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N 16吋折疊車改前輪驅動

FUSIN sport 16 吋折疊車是一部可小孩與大人騎乘的小車,本來已閒置許久,但因為我有車載的需求,就被我拿來改裝。但這種小車要改裝成電動輔助有很多的問題,所以選擇問題最少的前輪驅動來進行改裝。


FUSIN 16吋折疊車改前輪驅動


這種低單價的小型折疊車如果要改裝就要更新很多零組件,這樣不免就喪失本意,所以原則上抱著一個信念,如果能不花錢就不花錢的心態來進行改裝,但馬上就面臨有 2 個問題:

1. 準備的前輪驅動電機是 網路上買來的 250W 36V 電機馬達,有 36 孔 的花鼓,一邊各 18孔,固定螺絲位置是 104 mm,直徑約 118 mm

2.FUSIN 前輪前叉寬度是 74 mm,單層鋁框是 28 孔 ,鋁框內緣直徑是 294 mm ,

如何將電機花鼓的 36 孔 與 單層鋁框 28 孔 搭配起來 ?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本來想去買個 36 孔的鋁圈來改裝,後來想到了絕不花錢的心願,所以上網找資料,但在 google 找了約一周也沒找到相關的文章與圖樣,拿起筆來畫一畫,填一填,算一算,最後讓我找到了方法,重新編輪幅條,去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幅條的長度怎麼計算:

依據之前編輪幅條的經驗,24吋車的幅條角度是 19度,cos19度=0.946188

( 294 / 2) - ( 118 / 2) = 147 - 59 = 88 mm
所需幅條長度 = 88 / 0.946188 = 93 mm ,然後我就上網去訂購 93mm 14g 不銹鋼幅條

幅條編輪方法 :

電機花鼓兩邊各 18 孔 ,需要兩邊各控 4 個孔,怎麼空白出來,畫一畫後,草圖行如下 :


FUSIN 16吋折疊車改前輪驅動

我就按照這種編輪幅條的方式下去編輪幅條,本來還擔心會編不下去,可是拆裝了幾次後發現還蠻順利的,就這樣邊成了下面的模樣:


FUSIN 16吋折疊車改前輪驅動

將前輪組裝起來 ( 這個當然是暴力裝上,將前輪前叉擴大到可以裝上電機花鼓 , 74mm 擴大到 104 mm )之後,裝上控制器+轉把 後,再裝上電池後側試,沒問題,完工。

在試乘前發現原車的前輪折疊立管依據前叉那種角度往上延伸,原車的把手與我的雙腳在踩踏做圓周運動時會與我向上運動時的膝蓋頂到,這樣就不能騎了。我只好又去拆一部停用的小折的黑色折疊立管與把手,將把手 U 形管部分往前推出,這樣車把手就不再與我的膝蓋會頂住,可以順利用腳踩踏。

本來還擔心自己編的前輪幅條會有問題,畢竟我只有在編整幅條後做高低與左右平衡調整,沒有任何的測試工具與儀器,可以測試幅條張力與壓力,但是我相信前輪畢竟不是荷重輪,所承擔的重量與道路衝擊應該不會比後輪重,所以只要是一般強度就可以,而且我又不是要像BMX越野使用,也不是要競速使用,要求不是那麼多才對。

之後我在住家附近做了 約 10 公里左右的平面道路測試,沒有問題,然後我再做一次 約 26 公里的台中潭雅神自行車道+中清路一般道路的電動騎乘,再次檢查前輪驅動部分,不銹鋼幅條沒有斷裂與彎折,前輪轉動沒有歪斜跳動,一切正常。HAPPY
2022-10-19 21:45 發佈
16吋輪組要用張力計量張力真的有點困難,20寸或許可以。16寸可能只能使用音階法。

雖然不是負重輪,但是你的前輪是驅動輪,瞬間動能應該不小,加上它還需要承受你的剎車力道,孔位不對稱,不知道這組直拉輪組能撐多久。建議你還是用適當的編法安全性會比較高。

前叉從74擴到104,貌似有點多啊。
謝謝告知。
只要與常規或標準品不同就一定會有安全的疑慮,
就當作是幅條產品可靠度測試吧
關於前輪幅條長度的計算,當初在計算時沒有去想太多,就拿24吋車的角度帶進去計算。
後來拿到廠商寄來的貨品在編幅條時,才發現太短了 , 怎麼辦 ? 就這樣拆下來,又重裝了幾次,才算搞定。

只是後來想想,電機馬達是同一個,前叉寬度同樣是 104 mm,24吋車幅條較長 193mm ,角度較小,計算約 15 度, 16吋車幅條短很多 ,前叉寬度同樣是100mm,幅條角度就變大了,計算後比對三角函數角度表後 約 30 度角,這樣實際的幅條長度就會比現在的 93mm 長很多,計算後約 101mm。

或許就當個經驗吧,日後做事情時小心一些,雖然有前面的經驗可供參考,但並不代表這些經驗就可以使用到下一個工作上面,很多的細節都要很注意。
p205jack wrote:
所以原則上抱著一個信念,如果能不花錢就不花錢的心態來進行改裝

我也有Fusin16吋的車,但是很老很老的版本.


原先也有過相同的想法,將它改為電輔助車.
但遇到的難題跟樓主一樣,因此作罷!

我不會編輪,更不懂如何計算幅條相關的事務.
對輪組強度的看法,我是支持rucifer444大大的觀點.

輪周運動是360度的運動
樓主又會編輪,實在沒必要為了堅持不多花錢,
而不使用正確的輪框去搭配電機輪穀.

直拉編輪,至少每一條都有對應的孔位.

輪子在地面滾動,何時何地須有基本的支撐強度
這連老天也計算不出來吧!
何況你的輪組總共空了8條輪幅.

行車安心.安全,總高過一個輪框吧!
有些事可堅持,有些則須斟酌.

You never Know.
對於16吋輪組的幅條編法,或許大家都有個信念,安全第一,寧可過度,也不願少一分,但這個安全標準在哪裡呢? 哪裡可以認定? 如何讓大家信服 ? 學校老師沒教,廠商也沒有提供資訊,網路上也找不到相關可信服的資訊,再加上大家都沒公認精確測量儀器可測試,所以大家都不想改變現況,蒙著頭相信以往的陳年經驗。

但因為我有車載需求,將折疊自行車裝上車運到東豐自行車道後再組裝起來騎乘。16 吋車,我已經用了許多年,車子用過約 6 台,輪組從剛開始用的 36 孔, 28 孔,20 孔,沒錯 ,16 吋輪組幅條只有 20 根鋼絲。我的身高 180 公分,體重 80 公斤,我實在無法相信 20 根 14G 的鋼絲可以支撐這一切,但這個前輪我用了 3 年多,垮了嗎? 鋼絲斷了嗎? 單層鋁框歪了嗎? 對不起都沒有。仍舊非常堅固的可以使用,只是懶得再拆來用就先放在庫房中。

這次在 FUSIN 16 吋前輪的改裝中,單層鋁框也是原先的鋁框拆下來的,250W電機馬達是從 24 吋車上拆下來的,既然都是拆下來的,我當然是盡量使用,窮盡一切可能的辦法來完成這項沒有過去經驗的任務,這就是 DIY 的樂趣。不然在網路上向大陸電機馬達供應商下訂單,他們可以從電機選擇到編輪,內,外胎通通包辦,整個輪組做好後寄交到您的手上,但這樣有什麼 DIY 樂趣可言 ? 反正是花錢,乾脆網路上看哪一台比較順眼,下單購買請商家寄過來就好,多省事。

騎自行車,我的感覺整個輪組的幅條編織是這台車子的靈魂所在,好的輪組讓您上天堂,壞的輪組讓您下地獄。要是斷了一根幅條您不處理,接下來您行車安全就受到考驗,很快一定會再斷其他根幅條。幅條騎久了沒有再做平衡,輪框會歪斜,不但無法剎車,車子還會抖來抖去,您能騎嗎? 幅條平衡不精確,在車速超過 30 公里以上時會抖動,車速越高越明顯。 如果您硬要說都騎很慢,那我也沒話說,畢竟每個人的使用環境不同,要求也會不同。

目前這台車自改裝後也騎了快 100 公里了,還是正常的。那就繼續可靠度測試做下去囉。
leone823

[拇指向上]達人的自信與堅持.

2022-10-24 20:47
最近整理好以前的自行車幅條計算方法草稿,還是用手畫一畫,實在沒時間用電腦繪圖,就將就些:




這個是我自己想的方法,使用很簡單的三角函數計算方法來求得自行車幅條長度的計算,但計算出來的數值是否完全正確呢? 實在說,還是有一些誤差,畢竟每個零件都有公差,而且幅條鋼材的變形量與彈性係數也沒去考量,只能說是一個近似值,就將就用吧。

在實際幅條編織時,因為幅條的編法有太多種,直編,兩個交叉幅條空3格,空5 格,空 9 格,還有輪框孔洞並不是一條直線會有左右偏移,這些都會造成了幅條在編織時的位移量,這個位移量要好好把握,才不會在幅條編織後發現幅條鎖緊後露出固定銅頭的長度 太短或太長,還要再去買一次幅條,浪費錢。多拆幾次在組合後就會找到合適的方法。

最後還是那麼一句話,學費繳夠了就學的會,學費繳不夠就看您的決心如何? 放棄 或 繼續加油。
leone823

看到那手稿,我就眼冒金星了.我曾試著調整偏擺的輪框,照著影片做越調越歪.[笑到噴淚]每個人各有強項,就如師傅說的:豬吃餿水牛吃草.勉強不得的.[XD]

2022-10-25 19:44
lion01

幅條編織的規則就是鋁框輪圈的奇數孔1,3,5,7,,幅條是連接到花鼓左邊,偶數孔 2,4,6,8,,幅條是連接到花鼓右邊。假如輪框某段偏左,那就將該段的奇數孔幅條銅頭往左放鬆,偶數孔同頭往右旋緊。

2022-10-25 22: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