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想過電變分速別是很智障的事情

驅動電變是步進馬達,只要機構上一開始設計能移動的全距夠大,程式設定好每一速位移的距離(該齒片的間距)就可以容納不同齒片間距的飛輪及速別,簡單來說,只要步進馬達最小位移解析度夠小,未來13 14 15速甚至想復古用回6速都沒問題
有沒有人發現廠商是明目張膽在薛錢
2023-11-04 20: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事情
變速器本來就是壟斷市場啊,

機車比單車零件多那麼多,
還更便宜這不是早就說明不正常了,
還可以一套變速換一台機車。

可以期待一下阿6他們的變速器,
可利呼有做過一集,
阿6的變速可用app改變速別。
廠商不搞些新規格新名義是會餓死的
今天最新的變速系統 碟煞系統 輪組 車架
過沒幾年就又變成上世代的舊規格了
自爆仔 wrote:
驅動電變是步進馬達,...(恕刪)


如果每家都這樣用.電變要升級可能只能等摔車了...

我覺得比較白癡的是.都已經是電變時代了 煞變把還是那個樣
電子變速還在模仿機械變速的變速方式才是奇怪


那種按鈕設計只是多增加重量跟誤觸機會而已.以及風阻
電變把變速的作動根本不需要力臂
也因為遷就於機械變速的設計導致上把煞車力道很差....
如果不是為了變速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上下把煞車一樣輕鬆的

煞變把那顆頭之所以是那個造型完全是為了容納精密的棘齒結構
煞變把的設計既不是舒適的最佳解.也不是煞車力道的最佳解.是因為妥協機械變速結構的產物
這樣的造型是機械變最佳解
,但如今電變時代了.卻還是老樣子
感覺變速套件的進步是非常緩慢的.不像科技產品快速迭代成長
MING賢

Freshness SRAM 那個專利應該只是卡位作為Wireless Blips 的變種吧.不過確實電變的時代.變把跟煞把分開才更符合人體工學

2023-11-05 11:19
攝影愛好者

MING賢 你已經發現了發財的方法,就交給你了!

2023-11-06 9:44
MING賢 wrote:
我覺得比較白癡的是.都已經是電變時代了 煞變把還是那個樣
電子變速還在模仿機械變速的變速方式才是奇怪..(恕刪)

講得太好了!
純煞車把手加簡單的按鍵功能,不僅減重且更有效率。

不過當然要一點一滴的慢慢擠出來,否則廠商要賺什麼?
alain0219

純煞車把手加簡單的按鍵功能,就三鐵車的電變煞把啊

2023-11-09 14:04
早就有這樣的東西




自爆仔 wrote:
驅動電變是步進馬達,...(恕刪)
tamasa wrote:
講得太好了!純煞車把...(恕刪)



補充一下,我認為這種把下把位再修正一點完全能取代現在的煞變把
一小段簡單的碳管取代變把塑鋼鐵鋁件




能清楚的看到車把本身就能更簡單取代煞變把主結構


現在的電變煞變把模仿機械把造型用了一堆塑鋼支撐車手重量,用沒必要鐵件只為了鎖固變把跟彎把,導致車把也很難減重
鳥頭舒適也只是相對的,你可以想一下鳥頭的角度真的是人體工學,壓煞車把手腕的角度這樣正確???



最簡單的邏輯,重機煞把也這樣設計看看要摔死多少人...重機也重視風阻為何不這樣設計?

況且每個人的手大小也不同,如果把主結構設計在車把上,用家能用把帶厚度或者其他kit來變動大小使用上會更靈活
跟下面這個煞把再修正點角度結合



除了更好煞車外,最大的好處是極致輕量,以及觸感統一,不會有把帶跟把套的材質差
而且能很簡單的做到內走線,不用在主結構上鑽洞

同時摔車時煞把的主結構不容易損壞
有想過
11速不能往上支援還說得過去,設計時沒想好?
12速不能向下相容就很怪了,軟體設定一下就可以了吧
感覺就是2大廠不想做而已
eric62

做出來了就不能逼舊用戶整套升級阿

2023-11-08 14:47
自爆仔
自爆仔 樓主

其實懂程式語言的人應該可以破解Shimano的軟體去改變速別,不然就像上面的人買大陸後變也可

2023-11-09 9:27
ANDYAS wrote:
有想過
11速不能往上支援還說得過去,設計時沒想好?
12速不能向下相容就很怪了,軟體設定一下就可以了吧
感覺就是2大廠不想做而已

分的越細產品線越廣
不能兼容
廠家才能賺錢
qw78963ju

所謂位階分明DA是尊爵如果只出一套那又何可貴,社會上任何事都是這樣標定人事物。看不慣就機變繼續用[微笑]

2023-11-09 7: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