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這套變速到底還要多久


這套變速到底還要多久

這套變速到底還要多久

這套變速系統年年炫.年年不量產發售.是要多久

我發現這套系統如果驅動不出問題
那麼很有可能可以"終結"碟煞時代

我發現CS這套變速系統來說,棘輪的結構與其要傳統的做在花鼓內.不如做大盤上(有電動車是這樣搞的...棘輪座不一定在要花鼓內)

因為是軸傳動結構,這樣只要剎車皮跟大盤摩擦不就能剎車了...大盤順便當碟盤用 甚至可以同單速車不做棘輪用腳煞更輕

這樣少了 卡鉗跟碟盤的重量..也可以降低碟煞公路車對左側剛性強化.可減輕重量增加舒適

也可以把剎車裝置設定驅動桿上.直接剎車皮咬驅動桿.驅動桿當碟盤用

沒有卡鉗 前變 可以大幅度降低風阻(像場地車也沒有卡鉗 夾器)

飛輪的部分看起來就比傳統風阻還低
沒有碟片佔花鼓空間...飛輪寬度也遠比傳統飛輪空間小..可大大強化輪組側向剛性

因為沒有鍊條.飛輪寬度問題.理論上可以輕鬆弄到15S 16S甚至以上.也不會有掉鏈問題

如果這套驅動可靠那碟煞跟C夾直接在一級套件上滅絕

我在想CS算小廠通路跟三大變速廠差太多,會不會其實只是在等大廠收購技術
CAMPY快點買下去啊.如果可靠我想再貴都有人買單
2023-06-22 18: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變速
生產成本極高、維修不易、容易耗損、售價昂貴
這純粹只是炫耀技術的特規訂製品,絕對不可能商業化量產。
利口貝爾
利口貝爾 樓主

但是人家只要賣DA一半價格耶

2023-06-23 19:55
sn245763

那是大量商業化量產才有可能的攤平價,現在連套件成品都拿不出來,更別說商業化量產。

2023-06-24 11:18
這根本不是實用的產品~~
1.傳動壓力分配沒鍊條來的平均值低,他是以傳動軸上較少齒輪帶動,壓力負荷質高,也意味著磨損高
2.新款飛輪不容許累積過多灰塵,灰塵積多了不若傳統鍊條或飛輪排出容易,會影響傳動效率
3.軸傳動比較成功應用是摩托車,好像是BMW,是連在車軸上,而不是像這台單車搞個炫技飛輪,傳動效率也沒顯著提升
這讓我想到有人做過單車各種創意,多邊形輪胎、橡膠強化碳籤維皮帶.....就實驗精神下的產品罷了,要實際應用要看市場接受度
CONA24

有實用的產品做出來大概也要好久才能標準化與普及化[拇指向上];我先期待變速箱產品可以成熟與廣泛裝配。

2023-06-22 23:22
利口貝爾
利口貝爾 樓主

就是因為單車受力不需要像摩托車那麼高吧.這就像摩托車無法利用鍊條傳動力量剎車.而單速車卻可以.話說都沒人發現前輪剎車問題

2023-06-22 23:23
最大的困難在於
輪組跟車架都要配合

另外都已經做傳動軸了
變速的部分
就搞個跟汽車一樣的cvt無段變速
應該還比較實在一點
攝影愛好者 wrote:
最大的困難在於輪組跟...(恕刪)


無段變速多是皮帶,用在單車上會牽涉到傳動效率問題,跟風阻問題,記得之前有看過無段皮帶的單車,但是光變速就5kg,加上效率價格基本上難普及

而CS這套最大的問題確實是車架,如果不是能保證如雙S等級的銷售數量,車廠很難願意另外設計.開模,風險太

也因為這款面向的是超高階市場所以不能亂玩,不然以前單車連雙輪軸傳都有,雖然沒啥鳥用

也因為是高級路線就算CS自己開模賣車架,沒印上環賽等級logo我想也很難賣的動

實驗用車跟量產車還是差太多了
利口貝爾 wrote:
這套變速系統年年炫....(恕刪)

生產的公司有任何在未來量產的消息嗎?
利口貝爾
利口貝爾 樓主

想量產但是沒錢 在籌資金

2023-06-23 20:12
Dr.sam wrote:
生產的公司有任何在未...(恕刪)


簡單的說他們還在籌錢



價格部分OEM的DA一半的價格 .我覺得1400鎂~1600鎂其實也不是很貴...
對我來說就算他.零售兩倍價格賣還是很便宜

效率98.9 遠高傳統鍊條系統.價格也便宜 我只對耐用度提出疑問而已
打一開始看到這個系統我就覺得打造成本一定遠低三大電變系統....
因為伺服馬達精度跟反應速度理論上降低很多就能達到頂級鍊條系統的效果了..

精度要求只要多年前"拉線電變" 那種超低成本的設計就差不多了


加上少了前變.也就不用邏輯APP弄序列變速跟一些APP維護...
最貴的部分就是CS培林...而這其實是"商品"貴.而不是原料貴
懂培林這塊的應該也知道培林成本多低..大都是賣技術的...
一家把BB大導能賣破萬的廠商.變速套件只賣2000刀以下..
可想而知成本會有多低

他們的問題可能是哪家車廠或變速器大廠願意花錢買這個技術....
而站在大廠的擔憂是...如果這項"專利"綁太死.確實可以賺到用戶的錢
但是不綁被對岸抄走可能會哭死...CS培林多少錢...MIC培林多少錢...
但是站在UCI角度來看.驅動效率98.9%/再加上風阻優勢太明顯都接近犯規等級...
可能會有不公平問題.如果被禁用.那就很難回收了
就像你斜躺車再快也上不了公路賽
handup

效率部分你再看三次原文,他寫marginally better,我認為你應該看得懂[大笑]

2023-06-24 22:25
CycleFormula

他應該是看不懂XD,他都覺得 in US lab 是在我們的實驗室了XD handup

2023-06-29 13:08
CeramicSpeed當初就只是為了炫技,沒有打算商業化量產,
所以該研發部門已經在2021/4/9被裁撤,原班人馬自己成立一家Driven Technologies公司,
以460,764美元代價買下所有技術權利,該公司於2021/4/26開始募資,
不到一週時間成功募集到100萬美元後關閉募資,當時CEO發下豪語會在2~3年後開始量產,
掐指算算也應該在今年或明年看到產品問世。

但我覺得不用等了,原因前面有提到,以製造業的角度來看,
最合理的玩法就是以套件形式販售,但這套系統是特規,
無法像Shimano、Sram這些主流套件一樣,
可以在任一台公路車或登山車上匹配。

無法走單獨套件那就是走成車形式,就是跟車架廠商配合生產特規車,
但Driven Technologies卻從未發表這樣形式的車型,從2018年該傳動技術面市至今,
只有Cervélo P5、Canyon Lux和Specialized Venge這3台客製車一直拿出來秀,
有待過製造業的看到這邊,也大概知道Driven Technologies遇到什麼問題,
反正就不用期待了。
MING賢

這專利技術也太便宜了吧.我如果是捷安特一定整個公司買下來搞.只差變速套件就一條龍了.成車搭配.不依賴SHIMANO..直接賺爛

2023-06-24 10:52
sn245763

想喝牛奶未必要養一頭牛,變速套件從無到商業化量產銷售,沒有你想像中簡單,不然為什麼SRAM努力這麼久,遲遲無法屌打Shimano?光可靠度就注定SRAM只能當一輩子的老二。

2023-06-24 11:23
sn245763 wrote:
CeramicSpe...(恕刪)


有人說到預期的市場有多大?要自創自行車規格?還是賣給組車廠?有車架?有輪組?要量產,產能要定多大?硬體投資有多少?上游供應鏈在那?市場在那?規模多大?定價?達到損益平衡要多久?量產投入成本幾年可回收?以上都没人說清楚。
技術人看到的應該問題不大,可以生產來當作產品放在倉庫等人來買。
做生意的看到的是有人要跟我買,我趕快找人來生產。
sn245763

這種訂製品只能先試作一定數量來試水溫,但5年過去一台市售車都沒看到影子,大概就知道這家公司在製程上遇到問題還沒解決,無法在一般道路正常騎乘,不然早就量產賺錢了。

2023-06-24 11:41
眾籌? 先籌錢賄賂uci吧
利口貝爾
利口貝爾 樓主

公平性也是考量之一.想當初超人姿勢 或特殊把.也沒有不安全.還不是被禁光光.只要有失公平就會被禁用

2023-06-24 21:18
MuMuyo

[100分]

2023-06-30 12:25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