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vero for shimano 測試心得

FAVERO 目前已經有兩個版本可以玩

1. LOOK 系統的卡踏,軸長根SPD 系統相同的54mm
2. 新發表的SPD For Shimano 系統 軸長 52mm

先看一下對照表

Favero for shimano 測試心得

以相同的路 &瓦數,能夠比較差異性就是上面的圖

測試路段: 從中社到上面的溫泉山 (這一段就是簡單的爬坡)

Favero for shimano 測試心得
Favero for shimano 測試心得



左右功率分布 跟其他的數據,可以發現軸長大了10mm針對踩踏的部分,差距非常小,也就是說54& 64 真的沒有太大的差異性,如果用結果來看

騎乘的部分
======================
平路 : 使用的力量都在150W ,無感
爬坡5% : 使用的力量 160W ,無感
爬坡8% : 使用的力量 170W W ,無感
爬坡12% : 使用的力量 180W W ,無感

踩踏的部分
======================
迴轉速在不同的坡度會比較難採,但是針對卡踏的部分不會受影響
結論: 無感

迴轉速的部分
======================
無論52/64mm 無感


力量集中的部分
======================
無論52/64mm 無感


大腿旋轉角度部分
======================
無論52/64mm 無感


小腿踩踏的部分
======================
無論52/64mm 無感

反作用力的部分
======================
無論52/64mm 無感

騎乘時間
======================
測試的時間2小時30分,1小時30分爬坡。其他下坡

結論:

是不是真的有影響腳的膝蓋?? 腳踝?? 大腿的受力及出力等??
這可能要從新測試針對一日北高 超過10小時再來做比對才知道結果

但是以現階段來看 52mm & 64mm 在踩踏的方向,力量 根本就是很無感。

但是硬要選擇的話,因為52mm 很容易"卡蛋" 內部壓力壓迫之下,香腸也會不舒服&縮水之下,還是往外1CM會有點力量釋放的感覺。這也可能還要針對體型,腳踩踏的方向角度 (每個人的踩踏方式不同,有的內八,外八,正方形,線型等) 而定

不能說是覺得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 車架可以選小一號來騎,也可以選大一號來騎的道理,感受不同而已。


PS 很多膝蓋痛,大腿痛,屁股痛,都跟自己的姿勢,肌肉群,使力方式等都有直接關係。
2021-08-05 16:02 發佈
感謝分享,我比較好奇
為啥21%的坡只要180W
8% 170W我就覺的很誇張了
體重<40?

我看到QF這樣大
送我,也不會安裝上去試
不想找麻煩。
土城加藤鷹
我70kg,在1:8左右即大約12.5%下,功率250w踏頻都只剩下70不到,
還是在大盤32拖34飛輪。180w在21%是什麼玩法。
Auxo2950

180w爬21%的坡,以公路車的齒比應該踩不動踏板吧,就算登山車也不敢說

2021-08-05 22:02
taiyoto
taiyoto 樓主

眼殘,看錯,後來看STRAVA 正確是12%

2021-08-05 22:04
這好像去騎河濱,比較25mm跟50mm框高哪個比較優
結果巡航速度 20km/h, 得到結果是:都一樣/沒差
Deleted
我比較好奇的是:這種鬼天氣還要出去騎車

會不會太拼了
小緯0510

陽明山系常常這樣啊,山下大太陽,山上飄雨,所以我常常看到有人說下雨不騎車,我不知他怎樣辦到的,山上飄雨時攔計程車嗎

2021-08-07 8: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