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爬坡不是很給力,目前齒比配置為常見的前大盤50-34 ,後飛輪為11-32,目前爬1000m以下的山都算還ok,但就是很慢沒效率,且7趴-15趴以上坡常常在飛輪28-32這兩個齒比,迴轉速又上不來都在50-60,故想配超壓縮盤試試,目的想減輕負擔、並增加些迴轉數
但又看到有在賣32t的大盤‘’小齒片‘’可以選擇(原34t),想請問若是大盤改50-32,有沒有缺點?換檔會比較不順,且容易烙練嗎?
但是不一定能改成功, 多出來的Q-factor也未必能適應.
要賭一把.
50/32超過16T的落差, 當然會增加繞鏈機率, 五通到飛輪軸距越短, 發生機率越高.
超大飛輪? 齒比會變得很疏鬆, 會造成平路能力障礙,
找不到合適齒比, 迴轉基本功只會更難練出來
如果試新手上路, 還是建議多練練再決定.
剛入門前三個月腿力都會有爆發性的成長.
一開始覺得齒比不夠, 過一陣子就會覺得還好.
而且為什麼一定要爬山啊? 平路也很好練啊.
腿力是一個考量因素,但是能輕鬆騎的幹嘛要那麼累。能馬上減輕吃力的幹嘛要練那麼久。
話說那些有腿力的也沒有人在冬天北風正大的時候一日高北,從南往北一日雙塔,逆風向上。大家都偷北風夠大,順風被風吹就可以均速30以上從台北至少吹到台中。不然怎麼沒人在夏天辦一日北高還是一日雙塔?如果夏天一日雙塔,騎了400K之後,還要頂著大逆風再騎100K,這樣不好吧。看看那些今年參加輪霸西濱的人,200K的回程遇到大逆風,能沒被關門的寥寥可數。後來大會通通有獎。
能輕鬆騎,才能騎久騎遠,人家有腿力是人家的事情,要不要學是樓主要決定。大叔我早就換成46-30的大盤,11-34的飛輪。輕鬆騎,很愉快,也能達到健身的效果。
腿力慢慢練,救急,就先買顆大飛輪換上,等腿力有了,再換回小顆飛輪。
再多問一下,樓主有上卡嗎?如果可以,上卡會提升很多效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