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簡單的說

國內針對大陸品牌的輪組能見度越來越高,現在連國手都會拿來測試看看,我就對這種輪組特別好奇心
於是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在大陸算是少數的有uci認證的一線品牌的輪組。

後來經過朋友的協助,引進了這一組輪組

看了一下介紹:

1. 框體: 碳纖維
2. 幅條編法: 2:1 20/20
3. 碳纖維幅條
4. 自製研發的花鼓 也可以升級 CS陶瓷
5.支援無內胎/OPEN
6 碟煞版,中鎖 100*12/142*12

這樣的機遇之下於是對S4有興趣,第一: 重量 1380克 跟METRON的重量相同,第二: 碳纖維幅條 第三: 價錢比想像中來的更有優勢的CP直。

再來就是今年新發表的2022年的新LOGO跟重量,於是用極大的好奇心,拿到一組來測試。

先看看官方的內容:

新的LOGO 以及未來的顏色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價錢表也公開了 人民幣 (自己換算一下台幣大約多少錢)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這一總輪組講究了幾個消費者的訴求

1. 價錢: 要進入碳纖幅條要嘛選擇 捷安特的CADEX,或是賴威等級的輪組,我看台灣有推出有品牌的碟煞的碳纖幅條真的不多,而且效果/耐用/磨耗/剛性,我看能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唯一有拿到UCI認證的CADEX跟賴威。那麼方遠呢?? 也有UCI認證,這表示也是可以玩看看這種奇特的輪組。那麼以價錢來看
VENTOUX > CADEX > LW 賴威 (低>高) 來看CP直,VENTOUX 勝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2. 剛性表現,輪組的剛性首先先看 幅條的好壞,碳纖維沒有太多張力需要調整的問題,因為不會像賴威跟花鼓是做死的,萬一壞了就無法維修,需要買整組新的,那麼考量到後續服務維修,CADEX跟方遠做得比較好,當然每家的更換幅條價錢不同,如果以方遠來說更換一根要150元台幣,CADEX可能要他的一倍多,台灣製造比較貴。 結論: 碳纖維幅條鋼性都很高,好帶好騎。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3. 花鼓設計: 花鼓的設計為了要結合碳纖維幅條的頭跟,精密度要夠,公差要小,這樣耐用性會提高,所以在花鼓的設計很重要,方遠比較有趣的地方為了主打自己的優勢,提供了CS陶瓷培林的選項,針對想要更順暢的花鼓而可進行客製化的選項

方遠VENTOUX S 2022 系列 全碳的定義!!!


4. 框體: 框體現在都差不多,每家都保固兩年,兩年非人為因素可以換(廢話),碳纖維框體的成熟度無論在台灣或是大陸都是用時間去累積的,方遠算是15年以上的公司,可說經驗的累計也相當足夠,如果是五年內的新公司反而要擔心經驗夠不夠,因為框體的生產有一半的生產需要靠人工+模具慢慢堆疊,經驗不足,會產生一些瑕疵,如果品管部嚴格,或是生產要求不嚴格,不良率的框體變高,最後到消費者的手裡就會不快樂了.....所以品管這種東西在輪組必須要比車架本體還要嚴格很多......

回到正題,來開箱

框體重量 1374克

這個數據很漂亮

剛性表現,碳纖維幅條絕對有優勢

價錢表現,對消費者的口袋來看,這一組是個不錯的選擇

保固方面: 輪組要壞掉有很多外在因素,除掉原廠瑕疵,要出保機率千分之一,即使壞了也不會痛,因為不貴。 賴威就不一樣了..............會哭到....................

整組的表現還要搭配輕量化的外胎才能發揮它的輕量。

測試表現 就看國手的FB吧
2021-08-03 18:50 發佈
taiyoto wrote:
簡單的說國內針對大陸(恕刪)

那個國手?
我還有一組早期方遠的碳輪 大概是六年前買的

唯一這麼多年還留著沒賣的 雖不是高級貨

但組裝做工很細心 我很少看到幅條頭還有襯銅墊的

起碼這價位沒看過

至於碳幅條 大陸有人評論碳幅條 優點驅動鋼性

缺點是跟碟剎無緣

攜帶時候要很小心 最好是硬殼輪箱

還有評論者說他有次毛巾還是外套不小心卷到前輪

還是第一時間就反應剎車 結果幅條斷了好多根

碳條壞了不可能在地修 一定要回廠 一次也不會只有一根 價格不便宜

一年斷一次寄回還能接受 一年斷兩三次就要考慮考慮了
taiyoto
taiyoto 樓主

這組是碟煞版本,SL7 也是搭配碟煞

2021-08-04 8:07
這種對岸品牌 沒甚麼測試報告
就拿去給某某車手試騎就可以當報告的
感覺可信度不是很高
至少也給個實驗室數據也比較有說服力
JTXIX

他們家的一體把倒是有人拿來跟5D之類的一體把測試過,看起來不差。輪組就不知道了

2021-08-04 13:44
taiyoto
taiyoto 樓主

測試報告有喔,自己要去找,此外大廠的bora ultra wto, zipp, fulcrum,這倒我沒看過測試報告。連線再最新的metron 也沒有喔,如果有的畫,麻煩告知一下

2021-08-04 13:49
不知樓主用到現在如何了,這牌子在台灣如果要保固的話要怎處理?
樓主似乎很多其他人一樣有UCI認證的迷思
UCI並不是品質認證
大多都是規範器材的長寬高尺寸、幾何型狀
鋼性、耐用度、品質等都不是認證項目
簡單說只要外型尺寸符合規定
廠商也願意花錢送認證
很簡單就可有UCI認證了
eric62 wrote:
不知樓主用到現在如何(恕刪)


台灣買,台灣店家給你保固。
自己到對岸買,對岸的店家幫你保固。

你要便宜就是去對岸買,你要服務好就在台灣買。

如果不說價錢,只說保固,要先弄清楚幾件事情

1. 無論進口的VISOIN,ZIPP,BORA,CORIMA,BIKEAHEAD,這些輪組的保固也是送去原廠,假如原廠不是在台灣代工的廠家,也是要送去歐洲或是美國處理。但是前提是原廠的瑕疵才算喔。爆框,鋼絲斷掉,這一些不算原廠瑕疵喔,不會保固。要所謂的自費維修喔。

2. 國產的SLR1,CADEX大品牌,18年出廠後的爆框事件都是人為喔,不給保固。如果是無勾的SLR1也有爆框的案例也不給保固喔,那麼請問一下,保固的定義是什麼? 既然摔車,刮傷,鋼絲斷掉,花鼓滲水,框變形都非原廠保固,保固這個東西要做什麼??

下面的案例,請自行判斷看看




保固迷思: 很多人會認為保固就是只要有問題: 人為佔的比例99.99%,原廠出來的品管瑕疵0.1%的平均機率來看,要拿99%的人為因素的來跟原廠凹,難度很高,因為原廠有經驗的可以看照片或看外觀就可以判定人為與否。畢竟製造廠的品管經驗是累積超過40年了,要一個消類者凹原廠難度很高。只有一種可能: 你對該品牌的貢獻度,例如貢獻度是每年超過50W,店家的淨利有30%,區區一個輪組,原廠不給你,店家為了生意一定給你。就是那麼簡單。

另外大廠所生產的品管絕對是世界一流的,沒有這樣的嚴格,常常被爆出瑕疵,這樣怎麼做生意啊??

簡單的說:

要便宜,有便宜的保固方式,要服務就是貴,保固方式也會不一樣。沒有便宜,保固給你爽快的,要自己去爭取。

自己要評估風險,在台灣買CADEX跟ZIPP或是方遠是相同的道理,沒有好壞之分就看自己要的是什麼。

如果買輪組首先是看保固,還是乖乖買國產,什麼DURA ACE,DT SWISS,LW 不適合想要凹保固的人。
想要體驗輪組的各種趣味的差異性以及鋼性,再來考慮大廠牌或是其他廠牌

不然只會糾結在保固在那邊打轉後,最後還是乖乖去買SLR1。 很多人看來看去最後還是乖乖為了保固去買國產大品牌。但是你確定買了國產保固會很OK嗎?可以保證我騎一段時間後,出問題是人為還是原廠瑕疵? 要怎麼判定??

SWORKS,F12這種級別的產品還是適合他人吧....................
taiyoto wrote:
台灣買,台灣店家給你(恕刪)

看來在台灣跟店家買這牌子那天真有問題要保固或是要自費維修感覺很困難
deleted
龍貝爾

照這個理論 碟煞輪的可玩性比夾煞輪的可玩性好...

2022-01-19 9:17
jcchiou wrote:
輪組這種玩具, 既然(恕刪)


同意你的觀點
ZIPP 454NSW 壞了就知道什麼是"爛"
CADEX壞了就知道什麼是"恨"
LW壞了就知道什麼是"幹"
CORIMA壞了就知道什麼"78"
BIKEAHEAD壞了就知道什麼是"WTF"

方遠壞了就知道什麼是"爽"

差別就在這裡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