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感覺真的會跟體能變化改變
但我的是ISP車架 有點麻煩
目前座高我後腳跟是剛好可以抵住 就網路說法是剛剛好
但我似乎想再坐高一點點 但ISP車架已經到底了
如果想再高 我自己想到
換曲柄長度是不是一種方法?
鞋墊換薄一點點是不是一種方法?
換坐墊的底座高一點是不是一種方法(這個網路查的到嗎)
換車褲厚一點的是不是一種方嗎?
另外我的龍頭想要再趴一點
目前是 6度 10公分
那是要換成 8度 10公分 還是11公分呢?
ALLEN HO 0302 wrote:
設定感覺真的會跟體能...(恕刪)
giant isp有賣墊片 一包內 0.2-1cm都有
真找不到 夾板切一塊也是可以
其他方法也行 只是有點歪招
龍頭沒人能幫你 都買吧
也可能都買後 還是覺得原本最好
曲柄變長,要確定四頭力量要夠,不然某些路段變成軟骨消耗變大。
鞋墊除非本身很厚,不然變薄通常差異不大,高階卡鞋底是碳纖維,有機會比較薄。
坐墊底座,差異也不會很多,可能可以嘗試換ISM三鐵坐墊,可以增高很多。
底褲,也可,但是太厚可能又覺得不夠透氣。
至於龍頭部分,建議你找到方法調整座高後再去動龍頭。因為你座高變高之後,龍頭位置就相對變低了,髖的活動度要求就會變高,一次動一個部分,比較容易控制變動量。座高改變後,騎起來也沒問題,再去變動龍頭。
//龍頭變動//
通常因為身體強度改變,會想要換龍頭。變動前,你要先看你原本的龍頭長度適合不適合,再來改變龍頭高度。
簡單的測試方式給你參考。車掛訓練台,踏頻大約維持80,再不變動踏頻下純粹靠核心坐起。如果會不自覺踩大力,那就別變動了。(平常如果都騎一小時,先出去騎半小時後,再回來測。兩個小時的就先去消耗一個小時體力,以此類推)
至於把手設定,沒有看到你的實際情況,有點難判斷,我只能講通則,讓你自己決定。
你手放到把最前端會想更窄,有幾個可能:
1、把真的比較寬
2、座艙設定影響
先說把寬。通常把手寬度,我會取手向前伸直,輕鬆放下於把的寬度。這個寬度大約會等於你左右肩胛骨寬,而不是肩膀寬。
但有些人的闊背肌比較發達,把手設定就需要比肩胛骨寬度再寬一點,實際增加寬度就需要看人來加,但通常也是加1到2公分。
座艙設定方面比較複雜,又跟上面說的核心力量相關,所以你可以先做上面核心測試跟手把寬度後,再來看這段。
要解釋座艙,還稍微提一下 fitting。簡單來分, fitting 分靜態跟動態。靜態fitting 就是依照你的身體四肢,軀幹比例,騎乘時角度,來算出你的騎乘姿勢。而動態 fitting 時,下肢通常跟靜態沒太多差異(除非上卡,上卡鞋其實複雜很多,可以額外拉一篇出來說),但一旦加入上半身因素,就會差異很大,最主要就是核心力量。動態 fitting 會算出你當下核心搭配的最穩定騎姿,通常這個騎姿的龍頭會短於/甚至遠短於你的靜態 fitting。(這邊算是大幅度簡化了動態 fitting 服務,只拉了最主要的點來解釋差異)
如果你的座艙設定過於接近你的靜態 fitting ,但是你沒相對應的核心力量,你身體會有被拉長的感覺,在這情況下,身體會更想內縮手,因為這時身體最長、通常也會省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