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5000m)非鋪裝路面,內胎外胎建議

日後打算騎海拔3500到5000公尺的非鋪裝路面(印度Manali-Leh,一般汽機車可通行,無須吉普車)
會騎Giant escape並選用36C外胎,然而內外胎選擇有疑問。
問題1.
我只用過一般橡膠內胎,查詢後知道乳膠、TPU內胎避震與路感來說會比較好,尤其我的車是硬叉無避震。
然而不知道在高海拔的可靠性如何?氣壓約地面1/2,環境低溫大約零下5度。

問題2.
36c顆粒胎有推薦嗎?查到的大多是平面胎或者40c以上的。


想請教一下各位的意見,謝謝。
2023-08-04 11:02 發佈
SmartAu wrote:
日後打算騎海拔3500...(恕刪)

36C 有顆粒應該要找Gravel/礫石胎,我有朋友用 Panaracer Gravel King,其他還有像Schwalbe G-One RS Super Race,Continental Terra Speed,建大Flintridge K1152。

高海拔我想沒什麼影響打60 psi就還是60 psi,除非一天高低落差很大記得檢查壓力會變。
在人生地不熟, 高海拔, 又沒有鋪路的情況下, 乖乖地用傳統內胎最保險. 乳膠與TPU破胎的機會比傳統內胎大, 而且也容易漏消氣消很快, 就算沒破胎, 每天上路前幾乎都要補打氣.
greenteac wrote:
36C 有顆粒應該要...(恕刪)


感謝指引,後來直接估狗"gravel tire gravel tire recommend",查到的資料詳細多了,果然礫石車相關資訊國外還是比較多。只是有些感覺不錯的在台灣不好買只能網購,而且有的產品各網站與網友評價相反搞得我點頭大。

目前暫定選擇Panaracer Gravel King台灣好買、綜合性能不差、價格實惠,至於是胎紋比較深但厚度較薄的SK系列還是胎紋較淺但厚度較厚的的SS系列就還在考慮。
Monte920 wrote:
在人生地不熟, 高海...(恕刪)


原先是偏好TPU內胎,上網查大概說法是:TPU滾阻與路感劣於乳膠但優於傳統內胎,然而重量最輕,補胎要用專門材料,要選擇一年內新生產的避免劣化。

綜合考慮後決定這樣做,裝TPU內胎並搭配下列網友作法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8&t=6693199
在防爆與路感間取得平衡,或者直接裝克破?

然後,備胎還是攜帶傳統橡膠的4條。
三少爺 / SCOTT ADDICT 30 / PEUGEOT 208 / SONY XPERIA
0130 wrote:
可以參考一下這個VITTORIA...(恕刪)


謝謝你的分享,挺有趣的,只是這種偏遠環境想避免使用無內胎系統,查了下評價,確實能保護輪框與胎面,但是如果爆胎補胎液補不起來,這東西不足以支撐完整個行程,所以還是選擇有內胎的系統。
俠客中的俠客

可以再加這個跟氣瓶https://www.topeak.com/tw/ch/product/1437-TUBICARTRIDGE-R16

2023-08-07 21:46
雖然已經有人提過但我還是寫一次

TPU跟乳膠胎都用在輕量公路車跟速度上可能才會有顯著的感受。

TPU壽命沒那麼長,有破裂的災情,尤其氣嘴那邊,所以不建議用,優點是輕量化。

乳膠胎,非常容易洩氣,胎壓越低越容易洩,一天當中可以掉5-10psi,隔天一定要重新打氣,
優點是聽說有高級感,我個人用過有高級感沒錯,但洩氣很令人洩氣。額外的缺點,裝不好容易夾胎。

傳統內胎,好用好換,有工具有備胎情況下一個人獨走都不是問題。
我從無內胎換回有內胎,在路上也救過不少沒帶備胎的人。
不需要所謂的高級感,要的是安定感的話,傳統胎好用好裝好便宜。
JW75

你有點寫反了,乳膠內胎胎壓越高洩氣越快,胎壓100psi以下可能一天洩個15psi,打120psi的話一天要洩30psi都很容易。

2023-08-09 11:59
其實你這問題應該去印度或中國騎新疆西藏社群問問會比較有實際分享的經驗
TONY1978

很多單車進藏的大陸yt 都會有裝備主題

2023-08-09 10:0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