到貨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後續作業,包括編輪、動平衡、襯帶、內外胎及碟煞盤安裝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最終將加入了輪轂馬達的輪組復原如下圖所示。

之後就要面臨第二道難題,原車配置的後飛輪齒比僅為10齒,且針對這種單齒的飛輪車款,依筆者過往的拆除經驗來說,非常容易失敗,會導致飛輪損壞而無法再沿用,因此筆者也養成了直接購買新的單齒飛輪來安裝的習慣。然而市售品的標準單齒的齒比為18齒,需要事先與車主告知協調,不同齒比的騎乘感受會有所差異。除此之外,配置為單齒的車款往往具有一個用來調節鍊條鬆緊度的機制需要注意,且實際可調整範圍也是有一定的限制;可想而知,當更改了飛輪齒比,就意味著鍊條的長度需要跟著變動,故筆者於購買新的單齒飛輪時,一併採購了新的鏈條。

取得新的單齒飛輪後,先將其安裝於輪轂馬達上,在將後輪組擺設於車架位置,測試原本的鍊條是否足夠使用;果然不出所料,原車鍊條長度不足無法掛上,僅能將其卸下,更換新購的鏈條上去,重新量測適當的長度裁切至車架可調整的範圍內,如下圖所示。

BMX Swamp Master鏈條鬆緊度調整結構也設計的十分簡潔,但純於車架上利用兩根內六角螺絲,於下圖中的位置處,使用螺絲去頂花鼓軸心,藉此將整個輪組向後推移,迫使鍊條拉緊。

將後輪組固定好後,則需要重新調整碟煞位置,並檢查鍊條是否會磨到車架、輪胎是否有對正車架中心,一切確認完畢後,在進行控制器的安裝。但也意外發現BMX Swamp Master的座椅管十分細,僅為25mm,與常見的座管28~32mm也是有差異的,因此改採用螃蟹夾的形式固定,如下圖所示,對於可夾持的尺寸範圍域度較大,未來若車主想要更換擺放的位置也較為方便。

之後則是安裝指撥油門裝置,所幸BMX Swamp Master的把手尺寸仍與標準一致,僅需要正常安裝就可以完工,如下圖所示。

最終則是試騎及整線的工作,確認系統運作正常,整車展示如下圖所示。

再次感謝車主的信任,畢竟沒實際上手安裝過,會遇到什麼阻礙也不確定,甚至也有可能得要半途而廢,在種種的不確定因素下,能將BMX Swamp Master安裝完成,並記錄此車款的差異性,是個難得的經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