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Scott (Syncros) 一級輪組,純分享,好香。

Scott Taiwan 臉書上看到的,這重量,啊嘶。(中樂透我就買)

========================================
【完美一體成型 | Syncros Capital SL 超輕量碳纖輪組 颯爽登場】
#速度至上主義
全新Capital SL帶來的不只是規格的更新,而是每個細小環節的設計改變後,所加乘後打造出專為速度而生的龐大系統。一體式碳纖維的輪組提供更輕、更強的性能以及更靈敏的騎乘直覺,讓您無輪是在公路上甚至是碎石路上都能擁有更快的加速、更好的操控、更穩的過彎,甚至具備空氣力學性能,前後輪加總的重量僅僅只有超驚人的1170g😱
#獨家專利MWS一體成型科技
碳纖輪框❌碳纖幅條❌碳纖花鼓
#更多CapitalSL重點特色
🔸 空氣力學性能:比當前版本更節省阻力7%
🔹 加速性更快:與競爭對手相比,轉動慣性減少20%
🔸 擁有更快的轉向和更好的操控性
🔹 Hookless 無框勾科技
🔸 2款款式選擇:
● 超輕版 Capital SL (40mm) -- 1170g (前+後)
● 空力版 Capital SL Aero (60mm) -- 1290g (前+後)
🔹 2種建議售價:
● 超輕版 Capital SL (40mm) -- NT$ 138,000 (前+後)
● 空力版 Capital SL Aero (60mm) -- NT$ 145,000 (前+後)


NEW Scott (Syncros) 一級輪組,純分享,好香。

NEW Scott (Syncros) 一級輪組,純分享,好香。





<<文章內容,圖片,影片轉自Scott Taiwan 臉書,純分享,我買不起>>
三少爺 / SCOTT ADDICT 30 / PEUGEOT 208 / SONY XPERIA
2023-07-18 21:56 發佈
真香的輪組...這價格超越 princeton carbonworks 6560 & zipp 353 NSW  頂規輪組

空力輪 60 mm 框高居然能輕於1300 g 屌打爬坡輪壓

喜歡的為何都買不起

allenhuang1971

重量拉 也許某一天能超越 空力車配低框爬輪比例上美感太畸形了! 醜暴了! 帥度大減

2023-07-19 15:51
CycleFormula

當然是屌打爬坡輪阿,相同重量爬坡輪慣性可能還比較高

2023-07-24 13:52
感覺像lw專利到了?一堆類似結構的輪組都跑出來了,定價也接近但是不超越,價格定位明確

花鼓看起來像是嵌合黏起來的,斷掉維修可能會有點麻煩

我比較好奇的是花鼓這種套法,加上無張力設定的話,偏擺應該很難搞吧.精度要求不曉得會多寬
allenhuang1971

Hyper 神輪好像也是這種結構 結構應該已過吧... 空力碳幅條不會都同一家製造的吧 每家都長的粉像

2023-07-20 13:00
可以說Capital SL是刀輪的一種嗎? 只是從5或6根粗壯幅條變成16根細一點的幅條?
利口貝爾

刀跟刀不會交叉,有交叉我都稱輻條輪,不過這個交叉還上膠,這種交疊法有流行回來的趨勢,之前流行交疊處不接觸

2023-07-19 15:59
利口貝爾 wrote:
感覺像lw專利到了?...(恕刪)


先說我是大外行,也不是店家,就是買了台低階的 Scott Addict 30,所以常看 Scott 的相關產品。

看影片中有提到,這組輪組是用他們已生產多年且有實戰經驗的登山車輪組重新設計而來的,因此相關的設計應該沒有卡到專利的問題,在登山車上使用多年,產品穩定性應該有一定的水準。而重新設計給公路車用,考慮的就是重量跟強度,影片中也提及這組也可以用於礫石車上,敢推出,應該是有一定的把握,原廠有提供2年的保固以及3年的損害保固,反正這也不是一般消費者玩得起的玩意,不過我倒是在車店看過水壺架差個一兩克,就有人立馬要換了,爬坡輪組不到1200克,據悉還有組新的無內胎的外胎重165克,加起來重量真是無敵,01神人多,還是期待有人能開箱,我旁邊玩沙看熱鬧就好。

這圖片輪組即是他們登山車的
三少爺 / SCOTT ADDICT 30 / PEUGEOT 208 / SONY XPERIA
利口貝爾

allenhuang1971 到底是產能嚴重不足還是飢餓行銷我也打個問號?這個行業的利潤之高,門檻之低,擴大產能也不難,7w9要搶破頭我覺得不太可能

2023-07-20 17:13
allenhuang1971

這種號稱2萬~3萬多 又輕又硬又便宜 , CP值爆破地表.. 還能屌打10幾萬的輪組...個人是劃上個問號..居然現在也走高價路線

2023-07-20 17:17
因為hookless對胎唇變形量的要求,除非有什麼重大突破不然頂多25c26c再強就是黑科技馬牌的255g
馬牌的255g還是犧牲防刺換來的
想要框好生產節省成本,重量又輕,怎麼可能沒後遺症,胎的重量就加上去了,低壓或許少了滾阻但多了慣性未必賺到




閃電家的胎
無內胎會在後面加2br

24c 200g open胎其實也不算輕
如果要無內胎大概要再多個3-40g
而且這還不是hookless
嚴格要求變形量的話重量很難壓下去
就算閃電黑科技
記得閃電家最輕量競賽款是26c 238g 而且不支援hookless ,畢竟他們家框都沒支援了 ,胎?
tsangchan

sworks turbo胎好像200g

2023-07-20 0:00
MING賢

tsangchan 你說的是 open版的喔 就算是tubeless版本的..而且一樣沒支援hookless 喔 畢竟閃電家框本身也不支援,我編輯內容了你可以參考看看

2023-07-20 12:28
胖子的我比較想知道有限重嗎?
小帥曾
jack808 wrote:
這個框很挑輪胎,至少...(恕刪)

以前一體框輕是因為條框一體可以解決框受力不均的問題,現在波浪直接破解這個問題

這個算起來應該比一體框還輕
含胎+垃圾碟盤,花鼓,碟盤.輻條也都還有減重空間
後輪懶的拔,記得整組11xx
全都弄到頂除漆的話估計會是10xxg,這個框高當爬坡輪應該也是算輕的了


而且本身就動態平衡了,很方便

大廠如果能不要臉皮,抄一下,高框當爬坡輪不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