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我不是選手或年輕小夥子,我只是喜歡騎單車的老頭子,我騎10速公路車但我的規格總是比常人要求更大,前大盤要三盤後飛輪原本配合花鼓只能裝到12-30的10速飛輪,但飛輪的差距從12-13-14-15-17-19-21-23-26-30,這個差距讓我騎了一段時間後非常不能適合,最近接受了一組輪組後發現飛輪能安裝較新的飛輪,所以我安裝了11-13-15-17-19-21-23-26-30-34飛輪後發現騎乘更讓我能變速順暢,前段每一個齒輪差距2齒與每一個差距1齒騎乘上感覺2齒比1齒好騎,這種差距讓我發現速度快與慢有關所以廠家的製造才會有區分,但對於不了解的民眾只能讓自己去當白老鼠去嘗試吧.
總和不能超過後變的官方規定, 才能保證變速系統正常運作.
10速長腿後變total capacity最多39
傳統三盤52/39/30齒差就22, 搭配12-30T, 22+18=40剛好爆掉.
除非是50/39/30, 那齒差勉強ok
但絕不可能去吃11/34T
大盤能上, 小盤就一定鬆到不行.
所以你一定搞錯了些什麼.
對於腿力一般的普通人, 很多齒比都是用不到的.
掛大盤, 15T以下除了下坡幾乎不會變到.
12-13-14-15-17-19-21-23-26-30, 你只用到後面6齒
11-13-15-17-19-21-23-26-30-34, 你用得到後面7齒
能用的齒比變多, 真開心.
但也沒有你說的只差一齒.
只差一齒的速別應該都不在你的腳力範圍.
我猜你應該都是用中盤在騎車.
三盤是被時代淘汰的東西, 重複齒比太多, 齒比不夠輕, 整體重量又增加.
左右Q-factor還會延長3mm, 幾乎等於上個長軸卡踏了.
但是他的中間那一盤真的很好用, 非常適合普通人.
放棄大盤, 只用中盤和小盤39/30, 他就是合格的超級壓縮盤.
也不用太大顆的飛輪, 就能滿足一般人需要的齒比.
每個人合適的齒比不盡相同, 這點是正確的.
對應不同地形, 有人也會挑選不同的飛輪, 平地山路各不相同.
10速有個優點, 飛輪可以亂改.
廠商沒出的齒比, 你可以自己改.
平常騎車就可以注意一下自己慣用的齒比範圍.
自然知道自己需要怎樣的飛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