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目前大部份的車燈只有單一照射角度,
即便符合德規規範,但為了不影響前方車輛或行人,
也會儘量將車燈角度壓低,導致照明距離無法太遠,
當在郊區或車少需要照遠時,
只能手動調整安裝角度,既不方便也很危險,
要是臨時遇到前方有來車,還得手忙腳亂的調整角度!
月初在可利呼的影片中看到拓野 (TOWILD) 今年的新款前燈,
如同汽機車大燈,同時具備遠近燈的設計(應該是市場上首款),
兼顧一般近距離照明及遠照/警示雙重優點,
加上拓野對於前燈一些方便的設計(後面會提到),
讓我覺得根本就是我所需要的前燈,
在研究了一些國外的開箱測試影片後,便決定要擁有它!
因為產品太新,臺灣還沒有店家或賣場販售,
所以只能想辦法從對岸淘回來,
還好很快就找到不錯的價格,
下單後約十天,包裹便出現在自己手中了!
購買的內容,除了車燈外,
也一併買了車燈遙控器及延伸安裝座,
尤其是遙控器,強烈建議一定要選購!

內容物大合照,
各種安裝方式所需的配件都有,
就連安裝會用到的內六角扳手也一併附上!

方便好用的無線遙控器,
開關燈或切換亮度、遠近,雙手無須離開單車手把,
按下按鍵時會有燈號顯示!
遙控器上的三個按鍵,功能如下:
右上鍵:
關機時短按可查看車燈電量及模式,長按開啟燈光,
開機時短按切換亮度,長按關機!
(僅能在智慧模式下透過遙控器開啟燈光,關機則不限)
左上鍵:
關機時切換車燈智慧或手動模式,但僅能從智慧切手動,無法反向,
開機時為切換遠近燈!
下方鍵:
按下直接進入爆亮模式,放開後恢復原模式/亮度,
(類似汽機車的閃大燈)
比較特別的是,雖然此款車燈規格的最大亮度為 1800 流明,
但爆亮模式可達 2100 流明(僅能從遙控器開啟爆亮模式)

延伸安裝座,
上方與 Garmin 碼錶座通用,下端為 GoPro 固定座,
兩者皆為市面上使用最多的固定種類,這也是我很欣賞之處,
不會因為獨特的底座,為了整合到原有的延伸座,得另購轉接座!
(若已有延伸座,則可省下這一筆)

安裝於車把的固定座,
既然有了延伸座,應該就不會用這個不怎麼好看的固定座了,
且此固定座下方無法接 GoPro,裝在把手上也不如延伸座穩固,
應該會被我丟在抽屜裡!

A to C 充電線及 C to A 轉接頭,
拓野並不是直接附一條 C to C 的充電線,
原因是 DLite 1800 除了車燈的功能,
還能當成緊急時的行動電源,
這麼做可以方便替各種電子產品臨時充電!

車燈底座,與 Garmin 碼錶底座相同!

拓野最大的特色就是分離式底座,
可依據各人已有的週邊,自行選擇是否採用吊掛安裝,
而不是單純將車燈倒過來安裝!
車燈外殼為全鋁合金,散熱效果更佳,
側面的文字字樣也標示出最大照明亮度!

上方安裝、下側吊掛,
皆不會改變原本應有的光照範圍及角度!

原廠有附上吊掛使用的 GoPro 轉接座,
避免哪天需要時得另外花錢購買!

充電孔採用最新的 Type-C,
替車燈充電,或當行動電源皆透過此接孔,
不會有插錯孔的問題!
依據原廠規格,電力來源為 21700 電池,容量 5000mAh,
不過電池為內藏式無法直接抽換,是唯一可惜之處,
或許等幾年後電池衰退時,再來研究如何拆開更換,
不過到時候應該是直接買新的車燈了!




由於有遠近燈,加上採用大容量電池,
體積及重量勢必也會增加,
但考量到使用時間,這樣的重量仍在可接受範圍!

車燈本體的按鍵及燈號,
按鍵操作方式與遙控器相同,只不過少了爆亮鍵,
不同顏色的燈光代表不同使用模式,
藍色是智慧模式,綠色為手動模式!
智慧模式於靜止超過兩分鐘會自動關閉燈光,
偵測到移動時則會開啟燈光,
且僅限此模式才可於關機後由遙控器開啟燈光!

車燈正面,上端遠燈為聚光設計,下端近燈則為泛光!

近燈的照明角度為 150 度,並具有截止線!
(借用官網圖片)

開啟近燈及遠燈狀態,
可發現開啟遠燈時近燈也會亮著!

亮度及使用時間對照表,
具備 IPX6 防水,除非丟進水裡泡水,否則下雨天也不怕,
近燈低亮度可使用 11 小時,應能滿足多數人的夜騎需求,
即便中間有使用高亮度,大概也能維持五、六小時以上,
除非北高/雙塔這種特殊情況,否則已經很夠用了!

以下為實際安裝的狀態,
不過因為還沒到戶外使用,只是暫時先固定,
要等實測後才會決定安裝方式及角度(應該會再低一點)!
下側吊掛

上方安裝

與碼錶並列

現有車燈同時上場,
不過一般只會使用其中一個,
是因為過兩天會有趟長距離騎行,
要先試一下安裝角度,以免臨時還要在那邊喬,
不過碼錶下方的位置會留給專用的行動電源!

上視角,
這樣一來操作車燈時,雙手就不用離開把手,
靠近龍頭那顆小小的,是另一支車燈的線控,
雖然也方便操作,但多了一條線還是稍嫌礙眼!

後記:
由於最近時間有限,只能先開箱靜態照片,
等週末長征結束後再找時間補充戶外照明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