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這樣左看看右看看得看了許久後,發現那根長長的坐管,怎麼比其他的車坐管的傾斜角度還要大,原來是他的坐管設計有問題,太傾斜了,難怪怎麼坐就怎麼彎曲。

就像這樣子,那根長長的坐管傾斜的角度很大。算了,無解。準備再換一台,就將輪胎拆下來準備換下一台。

這次換上 Fusin 16吋 6 段變速,改成前輪驅動來騎。但騎了一陣後發現,車輪軸距太短,膝蓋容易碰到前把手,坐管直徑 25.4mm 太細管徑太薄,騎了約 20 公里後,坐管就越來越彎曲,後來就在坐管裡面插入一根 22.5mm的粗鐵管來防止變形彎曲,騎了一陣子後放棄,準備再找一台來換。

但找了一陣子約 6 個月後,發現並無較合適的物件。算了,將放在儲藏室的那台 L'ALPE 拉出來修改坐管角度,再將 FUSIN 的前輪驅動改裝上去,就成了這個模樣。
修改過程如下:

先將原車焊接點使用鋼鋸將金屬焊接點鋸開,上面焊接點

車架導桿下面的焊接點鋸開,兩邊都要鋸開

最後將那根坐管導管從底部鉅開,開口約 3.5mm,然後用銼刀將接觸面磨平

將要焊接區域部位的漆面使用挫刀刮除,可以看到金屬表面,這樣才能焊接

金屬焊接是門技術活,除了要設備到位,焊接師傅的技術也要可以才能焊接成功。本來我想金屬焊接應該很簡單,找了一間鐵材行焊接,但 "電龜" 的焊桿一接觸到坐管導管 ,就破了一個洞, 導管的厚度測量只有 0.9mm,對 "電龜" 而言,太薄了,老闆推薦我去找專業的師傅焊接。
然後我就再去找專業焊接的師傅焊接,這次採用 CO2 電弧銲接, 設備 SP300

老師傅很認真地在焊接,電弧光閃爍

導桿上面要焊接

導桿下面也要焊接,我可不希望沒焊牢固,騎車時破裂造成摔車

那個坐管導管的彎折處也是要焊接牢固

焊接好的模樣,坐管導管在 BB 上端彎折一個小角度,這樣可以讓坐管安裝上去後坐墊位置往前偏移約 15 公分,改善坐管彎曲的現象。角度如果太大,坐墊會往前偏移太多,騎車時膝蓋容易碰到前把手。

將 L'ALPE 組裝好的車架 與 FUSIN 放在一起,準備將前輪驅動部分與電控部分移植過去

移植好的模樣,裝好電池後就可以出去試車了。
在綠空廊道騎乘約 12 公里後發現,騎乘舒適度比 FUSIN 好很多,畢竟軸距 91cm > 79cm ,那種把手撞到膝蓋的窘境沒有出現,坐管也沒有彎曲的現象,真棒。
有些時候會覺得,偶爾做一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修改金屬車架這種事情,也是一種讓人興奮的事情,畢竟在自己未知的領域去嘗試突破,只要成功,代表您的人生又再度進化,您可以有信心再去規劃另一場未知的知識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